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570  2021-03-08
标签: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一课堂实录
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三种思维路径——曹禺《雷雨》教学实录及名师评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一、切入

      《雷雨》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问题。人们对作品的看法不尽相同。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对《雷雨》、对曹禺的研究有新的突破,这个突破主要表现在对曹禺早期作品中体现出的基督教人文思想的研究上。此外,钱理群的《(雷雨)的多种阐释》、王蒙的《永远的雷雨》、刘再复的《关于人与文学的思考》等文中涉及的观点,都与原来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谈》、田本相的《曹禺评传》中的看法不同。

      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引进时代的活水。”那么,如何把关于《雷雨》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课堂,使《雷雨》的学习“与时俱进”呢?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某位学者的观点:一切伟大的作家.一切不朽的文学作品、文学典型,几乎都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无限开放的体系。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研究它,会有自己的发现和再创造。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当一回“研究员”呢?说不定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呢!研究什么?从哪里着手?我在备课时发现最近出版的《雷雨》剧目中多了“序幕”和“尾声”两部分,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学生

      师:你们能不能从这个变化中提出一些问题.从而确定研究的角度呢?

      生:这两部分是否可有可无?是不是仅仅为了作品的完整?

      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序幕”和“尾声”到底写了些什么?

      生:我也买了新的版本.并读完了整本书.我觉得《雷雨》的主题并不完全像教材上告诉我们的那样.我有些困惑.而这种困惑主要来自对“序幕”和“尾声”的阅读

      师:本周的作业—— 认真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雷雨》,包括导读、人物表、序幕、全剧一至四幕、尾声、附录——《雷雨》序(曹禺1936年的自序),并利用搜索引擎查阅曹禺生平等有关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阅读《曹禺评传》。要研究.首先要占有资料,而占有第一手的资料.离不开阅读。

      评析:不仅关注全剧本阅读(本体阅读),而且关注《(雷雨>序》《曹禺评传》等关联阅读;不仅引入《雷雨》研究的前沿活水,而且启悟研究性学习的视角、内容、方法,视野开阔、立意高迥、境界恢弘,绝非学养平庸之辈所能仿效本体阅读与关联阅读的双管齐下.将夏丐尊先生的“滚雪球式”阅读法(由单篇阅读引发的多篇、多本阅读)贯彻得不露痕迹.也将语文素养的积淀落到了实处 比之只围绕考点展开的所谓“有效教学”.教者的看似繁冗、低效的教学才是真正的高效和远效.对学生真正的生命关怀。学术前沿活水的引进.使“照着说”有了保障.“接着说”有了可能,与仅靠教参、《每课一练》苟延残喘的狭隘、低端、落后的教学彻底划清了界限。这种素养本位的教学是语文的正道、大道——素养本位的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存在本位的语文教学之境才会不期而至.这才是语文教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大境界!

      值得商榷处有二:

      一是研究角度。学生只关涉了结构、主题两个层面.思维并未大开.教者为何不耐心等待一会儿?说不定有更精彩的视角产生!

      二是预习内容 既然研究视角是从序幕、尾声切入.学生提问也涉及了其与整体结构、全剧主题的关系. 为何不让他们直接围绕这些问题钻探下去.甚至可以另抛选题.激发学生研究性阅读?如:曹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是想“把一件错综复杂的罪恶推到时间上非常辽远的处所。因为事理变动太吓人.里面那些隐秘不可知的东西对于现在一般聪明的观众情感上也仿佛不能明了.我乃蒙上一层纱 那‘序幕’和‘尾声’的纱幕便给了所谓的‘欣赏的距离’。”(《(雷雨)序》)你认同他的说法吗?序幕、尾声是否还有其他的美学功能?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教者是比较随意的。因为预习前是就新版《雷雨》增加序幕、尾声这一现象,让学生确定研究角度,偏于结构艺术。可正式上课又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思考研究角度.这样声东击西的做法显然会让学生研究性阅读的精神能量走向分散。难以深入。

      二、转入

      第二周,正式学习课文。在朗读课文(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理解台词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先就课文内容质疑。

      生:周朴园这么多年一直保留着旧家具.熟记着侍萍的生日。保持着关窗的习惯。连衣服也爱穿旧的。他还说:“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他签完支票后说:“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他对侍萍还有感情吗?他为什么总提“罪过”?一石激起干层浪。我要求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周朴园对鲁侍萍当然有感情。侍萍当年年轻漂亮、聪明伶俐、贤惠体贴,周朴园确实喜欢过她。

      生:我来补充。后来。侍萍又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侍萍当时被赶走.周朴园也不是完全同意的。这从“你们逼着我8943;8943;”“你们老太太8943;8943;”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是周朴园的母亲为了依靠新儿媳家的权势而把鲁侍萍逼走的

      生:我同意。周朴园的家教很严,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能反抗,当然鲁侍萍被赶走他也有责任,因为他毕竟是当事人。周朴园后来的婚姻并不美满,这会加深他对侍萍、对过去美好日子的怀念的。大部分学生的立场站在周朴园这一边.也有学生反唇相讥

      生:别把周朴园这个资木家、封建大家庭的家长给美化了。想一想,像第二场戏中所写的.为了钱.他故意淹死了二干二百个小工 !他还有人性吗?


展开全文阅读
      生:你提到人性了,我们来看看周朴园的人性。他是一个资本家,也是一个“人”。为了钱,他故意淹死了二干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但在他生活的圈子里,他也需要感情和温暖和寄托。这也是他的人性。

      教室里有了“硝烟味”,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师:同学们已经在课余阅读了全篇剧本.是否能把眼光扩大到全剧呢?

      生:确实。周朴园集矿主、家长角色于一身。是造成“错综复杂的罪恶”的“祸首”。他犯下很多的罪恶.由于特定的阶级立场与观念.他对许多罪并不认为是罪,也没有悔。但是,对侍萍的悲剧。他已经走向忏悔。在第四幕中。他再三叮嘱仆人:“汇一笔钱到济南去,给一个姓鲁的。”他拿着侍萍的相片不放手,对繁漪说:“后天搬家,我怕掉了。”最后,他终于撕掉了保持多年的面子。在全家人面前。坦白了他最不愿承认的始乱终弃的真相。可见。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怀有忏悔之情的。

      生:我补充一点。在序幕和尾声中。十年后。周朴园的性格变得“沉静而忧郁”.外貌变得“可怜与窘困”.但苍白衰老的他还是来到由周家住宅改成的教会医院里,看望已成了精神病人的侍萍和繁漪。言行中更是透露出深深的愧疚和悔意。

      评析:学生“抛疑”因触及了典型形象塑造的秘妙——刻画人物形象的矛盾性、多面性。所以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思维效应。后面的讨论.从正反两面分析周朴园形象与之同构 如果说就第二幕进行的正反分析是注重了横向联系.教者的提醒——是否能把眼光扩大到全剧呢.则一下子将学生分析的目光引向了形象分析的纵向联系.这为后文探究作者的表现态度很好地蓄了势不过。聚焦于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情感.而淡化对其罪感的分析.似有不妥 因为周对鲁的爱越深浓。辜负、背叛了—— 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一旦意识到才会罪感深重.才会有后来绵绵不绝的悔与赎。没有深切的罪感意识.周朴园的所有救赎行为——近乎自虐的生活习惯是保持不了多久的.包括给侍萍的五千块钱支票的慷慨行为也不会发生后世评论家说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专制”“虚伪”.正是忽略了其罪感意识的存在周朴园对侍萍的罪感从何而来?按《圣经》的观点。未婚同居本身就是奸淫罪.赶走为其生育两个儿子的实质上的妻子.则是再犯奸淫罪 。从原罪的角度讲,他辜负了第一任妻子.漠视了第二任妻子.冷淡了第三任妻子。导致一死两疯.并连带着也导致两个儿子的死亡.不也是受了无形的精神魔鬼撒旦的诱惑吗?周朴园晚年捐了周公馆作教会医院.时常去看望彻底疯掉的蘩漪.不也是一种自省后的救赎吗?

      既然学生已经提到周朴园的罪感.教者在布置预习任务前.也明确提到对曹禺研究的新突破“表现在对曹禺早期作品中体现出的基督教人文思想的研究”,就应该直面罪感.并结合前沿理论进行适度分析。不上升到罪感分析.周鲁深浓的情爱,还有周后来的救赎行为.乃至他的“沉静而忧郁”的性格、“可怜与窘困”的外貌、言行中透露出的深深愧疚和悔意.是无法深入理解的从序幕、尾声切入。直接进行人物形象的二度分析—— 相对于课本、教参的阶级论分析.这种得意忘形.且回避学生的困惑(这两部分是否可有可无?是不是仅仅为了作品的完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序幕、尾声的复归,固然可以刷新学生对剧本主题、人物形象的认识。但其本身的审美价值与创造更应引起重视

      另,只研究周朴园形象。而不关联其他人物形象。是否有挂一漏万。体量太小之嫌?

      三、深入

      学生们旁征博引.谈得头头是道。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已初显端倪。正当我击节赞赏之时.一位学生又引出了新的话题。

      生: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曹禺先生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来刻画周朴园这个形象的呢?

      生: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认真阅读曹禺的自序。你就有答案了。曹禺在自序中写道:“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可见,曹禺是怀着悲悯之心来写包括周朴园在内的每一个人的。

      生:我也仔细地读了自序,同样也是这种感觉。一方面,曹禺一笔一笔地清算着周朴园的罪恶。一点一点地勾勒着这个罪恶之人的灵魂.淋漓尽致地“暴露着大家庭的罪恶”,但在揭露、批判的同时.曹禺也以悲悯之心,把周朴园送上了忏悔的道路。

      师:请允许我作为一个讨论者谈几点看法 作者对周朴园的这种悲悯.显然是超过了阶级意识的.它是具有基督教“泛爱”色彩的悲悯 周朴园是有罪的。从基督教的教义来看,他既有原罪,也有原罪以外的本罪。从基督教的宗教取向看,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罪人,所以,要爱人如爱己,直到怀着悲悯之心,去爱自己的仇敌。显然,曹禺是从精神的层面接受着基督教思想中“罪”与“爱”的观念。他的爱,具有“泛爱”的性质。而且他把这种爱化作悲悯.给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你们读序幕与尾声.是否注意到剧本所营造的环境中透露出浓厚的宗教气息?

      生:老师。在曹禺的创作中.为什么会充盈着基督教的人文思想呢?难道他也信教?真高兴.学生们懂得了知人论世。

      生:我己经看了曹禺传记,也上网查过资料。据我了解.曹禺在少年时期就随继母出入教堂.宗教音乐成为他精神的一份营养。后来在清华大学那个崇尚欧美的环境下.他又一直受着西洋文学的熏陶。之后曹禺在一所大学执教。教学的需要使他熟读《圣经》。而在思考中国的出路时,他也曾想到要在基督教中寻找中国的希望。他把基督教的宗教取向转化为一种艺术精神取向.把他们运用到反封建和争取个性解放的新文学之中

      生:书上第一个注解说.这个剧本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木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这样看来。这个论断是不全面的。《雷雨》不完全是一出社会问题剧。

      师:看来你们的创造激情己经燃烧!请大家在随笔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相信当你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来接作品、研究作品时,你们一定会提出独到而有价值的看法来 我期盼着为你们喝彩!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围绕作者“悲悯”的写作态度展开 何以说是悲悯?何以形成悲悯?何处见出悲悯?看似与上面环节的人物形象分析属于同一层面的教学.其实已经由内向外转.涉及了剧本主题分析.作者宗教意识、人生经历、淑世情怀的认知,这无疑给人高屋建瓴、触类旁通之感 学生阅读之广泛、深入,思考之灵动、独特也令人惊叹。但是结合整节课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已偏于主题研究(人物形象、写作态度、主题意蕴)、宏观研究、外部研究,而非形式研究、微观研究、内部研究。这与教者临时的教学定位有关—— 就剧本内容质疑,放弃了对序幕、尾声自身的结构艺术研究。以及与全剧结构设计、叙事节奏处理、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关系研究,因此,序幕、尾声的间离效果、救赎情怀、语言特点、诗意营构悉数被过滤了。整节课的教学尽管与人物形象分析还有一定的关联.也间或触及了冲突、行动这些戏剧文类要素.但总体上呈现了偏离语文体性的倾向. 凌空蹈虚已露出端倪。

      倘若第二幕就这样一节课讲完.的确有太蜻蜓点水之感:倘若还有一课时重点探究《雷雨》的语言艺术或诗性特点等.则另当别论 

侯晓旭

标签: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一课堂实录 语文研究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雷雨(节选)》名师教案(共三课时)(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下一篇:《雷雨(节选)》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