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91  2021-02-2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下)第二单元《窦娥冤(节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的戏剧冲突和窦娥典型的社会意义

      2、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戏剧的兴趣。

      3、学习关汉卿和窦娥的坚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积极向上。

      教学重难点:

      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通过学生提问的方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二、自主阅读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1、窦娥为什么指斥天地?

      2、分析窦娥形象?

      3、窦娥的悲剧因素有哪些?

      4、本文采用哪些表现手法?

      三、小组合作讨论以上四个问题

      四、成果展示:

      问题一:

      小组二: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受封建神权思想严重影响,窦娥相信天地,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但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看清社会本来面目。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是对神权的大胆怀疑、遣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社会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我们可以看到初步觉醒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小组四:对天命的认同,天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秩序,如果这个秩序不能保证当事者正常生活,或是成为当事者生活的摧毁者,人们往往感到绝望。这个时候

      文人会选择佯狂避世,普通人会呼天抢地,怨天怨地。

      师总结:在祥林嫂的死亡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相信鬼神,明察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以青天自喻。屈原曾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也。疾痛惨桓,未尝不呼父母也 。《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斥责中,我们看到了窦娥的反抗。请同学们读出窦娥的感情。

      问题二:

      小组一:勤劳善良、孝顺贤惠,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充满反抗精神,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小组四:窦娥身上有着强烈的矛盾性,既刚强又软弱;既恪守封建道德又不满封建制度;既相信官府又痛恨官吏;既痛恨封建社会又寄希望与天地这样的矛盾的人。

      小组三:自怨自艾,性恪单纯,对官府抱有幻想,在反抗这个社会的背后,她不在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维护封建礼教的尊严,只是想给自己树立起一块贞节牌坊。

      师总结:用一个字来概括窦娥的形象:美。剧本中没有她外貌的描写,可我们却实实在在感觉到美的存在。美和善本来是中华民族弘扬的优秀品质的,可现在却成了杀死窦娥的刽子手,可以说千古奇冤。

      问题三:

      小组二:1、封建统治者的草菅人命

      2、地痞无赖的凌逼迫害

      3、高利盘剥

      4、自觉伦理道德精神殉葬者

      总之,除了社会各方因素外,还有自己性格的因素,都把窦娥推上了断头台。

      师总结:“柔软莫过溪涧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声”。窦娥的悲剧不仅是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更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从而使悲剧中暗暗艺术达到较高的悲壮的境界。

      问题四:

      小组一:

      1、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血溅白练:彰显冤情

      六月飞雪:还我清白

      亢旱三年:惩治邪恶

      浪漫主义手法使窦娥形象更加突出,反抗精神更鲜明;使主题思想更深刻,矛盾冲突更激烈;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悲剧气氛更浓烈。

      2、运用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运用典故不仅仅成为窦娥抒发冤情的手段,而且也为我们走进窦娥内心世界,聆听她的怨愤,打通了情感之路。

      3、语言通俗易懂,体现“本色”特点。

      一、拓展延伸:比较刘兰芝、祥林嫂、窦娥三者的异同

      二、总结:


展开全文阅读
      我们不忍心听到刘兰芝深情的说“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我们也不忍心看到祥林嫂用麻木的目光问我“一个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们更不忍心看到窦娥在刑场上立下三桩惨烈的誓言。可她们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中国女子的勇毅始终没有被时间证明而消亡。”没有消失的不仅仅是女性的勇敢和坚强,还有她们的纯洁和善良。这种人性之美被现实摧毁,是人生的不幸,也是时代的不幸。春种一颗粟,秋收万粒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记下来,我们下节课交流讨论。

      七、作业:探究性学习,由窦娥看中国古代妇女的悲剧意识。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必修(下)《窦娥冤(节选)》精品教案
下一篇:《窦娥冤(节选)》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