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29 2021-05-1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1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特级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其特殊句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作者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究的精神。
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三个自然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及其治学精神。
朗读、分析、讨论、合作探究。
一、导入解题
1.导入课题
俗话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3.写作背景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4.石钟山简介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朗读。
2.读音提示。
蠡(lǐ) 郦(lì) 罄(qìng) 桴(fú) 铿(kēng) 硿(kōng)
莫夜(mù) 栖鹘(hú) 磔(zhé) 鹳鹤(guàn) 噌吰(cēnɡhónɡ)
穴罅(xià) 窾坎镗鞳(kuǎnkǎntāngtà) 汝识之乎(zhì) 无射(yì)
3.指名朗读,三个同学,每个同学朗读一段。
4.文章结构:
第一段: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第二段:游历——解疑 看法——因声命名
方法——实地考察
第三段:游感——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齐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探究一段。
第一组:第一段。
第二组:第二段前半部分。
第三组:第二段后半部分。
第四组:第三段。
要求: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小组上台展示。展示环节:小组齐读——1人或几人合作解释关键字词句——1人或几人合作翻译。
展开全文阅读
2.小组展示(预设)
第一段:
①重点词语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于是,在那里。
扣而聆之:扣,敲击;聆,聆听。
南音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桴止响腾:桴,鼓棰;响,声响;腾,传播。
余韵徐歇:徐,慢慢;歇,停止,消失。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之,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所在,到处;是,这样。
②译文:《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第二段:
①重点词语
舟行适临汝:舟,名词作状语,乘舟;适,往。
硿硿焉: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余固笑不信:固,本来。
至莫夜:莫,通“暮”。
发于水上:于,从。
微波入焉:焉,于是,到里面。
舟回至两山间:回,掉转。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为,形成;此,即前面的噌吰之声。
有大石当中流:当,挡;中流,水流的中间。
空中而多窍:空中,中间是空的;窍,窟窿。
如作乐焉:焉,语气助词,啊,呀。
古之人不余以欺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译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掉转)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第三段:
①重点词语
殆与余同:殆,大概。
故莫能知:莫,副词,不。(一说不定代词,没有人。)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乃,竟,竟然;斤,斧子;考击,敲击。
自以为得其实:其实,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余是以记之:是以,以是,因此。
盖叹郦元之简:盖,发语词。
②译文: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2.阅读检测
(1)一词多义
焉 指示代词,那里,这里。心不在焉。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兼词,于之,在那里。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语气助词,啊,呀。于是余不叹焉。如乐作焉。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硿硿焉。
自 自以为得之矣。代词,自己。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介词,从。
搏 水石相搏。撞击。
森然欲搏。抓、扑。
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故莫能知。否定副词,不。
得 得双石于潭上。得到。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得以,能够。
鼓 如钟鼓不绝。名词,鼓。
微风鼓浪。动词,吹,拍。
是 是说也,人常疑之。这种。
所在皆是也。这样。
(2)古今异义
空中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
自以为得其实。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际上”。
展开余文
(3)古字通假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通“叩”,敲击。
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
(4)词类活用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名词作状语,乘舟。
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名词作动词。
(5)特殊句式
古之人不余欺也。“余欺”,“欺余”,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而大声发于水上。状语后置句,于水上发。
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句,置(于)水中。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
四、质疑探讨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
二人说法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说(水石相搏发声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石头发音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
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
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
3.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
实地考察。
4.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
两个阶段:
白天:寺僧演示――“笑”(嘲讽)
暮夜:夜泊绝壁――“笑”(自得)
5.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第二段的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
①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比喻拟声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6.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窽坎镗鞳之声
7.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②郦道元→不详(“叹”之“简”)
士大夫―→不肯
渔工水师→不能
陋者(李渤)―→考击以求得其实(“笑”之“陋”)
8.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一察一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日”,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五、思辨拓展
1.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做简要分析。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③“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2.李渤真的可笑吗?
不应该,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未必是正确的的。
后人考证石钟山的命名原因的三种观点: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出的声音。
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第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3.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吸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
什么呢?
观点一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 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1学年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尘埃里的光辉——读《红楼梦》里的小人物
下一篇:
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必背范文:自律自强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