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04 2020-09-2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二课:虚与实——意境的感悟与审美(鉴赏手法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鉴赏手法(1课时)
第三课 虚实境由心生
任务三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准确定位体现“虚”与“实”艺术特点的诗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编写《诗词鉴赏手册》艺术特色条目,选取示例并评析。
【学习基础】
需要有一课时对诗歌的艺术特色涵盖下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语言特色、结构技巧等知识点的分类整理。并且对本单元所有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位“虚”“实”
描写手法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手法叫“虚实相生”,在很多同学看来或许只是认为“实”是真、是现实。“虚”是假,是想象。而今天我们则是要跳出这样的局限,放在艺术手法的全局中去观照“虚”与“实”。“实”与“虚”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虚……
二、任务:我们班级要编写《诗词鉴赏手册》的艺术特色条目,大家要定义一种手法或特色,选取示例并评析。
【活动1】剪裁“虚”与“实”艺术手法示例,并评价作者的选择意图。
《短歌行》:化用《诗经》的句子、用典——虚
《归园田居》:田园生活的白描——实
《梦游天姥吟留别》:游天姥的梦境——虚
《登高》:秋景——实,无限时空——虚
《琵琶行》:送客听曲——实,由文字感音乐——虚,琵琶女自述往事——虚,作者苦闷现实——实
《念奴娇赤壁怀古》:赤鼻矶景——实,遥想周瑜——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虚
《声声慢》:现状——实,愁——虚
【活动2】归类“实写”版块,从作者具体运用的手法,选取的意象,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切入撰写版块导语,分析“同”是实写的“不同”。(以心境绘生活、用物境描心情)
《归园田居》:田园生活的白描——实
《琵琶行》:送客听曲——实,作者苦闷现实——实
《声声慢》:现状——实
《登高》:秋景——实
【活动3】归类“虚写”版块,从作者具体运用的手法,选取的意象,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切入撰写版块导语,分析“同”是虚写的“不同”。(以彼物言此物、将无形化有形)
《短歌行》:化用《诗经》的句子、用典——虚
《梦游天姥吟留别》:游天姥的梦境——虚
《琵琶行》:由文字感音乐——虚
《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周瑜——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虚
《声声慢》:愁——虚
活动四:给自己的手法、示例、解析配上边框并涂色,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
作业:用同样的方式选取其他艺术特色3个并配上示例和解析,来完善这本《诗词鉴赏手册》。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一课:“轻”与“重”——意象的积累与建构(《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体会风格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下一篇:
“江海风”艺术长廊(陈祥书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