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班主任心得
阅读:1948  
标签:班主任心得
女儿今年高考


        我的女儿今年高考,对我家来说,这是件比天还大的事。

        女儿也真争气,高考完,一估分,考了680分。她所在的学校又对她的估分作了重估,重估的结果仍为680分。按说,这是个很好的分。校长说,报“北大”、“清华”吧,“北大”、“清华”今年的录取线,估计也就在670—675分。

        开始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后来才明白。这680分真是个让人犯难的难题。

        6月8日、6月9日高考,6月14日就要报志愿。真不知是谁定了这么个制度。

        这个时候,学生的分数还没出来,学生的分数出来最快也要到十天后,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要到十天后,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没有出来。真弄不清这“招生办”是怎么想的,这不是稀里糊涂上山,迷迷瞪瞪过河,“布袋里买猫”么?

        分数靠“估”,这“估”一松一宽,差多少?可每1分就是好几十人,好几百人啊。

        就这样的分,我女儿也不敢报“北大”、“清华”。

        在高考填报志愿上的制度之弊,制度的硬伤清清楚楚。此种填报志愿,直接剥夺了考生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在此制度之弊上倍受煎熬的,是处在中国名校与普通高校、“一本”高校与“二本”高校、“二本”高校与“三本”高校,“三本”高校与民办高校正好处在录取分线上的学生。我女儿恰在此处。试想,如果第一志愿报了清华大学,就不能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报了北京大学,就不能报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就不能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连西安交大都不能报,这对考生公平吗?

        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线的考生,由于录取名额所限,未必百分之百都能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或因不能进入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而放弃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可他们都是最好的、第一流的考生。

        不知此种陋习从何时起,中国的许多高校开始实行“本校只招收第一志愿的考生”。

        于是,中国高校第一军团的所有高校,几乎都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此种近乎病态的自恋情绪,此种店大欺客的骄矜之色,为了此种病态心理而彻底打乱按分录取的顺序,宁可录取差生也不录取优生,对于那些高校自己来说,真的是可取的吗?2003年,不是就发生了一所位列中国名校的高校,因此而未能足额录取新生吗?

        于是,由于“本校只招收第一志愿考生”所限,这些最好的、第一流的考生却再无缘中国名校,甚至连上“一本”都危险。

        考生们所面对的是:如果你的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而所有的排在中国高校第一军团的中国名校,便都不录取你了。你便会摔得鼻青脸肿,肋断骨折。因为所有的中国名校几乎都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于是,你就只能报国外不承认学历的那些学校了,好学生进了差学校,差学生进了好学校,这对于优秀的考生,对中国的人才遴选制度,是公平的吗?

        我们的考生居然面对的是这样的状况: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命运操纵在谁的手中,你根本不知道你所购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产品。你竟然不知道你会嫁给谁。

        掂量再三,我女儿终于忍痛割爱选择了另一所大学。估计该校的录取线在660分。争1分都那么难,可她一下子就放弃了26分。她本来是可以上“北大”、“清华”的,那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6月25日之夜,是2004年高考成绩发布的时刻。

        6月25日之夜,她的妈妈心急火燎地花了30元买的上网卡,可根本就上不了网,高考信息网根本就打不开。没办法,打那一分钟3元的高考信息查询台的电话吧,可一打,查出来的分数是691分,整整又多出了11分。她的名次全省排名81。而“北大”、“清华”在陕西的招生名额有120名。

        顿时,脸色惨白的妻,泪飞如雨。她呆呆地说:孩子十二年的苦读,不就是为的这一下吗?

        女儿此时尚不在家,我们打电话给她,她不信,会那么高吗?

        我愤怒:是谁制定了这么缺德的制度?!我们怎么会有这么多如此缺德的制度?!我们怎么会有这么多既不公平、又不公正、把阳光变成黑暗的制度?!

        “招生办”在制定高考考生报志愿的时间表的时候,想到过考生的利益吗?为什么不让考生在考后明明白白填报志愿?

        考生在两眼摸黑地填报志愿,考生是在这样的购买教育产品:既不知道自己的卡上有多少钱,也不知道自己想买的教育产品什么价。考生的知情权、选择权哪里去了?

        说不定,孩子会为此委屈一辈子。我和疼爱她的妈妈心如刀割,受伤的孩子反过来安慰我们。

        6月25日之夜,这一夜,多少考生的眼泪在飞?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标签:班主任心得 女儿今年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工作超负荷 生存压力大--中小学“班主任危机”
下一篇:琐谈“豁然开朗” (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