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723  2020-12-18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报任安书》《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梳理
 《报任安书》梳理案

      重点实虚词

      第一段: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磨灭】

      不可胜【尽】记

      唯倜傥【卓越不凡】非常【不同寻常】之人称【称道】焉

      盖文王拘【拘禁】而演【推演】《周易》

      仲尼厄【遭受困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被动】

      厥【才】有《国语》

      《兵法》修列【著述,编著】

      大底【大都,“底”同“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有郁结之处】

      不得通其道【实行其理想】

      故述【追述】往事,思【使动,使......思】来者

      退【退隐】而论书策【竹简】

      以舒【抒发】其愤

      思【期望】垂【流传】空文以自见【同“现”表现】

      第二段:

      仆窃【 窃:私下里】不逊【逊:谦虚】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辞:文辞】

      网罗天下放失【散失】旧闻

      考【考:考订】之行事

      稽【考察】其成败兴坏之理

      下至于兹【此】

      亦欲以究【探究】天人之际

      通【通晓】古今之变

      草创【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起草稿】未就【就:完成】

      会【会:恰逢】遭此祸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恼怒】色

      仆诚【诚:如果】以著此书

      则仆偿【偿还】前辱之责【同“债”】

      虽【即使】万被【遭受,蒙受】戮【侮辱】

      文化常识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论:议论文。史论,传末作评,断人善恶;政论,议论人世。

      铭: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记: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序跋:序又称“叙、引”,多在文前;跋多在文后。说明著作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或者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

      章/奏/议/疏/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议;疏以条陈;表以陈情。

      说: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⒉剖符:书写誓词的竹制符契。剖为两块,功臣与皇帝各持一块

      ⒊丹书:用朱砂书写誓词的铁制契券。

      ⒋空文:文章著作。不能以文章建功立业,故称。

      ⒌牛马走:旧时自谦之辞。

      ⒍五伯:《荀子》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五伯”。

      翻译

      1.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译文:本来就是被主上戏耍玩弄,像乐师、优伶那样被豢养,而被世俗的人轻视看不起的。

      2.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译文:古今一样,在哪里有不受侮辱的呢?由此说来,勇怯强弱都是形势造成的。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我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囚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离开人世,那我的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了。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文:古时候身虽富贵而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著称于世。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展开全文阅读
      译文:这些人都是心情郁结,不能够实行他们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屈原列传》梳理案

      重点实虚词

      第一段:

      屈平疾(恨,痛心)王听(听觉)之不聪(明)也

      谗谄(说好人坏话的人)之蔽明也

      邪曲(邪恶不正的人)之害公也

      方正(正直的人)之不容(被动)也

      故忧愁幽(深)思而作《离骚》

      犹离忧(遭遇忧愁,离同“罹”,遭遇)也

      夫(句首发语词)天者,人之始也

      人穷(处境困难)则(就)反本

      疾痛惨怛(内心悲痛)

      屈平正(使动,使……正)道直(使动,使……直)行

      竭忠尽智以(连词,表目的,来)事其君

      谗人间(离间)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个被动句)能无怨乎

      盖(大概)自怨生也

      上(名作状,向上)称帝喾

      下(名作状,向下)道(称道)齐桓

      以刺(指责)世事

      明(阐明)道德之广崇(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规律)

      靡(没有)不毕(全,都)见

      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其志洁(高洁),其行廉(正直,端正)

      其称文小而其指(同“旨”,旨趣)极大

      举(列举)类(事物)迩(近)而见(包含、表现)义远(深远)

      自疏(疏远)濯(同“浊”)淖(泥浆)污泥之中

      蝉(名作状,像蝉一样)蜕于浊秽(黑暗社会)

      不获世之滋(污浊)垢

      皭(洁白)然泥而不滓(污黑)者也

      推(推究)此志也,虽(即使)与日月争光可也。

      文化常识

      1.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帝喾,传说中“五帝”(五帝是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也是历代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之一,号高辛氏。屈原是他的后裔。

      翻译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译文:屈原痛心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谗言谄媚遮蔽了双眼(不能明辨是非),(致使)邪恶歪曲残害了公道,端方正直不被接受,因此(心怀)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文: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  

      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他提及的事物芬芳。他的行为清廉,所以致死不能被接受。(他)自己疏远污泥浊水,(像)蝉一样从浑浊污秽中脱身(离去),遨游在尘世之外,不被尘世的污垢沾染,洁身自好不让泥污沉积到自己(身上)。按照(他)这样的志趣来推演,即使是日月也可以与之争辉啊。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统编版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报任安书》《屈原列传》活动课学案
下一篇: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导学预习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