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1761  2020-12-26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精品预习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特征和艺术效果,了解外国诗歌的写作风格和特色,学会结合时代背景赏析诗歌情感。

      2.体会诗歌意象选取的方法和效果,分析诗歌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阅读文本,了解四篇诗歌的基本内容。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诗歌朗读比赛,从此四篇诗歌中选择自己心仪的篇目,好好准备一下,报名参加吧!

      一、介绍作者

      1、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曾获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深受卢梭、莱辛和斯宾诺莎的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德意志统一,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早期重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5年从瑞士游历归来,应邀担任魏玛公国枢密顾问。1786—1788年间访问意大利,对古典艺术发生浓厚兴趣,同时研究自然科学,进行文艺创作,完成剧本《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和《埃格蒙特》。后者以尼德兰民族独立斗争为题材,反映作者对异族压迫的憎恨。

      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德国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的力量之间的斗争,宣扬人道主义思想。重要作品还有自传《诗与真》和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所作抒情诗语言优美,内涵深广,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其作品对德国和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如发现人类颚间骨,并著有关于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

      2、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的抒情诗有800余首,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也有大量的爱情诗和田园诗,如《致克恩》和《我曾经爱过你》等。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3、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排字工、教师、报纸编辑。主要诗集《草叶集》在1855年初版,以后多次重版,每版都有新诗补充。创作可分三期:南北战争(1861—1865)以前,诗作《软骨头之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己之歌》等,主要揭露奴隶主和种植园主的压迫,对黑人和印第安人表示同情,歌颂自由的理想;《欧罗巴》欢呼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斧头之歌》歌颂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南北战争时期,组诗《桴鼓集》号召人民参加反奴隶制的战斗,歌颂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悼念被杀害的林肯总统。南北战争结束后,诗作《不,今天别向我提到那重大的耻辱》及政论《民主的远景》等,认为真正的民主还没有在美国出现;《哦,法兰西的星!》《神秘的号手》歌颂欧洲的革命运动和巴黎公社。其诗作热情奔放,不受传统格律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民主思想,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表示强烈抗议,对美国和欧洲自由诗的发展很有影响。

      4、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195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成为50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件大事,成名后又陆续出版诗集《路上的秘密》(1958)、《完成一半的天堂》(1962)、《钟声与辙迹》(1966)、《在黑暗中观看》(1970)、《路径》(1973)等多卷,先后获得多种国际国内文学奖。2011年10月6日特朗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死亡、历史和自然是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二、作品背景

      1、《迷娘》创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迈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2、《致大海》是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写于1824年。因为普希金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所以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

      3、自己之歌(节选)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位。至于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则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与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验主义者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境和美国”,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他们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


展开全文阅读
      惠特曼的诗体现了美国的民主理想,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的重大史实。他站在进步的、正义的立场上,热情呼唤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衷心赞美劳动和劳动者,强烈谴责反动的农奴制度,猛力抨击封建宗教的禁欲主义,热切向往光明和未来,憧憬着一个“世界乐园”的出现。

      4、《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

      《迷娘》

      《致大海》

      《自己之歌》

      《树和天空》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特征和艺术效果,了解外国诗歌的写作风格和特色,学会结合时代背景赏析诗歌情感。

      2.体会诗歌意象选取的方法和效果,分析诗歌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意象选取的方法和效果,分析诗歌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情景导学】

      走进诗歌,走近诗人。

      【学习活动】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迷娘(之一)》选取了丰富有特色的意象,真挚而热切地抒发了迷娘思念家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致大海》一诗,诗人运用拟人、象征的手法赋予大海人的性格,并赋予其自由的象征。诗人运用呼告、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忧郁和渴望。

      《自己之歌(节选)》中,作者向世人宣布了他创作诗歌的主旨——抛却世俗,自由放歌。

      《树和天空》,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诗歌中,“树和天空”的关系,寓示着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

      活动一:体会诗歌意象选取的效果

      1、《自己之歌(节选)》在意象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致大海》一诗中,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3、《树和天空》一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

      活动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1、你认为《迷娘(之一)》这首诗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试分析《致大海》一诗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3、惠特曼的《自己之歌(节选)》中第一人称“我”是作者本人吗?

      活动三:隐喻手法的运用

      1、探析隐喻手法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主旨。

      《树和天空》即运用了隐喻手法。树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但是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驻足静观与默想,比如对宇宙一声纯粹而又唯美的惊叹!

      2、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那它比喻了什么呢?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使用隐喻手法,完成一篇文字

      2、在评点中明确隐喻手法的运用

      【学习活动】

      1、请以“换一朵水仙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迷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孔雀东南飞》名师教学设计
下一篇:《玩偶之家(节选)》精品预习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