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32  2020-11-03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精品教案
【教学对象】:初二学生 

【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时安排】:10分钟 

一、教材分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根据分析,得出本堂课应达到的基础课程标准。(根据文件截取)

阅读: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2.教材分析 

《壶口瀑布》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是另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学习游记类的文章,通过记述作者的游览见闻,抒发作者的情思。阅读这类文章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词句。感受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文章中有特色的句子的赏析,来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中,除了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理解修辞手法,一层层剖析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层面:

通过第一节内容的讲授,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到《壶口瀑布》的生词,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2.能力层面:

我们面对的是长江中下游的孩子,对于黄河的了解有限,时空的距离很难真正理解这篇文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

本文语言精美,文化内涵厚重让学生难以理解,难以与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体会含意深入而且有奇特的表达手法的句子,认识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的;

根据文章内容,体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黄河厚重的文化底蕴及赋予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小组合作探究,分享句子并讨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黄河的魄力,养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含意深入而且有奇特的修辞手法的句子,认识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的。

2.教学难点:体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黄河厚重的文化底蕴及赋予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 

五、设计理念 

根据初中生个人身心发展特征,为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培养中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学习、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本课程设计为五大板块:视频导入、赏析句子、引出主旨、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领悟情感的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方法 

1.教法:换词体悟、启发讲授法、拓展联想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 

八、教学过程 

同学们观看一个11s的壶口瀑布的视频。

1.板书标题,提问同学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用视频的形式学生直观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将学生带入情境。

 

同学们在文章第三段找出最能体现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并且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一句话。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问题一:请同学们齐读一遍,为什么这句话最能体现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问题二:再读一遍,请同学们找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问题一,根据要求,学生找到这个句子,初步朗读,体会黄河的气势磅礴

问题二:学生可能对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说不完整。学生知道使用了这种修辞手法,但是不能具体明白这么使用到底是好在哪里。 用问题进行引导,带着问题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第一层:赏析艺术手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景色什么特点。

2.第二层:语言用词上的特点。

3.第三层:通过层层深入,与之前七年级下册学习的《黄河颂》进行联系对比。引导同学们明白这篇游记散文的真正主旨是什么。

《黄河颂》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1.第一层:

两个比喻,把黄河水比作千军万马,写出了黄河水的急,水流量大;把黄河比作白雪,写出了黄河水的密,快。

一个拟人,把水流当作人来写,赋予水生命力,写出水流的急。

2.第二层:

展示变式句子。通过换词反复朗读的方法,带着同学们去体会叠词的作用。体会这句话语言用词上的特点。

带着气势磅礴的感情再读一遍这个句子,读出了作者对黄河的惊叹赞美之情,但是作者仅仅只是在说黄河水是如何气势磅礴的吗?

3.第三层:

从水写到民族,体会民族精神。从水到民族的高度,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展开全文阅读
黄河象征意义:中华民族,歌颂我们中华民族,激励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遇到困难绝不退缩。

1.通过赏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明白黄河水流的特点:急、大、密和快。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2.再次朗读变式,通过换掉其中关键的字词,体会叠词的作用。有节奏感,写出黄河声势浩大。

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这句话,通过情感判断轻重缓急,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重点理解对黄河的惊叹赞美之情。

3.从水写到民族,这篇课文不只是写了黄河的气势磅礴,而是体现了黄河蕴含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厚重内涵。

4.最后齐读这句话,再读黄河颂,体会其中的情感。

1. 层层递进,培养逻辑思维,辩证思维。

2.本单元目标: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 让学生学习朗读,带入感情。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5.让学生直接自己去朗读变式,参与到课堂中,通过直观的感受,理解叠词的好处,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走进生活  归纳总结

小结

由水引到人引到民族到现实生活

今天每当我们的民族面对危难的时候,不管是98年的洪灾还是08年的地震,支撑我们不断前行的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同学们在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也不能轻言放弃,要勇往直前。

作业布置

1.运用排比句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到情景交融。

2.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这伟大只有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结尾处标注写作日期1986年6月有何用意?

九、板书设置

壶口瀑布

比喻     密

拟人            快 

叠词·                    急 



十、课文原文

壶口瀑布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986年6月

十一、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曹盈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故都的秋》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