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89  2021-03-08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雷雨(节选)》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了解戏剧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2.品味戏剧语言,掌握鉴赏戏剧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戏剧语言,品味戏剧语言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掌握鉴赏戏剧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戏吗?喜欢什么戏?喜剧、歌剧还是话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认识戏剧,看看通过戏剧能反映出人性的什么特质。

      2.戏剧的定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借助这些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剧本就是戏剧文学,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戏剧的特点

      (一)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人物语言和动作来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4.戏剧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分类如下: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5.戏剧的三要素

      戏剧的三要素主要为:戏剧冲突、人物、语言。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戏剧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演出,剧本中往往有一些舞台说明,如布景的设计,人物的服装、动作、表情和上下场等。

      6.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日出》、《原野》。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文学上的地位。

      7.雷雨简介

      《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

      《雷雨》是四幕话剧,写于1932年,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部分。

      8.故事梗概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

      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本节选的是剧本的第二幕,主要人物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他们本有夫妻、父子、兄弟等亲眷关系。第一场戏着重写周鲁重逢,侧重于家庭矛盾,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周家迫害妇女的罪恶。周朴园、鲁侍萍意外重逢,周朴园由怀疑到追探,最后认出侍萍,交代了故事原委;接着写周朴园在斥责、欺骗之后,撕下面纱,企图收买侍萍,遭到拒绝,二人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


展开全文阅读
      第二场戏着重写周鲁斗争,侧重于阶级斗争,揭露了周家压榨工人的罪恶。由鲁大海闯进周公馆,将矛盾冲突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剧本由周鲁交涉写起,而后周朴园开除鲁大海、鲁大海揭露周朴园,引发兄弟反目成仇,周萍欧打大海,侍萍怒斥周萍,满怀悲愤地和周大海离开了周公馆。

      9.故事结构梳理

      10.《雷雨》的矛盾焦点

      (一)周朴园——鲁侍萍的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二)周朴园——鲁大海的矛盾焦点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二、讨论探究

      1.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如小说《药》的环境描写。

      2.第一场戏是围绕怎样的中心展开矛盾冲突的?这场冲突中最引人入胜的“戏”在哪里?

      是围绕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的旧怨与新恨展开矛盾冲突的。通过历史的爱情纠葛揭露了一个封建地主少爷丑恶的灵魂,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最精彩的“戏”在前半场,周朴园与鲁侍萍从相遇到相认前的矛盾冲突波澜迭起。

      3.第二场戏是围绕怎样的中心展开矛盾冲突的?

      围绕周朴园与鲁大海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展开冲突。通过现实的阶级斗争揭露周朴园一家血腥的发家史。

      4.课文第二场中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

      从他的态度,你能看出什么问题?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他明知故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而教训他“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嘲笑他是“傻小子”,讽刺他“没有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最后恶狠狠地向鲁大海宣布:“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由此可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揭露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性。

      5.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

      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在愤怒痛斥周朴园用金钱收买工人败类平息罢工斗争的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2200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300块钱。之后,又顽强地跟周朴园的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6.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一)作为新生工人阶级中的一分子,罢工工人的领导者之一,鲁大海与老奸巨滑的周朴园相比较,确乎显得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但是,他有着可贵的坚定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又清晰的认识。同周朴园谈判的失败,使我们叹惜大海之幼稚;揭露周朴园唆使矿警杀害工人,用金钱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斗争时,让我们看到了大海在这场斗争中显示出的力量。

      (二)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的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正如曹禺先生所说,鲁大海这样一个工人形象,“当然写得很不像样子,很不成熟,但我是同情这个人,甚至佩服这个人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作品中略嫌单薄的鲁大海这个形象赋予了很大的热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对人们有着相当重要的激励意义。 

      7.找出文中周对鲁的前后态度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

      【对“死去”的侍萍】

      到处打听“梅小姐”的情况,准备为她修墓。

      保持侍萍住过的房间原样,记着她的习惯和生日。

      【对活着的侍萍】

      “不,不,不用”。“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从前的旧恩怨,又何必再提呢?”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周朴园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是因为侍萍是他的罪恶历史的见证人,是受他凌辱、压迫的当事人。她的意外出现,事实上成为周朴园的严重威胁,可能致使他的名誉和地位遭受重大的损失,所以他立刻采取种种手段来消除隐患。

      这一切都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本性,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私生活和卑污的灵魂。

      8.有人说《雷雨》是“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你怎么理解?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矛盾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没落、腐朽、污浊的内幕作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历史。

      三、归纳总结

      1.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课文节选这部分重点刻画了他冷酷、残忍和奸诈。作家本人谈《雷雨》: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2.“雷雨”这一标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展开余文
      3.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剧中有着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有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的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 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即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雷雨》中,不同的人物语言各有不同,而且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和各自情感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如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语言,鲁侍萍时而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鲁大海直截了当的语言 ,等等,都是与人物各自的身份相符合。而周朴园与鲁侍萍见面后相认的一段,更突出地反映了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心理。

      (三)富有动作性的语言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课文中,人物的台词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仅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外部动作。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有时也带有作者很强的主观动机,让读者很明显的感觉到“人为”的痕迹。

      4.怎样理解鲁侍萍的形象。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5.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感情?

      周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雷雨(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三种思维路径——曹禺《雷雨》教学实录及名师评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下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节选)》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