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684  2021-02-24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庖丁解牛》任务型导学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素养目标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2.理清层次及运用两个对比写出庖丁高超的技巧。

3、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二、背景介绍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三、文体介绍

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补充: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今天我们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得到一种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请大家认真听读课文。

四、资料链接

成语解释

庖丁解牛:比喻技术纯熟高妙,做事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熟练的地步。

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1.解题

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补充: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今天我们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得到一种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请大家认真听读课文。

2.听读正音

多媒体播放经典朗读,学生听读正音。

学生自由读:一字一词一句的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字词,理会文意。

3.把握内容

播放“庖丁解牛成语故事”,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三、知识积累

1.字音

膝之所踦(  ) 砉(  )然向(  )然 奏刀騞(  )然 中(  )音

技盖(  )至此乎 批大郤(  )    导大窾(  )肯綮(  )  

更(  )刀  大軱(  ) 新发于硎(  )謋(  )然

2.一词多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依乎天理(同)

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奏刀騞然(拟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2.古今异义

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副词,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轻里说))

依乎天理(古:天然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因其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至于,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今: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族,古:(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今: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行为迟(古:动作因为;今:受思想支配表现的活动)


展开全文阅读
3.通假字

砉然向然(响)

技盖至此乎(盍)

批大郤(隙)

善刀而藏之(缮)

4.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

5.积累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关键。此语指能正好击中最重要的关键。

6.翻译句子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手之所触”等句均由指示代词“所”加动词“触”等形成名词性词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意为“接触的地方”。“手”为句中定语,“之”是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助词。)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尝,动词、试,这里可作“碰到”、“接触”之意。技经肯綮是“尝”的宾语,这里提到动词“尝”的前面,“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恢恢宽绰的样子;乎,形容词尾;“其”,代词,代上文的“间”。)

怵然为(之)戒。

怵然,害怕的样子,等到于说小心翼翼也。(戒,警惕;为(wèi)介词,后面肯略了宾语“之”字,下面“为止”、“为迟”皆同。)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1.欣赏“解牛之美”。

划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明确: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教师提示:庖丁解牛的场面。

庖丁解牛,文惠君观看。作者以写动作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解、触、倚、履、踦,(总动作为“解”;分别描写庖丁全身各部位的动作为触、倚、履、踦、)简直是一系列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并用两个拟声词:砉、騞,描摹他解牛进刀的声音,用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描绘出庖丁解牛的动作节奏感,刀锋所到异乎寻常。

这段描写引人入胜,对突出全文的中心,起到重要作用,是后面叙述抽象道理的依据。有之,才能使读者对庖丁的“经验之谈”心服,才有其感染力。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它符合《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的节奏?

明确: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2.探讨解牛经

学生读第三段,思考:庖丁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臣之所好者道也(追求规律),不满足于技艺,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总的概述技艺高超的原因。(总说)

长期的摸索,反复的实践,去了解牛的复杂的结构(必经之路)。

解牛的三种境界:始臣之解牛,所见无非牛者(不懂规律,目有全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懂得规律,目无全牛)→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运用规律,游刃有余)。

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尊重规律(态度)。

教师提示:庖丁学解中的头三年,精力高度集中,达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文章所创造的第一境界。

庖丁动手解牛时而又“未尝见全牛也”,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他已经完成了对必然王国的认识,行将踏进自由王国的境界了——第二境界。

十九年后,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进入了一个异乎前两个境界的崭新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时的庖丁依天理,因固然,完全靠精神活动批郤、导窾、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軱,游刃于彼节者之间,游刃有余,把又脏、又累、又笨重、又麻烦的解牛活计,干得漂亮极了、高级极了——第三境界。

庄周不愧为大思想家、文学家,他在几百字内写出了庖丁解牛的十九年的历程,写出了出语惊人的三个境界。用对话方式来写,从庖丁回答中得知。

3.知识拓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古之做学问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教师提示: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

4.探究:文中的良庖、族庖分别比喻哪两类人?

明确:不懂规律固执蛮干,容易受到伤害;遇到事情不知道变通,也容易受到伤害。

5.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明确:注意寓言的比喻义。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满意足的同时,应该好好地收敛自己的态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则还是容易受到伤害的。

6.由庄子的庖丁解牛看庄子的哲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译文】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教师提示:人们读书应当将精神状态调整到一种放松、舒适的状态,不要刻意的为寻找知识而读书,也不要因为有什么不懂就冥思苦想,甚至灰心丧气。不论是刻意地寻找知识还是冥思苦想地试图去弄懂一些知识都是近乎功利的做法,它会使人的精神变得紧张而疲惫,并且未必就能得到事物的真谛。让精神顺其自然。有些东西是在生活中,在精神悠闲自得的状态中体悟到的,所以我们应顺虚以为常法,这样才能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养护身体,享尽寿命。

7.读庄子的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谈体会,教师点评。

提示:由学生自己谈实践出真知等体会。例:胸有成竹。现代人弹钢琴。学习外语。练习射门……引导学生抓住“熟能生巧”、“反复实践”、“积累经验”、“认识并掌握规律”等来谈,只要这样做了,就能够与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8.赏析文章严谨的构思。

文章从文惠君赞叹询问引出庖丁回答的一段话,这段答话层次分明,先总括一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然后分述原因和过程,最后又以文惠君的话作结,环环相扣,十分紧凑。并由之反映庖丁解牛三个境界,使我们得到了一定的启示:①娴熟的技艺来自“依乎天理”,故能“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②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头牛,仍“新发于硎”这也用一个角度表现出他解牛技艺的“游刃有余”。③庖丁的解牛从不掉以轻心,每次都如此。“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应乃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说明他真的是“道也,进乎技矣”。

以“刀”贯穿全文:奏刀——释刀——更刀——动刀——提刀(神态)——善刀、藏刀(精心),写出庖丁深得解牛之道,从而突出了中心思想: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展开余文
9.读中体会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明确:作者善于把哲学思想和文学想象巧妙结合的用心:如技与道;目有“全牛”和目无“全牛”;“官知”与“神欲”、“无厚”与“有间”几组相对的哲理性概念,把读者思想引向深入;而“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的比喻,“良庖”、“族庖”间的对照,“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夸张,“踌躇满志”的精神描绘又使得想象力充分展示,把庖丁解牛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这是一篇难得的独具风格的哲理散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庖丁解牛”的解读与养生

“庖丁解牛”的故事虽然尽人皆知,但人们对它的解读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就有了多种解读,我粗略地将其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技术解读。

初读这一故事时,人们首先佩服的是庖丁技术之高妙,如同故事中的文惠君一样,只是看到了庖丁的技术,于是问庖丁:“技盍至此乎?”我认为,这一解读的代表人物当属欧阳修, 他的《卖油翁》就是在这一意义上理解“庖丁解牛”的,强调的是熟能生巧(“惟手熟尔”)。现将《卖油翁》抄录如下:“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最后一句所说的“解牛”即“庖丁解牛”,“斫轮”则指的是庄子《天道》中的故事“轮扁斫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第二种是科学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有一篇文章“‘庖丁解牛’对科学教育的启迪”(见“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三期),强调了“庖丁解牛”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对当今的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

第三种是艺术解读。

代表人物当是新儒家的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他强调了其中的艺术内涵:“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认为庖丁解牛“是由技术进乎艺术创造的过程。…他的解牛,成为无所系缚的精神游戏,…正是艺术精神在人生中呈现的情境。”并认为,“庖丁解牛”可视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源头。

第四种是哲学解读。

以上三种解读虽均有其价值,但我觉得,最值得体味的则是哲学解读即“道”的解读,最需要把握的是其中的哲学意蕴。正如故事中庖丁对文惠君的回答:“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样的回答一下子就展示了庖丁境界的高度,也出乎文惠君的意料。由此可见,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境界是完全可以高于一个上层人士的。我认为,理解这一故事的最大难点也正在于如何准确把握它的哲学内涵。

这个故事表面上讲的是“技”,而实质上讲的是“道”。具体而言,我认为,其强调了“道”的六个方面。

第一,“道”的重要性。

“道”“进乎技”,“道”高于“技”,属最高层次。从文章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宰牛有三个层次:族庖的斫牛(砍牛,文中的“折”字当为“斫”,即“砍”)、良庖的割牛和庖丁的解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族庖既无“技”,也无“道”,只会生硬地砍牛。良庖有“技”,但“技”还未达到最高的水平,当然更未达到“道”的水平,所以只能割牛。只有庖丁,既有技术,又上升到了道的高度;既做到了熟能生巧,又做到了出神入化,所以才达到了解牛的境界。基于这一点,我将庖丁称为“神庖”。

第二,“道”的实质性。

“技”要达到高境界,必须遵循“道”。“道”是什么?其实就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即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这正是“道”的实质性。“道”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一事物中的规律性。

第三,认识“道”的长期性。

要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使解牛不仅仅成为一种技术,而且成为一种艺术(“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一种哲学(“道”),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经历一个从“所见无非全牛”到“未尝见全牛”再到“以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过程。这是一个辩证的全过程: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更高层次的整体。其中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是“技”层面的飞跃,从生到熟到巧,做到熟能生巧;二是“道”层面的飞跃,从巧到神,做到出神入化,才达到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技”以“道”为体、“道”以“技”为用、“技”与“道”水乳交融的境界。这里的关键一步在于必须对牛的细部结构有准确的了解。有人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时认为:中国人重整体,西方人重局部;中国人重综合,西方人重分析。“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道家、包括墨家,都是十分重视局部、重视分析的。我还进一步认为,这也是一种“下学上达”,和儒家内涵不同的“下学上达”。儒家的“下学上达”强调的是“下学人事,上达天命”,道家的“下学上达”强调的则是“下学技艺,上达天道”。

第四,把握“道”的辩证性。

既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又要在战术上重视困难(“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第五,达到“道”之后获得的自由感和成就感。

正是由于上升到了“道”的高度,就达到了一种化境,就获得了最高的自由:“游刃有余”,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就感:“踌躇满志”,从而使得宰牛这种平凡的劳动成为了自由的劳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而这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六,“道”的普适性。

这个寓言中最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文惠君在听了庖丁的话后会发出“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的感叹?解牛和养生有什么关联?我认为,其中的道理就在于:从形而上说,二者的“道”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是具有同一性的,都必须“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即依据天然的机理、因循固有的规律。解牛如此,养生也如此。著名作家王蒙在《我的人生哲学》一书中说;“我相信,学问从根本上说是相通的,真理有自己的统一的品格,世界的统一性既表现为物质的统一性,又表现为事体情理上的统一性。”从形而下说,复杂的牛体可喻为复杂的社会,解牛所用的刀可喻为人的身体、生命,于是养刀就像养生。族庖不知牛体的复杂,不按“道”解牛,所以一个月刀就坏了;良庖对牛体的了解也不够,未达到“道”的高度,所以一年后刀也坏了;只有庖丁由于达到了“道”的高度,其手中的刀解牛数千,用了十九年还“若新发于硎”,正如郭象《庄子注》所说:“以刀可养,故知生亦可养”,所以才使得文惠君发出了“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的感叹。

因为每一个人来到人世,都拥有一个同样的生命,但寿命却大不相同:有的人只活了几年,有的人活了几十年,而有的人却活了百年。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故事里,还隐含了庄子关于养生的一个重要观点:养生的目的不是为养生而养生,不是只为了活得长一些,而是要在发挥作用的前提下讲养生。

试想,如果庖丁的刀不去解牛,即使保养得再好、再新,又有什么意义?庖丁的刀,保全得很好,只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解了数千头牛,同时又获得了自由感和成就感,充分体现了它的价值。相应,人的养生,保全也只是基础,认人生获得自由感和成就感,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还要指出的是,文惠君的感叹表明,他是一个有悟性的人,能从庖丁的话中领悟到更多的道理,做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从本质上说,做任何事都必须遵循“道”,抓住了这一本质,就抓住了关键。解牛要达到高的境界,必须遵循“道”;养生要达到好的效果,也必须按照养生之道去养,而不仅仅是技,而且还必须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确定最合适的养生方法,不能人云亦云、生硬照搬。顺便指出,杨海文先生的文章中还探讨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庖丁解了多少年的牛?我认为,他要达到现在的水平,必须经过从“族庖”到“良庖”的3年,再经过从“良庖”到“神庖”的过程,其具体年限虽然庖丁未予明确表述,但我想大概不会少于3年,似以假定为5年,再加上已成为“神庖”的19年,总共应不少于27年。不知这样的估算是否合理?亦请方家指正。

完整理解了这个故事,可以引申出一个推论:任何工作,任何职业,只要认识和体会到上述的六个方面,并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都可以从技术层次上升到艺术层次,上升到哲学层次,真正成为自由的劳动,而不是强迫的劳动、异化的劳动,从而普通的人生也可以升华为科学人生、艺术人生和哲学人生。

试想,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像庖丁那样对自己的工作专心致志,达到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境界,那这个世界不就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吗?王蒙先生有两段话可以与这个观点相呼应:“生命的意义在于进入一种人生的化境,而进入‘化境’,也就进入了人生的自由王国。这也许会是很难的,但一样东西学好了,做好了,也就入了‘化境’。只要肯琢磨,肯实践,就能入‘化境’。”“入化境的最大特点是身外之学化为身同之学,一切学问知识本领信条化为本能、化为生性、化为本色、化为爱好与习惯、化为快乐与内在要求、化为审美的快乐与满足。于是诚于中而形于外,只听命于内心的诚实,随心所欲不逾矩,庖丁解牛,如入无人之境。治大国如烹小鲜,信手拈来,俯拾即是,百战百胜,左右逢源。”庖丁不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吗?我还进一步认为,“庖丁解牛”既体现了由技术而科学而哲学的进路,也体现了由技术而艺术而美学的进路,更体现了科学和人文的完美统一:统一于“道”。或者说,体现了一种学术的存在:技术、艺术是术,科学、美学是学,哲学更是学中之学。学术既是一种实用之术,更是一种学,一种自由的体现。“庖丁解牛”体现了任何工作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具有学术性,真可谓“世上无事不学问”。解牛如此,养生不也如此吗?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庖丁解牛”的文化内涵

  何为“养生主”

  事实上,这里探讨的养生并不等同于时下的养生。如今说的养生,主要是针对身体物理层面的,指通过饮食、锻炼、推拿等手法对身体机能进行调养护理;而庄子所谓“养生”,则包涵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拥挤险恶的世态环境下找到一个安全栖身之所,侧重思想层面的生存策略问题。


展开余文
  关于《养生主》篇名的涵义,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养生主”即护养生之主。而“生之主”,即庄子所谓“真君”、“真宰”、“真性”,大致相当于精神、心神的概念。如有清代学者解释“养生”二字说:“真性者,生之主也;养生者,养此而已。世人但知养其形骸,而不知养其真性。”(高秋月集说《庄子释意》)当代学者也有持此观点者,如陈鼓应认为:“《养生主》篇,主旨在说护养生之主——精神,提示养神的方法莫过于顺任自然。”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另一种理解认为“养生主”即养生之宗旨。如《释文》说:“养生以此为主也。”(《庄子集释》)清人胡文英说:“养生主,是言养生之大主脑。”(胡文英《庄子独见》)清人王先谦说:“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王先谦《庄子集解》)当代学者也有相近的解释:“所谓‘养生主’,即‘养生之宗旨’……完全取消主客体对立,使精神不为外物所伤,最后达到享尽天年的目的,乃是《养生主》一文的宗旨。”(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

  从文意来看两种解释都说得通,后者大概更符合庄子原意。的确,《养生主》通篇都在探讨保身全生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庄子特意强调心神在生命里的作用,无论是庖丁解牛的神奇刀工,还是即便饮食丰足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畜养的沼泽的野鸡,无不象征着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重在养神的思维方式或者说生活心态对养生来说才是最核心的部分,即养生之所主,简言之“养生主”。

  养生重在养神,又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人类所要面对的精神困境决定的。

  庄子首先从生命有限性与认知世界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来介入养生问题,开篇便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个人类必然面对的终极困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这段话的大意是: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感知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感知,那是危险的吧。明知危险还要汲汲于感知的追求,就更危险了。不可为善,因为善举会招来美名;不可为恶,因为恶行会招致邢狱之祸。把顺应自然的中虚之道作为养生的法门,便可以保全自己的身躯,可以保全自然本性,可以不让双亲受辱,可以享尽天年。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养生主》

  这里庄子对善恶的态度乍看令人费解。恶行是有害的,会让人遭受刑戮,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为善为什么要同为恶并举呢?郭庆藩对此的解释是:“忘善恶而居中,任万物之自为,闷然与至当为一,故刑名离己而全理在身也。”(《庄子集释》)原来,在庄子看来,美名与恶行同样是危险的,因为过分追求好名声会成为生命的重负。最佳的生活态度是游离在善恶之间,顺应万物本性而为,这就是庄子给出的养生原则,他概括为五字箴言:缘督以为经。

  "缘督以为经"的涵义

  这五个字当中,“督”显然是句眼,本意是中医说的身体正中央的一个脉位。这里用的是引申义,郭象注曰:“顺中以为常也”。成玄英疏曰:“缘,顺也;督,中也;经,常也。夫善恶两忘,刑名双遣,故能顺一中之道,处真常之德,虚夷任物,与世推迁。养生之妙,在乎兹矣。”(《庄子集释》)可见庄子给出的养生宗旨在于中虚之道,顺守万物固有的自然本性。

  郭庆藩转引其家世父郭嵩焘的一段话解释得更为详尽:

  船山云,奇经八脉,以任督主呼吸之息。身前之中脉任,身后之中脉曰督。督者居静而不依于左右,有脉之位而无形质。缘督者,以清微玄妙之气,循虚而行,止于所不可行,而行自顺,以适得其中。”

  可见郭氏理解的“缘督以为经”也是以顺守自然的中虚之道为养生之主脑,这是《养生主》全篇的文眼。庄子是从生命有限性与思虑或者欲望无限性之间的对立关系角度来说的。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盲目追逐永无穷尽的欲望,就会伤及人的自然本性,丧失心灵自由。

  他用了三个故事来解释这五字箴言。重点是第一个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庄子认为,逍遥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和心灵的至高境界,还表现为技艺上的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他对那些通过长期磨炼而成的神奇技艺表现出由衷的赞叹和迷恋,如梓庆为鐻、佝偻承蜩等。他甚至能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一场公开的屠宰——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一场美妙的屠杀与养生之道

  从一场屠杀说起

  这是对一场屠牛过程的深度观察与描写,在庄子笔下,屠刀居然也产生了美感和诗意。这是空前绝后的审美,在他之前,没有人从屠杀中去发现美;在他之后,也没有谁将原本血淋淋的宰牛过程描述得如此出神入化,极富韵律感和诗意,成就了一场美妙而伟大的屠杀。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庖丁解牛》

  屠杀居然也有美感?庄子用他的如椽大笔将看似相悖的二者自然而神奇地维系到一起。这大概是文学史上最具审美价值的一场屠杀。庖丁手起刀落的每一个细节,已经超越了宰杀本身,仿佛在塑造一件艺术品,起承转合,心手相应,自有一番律动节奏,极富音乐的美感。这是庖丁刻苦练习,顿悟天理后达到的“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境界。他对文惠君谈论练技悟道的心得时说: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可知解牛并非庖丁天生的本领,开始他也和绝大多数普通屠夫一样,面对的同样是整只牛。经过三年的刻苦练习,庖丁自述做到了“目无全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凭借多年的观察及实践经验,庖丁对牛身体各个组织部位极其熟悉,以至于他看牛不再是一个整体,对其关节骨骼肌肉纹理一览无余。此时落刀就不再是盲目地砍斫,而是眼到、手到的自如操作实践。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庖丁解牛》

  与一般的屠夫宰牛不同,庖丁解牛绝不仅限于刀割牛身的过程,也包括落刀前透视眼般的“目解”牛身,还包括“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神解”,不必再用眼睛看,全凭心领神会,进入“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地,超越了感官层次,达到心、手、眼相应的状态。庖丁与牛混然一体,解牛由一种单纯的技艺实践升华为一种艺术活动,完整呈现了由“技”进乎“道”的升华历程。

  那么庖丁的刀法究竟有何不同寻常之处?“良庖”每年换一把刀,“族庖”每月都要换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割筋砍骨,磨损得很厉害。庖丁则不同,他用得是巧劲,让刀沿着牛体各个部位之间的空隙、纹路,这样薄薄的刀片游走于缝隙之间,磨损自然就小了很多,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依然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崭新。

  尽管技艺精湛,庖丁自述也会遭遇难关,比如很难处理的筋骨交错盘结之处即“肯綮”,他会凝神专注,小心翼翼地动刀,牛的骨肉被离析解散,像泥土一样散落下来。可见庖丁对牛体和刀法如此熟稔,以至于任何复杂的部位对他都不会构成障碍,只因他在长期的运刀实践中掌握了自然纹理即所谓“天理”,明了牛体本来的结构即“固然”,遇到任何复杂状况都能化险为夷,游刃有余。

  达到这种境界的宰牛活动呈现出来的感官效果带给人艺术的美感,本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音之会。

  庖丁的手所触及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盖顶住的地方,发出皮肉相离的声响,落刀解牛之处发出的声音合乎音律,与桑林之舞合拍,与经首之乐一致。桑林和经首分别为商代和尧时的乐名。

  可以想象,庖丁解牛时那精准娴熟的动作之和谐默契可与美妙的桑林舞姿比肩,其间发出的声响也极具律动感可与名乐经首媲美。这样的解牛过程早已超越了技艺的层次,与音乐、舞蹈融会贯通,实现由“技”入“道”,升华为一种高妙的艺术活动。

  庄子描述这样一场艺术表演般美妙的屠杀,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他在乎的“山水之间”究竟是什么呢?他借文惠君之口点明了真正想表达的意旨所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原来庖丁解牛的寓言背后,藏着庄子的独家养生秘笈。故事里的庖丁、屠刀和牛显然有所寓意,分别隐喻人、生命和人间世。庖丁与其他庖人解牛的不同过程,便象征着形形色色的人在人间世的各种生存方式。

  古往今来,世间存在不同的人群,芸芸众生中绝大多数都是俗人,此外还有君子、神人、圣人、至人等超凡之人。他们的生存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凡人终生役役,与物相刃相靡,一生庸庸碌碌;而脱俗的方外之人往往能摆脱束缚,逍遥世间。这就造成不同人群迥异的命运,有的劳形伤神却庸碌一生,有的英年早逝甚至中道夭折,也有擅于养生者尽享天年……这正如屠牛之刀,有的仅能用一个月,有的可用一年,还有像庖丁那把刀居然用了十九年还锋利如新。

  解牛的不同方式造就了屠刀使用期限的差异,象征着人在面对人间世如牛体筋骨纹理般错综复杂的关系时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决定了各自迥异的运命。高明的做法是像庖丁那样先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其构造,直到了然于心乃至“目无全牛”的程度,再落刀解牛,进入纷乱的社会关系,才可能发现并遵循其中的缝隙,毫不费力地悠游其间。只有这样,才能将生命的损耗降到最低限度,就像那把十九年如新的屠刀一样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庄子没有大讲空洞玄虚的道理,而用一个出神入化的宰牛故事告诉世人,顺守自然的中虚之道是养生的不二法门,这就是所谓的“缘督以为经”。藏云山房主人对其独运的匠心看得颇为通透:“只道说宰牛故事,岂知移花接木,直归到缘督为经部里来。”(《南华大义悬解参注》)庄子移花接木的功夫如此精湛,花木浑然一体,丝毫未留嫁接痕迹,要说的道理都融化在故事里了。

  庖丁解牛技艺的核心要诀在于“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这象征着面对社会时要学会寻找各种关系之间微妙的联系,发现其中可回旋的空间,这就是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空间。不要像其他庖人那样直击筋骨盘根错节之处,只会造成强烈的冲击碰撞,屠刀自然容易损坏,象征着人与社会产生直接的矛盾冲突,对生命造成损伤是必然的。而这是与养生之道相悖的,应极力避免。

  擅长讲故事的庄子用庖丁如何运刀解牛隐喻了该如何处理人、生命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是任何生命个体都必须面对的人生主题,即处世技巧。这首先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认清看透了所面对的社会关系,正如庖丁运刀前对牛体的“目解”,然后才能进入“手解”、“神解”,实现人、刀、牛浑然一体,达到得神应手、由“技”入“道”的艺术境界。

  庄子相信处世方法也可以并且应该超越技艺层面,升至“道”的境界,即任其自然。所以当文惠君赞叹庖丁技艺之高超时说:“技盖至乎此”,庖丁特意给予纠正,回敬一句:“臣之所好者道也,非技也。”

  这个故事引人回味的还有那挥动的屠刀,似乎暗示出庄子作为存身社会之一员的悲观体察,也许在他看来人间世正如一个大屠场,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躲避空中挥舞的屠刀。尽管境遇险恶惨烈,但终究还是有回旋躲避的空间可寻,哪怕只是缝隙,也应在夹缝中求生存,向死而生。

  可见庄子虽然有很多看似宿命感很强的言论,但他是主张要主动把握生命走向的人,寻找空间充分施展知识和技巧,尽情挥洒生命的自由,就像完成解牛后的庖丁那样提到四顾,踌躇满志。只是他同时又认为行事当谨慎低调,特别是遇到障碍困难时越要慎重,“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这样才会尽量躲过屠场上挥动的屠刀,避免生命遭受损伤。

  然而,即使再小心谨慎,行走世间形体也很难保证不受损,因为这是人自己无法控制的部分。讲完庖丁解牛的故事庄子还意犹未尽,还要继续说明如何应对形体受损的问题,以更加全面充分地阐发养生要义。

养生重在养神

  安时处顺 帝之悬解

  由右师的一只脚想到的

  为了说明人的形体不受控制难以避免遭受损伤,庄子先讲了一个公文轩与右师的故事。当公文轩看见只有一只脚的右师时,惊讶地问他是天生如此还是人为造成的。接着还没等右师回复,公文轩又自问自答说:

  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这是公文轩面对残疾的右师时对生命形体所做的思考。他认为人的体貌是天所赋予的,是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可知右师的残疾是天生而非人为造成的。他又联想到了野生在泽中的野鸡虽然喝水觅食都十分艰难,但还是不愿意被蓄养在笼子里,那些被圈养起来的家禽,虽然看起来饱食终日,步态神气,终究是不好的。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一只脚的人》

  连贯起来庄子是想说明养生的要义不在养形,因为形体是天生的,是不在自己控制范畴之内的。即使是后天因意外而造成的形体损伤也是天意。正如《德充符》中所言:“道与之貌,天与之形” ,所有人都生活在羿之彀中,而是否被射中都是命运的安排,正如人是否遭受刑法致残,与受刑者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所以养生之所养,只能是人可自主控制的部分,对于不受控制的形体,只能听从天意。

  那么生命里可控可养的又是什么呢?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形之外就是神了,也就是心灵,这是人自己可以做主控制的部分,是养生的要义所在。《庄子》的其他篇目也多次出现对重神不重形的论述,例如《齐物论》中说:“岂唯形骸有聋盲乎,而心亦有之。” 即便形体健全,心神聋盲的人也是残缺的。如果说形体残缺是天意,宿命使然,那么心灵的扭曲弊病就完全是个人的问题了。

  所以庄子所谓的养生主要不在养形,而是对心灵的养护。人要有一颗自主自在的强大内心,不要像笼中雉那样,虽然形体欲望得到满足,却失去了宝贵的自由无拘的心灵。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笼中的野鸡》

  所谓“养神”就是保养人的自然本性,就像那些樊笼之外的泽雉自由徜徉在天地之间,虽没有丰足的饮食,却保全了本真的天性,悠游自在。

  泽雉的形象显然寄寓了庄子对人生选择的看法,那些进入了政治牢笼的高官显贵们也许会对闲云野鹤般的庄子心生羡慕,尽管他常常陷入困顿窘迫,著寒服,居陋巷,靠编草鞋为生,甚至到了借米的地步,同时得到了能像猪一样在泥里打滚的自由自在。而这种单纯的快乐正是让身在牢笼之内的人所艳羡渴望的。忽视外在形体的庄子看似生活困窘,却收获了自由快乐的心灵。

  最后,庄子又谈到了死亡。他用秦失吊唁老子的故事说明,养生就要涵养安时处顺的豁达心胸。他借秦失之口表达了该如何面对死亡。对死去的人表现出过度悲伤的情绪,大肆吊唁,这是逃避天理,背弃人情,忘记了人受于天的道理,古人称之为“遁天之刑”。与人间的金木之刑罚不同,天刑是无形也无法解除的,是关乎心灵的刑罚。这正是可养护的部分,是养生的真谛要义所在。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秦失不哭泣》

  对于死亡,庄子认为正确的心态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即要做到无情。这并非要摒弃所有的情感,而是说要在明晰事理之后对情感的淡化与消解。每个人一出生就面临死亡,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和生一样是不由自身控制的。所以不必为来到人间感到快乐,也不必为离开人世感到悲哀。那些对生死寄予过多情感的人,比如那些为老子逝去感到过度悲伤,不停哭嚎的人们都是承受天刑之人,是把天人的位置颠倒了,庄子称之为“悬解”。

  有学者认为这个说法来自于“解民于倒悬”。(王博《庄子哲学》)一个人身体被倒挂着,当然急切需要被解救。庄子认为如果面对生死能做到安时处顺,排除哀乐情绪的干扰,这就仿佛天帝为人解开了倒悬的绳索,颠倒的世界才能正过来,这才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真正的生命。这里要正过来的不是人的身体,而是人心,指人面对生死的心态。帝之悬解是庄子为养神开出的又一味药。

  无论是安时处顺还是帝之悬解,都可归为“缘督以为经”的总纲,这五个字才是养生的核心。庄子用了三个故事阐明了养生要义:充分认识这个拥挤纷乱的人间世,从中寻找发现生存空间,优游其中,尽其天年。保持一颗自由虚中的心灵,不受任何牢笼的束缚,豁达面对生死,安时处顺,不为哀乐情绪所困扰。只有这样,你才能像庖丁那样看透所有的缝隙纹路,在世界的夹缝里游刃有余,自在遨游。

薪尽火传 生生不息

  “多余”的结尾

  故事讲完了,但文章并未就此收束。庄子似乎担心煞费苦心凝练出的养生真谛被曲解为追求永生。所以他讲完最后的故事又追加了这样一句: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表面意思是油脂做的火把是会烧完的,但火种会流传下去,无穷无尽。这里用火烛比喻人的形神实在精妙恰切,以烛薪喻人形体,以火喻人精神,此句隐喻形体的存在是有限的,终归会有时而尽,但人精神的生命不灭,可永远得到传承延续。

  蔡志忠漫画《庄子说薪尽火传》

  这又是一个与生命相关的隐喻,象征藐小有限的个体生命在广袤无穷的宇宙大化中的位置。显然庄子对生命形体是没有永生奢望的,他对生命时限之短暂深有体会,永恒的只有宇宙大化,所以才会说“指穷于为薪”。但也有能永久传承下去的东西,对自由心灵的追求正如火种一样永远流传,永无止息。这句话透露出庄子的达观是超越形体、超越生死、超越道德的,也为其养生观念设置了一个无限深邃的宇宙大化的背景。

  深受道家思想熏染的陶渊明晚年在诗中抒发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是东晋最知名的隐士终其一生的生命感悟,可谓深得道家养生之旨。庄子所谓的养生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宇宙大化之中,生死存亡浑然一体,哀乐喜惧无入于心,实现真正的达观。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庖丁解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庖丁解牛》优质课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下一篇:《庖丁解牛》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