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64  2021-02-18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句式。

      2. 体会儒家道家不同的理想境界。

      3. 借鉴诸子散文在刻画形象、具体说理方面的写作方法。

      4.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领略先秦儒家道家的智慧。

      教学重点  文本解读和写作方法借鉴。   

      教学难点  感受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和庄子代表的道家的不同观点及其魅力。

      教学时数  共7课时。

      第一部分  精读示范

      教学要点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孔子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领略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风采,树立学习和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生动的对话和传神的情态描写。

      教学难点  分析孔子及其几个弟子的形象,性格等特征,对孔子形象及其教育思想、教育魅力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导入解题

      1.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 

      半部论语: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见宋罗太经《鹤林玉露》卷七。旧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于此。

      2.《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先世为宋国贵族。年青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论语》选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二、学而时习之——朗读明意

      1.同学们,中华文化有这样一副对联:东鲁____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请大家补出对联中的空白。

      对,“春风”。我们这篇《侍坐》还有一个标题就是《沂水春风》。沂水汤汤,春风骀荡,那一场关于理想的对话,千载而后,仍让我们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2.听多媒体朗读,掌握文言词语,翻译文句,理解文意。


展开全文阅读
      3.读音:俟sì  莫mù  甫fǔ   哂shěn  相xiàng  铿kēng  沂 yí   

      喟kuì   雩yú   冠guàn

      4.理解基本意思: 

      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连词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用,做,动词

      翻译句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⑵子路率尔而对:助词,……的样子

      因之以饥馑:加到……上

      且知方也:是非,准则。

      翻译句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面积);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等待

      翻译句子: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⑷端章甫:名动,穿礼服,戴礼帽

      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于,跟;才能

      吾与点也:赞成

      翻译句子: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⑸为国以礼:用,拿,介词

      唯求则非邦也与:句首语气词,无实义;通“欤”,句末语气词,吗

      翻译句子: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5.文章里面一共出现了几个人?他们的姓、名、字分别是什么?何为侍坐?

      一共出现了五个人,孔子的四个弟子及孔子本人。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曾皙:名点

      冉有:姓冉名求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华。

      侍坐,陪长者闲坐。

      6.文章主要围绕哪个字讨论?(“志”字)如果第一段将它命名为“孔子问志”,那么接下来你将全文分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志”。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孔子评志。

      三、学而不思则罔——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诵。

      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六组,分别担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和孔子,剩余一组学生进行观察评价。

      进入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上台表演。表演时可将每个角色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翻译出来,用白话文的方式叙述。

      表演过后,第六组同学对前五组同学的表现分别作出评价,从内容和表演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如翻译是否到位准确,表演时每个角色的情绪是否到位等。

      2.针对刚刚的表演自由讨论:四个人的性格分别有哪些特征?说出理由?按照他们发言的顺序评价。

      子路: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理由: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远大,才能卓绝,直率、信心十足性格。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子路也有其弱点: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率尔而对”这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不谦让的一面。

      冉有:谨慎小心,谦虚退让。理由:冉有是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的。此前子路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一个小国,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有抱负,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态度谦逊,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理由: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后才述志的。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话语,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才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洒脱高雅,从容淡定。理由:在老师问到别的同学的志向时,他正在弹瑟。当老师问到他时,他“鼓瑟希”“舍瑟而作”,表现其从容有礼。前边三人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大事,唯独他讲得是玩乐,表现其淡泊功名。

      3.孔子在听完弟子言志后,分别给予了怎样的反应?小组讨论,由扮演孔子的小组作答,其他小组补充。

      对子路:孔子“哂之”。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孔子叹之。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对公西华:孔子惜之。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

      对曾皙:孔子与之。赞同。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4.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其实现在孔子看来,就是礼治。

      5.当堂练习:


展开余文
      ①欣赏并想象曾皙描绘的场景。

      时间——暮春  

      地点——沂水   

      舞雩台人员——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②夫子对曾皙的话只有评判没有评价,我们来评价一下(补充空白处的内容):        ,         , 是故与之。

      示例:暮春风景,其乐融融,是故与之。    

      少长咸集,祭祀祈福,是故与之。

      太平盛世,众生和乐,是故与之。

      大同世界,文化传承,是故与之。

      礼乐春风,沐浴清化,是故与之。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总结提升

      1.骀荡春风、沂水春风、教育春风、礼乐春风。让我们致敬孔子: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

      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

      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  

      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  

      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

      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  

      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以礼治国,河清海晏。

      2. 结束语:“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是中国文化两大公案,孔子为什么“哂由”“与点”,众说纷纭,我们的认识只不过是众多说法中的一种,可是,就像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小径分叉,花园方显神秘;无穷解读,经典更添魅力。《论语》常读常新:今天的同学们,是18岁的公西华,雍容谦虚,对自己的志向还有所保留;50岁的我,希望自己到了60岁还能像子路一样“猛志固常在”;而更希望我们到了60岁,仍与文化经典相伴,走向夫子“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的大同理想。

      第二部分 精读示范

      教学要点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  文意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忆读明人

      1.齐读以前学过的孟子语录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

      教师小结:孟子——民贵君轻不愧圣,性善气正真完人。

      2.孟子生平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3. 《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4.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5.《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听读明文

      1.听课文朗读,注意读音和节奏停顿,了解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注音

      觳觫   便嬖  放辟  畜妻子  庠序  孝悌   忖度 

      颁白   褊小  邪侈  则王矣  胡龁  彼恶知之

      3.指名复述故事内容。

      4.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5.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6.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演读明意

      1. 分组合作探究

      全班分为九个小组,每组6人。第一二三组探究第一部分;第四五六组探究第二部分;第七八九组探究第三部分。

      要求:用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式演读,然后给大家讲解这一部分的重点字词句,最后翻译;抽签决定上台展示的小组,其他组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次展示演读或者补充关键字词句等。

      2. 小组展示(以下仅供参考,期待更好的演读方式)

      第一组展示

      ⑴演读设计参考:一人演齐宣王,一人演孟子,其他人表演括号里的文字。


展开余文
      ⑵重点字词。

      ⑶翻译。

      第三组展示

      ⑴演读设计参考:一人演齐宣王,一人演孟子,其他人表演括号里的文字。

      ⑵重点字词。

      ⑶翻译。

      3. 文言知识检测

      研读明技

      1. 填表: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三个回合以及表现。

      2.概括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

      特点:迂回曲折。论辩的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整个论辩过程又可以分为七个引导步骤:

      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导方法:①                        。

      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内容要点:“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引导方法:②                        。

      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内容要点:“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引导方法:③                        。

      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内容要点:④                        。引导方法: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第七步引导 :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⑤                       。

      (①引《诗经》“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③以“缘木求鱼”为喻④“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於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⑤“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孟子说服齐宣王,除了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与他的语言艺术也有很大关系。孟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⑴善用比喻①“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⑵善用排比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拓读明理

      1.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2.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3.这篇文章中孟子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篇承载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

      第三部分  自主探究

      教学要点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庖丁解牛》;总结群文阅读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清字面语意,整体把握“解牛”的过程;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  引导学生理解“解牛”的寓意在于谈“养生”。

      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品赏语言,欣赏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领悟道理。

      教学难点  庄子的思想如何指导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大块:解读《庖丁解牛》

      一、以解入题

      1.播放短视频。

      2.根据视频内容,“解”可以换成什么词呢?为什么庖丁解牛不能用这些词呢?

      清龚自珍《明良论四》:“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

      二、以解读文

      1.播放课文视频朗读。

      2.正音。

      庖páo     履lǚ     騞huō     砉huā    郤x    窾kuǎn

      綮qìng    軱 gū    硎xíng    怵chù    謋 huò

      为:wèi   作介词,①替、给 ②因为 ③ 为了  

      wéi   作动词:做、谋求、作为、治理、成为、学习、研究等。作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疑问反诘语气,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吾见其难为(  )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  

      怵然为戒(  )   

      视为止,行为迟(  )

      3.用“解”字概括课文写了庖丁解牛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解”的动作;“解”的场面;“解”的理念;“解”的态度;“解”的方法;“解”的关键;“解”的境界……

      三、以解赏技

      1.以小组为单位,在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庖丁解牛技艺独到之处的语句或片段,说说庖丁解牛到底有什么独特呢?要求找出原文语句,翻译这些句子,并进行简单分析。

      2.解牛场面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赏析:几个动词的连用,手肩足膝的架势:“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四个动词和谐流畅,四个接触牛的部位用力也轻重有别,而且极富动作的美感,和谐流畅,一气呵成。解牛的场景不同:音乐舞蹈表演,视听盛宴。(韵律和谐,动作优美  声音悦耳)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解牛之悠然自得,“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动词的连贯流畅,拟声词的形象,几个之的连用也有调节音节的作用。

      这一段描写的确独特。我们看不见牛挣扎之状,听不到牛的惨叫之声,也没有血腥的场面,却像在欣赏乐舞表演,妙不可言!  

      3.解牛理念

      原文: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赏析:依照牛的天然生理结构:击入大的骨缝,顺着骨间的空处下刀,躲避开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一切按照牛的结构解牛。

      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解牛也一样,要在大的缝隙处击入,顺着空隙下刀,还要躲避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理念独特,解牛妙不可言。

      4.解牛态度

      原文:怵然为戒,视为迟,行为止。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赏析:谨慎、专心。“怵”,足见庖丁谨慎小心,眼睛集中在难解之处,动作慢下来,动刀的幅度也小了。庖丁技艺高超,解牛流畅但也绝不马虎大意。庖丁解牛的态度不仅独特可以说难得,技艺高超,却不随意。态度之庄重可以看出其对解牛的敬畏,对解牛这个事业的敬畏,这样态度的人是不是也很敬畏自己的人生呢!

      5.解牛方法(手段)

      原文: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赏析:神:精神,主宰行为的精神活动”。“神”既说明超出目视的层面,又说明庖丁解牛技艺之高超。有了好的方法才能有好的结果。

      庖丁表面是在解牛,却不用眼睛看牛。实际上是在用直觉和牛对话,是用精神和牛的生理结构交汇在一起。

      6.解牛切入点

      原文: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赏析:刀刃的厚度是有限的,牛的骨缝是有空间的。用不厚的刀刃,深入有空隙的骨缝内,找准解牛的关键,刀刃在宽敞的骨缝内“恢恢乎”才能游刃有余。

      庖丁解牛,解牛不用蛮力,不和牛硬碰硬,他的突破口就是找准关键,之后就迎刃而解了。

      7.解牛境界

      原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赏析:关于“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三年内)“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不懂规律。庖丁学解中的头三年,心无旁骛,精力高度集中,达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

      第二境界:(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懂得规律。 庖丁动手解牛时而又“未尝见全牛也”,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类似积木之类可以拼装、拆卸的东西。这说明他已经完成了对必然王国的认识,行将踏进自由王国的境界了。

      第三境界:“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运用规律。此时的庖丁依天理,因固然,完全靠精神活动批郤、导窾,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軱,从容来往于彼节者之间,游刃有余,把又脏、又累、又笨重、又麻烦的解牛活计,干得漂亮极了、飘逸极了。     

      这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规律的洞悉、掌握和娴熟的运用,全在于长期的专注的实践。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折割解的区别,游就是解牛的境界。

      小结:庖丁不砍牛骨头,不剥牛皮,他有顺应天理解牛的先进理念理念,有怵然为戒的严谨态度,有不以神遇而目视的方法,有对解牛的敬畏之心,还有反复实践的精神,所以不能用“宰”(缺少艺术性),不能用剖(太血腥),用削也无法体现庖丁解牛的境界。因此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顺应牛的机理解牛(顺其自然),找准缝隙(抓住关键),熟能生巧,享受过程。

      四、以解悟道

      1.庄子用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什么的?

      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养生主:养护身体,给养心灵的关键。(主:关键)

      这个生主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庄子自己是怎么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意思: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2.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明确: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滿意足的同时,应该好好地收敛自己的态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則还是容易受伤害的。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3.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谈一谈。

      指导生活和学习,为人处世,调养身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看待顺应规律等。

      相关评论:

      南怀瑾论及儒、释、道时有这样一番比喻:儒家是粮食店,没有儒家,我们的精神就要挨饿。佛家是百货店,里面是人生必须品,各样东西自己去选。道家是药店,平时用不上,生病则必定要自动找上门去。

      宗白华先生论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时说道:“如庖丁解牛肯綮,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潇洒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

      鲍鹏山:“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叶春雷: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

      余中云:庄子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本意,是要从沉沦的社会中拯救灵魂,寻求生命的尊严。

      五、以解做结

      1.庖丁解牛,不仅是在解牛,也在解人生,牛象征着世界,刀象征着自己。不能像族庖那样和世界死磕,也不能像良庖那样和困难纠缠,要像庖丁那样找准事物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久练技艺,定会达到目无全牛之境界,也会游刃有余于天地间,方能踌躇满志。

      2.文言基础知识巩固练习(见课件)。

      第二大块:落实群文阅读学习任务

      一、通过三篇文章的学习,你觉得《论语》《孟子》《庄子》在体例、语言、说理等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

      提示:《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论语》辞约义丰, 直接议论,语言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

      《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气势雄伟,感情激烈,论辩中善施机巧。

      《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 结合《庄子》种的其他文章可以看出,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

      二、学了三篇文章,你认为儒家道家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他们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

      要点:孔子和孟子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儒家主张实行“仁”“仁政”“王道”。儒家追求入世,注重为人处事的学习和自我约束,讲求为君王效力,表现人自身的价值,理想社会是阶级分明,礼法严谨的状态。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四位弟子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志向,但孔子唯独“与点”,因为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比如《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表达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所以孟子在文中特别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的画面。

      庄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孔孟很不相同。道家追求出世,社会上消极避世,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道家理想的社会制度,治国者信奉清静无为的人生观,实行顺其自然。《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中,“因其固然”不仅仅只是解牛的经验,刃”“动刀甚微”等也不只是描写解牛的动作;它告诉我们,养生乃至治理国家,不能像族庖那样和世界死磕,也不能像良庖那样和困难纠缠,要像庖丁那样找准事物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久练技艺,定会达到目无全牛之境界,也会游刃有余于天地间,方能踌躇满志。

      三、你认为我们应该取法儒家还是道家?

      提示: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忧国忧民,道家追求内心调和,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有时候可以统一起来,即我们常说的儒道互补,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下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