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28  2020-11-05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二、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三、了解背景(论世)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素雅朦胧的景致和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 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1、字词<略>

      2、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情)

      第二部分(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景)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情)

      附:感情线索: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游踪线索:(略)


展开全文阅读
      五、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五、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

      明确: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过程】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荷叶:动态美(叠词  比喻)

      荷花:娇美姿态、羞色神情(拟人  排比  博喻)

      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

      荷波: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

      荷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所见与想象结合)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

       又如(                                 )

       又如(                                 )

       颤动的叶和花 像(                                   )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                                 )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

       又像(                                 )

       灌木的黑影 如(                                   )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


展开余文
       阴阴的树色 像(                                   )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

       塘中的月色 如(                                   )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五、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六、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展开余文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散文。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0-2021学年上学期初一班主任工作计划
下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荷塘月色》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