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13 2021-04-14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茶馆(节选)》特级教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老舍及其作品特点,分析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鉴赏王利发等主要人物形象;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文化传承与理解
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感受和理解戏剧体现的历史感。
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自读感悟,讨论点拨、合作探究。
一、忆旧知,入新课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如《雷雨》)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 、现代剧(如《雷雨》)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 (如《威尼斯商人》)、正剧 (如《白毛女》)。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其他名词术语: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 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 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二、说作者,话故事
1.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等,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面我们已经欣赏了话剧《茶馆》(第一幕),今天,让我们剧本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2.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展开全文阅读
(质朴自谦,妙趣横生)
3.话剧《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它通过裕泰茶馆的兴衰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茶馆》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的北京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
第一幕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在营里当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的十五岁女儿康顺子卖给七十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
第二幕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小茶馆展现出一幅兵荒马乱、日益衰败的社会画面:常四爷出狱;康顺子母子逃出宫;拉皮条的刘麻子被稀里糊涂砍了头;两个逃兵想合娶一个老婆;茶馆生意清淡,面积缩小,苦心经营,试图改良,“改良”后还未开张就厄运临头,特务、巡警、兵痞就接二连三来敲诈勒索,宋恩子、吴祥子摇身一变又成了军阀的走狗。
第三幕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攀谈。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三、理情节,谈冲突
1.节选部分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走狗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李三、小妞、乡妇、老人等等。
2.围绕这些人物,概括归纳文中的事件。
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3.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体现在文中的矛盾冲突主要有: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群架,另一方面却是八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孤老沦落街头;一方面是荒淫无耻朝廷老太监庞太监娶妻,另一方面却是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康顺子被卖入火坑;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有任何不满,都会招致锒铛入狱。
马五爷大施威风,走狗二德子立刻卑躬屈膝,让我们看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常四爷大骂洋货,刘麻子倒卖鼻烟壶和小时表,表现出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与麻木;
秦仲义和庞太监唇枪舌剑,反映了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斗争;
茶客们对维新运动的冷漠指责,说明戊戌变法严重脱离群众。
这些矛盾是统治阶级及其走狗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及其走狗张着血口吞噬着弱者的血肉,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像病菌一样滋生、蔓延,他们凶残无耻;受压迫的人民越来越穷困悲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经风霜,日趋破落,甚至要卖儿卖女来度日。
马五爷施威——洋势力强
康六卖女——农民破产
常四爷骂洋货——洋货倾销
鸽子之争——阶级对立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实业救国
秦庞交锋——维顽矛盾
茶客对话——漠视变法
常四爷被抓——腐朽黑暗
庞太监买妻——荒淫无耻
4.小结:剧中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矛盾事件,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暴露了晚清社会的黑暗腐朽。小茶馆,大社会,这揭示了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展开余文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和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
“那时候的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弄得农村破产,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见此情形,就想变法、改良,劝皇帝维新。也有的想办实业,富国裕民。可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反而把维新派的头脑杀了几个,把改良的办法一概打倒。戏中的第一幕,正说的是顽固派得势以后,连太监都想娶老婆,而乡下人依然卖儿卖女,特务们也更加猖狂,随便抓人问罪。” ——老舍谈《茶馆》
四、析性格,品形象
1.分析人物形象答题要领:
(1)分点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从文中找到具体依据,对各性格特征分别进行分析;
(3)总括该人物属于什么类型的典型及其意义。
2.示范分析王利发的形象
王利发:贯串全剧的线索人物
圆滑世故,谨小慎微。王利发是裕泰大茶馆的掌柜,年富力强,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茶馆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请安,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可能影响自己生意的唐铁嘴,他不欢迎,但也只是“轻轻推开”;在房东秦仲义面前,他极力恭维、奉承,用尽各种手段讨好。
胆小怕事,不乏善良。茶馆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在言语上他也不时地提醒茶客“莫谈国事”;他也有善良的一面,比如悄悄提醒常四爷“说话请留点神”。
王利发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的典型代表。他用尽心思维持茶馆的经营,在各种势力的夹缝中艰难地生活。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揭露旧社会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旧社会不合理的制度。
3.合作探究分析常四爷、秦仲义、松二爷、刘麻子的形象,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探究示例:
(1)常四爷:爱国者的形象
常四爷虽吃官家钱粮,但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帝国主义更是憎恨。
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常四爷看不惯官府兵营的人充当富人的打手,看不惯吃洋饭的人,在二德子等打手及宋恩子等官差面前不服软。
他热爱国家,为国家前途忧虑。常四爷对洋货倾销中国充满忧虑,感叹“大清国要完”;看到康六卖女,他感慨“乡下是怎么了”。
他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他怜悯乡妇母女,送给乡妇母女两碗面。
这一爱国者的形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2)秦仲义:家道殷实,主张维新的民族资本家
他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秦仲义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言辞凿凿地要收回茶馆;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自命不凡——似乎只有自己懂得怎样救国。
他缺乏同情心,但敢跟保守势力针锋相对,主张“实业救国”。面对乡妇母女,他让王利发把乡妇母女轰出去;他把土地和买卖都卖了办工厂,认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面对保守势力的代表庞太监,他也敢锋相对,不甘示弱。
这一形象展示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张扬的个性。
(3)松二爷:胆小而懒散的人
他心眼好,胆小怕事。二德子找碴儿,他好言相劝效;宋恩子、吴祥子抓捕常四爷,他维护朋友但又不敢出头。
他游手好闲,整日只知喝茶玩鸟。
他是没有谋生能力的人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4)刘麻子:病态社会的畸形儿
他是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用十两银子买来康顺子,又以二百两银子卖给庞太监,从中牟取暴利。一方面在穷人跟前卖弄本事,一方面在权贵跟前奴颜婢膝。
这是一个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他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和畸形。
五、赏语言,探结构
1.《茶馆》的人物语言充分显示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造诣。老舍说:“没有生活,即没有活的语言。我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那里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我的。”试结合课文分析《茶馆》的语言特点。
(1)人物台词高度个性化
《茶馆》中人物众多,每个人台词不多而个性各异,人物语言有精练之至而异彩纷呈的特点。
秦仲义向王利发提出:“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王利发的答话不是恳求不要提价,也不问提多少,却说“二爷,您说的对,”还来个“太对了!”还竭力奉承,说“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在秦仲义面前非常顺从、谦恭、竭力奉承,讨人喜欢,可见他的玲珑乖巧,用秦仲义的话来说,“你这小子,比你爸爸不滑!”剧作家用精彩的语言刻画了王利发的“滑”。
剧中有不少邪恶之徒,无耻之徒,人物台词常有讽刺意味。
例如常四爷与松二爷个性不同,面对二德子寻衅,他俩的台词是这样的: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一个硬,一个软,相比之下,个性鲜明。
同一人物在不同人物面前的台词也不同,能充分展示他们的不同个性。
二德子动手揪打常四爷,一副凶狠嘴脸:“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一听马五爷声音,马上夹起尾巴:“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
由于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即使隐去人物,单看台词,我们也可以判断是谁的台词。例如:
①轰出去!
②是!出去吧,这里坐不住!
③哪位行行好?要这个孩子,二两银子!
④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
常四爷不会说“轰出去”,秦仲义不会说“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足见语言的个性化是多么鲜明。
(2)丰富的潜台词
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短短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
比如“秦庞斗嘴”的语言尤为精彩,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潜台词,每句话都有弦外之音。
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秦仲义听出敌意,先是礼数周到喊一声“庞老爷”,继而假装关心庞老爷的心情状态,表面是应酬和讨好,实则暗讽,“这两天”背后是说你只是暂时安稳,前些日子你也有惶惶然的时候,不要太得意,高兴得太早。
“天下太平了”“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庞太监自然听出其中含意,尤感不爽,开口谈国事,一个“那还用说吗”表示应答和回击,派头十足,以谭嗣同问斩一事炫耀保守派的胜利,“天下太平了”意即我不仅是这两天安顿,以后我都安顿。随后又提出警告,开始放狠话,言外之意是谁敢支持维新派,谭嗣同就是下场,你秦仲义小心着点。
我早就知道!
秦仲义接受了警告,但不服软,不畏惧,意即你不用威胁我,同时,一方面是知道变法掉脑袋但还讲维新,表示他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是早就知道自上而下的变法长不了,还是认为实业救国才是良策,不吃庞太监的含沙射影,让庞有点悻悻然,因为变法的失败没影响秦仲义发财。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第一回合不分伯仲,庞太监见警告无效,退一步寻求新的攻击点,以经济实力为借口发动进攻,意即你不老老实实学聪明点,你那点财产怕是都不保,以个人利益为恐吓点。
再比如第一幕结尾“将!你完了!”和“大清国要完”一句遥相呼应,振聋发聩,形成阵阵回音,飘荡在茶馆的上空,一语三关,既是指棋局,又暗示受害者的命运,还象征着腐朽的清王朝,甚至是其他两幕的隐形结局,也达到了老舍“埋葬三个旧时代”的创作目的。
展开余文
(3)浓浓的“京味儿”
“甩闲话”“尊家”“搂下桌去”“官面上”等词语,逢人称“爷”的称谓,刘麻子的“您二位真早班儿”,二德子的“嗻”,常四爷的“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等语言,无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
2.《茶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节选部分试做分析。
(1) 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在小范围之内的。整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组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这与中国传统戏剧的写法完全不同。
(2)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二十几个,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个人的台词也不多,有的人物在茶馆中一闪而过,比如松二爷的出场不过是为了反映他所代表的封建遗老的没落。就是起着贯串全剧作用的王利发,也没有什么重头戏,只是在与茶客的交流中表现着自己。
(3)随着情节的推进,不同的人物渐次登场,共有多达八个故事片段。这些故事片段之间有的存在关联,比如康六卖女与庞太监买妻;而有的则没有什么关联,比如刘麻子卖表、秦仲
义欲涨房租、茶客议论谭嗣同等故事片段之间就没有直接的关联。
小结:老舍说:“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茶馆》一剧的创作是一个创新。人物多,头绪多,随着人物的进进出出,有如万花筒一般,演出了一场又一场好戏,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六、解疑难,抒己见
1.《茶馆》既是写实剧,又是象征剧。试结合“秦庞交锋”一节简要分析秦仲义和庞太监各自的象征意义。
这场交锋从表面上看是庞太监占了上风,其实他并没有真正击败秦仲义。秦仲义表面上对庞太监毕恭毕敬,但实际上却不把他放在眼里。秦仲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象征,他生气勃勃,骄傲自负,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
庞太监明强实弱,对秦仲义虽恨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逞一时口舌之快,所以他愤愤不平,秦仲义已经走远了,还要捞足面子,感叹“年头真是改了”。
秦仲义代表主张“实业救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庞太监代表腐败的大清国,是顽固派的爪牙,所以这段对话实质上反映的是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和行将就木的封建王朝势力的对垒,是维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二人表面和气实则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秦仲义谦虚、镇定、信心满满,庞太监却外强中干,一副威胁、警告的口吻,带着小人得势后的猖狂,这些预示着清朝气数将尽,庞太监所代表的封建势力不过是在垂死挣扎。
2.曹禺曾称赞《茶馆》第一幕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对于这“罕见”,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对事件与情节的处理。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观点一 采用了独具一格的编剧方法。老舍不追求编织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刻画人物,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为目标,“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的编剧方法,是属于散文化的编剧方法,这是老舍的一个创举。
观点二 “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独特巧妙。茶馆是一个三教九流的聚集地,可容纳各色人物。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在世界戏剧史上罕见的情形:一是人物众多,在《茶馆》第一幕里有台词的人物就有二十多个;二是人物杂陈,在《茶馆》第一幕中,社会身份殊异的人物——上至在宫廷内当太监总管的人物、家道殷实的民族资本家、吃洋饭的恶霸,下至卖女儿的农民、卖耳挖句的老人、卖亲生女儿的乡妇。他们同处一个舞台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
观点三 事件与情节巧妙结合。老舍善于选择特定的事件和让人物亮眼的情节。如第一幕的时代背景是戊戌变法失败后,顽固派获得了“胜利”。那么怎么来表现这个腐朽的“胜利”呢?老舍选择了“太监娶媳妇”这个情节,顽固派的腐朽与荒唐通过庞太监的腐朽与荒唐得到了充分的揭露。又如马五爷早就在茶馆里了,但作者让他在二德子动手的时候亮相,马五爷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二德子的气焰灭了下去,也把压在旧社会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这座大山展示了出来。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茶馆(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曹禺《雷雨》剧本第二幕完整版阅读
下一篇:
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节选)》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