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843 2021-04-01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阿Q正传(节选)》优质课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2、深入思考,积极讨论,从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等角度解读阿Q形象,品味小说讽刺幽默的语言。
3、激情投入,了解小说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社会思想根源,理解作者蕴含在小说中的深沉内涵,提升自己的心灵。
【学习过程】
预习案——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一)写作背景(也可参考阅读《金版学案》48页)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上,从1921年10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完毕。后收入小说集《呐喊》。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广大农民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之下。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另一方面用封建礼教、迷信和愚民政策对百姓进行镇压剥削。他们丧权辱国,却偏要自称“天朝”,用这种“精神胜利”对人民进行麻醉教育,造成了人民不觉醒的麻醉状态。
《阿Q正传》正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目的在于唤起沉睡的民众。
(二)认真阅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并把注音标在课文上。
行状(xínɡ) 土谷祠(cí) 舂米(chōng) 鄙薄(bó) 口讷(nè) 虫豸(zhì)
诧异(chà) 根柢(dǐ) 擎起(qínɡ) 踉跄(liànɡ qiànɡ) 奚落(xī) 虱子(shī)
托庇(bì) 醉醺醺(xūn) 小觑(qù) 敌忾(kài)
(三)自主预习:细读文本,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并在课文作好标记。
1.请你根据课文描写,给阿Q来一个人物简介。(交代姓名、籍贯、长相、职业、爱好特长、性格特点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选自《阿Q正传》第二章《优胜记略》与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主要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细读课文,把表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细节逐一找出来。(形式参考示例)
① 第4段 “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说说你对阿Q “精神胜利法”的理解,简单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局部品味.合作探究
1、课文里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共有五次,请把这五次找出来,圈画出阿Q每次动手打人或被人打时心理、语言、动作等;并归纳出其中表现出来的内涵。
第1次: 12段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第2次:
第3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次:
第5次:
阿Q的打人或被打过程差不多,并且最后他一般都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请细细揣摩下面的语言描写,分析阿Q的内心世界。
a.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你还不配......_________
c.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 还不放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谁认便骂谁!”他站起来,两手叉在腰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拓展思维成长自我
★ 我们身边还有人使用阿Q的 “精神胜利法”吗?请举例。另外,在当今社会,你如何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
拓展阅读:鲁迅先生其人其事
有一个人,毛主席曾评价他,“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有一个人,当代诗人臧克家在他逝世后评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他笔下有形色各异的人物,主要是社会最底层人民,如闰土、阿Q、祥林嫂……很多年以来,评论他的作品不计其数,他撰写的作品《孔乙己》《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闰土》等更是耳熟能详。
他的一生是处在乱世中的一生,国家的动荡和民族的败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对民族命运日忧夜虑,对荒诞现象猛烈抨击,是乱世中的“民族魂”。
展开全文阅读
没错,这个人正是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鲁迅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是鲁瑞。
1892年,鲁迅11岁,就读于绍兴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回来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因此事家道开始衰落,随后迁入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鲁迅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病故》中可以反映出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8年,17岁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并与陈衡恪结下友谊。1906年3月,尊母命回乡与朱安结婚。本年秋天鲁迅携二弟周作人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
鲁迅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军逮捕要枪毙,喜欢在场围观的也是中国人这类事实的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191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怀旧》(文言文写作)。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这时,他经历一段思想苦闷时期,对社会改革颇感失望,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兼职讲师。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鲁迅与泰戈尔会见且合照。当时中国文坛对于泰戈尔访华的评价趋于两极化,鲁迅将其访华评价为“做了一瓶香水”。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数月后,1927年1月16日,46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29岁的学生许广平同居。当时是,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请鲁迅到校。鲁迅日记:1月26日“晚往骝先寓夜餐”;2月1日(除夕)“夜往骝先寓夜饭”,骝公邀鲁迅共吃年夜饭。不久又聘顾颉刚来校,顾北大毕业才6年就当研究教授,鲁迅很不服气,声称只要顾来他便走人。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举行两场题为“无声的中国”及“老调子已经唱完” 的演讲。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中国第一位女文学家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1933年,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凭吊柔石、胡也频等被国民党捕杀的五位“左联”成员。中共宣传部长李立三写信给鲁迅希望他用真名骂蒋介石,鲁迅拒绝说:“文章很容易写……但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
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年55岁。他的死讯引起全中国的注意,在上海上,万民众自发为他一个文艺界人士举行前所未有的隆重的葬礼,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轰动一时。第一次从万国殡仪馆启灵时的抬棺人共12人,分为左右两排,最前面的两个是巴金、鹿地亘,后面依次为胡风、曹白;黄源、张天翼;靳以、姚克;吴朗西、周文;萧军(田军)、黎烈文。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鲁迅的遗嘱共有7条,其中前几条交代丧事从简,第5条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第6条是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
关于鲁迅之死,亦有一些争议。鲁迅之子周海婴曾撰文,怀疑是其信任有加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故意误诊,致其得不到正常治疗而早死,后经证实,鲁迅的真实死因应该为由肺结核和肺气肿诱发的严重气胸。鲁迅先生死后,有很多人来看望他,有学生,有工人........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阿Q正传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阿Q正传(节选)》名师教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下一篇:
《阿Q正传(节选)》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