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71  2020-10-04
标签:教师随笔
江海风艺术长廊(陈祥书随笔)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江海风”艺术长廊,巨型浮雕壁画,民间舞蹈集成;位于和平桥东南岸,环西广场西北侧。浮雕壁画,长达120米,高为1.5米;共雕刻14个南通民间舞蹈,皆源自《中国民间舞蹈集成》。而舞蹈集成,蕴涵江南之秀,汇集苏北之雄;展现江海乐舞之风采,见证南通文化之底蕴。

沿濠河东岸,由北向南,穿过和平桥洞,便看到桥墩上挂有指示牌——“江海风”艺术长廊。稍南,岸壁上镶有“江海风”石刻。北端,为倒花篮:上下两排,每排五女;倒提花篮,边歌边舞。倒花篮,起源于迎神庙会,流行于如皋西南。篮中鲜花,随风飘落,象征把幸福洒满人间。舞蹈格调,柔美而文雅,轻盈而飘逸。曾参加全国职工会演,两进中南海表演,并拍有电影纪录片。现为如皋市传统舞蹈节目,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紧邻,是跳马夫。马夫三组,粗犷剽悍:头戴牌面,口衔银针;胸悬挂锁,身系马铃;手执马扦,脚著草鞋。跳马夫,来源于迎神赛会,流传于如东一带。最初,用于迎神活动,属于祭祀舞蹈:都天王爷诞辰日,乡民们恭敬抬着神驾,簇拥都天王爷出巡;参加者始终伴随神驾,在其前后跳舞。现在,已无迎神祭祀,变为男子舞蹈:先是号声低长,锣鼓缓慢。后是马铃齐响,龙幡翻腾。接着吼声加大,节奏加快;步应鼓点,阵随锣变:时而跨马步,高举马扦;时而跳跃走,义无反顾;时而龙蟠舞,似蛟龙出海。末了,戛然而止,美不胜收。上网搜索,琢磨特点:跳马夫,男子群舞,无音乐伴奏,靠马铃声伴舞,有跺步跳、横步跨、荡步跳、纵步跨。舞姿整齐,节奏铿锵,呐喊粗犷,气势磅礴;故而,被外国人称为“中国迪斯科”。深入思考,斟酌目的:不仅是祭祀都天王爷张巡,纪念义军领袖张士诚;而且是崇敬不屈不挠的精神,寄托消灾降福的期望。1986年,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此后,还先后赴日本、美国和西欧表演。2010年6月,获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金穗奖。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毗连,为跳财神:正中央,仙官三人,手托元宝;南北侧,六女舞扇,鲜花飘舞。跳财神,脱胎于财神庙会,盛传于南通东部。相传财神,相貌不凡,神通广大: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骑黑虎;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就其形式,主要有两种:农历四月初四,举行大型财神庙会,跳财神规模盛大,场面隆重:正规正式,热闹热烈。大年初一至初五,穷人模仿财神乞讨,跳财神游街窜乡,登门到户;敲敲大锣,放放元宝。跳财神,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希望安居乐业,渴望发家致富,憧憬大吉大利。据介绍,苍龙舞南侧,是耥子灯:中北两组,各有四女;南边一组,只有三女;手举耥灯,脚迈舞步。耥子灯,参与佛事仪式,流行如皋西部。耥子,形状“T”字,为平准工具:旧时,斗斛计量粮食,用耥子将其口粮食刮平。耥子灯,将耥子柄加长,并油漆美化处理;再将横木两头安装如意,挂上两盏明角灯。动作上,呈现“碎步”“三道弯”“划八字”“秧歌步”“扭腰小踏步”等;队型上,穿插“三角菱”“四角菱”“六角菱”“破荷叶”“轻风车”“双龙入海”“十字四门阵”等。佛道教做道场时,增加“五行八卦”图形画面,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给人以神秘性与艺术性。每逢当地庙会,总要拿《耥子灯》参与迎神表演,使其成为宗教的表演节目。1991年,获江苏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一等奖。毗接,为荷花盘子舞:左右三组,舞女十六;手捧荷盘,翩翩起舞。荷花盘子舞,形成于祭祀习俗,盛行于通州一带。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仙子生日。种荷姑娘,白天荷塘采莲,相互祝福。晚上来到荷塘边,摆上香烛供品;手捧荷盘灯跳舞,向荷花仙子祝寿。据记载,清康熙初年起,每逢六月十九观音会、五月十三都天会、七月三十地藏菩萨会,都有跳《荷花盘子舞》的场景。1986年初,被上海电视台录制成节目。2002年12月,在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中获银奖。2007年,在第九届亚艺节上获金奖第一名。回味舞蹈,发源祭祀,展现民俗,寄托情感。

往南,是海安龙舞:精巧纤丽,俊秀健美,类属南方龙舞;同中见异,独具特色,中国龙舞一绝。左侧,是罗汉龙——丹凤彩龙:整体上,圆形图案,由巨龙飞舞而成;正中间,龙体缝隙,横排11位舞龙人。罗汉龙,始源于海安北郊新丰村唐家池丁姓祖传,风靡于海北、隆政、仇湖、古贲等地。据传,东海龙王酒后错传旨令,致使唐家池无故受涝成灾。事后,龙王知错就改,派小白龙前来吸除内涝,还其丰收年景。此后,当地丁姓模仿小白龙盘坐,练成“叠罗汉”特技;而且代代相传,已有上八代、下八代的交接。打开手机,翻阅资料:龙头,双叉玉角,双目传情,龙口浑圆,齿不露唇,胡须殷红。龙身,前后11节,直径0.4米,全长24米,布料雪白,彩绘淡雅。揣摩特点,圆曲相依,阵图多变:仅“舞大花”,就有“坐龙花”“跑龙花”“睡龙花”“背龙花”“勾脚龙花”“跳滚龙花”等多种形态。特别是“叠罗汉”,更为“叠”得绝奇:形态上,龙珠高举,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律动;造型上,有“单元宝”“双元宝”“牡丹花”“翘荷花”“送麒麟”“盘八仙”“三级宝塔”“四级宝塔”“仙桥宝塔”“叠心宝塔”“哪吒闹海”“鸭子淘食”等20余种。1985年,被中央电视台搬上荧屏;2001年,获中华优秀民间花会大赛金奖。2002年,获中国龙舞大赛金奖,获中国龙舞展演金奖;2005年,在第十届全运会开幕式表演;2007年,获中华经典龙舞展演金奖,在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献艺。右侧,为苍龙舞:主体,三组九女,手执苍龙;南侧,芦苇迎风,水鸟高飞。苍龙舞,源起于曲塘黄氏梁,盛传于海安里下河。传说,老龙王生日时嬉水闹海,海水倒灌,田禾受淹,殃及百姓。苍龙善言苦谏,反遭囚禁;幸得水族帮助,逃出龙宫。后变成书生,来到黄氏梁;帮助筑堤排涝,降渍保苗。龙王得知大怒,带着雷公电母,逼其显形:结果,苍龙头变为闸,体化为堤,堵住海水。道具上,苍龙全长2米许,头尾各有一柄;舞龙者,人各一龙,手各一柄。舞蹈上,除套路格局外,凸现出一个“游”:旁送胯,走圆场;双臂甩圆,穿花戏逗;弹跳腾越,云游翻飞;如溪水回流,似彩云游弋。曾三次晋京演出,并在中南海献艺;曾在全国舞蹈会演中,获“金孔雀”大奖;曾出访日本与欧洲四国,扬名海外;1999年,应调晋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游园活动。经耥子灯,过荷花盘子舞,向南就是抬判:左右,各有两鬼,抬着轿子。中间,神轿摆椅,抬竿弯弧:椅左钟馗,斜坐抬竿,右手举扇,左手高抬;椅右蝙蝠,双手压椅,右腿平抬,左腿立竿。抬判,缘起于民间传说,通行于通州刘桥。相传,阴间判官钟馗嫁妹后乘坐神轿回来,路遇蝙蝠精挡道嬉闹。于是,钟馗嬉戏引扑,与蝙蝠精较量七十二会合;最终,钟馗降伏蝙蝠精,为主家送喜送福。就其特点,熔舞蹈和杂耍于一炉,集肢体与杂技于一体。1985年,被上海电视台录相播出;1987年起,出访日本和西欧四国。曾进京在中南海献艺,获得国家级丰收奖。抬判南侧,为钟馗戏蝠:北侧钟馗,面向西南,伞盖简陋,身左小鬼。正中钟馗,目视前方,右手举扇,遮住嘴唇;伞盖华丽,左后小鬼,四周蝙蝠。南面钟馗,面略向北,伞盖细小,身右小鬼。钟馗戏蝠,来自于古代传说,风行于如东一带。民俗中,钟馗顶盔贯甲,持刀握斧;打鬼驱邪,为勇武门神。在如东,钟馗手持宝剑,制伏蝙蝠;降福人间,为判官天神。据史传,唐明皇病时梦大鬼捉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应武举因貌丑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即愈,遂命画工吴道子绘其图像。钟馗戏蝠,类似踩高跷(钟馗小鬼,两腿合绑):先是戏蝠,钟馗手执折扇与四蝙蝠追逐嬉戏;后是扑蝠,钟馗上下左右、跪蹲立坐地扑打蝙蝠;末是降蝠,钟馗将蝙蝠提起向观众抛去。整个舞蹈,融合灯彩、舞蹈和木偶,交融传说、夸张与对比。1998年,亮相于中央电视台。回顾舞蹈,发祥传说,表现民风,抒发心意。


展开全文阅读
向南,为浒澪花鼓:主体,一男一女,执鼓胸前,举扇头顶;左侧,五女并排,举鼓齐肩,执扇平胸。浒澪花鼓,起缘于安徽移民,畅行于如东浒澪。太平天国时,有批安徽移民来到如东;饥荒肆虐中,有人以打花鼓卖艺求生。形式上,大体有两种:堂会表演,集会献艺。人物上,主要有三类:生角上手,旦角红娘子,丑角骚鞑子。演出上,分为两部分:外场小戏,内场堂歌。先是闹场,敲锣打鼓;后是打场,黑灯舞狮;接着出场,生旦净丑:伴唱舞,打莲湘,跑场子,翘荷花,折子戏。既有里下河水乡音韵,又有长江南山区风味,还有南黄海滩涂气息。1963年,其中的《人人都爱社》被灌成唱片;2007年,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南走,是海安花鼓——文化地标:左右两端,各有五女;举鼓出肩,摆扇腰后。正中三组,女骑男身;执鼓平举,持扇平胸。海安花鼓,始起于出海打渔,传布于海安东部。旧时,农历正月十三,渔家门前高挂灯笼,祝愿亲人出海平安。进而,时逢喜庆,便持灯笼歌舞。后来,逐渐演变,将灯笼换成花鼓。原始,以说唱为主,由闹场和杂戏组成。旧时,人物有生角相公、旦角红娘子和丑角骚鞑子等,表演分打场子(男女歌舞)、唱奉献(演唱折子戏)与收场子(歌舞杂耍)三段,戏目为歌颂英杰、或传说故事、或倾吐爱情等。现在,以舞蹈为主,风格诙谐活泼:左手托鼓,右手执桴;频频击鼓,步步回首。通过颔首摇肩、展臂舒腕的动作,再现渔妇花前月下的劳作生活,表现其生活富足的欢乐情怀;借助“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语言,展现村姑热情奔放的柔美个性,展示其质朴纯情的内心世界。曾在中南海怀仁堂献艺,在首都参加国庆五十周年联欢,在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上表演,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献演。曾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文化部群众文化最高政府奖“群星奖”。向前,为花担(茶花担,凤凰担):三幅画面,左幅略小。主体两幅,两男两女:中间两男,双手舞扇;旁侧两女,肩挑花担。花担,开始于挑运货物,传播于如皋西南。如皋习俗,每当收获之时,人们将粮食瓜果装入箩筐,妇女们挑着箩筐边走边唱,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太平。花担,由扁担和花篮组成:扁担用蔑竹削制,柔软而有弹性;花篮装着剪纸彩花,或时令鲜花。挑花担,就是旦角用蔑竹扁担挑着两个花篮。表演前,通常是先敲锣打鼓,后丑角吆场。表演时,旦丑搭档,说唱起舞:旦角肩挑花篮,掂步轻摇,舞步扭摆;丑角反穿皮袄,手摇双扇,插科打诨。2019年,被列入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邻毗,是泼花篮:南北三组,舞女十六;花篮倒悬,鲜花飘散。泼花篮,源发于灯彩与肩挑技艺,大作于丰利和掘港一带。泼花篮,就是天女散花,播洒吉祥:散花仙子手执花篮,高立“云端”,漫舒广袖,倒泼花篮,撒下鲜花(美好、希望与幸福)。通常,白天由真人扮演,晚上用美人灯彩;有时,用云牌来烘托,用“仙女”来伴舞。总体特点,将灯彩、杂技与舞蹈结合,将表演、仙乐和意境融合。2012年,获江苏省第三届舞蹈大赛“莲花奖”金奖。最末,为如皋莲湘。观赏浮雕,左右两组,上下两排:上排,四女站立,手举莲湘,莲湘V形;下排,五女下蹲,身遮莲湘,左手甩开。莲湘,农家美女,被员外强纳为妾。不久,莲湘生下一子,却被赶出府门。隆冬雪天,莲湘手持竹杆,边敲边唱,沿街乞讨。道具上,莲湘是将一米竹杆削去两端部分外壳,用若干铜钱穿嵌其间;舞者挥动竹棒,打击地面、碰撞两臂或相互对碰。形式上,有单棒单打、单棒对打、双棒单打和双棒对打。特点上,以唱为主,演莲湘舞剧;以打为辅,配阵图变化。1960年,获江苏省第二届群众文艺汇演一等奖;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想舞蹈,发轫谋生,呈现民情,娱情遣兴。

南端,嵌有结束语“江海风”刻石。回身向北,再赏浮雕:南通市民间舞蹈,起于祭祀,得民俗源之;发于传说,受民风孕之;始于谋生,靠民情哺之。“江海风”艺术长廊,民间舞蹈之一瓣,舞蹈艺术之奇葩;文化底蕴之一斑,乐舞文化之集成;历史遗存之一端,文化遗产之经典。

 

陈祥书

标签:教师随笔 江海风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二课:“虚”与“实”——意境的感悟与审美(鉴赏手法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下一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