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722  2021-05-2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2.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

      3.了解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证。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辨别、运用本课重点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篇课文的说明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本文的观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重点 理解本文的观点。

      难点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复习导入

      【运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杭州公安机关宣布,经过大数据等缜密侦查以及对失踪者丈夫许某某的依法  讯问   ,初步判定许某某为杀害妻子的凶手。(询问讯问)

      2.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招一式求真求美的做法         固然  可贵,而善解人意倾心回报的美德则更让人感动。(固然诚然)

      3.新冠疫情在某国的大暴发,以及暴发之后政府和议会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甩锅”行为,反映了其国制度设计的 缺陷   。(缺点缺陷)

      一、自读课文,回顾本课

      二、梳理文章结构

      三、研读文本:

      概括“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的基本观点。

      (1)宣夜说: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2)盖天说: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盖天说认为,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

      (3)浑天说: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

      宣夜说为什么被天文学家们边缘化了?

      ①宣夜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②宣夜说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它认为天体的运动彼此独立,互不相关,无规律可循,杜绝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盖天说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

      ①盖天说突破了人们在日常观测中形成的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平天平地说,并且能在立竿测影基础上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测算各种天文数据。

      ②盖天说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还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

      ③盖天说构思的七衡六间,可以用来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鉴赏文章的说明方法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提到了中国古代四种宇宙结构学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这种安排既使说明的层次清晰,又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结构的认识过程。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在说明浑盖之争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主要采用了:

      ①作比较,如第8段,将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争论的话题一目了然。

      ②引用,为了说明双方观点的不同,作者直接或间接引用了扬雄、王充、葛洪、何承天、刘焯、朱熹等人的话,使说理更加充分真实。 

      在中国古代这场旷世之争中,古人秉持着一个什么重要原则?

      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这场旷世之争?

      ①中国古代这场旷世之争引发了人们对天文学的研究热潮,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科学问题解决,为中国天文学得以持续发展进步提供了理论保障,从而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②这场旷世之争去糟留精,避免了中国天文学研究与发展走弯路,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

      ③这场旷世之争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那种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值得当今人们在进行科学讨论与研究时加以借鉴。

      从《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来看,浑盖之争有什么特点及意义?试概括说明。


展开全文阅读
      特点: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讨论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古代在科学发现中重视实际校验的优秀传统。

      ②政治和宗教不介入学术之争,科学发现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

      ③促成了众多科学问题解决,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

      四、合作探究:

      文  章  主  旨

      文章在科普中国古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证,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校验的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

      本文语言文白相间,既不像白话文那样过于通俗,也不像文言文那样过于深奥。文言文与白话文互为注解,令文章深刻而不失简洁,风趣而不失严肃,琐碎中传递着思考,平实中蕴藏着哲理。

      内容翔实。

      文章引经据典,大量引用古典书籍记载,像《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晋书》《隋书》《朱子语类》等典籍中的内容,很好地佐证了各个天文学说的观点,体现了旷世之争的真实性,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观点公允。

      本文作者对于各个时代的学说与内容客观记录,没有主观的评价和感情的褒贬,而是真实地再现历史,还原历史,公正客观地梳理概括了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历程。

      本文以记录科学史的形式,引导我们认识科学,理解科学,你认为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科学态度?

      观点一:务实进取的实干态度。

      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而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自身的积累、准备和能力。只有务实进取,苦练内功,充分地积累和做准备,才能在机遇到来时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最后获得成功。

      观点二: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有效避免个人臆断的随意性而影响正确判断,从根本上分析事物内在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从而为干事创业提供重要支撑。

      观点三:大公无私的奉献态度。

      恩格斯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科学无国界,科学无私心,只有这样,科学才能造福人类,否则科学就是双刃剑,使用不当,必定祸害人类。

      五、课堂练习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

      任何一种新的科学研究刚刚出现的时候,总会遭到这样那样的非难这有助于它的完善和壮大。(责难非难)

      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京沪铁路贯穿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交通干线。(贯串贯穿) 

      中国古代历史上围绕着盖天说与浑天说发生了哪些旷世之争?请填写下面表格。

      答案:

      ①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不同 ②批驳盖天说关于“天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地壳上运动”的观点 ③撰写《难盖天八事》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使用正确与否。(对的划“√”,错的划“×”)

      1、中国政府认为,中美两国应当携起手来,要合作,不要对抗,防止出现旷日持久的全球衰退。(   √   )

      2、藏在草丛中的斑马,因为有身上的保护色,很难被天敌发现,但动物保护员总能在草丛中发现它们,可见一斑。(     ×   )

      3、该国感染者增加迅速,加上防控措施不到位,防疫形势不绝如缕。(   √    )

      六、拓展提高

      引证法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大量引用古典书籍记载来记录科学发展史,这种手法就是引证法。引证法是指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2.引用要简洁,不要过多。议论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需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五、作业布置

      请以“朋友”为话题,运用引证法写一段议论性语段,200字左右。

      你能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吗?

      板书设计: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整体感知文本

      鉴赏文本

      文体主旨

      引用法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天文学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下一篇:《宇宙的边疆》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