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50  2020-09-1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材定位】

《喜看稻菽千重浪》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记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那些卓越的劳动者。本文通过细腻的笔法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而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通过横跨40载的历史,写出了“温饱梦”“粮食梦”在袁隆平手里逐渐成长并最终实现的光辉时刻。进而展现了袁隆平对科研工作的高度热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学习这篇课文时,要了解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体会文章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完美融合。把握文章中对袁隆平的细节描写,概括主要事迹,并分析这些典型描写的作用。同时,要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素养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  

2.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3.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把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品格。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当“杂交水稻”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有支持,有质疑,有不屑。当“杂交水稻”真正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有了“超级水稻”的称号时,世界为之震惊。温饱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民生的根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杂交水稻发现的科学之旅—《喜看稻菽千重浪》。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沈英甲

沈英甲,笔名佳英、英佳。重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北京101中学毕业,当过兵,做过工。历任《世界知识》、《世界博览》杂志编辑、记者,《科技日报》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在太平洋、神农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漠进行过科学考察。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我穷,故我在》,长篇小说《前尘》、《贼风》、《墨祠》、《间接打击》、《居京不易》,人物传记《沧桑回眸》等,另有译著十多种,文章上千篇,主编过三套丛书。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等。

2.了解袁隆平

袁隆平,大学文化,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3.了解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 

4.了解人物通讯

【含义】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写作对象】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比如: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结构类型】

①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②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

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③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5.解题

(1)正标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的不仅是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且还隐含着对未来农业更广阔前景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副标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展开全文阅读稻菽(shū)   签署(shǔ)      山麓(lù)   一蔸(dōu)

蕴藏(yùn)   籼稻米(xiān)   分蘖(niè)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比喻某种气势。

鹤立鸡群: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

无可辩驳:没有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形容事实确凿,理由充足。

(二)初读课文

【思考1】通读课文,概括主要事迹。

主要事迹

(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①在稻田里工作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①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三)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①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四)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①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思考2】明确本文的线索。

明确   按时间顺序排列,以时间为线索,分别讲述了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第一部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明确   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先说现在,然后说1961年7月的一天,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表现了袁隆平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思考2】 文章第5段写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饥馑,上一段还提到毛泽东同志的话,有什么意义?

明确   一是说明提高粮食产量、开发超产稻米在当时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交代了研究杂交稻的背景和必要性。第二是交代了袁隆平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不改初衷,终于研究出优质杂交水稻动力的原因。因为祖国的普遍饥馑,让青年袁隆平下定决心,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农业科技事业中去,这表现了袁隆平高度的责任感。

【思考3】第二部分“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共有七个自然段,分几个层次?  

明确   可分两个层次。前五个自然段都是写袁隆平的研究情况,围绕挑战权威、自创新说来展开。后两个自然段写袁隆平的独特发现和介绍他的创新成果。

【思考4】第三部分“实事求是科学家的空气”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这部分是说明袁隆平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主要围绕“三不稻”这个情节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个性,突出了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认知的与众不同。二是选材精,不庞杂。  

【思考5】第四部分“饥饿的威胁在退却”,通过几件事说明袁隆平的心愿? 

明确   ①一个梦-----两个比喻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思考6】鉴赏细节描写

①片段: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明确   通过“挽起裤腿”这一典型细节,写出了袁隆平虽是科学家的身份,却凡事亲力亲为,与土地与水稻天天打交道的形象。

②片段: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明确   从“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看出袁隆平对待植物科学、农业技术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对稻田如数家珍般的熟悉与热爱。

③片段: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明确   通过“鹤立鸡群”写出了的样株的与众不同,突出了他的特性,而“抚摸”更是生动传神的写出了袁隆平将样株视若珍宝的情态,将那份欣喜与激动准确的表达了出来。

【总结】细节描写的效果

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思考7】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有何特点?

明确   全文通过把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 

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

【思考8】概括本文的艺术特点

(1)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例如:“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2)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塑造人物。

如: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之后,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  

(3)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

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文采。 

(4)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

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发起了挑战):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  


展开余文
【思考9】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   ①通俗易懂。如:记录了袁隆平“泥腿子专家”的称号;“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②真实准确。文章用列举y了大量的数字和具体的时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如:产量占90%以上;增长20%左右;1961年7月的一天等。

③生动传神。如“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

④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如:激动得几乎要喊出来!

⑤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如: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五、技巧点拨—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任务引导】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用表达方式来说,就是在行文的过程中既要有记叙,也要有议论。

【任务活动】找到文中夹叙夹议的片段,并分析其效果。

明确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这里就用到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手写),总括式的记录了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繁殖规律的过程。

后面,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再到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检验真理。则是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手写),摆观点、明立场,表达了对袁隆平发现规律、践行真理的高度认可。

效果:夹叙夹议的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能够更加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也正是记叙中的议论,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光辉形象。

【对点练习】请你用200字的小短文来塑造屈原的形象特征。

例文:逆流而上,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 突然,他仰天长叹:“天啊,奈何你这般的待我!君王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他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六、明晰主旨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七、拓展阅读

袁隆平 情系水稻五十载

段新权

从50年前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到如今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耕耘杂交水稻这块科学稻田已整整50个春秋。世界因此增产稻谷5亿多吨,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解决了其他国家的吃饭问题,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只写了两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果然,他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地处偏僻的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

  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1958年,袁隆平用月光花嫁接红薯,结果,最大一兜“红薯王”有27斤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兴奋的袁隆平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袁隆平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

  1962年,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消息:英美的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研究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人家英美都分子水平了,我们还在这里学苏联,打转转。”

  这年暑假,他去中国农科院,找大学时候的老师、遗传学专家杨国荣。杨老师悄悄告诉他一些国外研究的情况。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梁、杂交玉米已经开始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没有突破。他决定放下“月光花红薯”,专攻水稻杂交。

  为了找到理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时左右才回来。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1966年2月,他终于写成“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4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寒来暑往,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历经8年磨难,1974年袁隆平配制种子成功。

  1975年冬,国务院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这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此,杂交水稻开始真正大面积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和粮食生产。

  杂交水稻的成功,使袁隆平名声大振。1979年,湖南省委的领导找他谈话说,准备提拔他担任省农业科学院的主要领导。袁隆平诚恳地说:“我这个人不适合当官。别的不说,在搞科研这一点上,倘若真当上领导,哪里还有时间搞科研?”院里本来要给袁隆平换一间大一点的办公室,但袁隆平坚决不同意,说:“何必浪费呢。”作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每年手里的经费成千上万,但他对科研工作的经费也非常“吝啬”。

  2000年12月,袁隆平以技术入股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袁隆平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亿万富翁,但他还是以原来的样子出现在大家面前,仍旧是那个朴素的如农民一样的老头。

  50年来,在促进水稻增产这座科研高峰上,袁隆平及其团队一直走在世界最前沿,多次创造水稻大面积平均亩产的世界纪录。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宣布,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4期中国超级稻亩产达1026.7公斤,创造新纪录。

  84岁的袁隆平表示,希望能在90岁前完成每公顷16吨的第5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最终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心愿。

八、素材积累

1.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2.大家知道,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 

3.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4.富民者,以农桑为本。 

5.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九、作业

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写一篇500字的小短文。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喜看稻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优质课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