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26  2021-04-15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竹里馆》——王维山水诗品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王维及其创作特点 

      2.了解诗句意思,并通过描绘的景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重点难点 

      1.通过赏析诗歌内容,丰富描绘诗歌画面,感悟意境。

      2.了解诗中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 

      一、       视频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边看边思考,一禅小和尚与师父在雨中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清晨阳光下晶莹的露珠,泉水之中回旋的落叶,雨后拔节生长的竹笋。美存在于自然任何一处细 微当中。而这需要内心恬淡宁静才能看到。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对自然山水之景有过体察与描写。然而心态不同,所感受到的美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体会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情怀。 

      二 、了解作者 

      孟子曾说读诗要“知人论世”,诗人的创作倾向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读王维的诗,要先了解王维其人。课前布置了相应的预习任务。现在我来考察大家

      对诗人王维的了解程度。 

      【基本信息 创作特点】(展示)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己怀。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创作了著名的《竹里馆》。那就让我们走进这幽幽竹林,感受王维眼中的山水之美,山水之静。 

      三、悠然月夜居竹林  

      “三分诗,七分读。”朗读对于诗歌意境的展现至关重要。先放声自主朗读两遍,边读边揣摩重读及停顿。 

      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你的朗读? (找学生点评,从重读 停顿) 再读 

      听配乐朗读,揣摩技巧 配乐齐读 

      齐读 边读边想象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1、苏轼曾称赞王维诗歌“诗中有画”。你能否用优美的语句重现王维诗文中展现的画面? (抓住了典型景物,竹林和明月。那谁能在他的基础上作补充。充分展开你的联想,画面当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 景物:清幽  活动:绝俗 高雅

      在这样的场景之中,你能够读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景致与内心的宁静】宁静淡泊  悠然自得 

      作者虽未言明自己的感受,但却将将自己的主观情愫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让景物替自己传情达意。读这样的诗歌,会感觉到“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是山水诗的特点。 

      四、静心细观赏自然 

      竹林之外,王维依旧以平静的心态观照自然之景。晚年归隐山林,潜心佛法。佛教讲究以禅入定,由定生慧。即静坐静心,让自己的心神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所以在对山水的描绘中,折射出诗人宁静的心绪。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朗读 

      这首诗所展现出的情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静” 作者是如何表现山涧之“静”的 景:花落 月出  鸟鸣  动景衬托静景 

      花落之态如何感知?(听到的响动 掉落衣服上的触感 拂来的淡淡芬芳 风吹拂时细微的掉落) 

      月出无声 而山鸟惊飞(鸟已习惯了山中的寂静) 

      山涧之中只听得鸟在鸣叫 更显幽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静景 夜静春山空  仿佛空无所有  

      明代胡应麟“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特点:静谧富有生机 

      你能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将这幅静谧之景表现出来吗。  

      能够对自然山水体察到如此 细微,这体现了诗人怎样对待感情? 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回顾善思勤归纳 

      回响清脆鸟鸣声的春山之景令人回味。这就是山水诗的魅力所在。通过对王维两首诗的品读,你能总结出品读此类写山水景物诗歌的方法吗 山水诗 品读方法: 


展开全文阅读
      1.知作者。(知人论世)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eg: 陆游《游山西村》陆游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2.析物象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5.明主旨: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远离尘俗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六、学以致用读唐诗 

      静心观照自然的王维,于幽幽竹林中体会到明月的情意,于春夜山林中体会到静谧之中的生机。然而王维的诗歌并不从来都是描写山水,他的心境也并不从来如此宁静淡泊。王维也曾写过气魄宏大的的边塞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 使至塞上⑴ 

      单车欲问边⑵,属国过居延⑶。 征蓬出汉塞⑷,归雁入胡天⑸。 大漠孤烟直⑹,长河落日圆⑺。 萧关逢候骑⑻,都护在燕然⑼   

      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说说这句诗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写无尽的长河,广阔地平线上的落日,大漠孤堡上的烽烟,本应给人凄凉苍茫之感的景,在诗人笔下显得磅礴大气。都透露出诗人前往边塞之时无限的豪迈气概。  

      这首诗中的气势与《竹里馆》《鸟鸣涧》迥然不同。然而为什么王维的诗歌风格有了这么显著的变化。【知人论世】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王维的人生经历吗。  

      【人生经历  仕途荣辱】 

      【人生经历】早年的王维初入官场之时,也曾豪情满怀,对功名利禄充满了热情与向往。那时他的诗歌洋溢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官场失意使王维无意于仕途荣辱,归隐山林,潜心佛法。于终南山的辋川别业隐居,隐居期间创作的山水诗,却成就了王维在唐诗史上的大师地位。由此当面对人生的风雨之时,保持内心的恬淡宁静,会让人生会有别样的际遇。 让我们接着观看一禅与师父的对话。 

      人生路途漫漫,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最后一句话也送给大家。愿落在你生命中的每一滴雨,都能奏出美妙的声音。 

      作业:品读《山居秋暝》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部编七(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竹里馆》教学设计
下一篇:七年级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春夜洛城闻笛》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