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958 2021-06-13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1年新高考卷Ⅱ作文(1)写人与做人点评及审题
2021年新高考卷Ⅱ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回首来径
(2020年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情境模型】(一)写作情境模型
核心价值 对标“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中“家国情怀”及“理想信念”子纲目“文化自信”
对标“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中“健康情感子纲目““在生活中能够感受美、鉴赏 美、创造美”
对标文体 散文
议论文
情境 写作情境设置了“中华地名”为具体写作对象,对标“一核”中的核心价值,借以激发考生对祖国山河、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情境一 引言“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暗示取材方向:地名可以是在书中读到的、了解到的地名、旅行中到过的地名,甚至家乡的地名。
情境二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的情境提示写作方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历史人物。
情境三 “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提示写作内容:记忆、情感以及特殊意义。
(二)情境指令模型
角色指令 创设了“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的情境,规定了考生以“主持人”的身份来进行写作
文体指令 主持词的写作形式,是对考生应用写作能力与素养的考查,也是对书信、演讲辞等应用文体的突破。主持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与结束语组成。主持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与结束语组成。其中间部分宜写成解说词,适合写成散文。
范围指令 命题设计的一篇主持词的语文实践活动,直接对接课标中“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较好地完成了引导今后的考生对新高考的认识
综合指令 考生以主持词为载体,凸显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在写作时要增加主持词的文化内涵,以不断提高观众的文化知识和素养;还要注意表达流畅、语言富有文采等
【考场佳作】 带你走近林州
一考生
亲爱的各位观众:
大家好!
欢迎各位收看《中华地名》!“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发展四部曲,让林州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发展成为现在的初步繁荣富裕的新林州。今天,我就要带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太行深处魅力无限的山城!
有人独爱杏花烟雨江南,有人独爱白马西风塞上,而我则钟爱那壁立千仞巍峨的太行,夏有满目苍翠,秋有果实累累,冬有雾松遍野,春有山花烂漫!她承载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她寄托着山里人的衣食住行,她放飞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林州这片热土上,林州人民书写下了感天动地的故事。
回望历史,林州会让您感受到历史的风云际会!
徐霞客在太行山上捡到的贝壳告诉了您这里曾是海洋的天堂;以奴隶身份服役在王相岩的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告诉了我们实力和才华是不可淹没的;唐代荆浩隐居洪谷山成就北派山水画一代宗师,告诉了您这片山水的钟灵毓秀!仰望星空,觉知天地之大;积水成渊,以至星辰大海。带你走进林州,感受林州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白云苍狗的刹那,手扶千年的苍树,脚踏万年的岩石,身处亿年变迁的大山,“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还有什么比活好当下更重要的呢!
着眼当下,林州让您感受到红色信仰的力量!
从在朝鲜战场荣立特等功的孙占元,再到造福山东人民的谷文昌,用行动告诉了您红色信仰的力量;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修建红旗渠的林州人民告诉您红色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让中国的领导人们为之点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展望未来,林州定让您感受别样的风景!
万泉湖的水让领略夏日的浪漫;太行大峡谷让您体会大山的深情;柏尖山“神州初庙”让您欣赏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石板岩农家小院带您感受“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林州全域旅游带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滑翔基地、民用航空基地,给您飞翔的机会,863科技园向您诉说山城的未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林州用她的美吸引您,用她的智慧留下您!这样一座奋进中的山城,是不是早已令您砰然心动!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这样的林州您喜欢吗?
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历史,记述祖先们的拼搏与奋斗;每一个地名都寄托着未来,是当代人的根,是未来子孙后代的出处!每一个地名都是一处美景,每一个地名都是一种美味,每一个地名都是一首乐曲,每一个地名都是一种精神!叩问地名,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名师点评】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首先,文章紧扣主持词文体特征,首段用“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引出太行深处的“林州”,置顶显豁,令人眼前一亮。其次,地域特征明显,彰显出“地名”特色。小作者笔调娓娓,款款道来,不枝不蔓。先用比较法推出“林州”,然后用三个主体段落,介绍林州的前世今生和巨大变迁,收束段则将地名意义升华至家国情怀,有厚度,有质感。再次,文章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回顾历史”“着眼当下”“展望未来”三段独立段,领起本段内容的同时,铸成了文章的“龙骨”,使得文章气韵贯通,令人一见之下,难以忘怀。
展开全文阅读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情境模型】写作情境模型由情境分析和情境指令两部分组成。本题为漫画作文,由漫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一)情境模型分析
核心价值 对标“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标“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中“理想信念”“爱国情怀”
对标“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中“责任担当”“健康情感”
对标文体 议论文
散文
情境模型 情境内容 情境分析
情境之一 在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同学们坐在课桌旁,桌上堆着一摞书本。在课桌前,一个戴着圆框眼镜、身着衬衫的老师背着手,手里拿着一卷纸,神情专注而慈祥。 漫画以其简单的画面和语言追忆师生情谊,既有亲切的叮咛,也有深沉的眷恋。画面为场景,文字为寓意,画里话外,纸短情长。漫画材料直接取材于每个考生都深有感触的场景,利于表达“真我”的情感。情境意在引导学生要学会铭记、感恩,思考如何“再出发”,成就更好的自我。
情境之二 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情境之三 漫画设置了一个特殊场景:毕业前最后一节课。对老师而言,多年厮守,分别在即,既有不舍、眷念与期望,也有无私奉献和责任意识;对于学生而言,也有万千不舍与感恩。对老师而言,学生成人成才即为最大幸福;对学生而言,毕业前最后一课,既是一段路的结束,更是新征途的开始。
(三)情境模型立意
情境模型立意角度 情境模型立意举隅
从老师角度 老师对学生即将告别母校走向人生新征程有着无限的眷念与期望;漫画中老师的神情和言语,饱含着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眷恋与不舍,考生从中不难读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祝福,领悟到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
从学生角度 学生对恩师同样有着万千的不舍,将肩负使命再出发,走好自己的人生新征程
从综合角度 正是老师无私的愛和奉献成就了学生,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一是如何在铭记与感恩中成长,成就更好的“我”;二是如何在成长中构建更好的“自我与他人(老师、社会、国家)”的关系,即弄清楚老师与“我”将来成长的关系,弄清楚“我”的成长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的关系。
【考场佳作】
那一刻, 我读懂了您
一考生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自打上了高中,诵读“四书五经”就成了我们班每天早晨的必修课。这不,一大早,费劲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我就在背诵您指定的《诗经》中的《黍离》了。
其实,在我们还没有上高中之前,很多同学就已经久闻您的大名了。据您以前的学生说,用“四书五经”虐人是您的拿手好戏,很多文言文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学生,最终也不得不熟背几十篇。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考取北大中文系,据说就是被您给逼出来的。您的口头禅是:“不能将‘四书五经’背个几十篇,算得了什么文科特长生?”
自小文科底子還不错的我,自然慕名考取了省重点中学的文科特长班。有同学劝我说:“张老师的魔鬼训练法,难道你不怕被虐到?”我当时不以为意地说:“自幼家学深厚,岂会惧怕?”但真正进入您教的文科特长班,成了您的关门弟子,我才领教到了您的厉害。虽说,您带完我们这一届就要光荣退休,告别教师生涯了,但您并没有丝毫放松对我们的要求。就连自恃家学深厚的我,刚开始也有些吃不消。
不过,在您的严格要求下,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市里举办的经典诵读大赛上,我们班包揽了高中组的前三名。当我们向您汇报这一喜讯时,您好像早已预料到一样,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喜,只是面带微笑地说:“得英才而育之,此乃人生之最大乐事也!”
后来,听说您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古代文化,让更多的年轻老师乐教、会教文言文,几年前您就开始在工作之余为出版社编写图书。可能是熬夜太多,高考前的一个月,您病倒了。我们几个班干部商量着要去医院看您,可您听说后,反复叮嘱接替您上课的老师,不让他告诉我们您所在的医院。我们便只有在周末时用手机给您发去我们的问候,以及我们诵读文言文的影像,因为我们知道,您在病房里也依然牵挂着这件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悄然来临。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您居然又出现在了教室里。这节课,您没有给我们讲古诗文的精妙,而是用沙哑的声音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话虽不多,我却在那一刻读懂了您。我懂得,您的学生和古代传统文化都已经是您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了。
致敬您,我最敬爱的老师!您放心吧,我会用一生去将您挚爱的古代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
【名师点评】本文特点突出,夺人眼目:一是人称转换自然娴熟,感情抒发真挚深沉。文章以第二人称呼告,表达了对自己高中语文老师的敬仰、尊敬之情。二是线性结构,画面组合,在文中,作者塑造出了一位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往情深的老师形象。这位语文老师将育人与传承发扬古代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其境界之高,远超出了很多仅看重考试成绩的老师,这也是本文最成功的地方。三是巧妙迁移,毫无斧凿痕迹。作者巧妙地将漫画中的人物语言移植到文章中,成为自己语文老师口中的语言,以实现紧扣漫画材料的目的,并以老师讲此话的一刻作为读懂了老师的契机,构思堪称巧妙。
审题立意
【写作指津】全国新高考卷Ⅱ是漫画类情境指令作文。本题由漫画情境与情境指令构成。漫画情境由漫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写“人”字。
(一)情境模型分析
核心价值 对标“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改革发展潮流”
对标“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中“理想信念”“爱国情怀”
对标“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中“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坚持以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标文体 议论文
散文
情境模型 情境内容(四格漫画,如何“写人”)情境分析(古人如何“做人”)
情境之一
(四格之一)内容是展示在写“人”字时应如何起笔,起笔要领“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为人要如“人”字起笔一样,善于逆锋起笔,藏锋守拙,温良恭让,低调为人,不可咄咄逼人
情境之二(四格之二)内容展示在写“人”时,中锋用笔之法“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为人要持重守正,不偏不倚,公允客观,中庸中和
情境之三
(四格之三)
写“人”字收笔之时,要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不可断然顿笔 为人应如写“人”收笔之法,要善于回首反省,曲径通幽,不可锋芒毕露,气势逼人
情境之四
(四格之四)要想写好一个“人”字,用笔之法固然重要,但“描红”之工,更不可或缺。 “描红”要敬畏规矩,遵守规则,不要妄断随意,如此方可亦步亦趋,不走弯路。
(三)情境模型立意
情境模型立意角度 情境模型立意举隅
漫画四格之一角度 为人如写字一样,应重视起跑点,重视人生青春阶段;但生逢影时代,要痛切认识人生苦短,应砥砺奋斗,奋发有为,何苦藏锋露拙,曲意为人?要敢于亮出自我,搏击长空,建功立业,方不枉为新时期青年
展开余文
漫画四格之二角度 为人处世固然要追求立身持正,讲究中庸之道,但新时期青年更要摆正自我位置,处理好自我与外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漫画四格之三角度 为人处世、干事创业要善于讲究策略,要回首反思,善于总结经验,迂回前进,直达成功。新时代青年更要善于总结经验,充实自我,以利前进。
漫画四格之四角度 为人固然要如“描红一般,敬畏规则,尊重制度,但身为新时代青年要敢于创新,打破“描红”框框,敢闯敢干,做一个有为青年
综合四格情境立意 ①人生如写“人”描红一般,只有写好每一笔,走好每一步方可写好“人”字,“描”好“红”;②“描红”就是“做人”,要敬畏规则,敬畏制度,立身持重,方可直道而行,不走弯路;③为人处世要如写“人”描红一样,恪守传统,尊重前贤;④为人固然要尊重传统,敬畏规则,但新时代青年对待传统文化要善于扬弃,为我所用,方可将传统发扬光大,否则,终将停滞在“描红”阶段,亦步亦趋,一事无成,家国何以复兴,民族何时强盛?⑤新时代青年既要敬畏传统,走好每一步,更要敢想敢试,用创造性奋斗实现自我,成为让后人敬仰的“后浪”。
温馨提示: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漫画内容,理解漫画寓意,即要立足漫画整体,从综合情境角度立意,故文章不可偏于一隅,只着眼于漫画的一格立意,显然属于偏离题意;二是要将四格视为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格均为一个组成部分,应着眼于整体,从全面、发展的观点审视漫画及写作立意;三是要认识到漫画特有的双关特色,无论是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由学写字到学做人,做人与写字要知行合一;四是要注意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材料,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体现出新时代的青年人的境界与作为。
备考策略
【漫画必备知识】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多取材于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社会性,常常能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漫画作文,是集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评论为一体的作文形式。漫画作文的实质是情境指令写作。其要津在于正确审读漫画,准确提炼漫画寓意。漫画有单幅漫画与多幅漫画之分。多幅尤以“四格漫画”最为常见。
四格漫画,是指通常由四幅画面组成的,具有连贯故事情节的一种漫画形式。早期四格漫画,常常以黑白连环画形式予以表现,如1924年丰子恺创作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冰》、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段纪夫的《老马正传》、朱德庸的《醋溜族》《双响炮》等。
四格漫画特点:一曰主题简单鲜明。与其他漫画形式相比,四格漫画极其短小精悍,每一组四格漫画都有其简单且鲜明的主题思想,创作者尤其注重紧扣主题,简化人物造型,简并场景搭配。为突出创作主题,四格漫画往往结合文字进行点题,在其中加入文字对话框,使读者有一个画面与文字的视觉缓冲传达过程。四格漫画常从微小主题入手,用新颖视角呈现,展现现实大千世界的繁杂,实现“以小见大”的主题传达效果。二曰简约干净。四格漫画想要达到高度简约的画面美感,需要注重画面细节,只有从小处入手,由繁到简,才能使画面干净,没有冗余设计元素,体现出简约主义之美。四格漫画最常用的技法,就是马克笔技法。既可以用简单稚嫩的平涂方法来表现,又可以用简化归并叠色方法来展现简化后的人物结构、干净的画面色彩,增强画面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风格。四格漫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做到胸有成竹,提笔要稳,下笔要狠,注重运笔技法,一气呵成,绝不能拖泥带水。三曰节奏层次简便明快。四格漫画的镜头,以近景、特写镜头和鱼眼镜头为主,远景和中景则很少使用。通过不同镜头语言的展示,区分出画面的前景层、中景层、背景层,拉开人物与场景之间的主次关系,突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矛盾性关系,抛除客观形式约束,通过最为简便的方式,来表达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和主观情感,增强视觉舒适度,充分展现整幅四格漫画画面简便明快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漫画写作关键能力】
一看漫画的标题和文字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被称为“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理解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这些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比如,本题为一组四格漫画。要高度重视其中文字,如每一格的文字说明,“描红”等。
二看漫画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写作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读漫画时,一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
首先,整体观察。看清画面由哪几部分构成,以什么为主。其次,局部观察。细致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漫画通常由人、物、景组成,要注意人的外部特征(穿着、动作、神情、年龄等),体察心理,观察背景。
三看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
夸张是漫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了说明某种观点,漫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的描绘给予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因此,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夸张、变形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的寓意所在。例如下面这幅图(2016年全国Ⅰ卷):漫画上最夸张最醒目的就是孩子手上试卷的分数和随着分数变化而带来的亲吻或巴掌。亲吻和巴掌对应的是教育者对孩子教育的方式:赏识性教育与棍棒式教育。
三看漫画的现实意义。
四要分析关系,把握寓意
看清画面内容的构成后,就要深入分析作者作画的目的及意图。善于用联想类比手法,由此及彼地对接现实。要学会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联系社会实际,根据要求进行合理联想,综合构思成文。漫画的幽默让人发笑,读画的人在笑中领会寓意。当你“笑”的时候,肯定并非“笑”漫画本身,而是联想到生活中确有类似的事。所以,漫画作文中联想和想象不可或缺。
知津探写
片断一
古人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无以发其志,故有诗。诗、书、画,是传统中国生活的重要构件,是中国文化生活的理想样式。特别是书法,与中国人生活联系尤其紧密。刻画发轫、甲骨滥觞、小篆一统、隶书意兴、魏晋尚韵、隋唐尚法、宋元尚意、明清尚态,共同形成了灿烂多姿的中国书法。顿挫提按、逆人平出,是笔法,又何尝不是人生经验的体悟;凌波微步、摇曳生姿,是仪态万方,又何尝不是走笔如神;“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成书也”,是论书,又何尝不是说做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龙鸟,是女人,还是书法?真教人恍如梦境。但我们知道:奋笔疾书,一定是中国人的工作状态;秉笔直书,一定是中国人的品格写真;勒石燕然,一直是中国古代将军士兵的最高荣誉;丹心汗青,一直是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
如今,我们几乎是一头撞进现代化,不期而遇键盘和操控器,提笔握管似乎成了奢侈和累赘。但有时候,我们回想一下,人生走遍世界,却总还忘不掉妈妈的味道;工业化信息化飞速发展,却总还想回到田野炊烟。这是我们休憩精神的家园,是我们慰藉心灵的天堂。今天,虽然我们无时无刻不手揿键盘,但又何曾忘怀于书写?随手刻划,不就是人们恣肆书写、渴望不朽的朴素愿望的忘情流露?课子书画,不就是人们继承传统、开创未来的美好理想的真情表白?
片断二
方正规矩的汉字像一位内敛沉稳的君子,它静卧在紙上散发着千年文化渊源的味道。但普遍认为汉字中有一个字最难写,那便是“人”字。
一撇一捺组成“人”字,这是南辕北辙的两笔,目的地不同,但仍然默契和谐地合二为一了,所以说“人”是矛盾的个体。
“人”要懂得边界,凡事不能出格,一出格便出局了,变成了“X”。“X”是人无限膨胀的欲望,张牙舞爪地将权力地位名利肆意延伸出去,最终变成了心中的篱笆,那是无形的牢笼。这样写成的“人”字无疑是作茧自缚。
“人”不应有傲气,但骨气是必须的,任何时候都不要畏首畏尾地把自己隐藏起来。像“入”字,一撇缺少底气,而一捺又显得很无奈,看上去好像两个人要散伙了,对方顾念旧情将他拉住,勉勉强强地凑在一起。可见生而为人,要具有最起码的胸襟和度量。每个人在世俗生活柴米油盐中难免磕磕绊绊,若经常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话,路就会越走越窄,朋友也会越来越少。如同撇捺之间相距甚远的“八”字,似乎在表明态度,彼此互不往来各不相干拒绝任何交集。每走一步路都要有人性并且留有余地,尽量别给自己留下遗憾。中学时代在一间废弃的教室里,经常看到一个小男孩在练毛笔字。他的老师只教他两笔:一撇一捺。小男孩乖乖地不厌其烦地练着,有一天我路过却发现他哭着对老师说:“我要学别的,不要再练这两笔了。”他的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只有练好了最简单的笔画,才能写出最漂亮的字!”
可见撇捺之间格局自现。简单的一撇一捺如同一个由浅入深的脚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人”字干净利落摒弃繁琐没有枝枝蔓蔓,是最为朴实无华的,若我们连最简单的两笔都写不好,又有何资格谈及人生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所谓“大道至简”,最朴实的道理往往藏在最简单的事物中。那些在撇捺中踌躇徘徊的人,不妨洗去身上厚厚的尘埃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规规矩矩地写好这个“人”字吧!
片断三
“字”与人并非完全一致,也并非均为书者志向的外化、心境的表白、情绪的流露、人品的写真。如,历史上的蔡京、秦桧等都能写出一手好“字”,现代康生的书法也独树一帜,尤其是“康生左手”,更是影响独特。
其实,最初古人講的“字如其人”中的“字”,指的是名字。古人的“名”与“字”看似两个独立系统,但出现的场合不同,代表的社会意义也不同,有时二者互补依存。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等人编撰的《白虎通义》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南北朝时期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进一步注释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也就是说,名是正自身,字是表德行。故而,“字如其人”最初的意思是透过称呼系统里的“字”,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
对此,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总结了人的“名”与“字”之间的五种联系: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譬如大名鼎鼎的曹操、诸葛亮等的名字就属于“同训”:曹操字孟德,操是操守,德是德行,“名”与“字”都是表品行;诸葛亮字孔明,明、亮相连,也是同训。“对文”则是文意相反的字,譬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愈”的释义很多,其中之一表示进一步、更加,退之即往后退一步,进、退正好互补,这正是为人处世的哲学。“连类”就是把同类之事连在一起,类似“同训”,但比其复杂,譬如孙权字仲谋,权谋连起来才是完整意思;赵云字子龙,龙在云中穿梭,云龙本为一体。他们的名与字就属于“连类”。“指实”即用“字”说明“名”的实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步叔乘字“子车”,说明时人出行乘坐的也是一种车。“辨物”也与孔子有关,他的儿子孔鲤字伯鱼,合起来就是鲤鱼,联想“鲤鱼跳龙门”,便能体会孔夫子的良苦用心了。
展开余文
由此可见,最初的“字如其人”中的“字”并非指书写而成的字,而是为了加深“名”的含义,同时也将一个人的体与德合二为一,即做人须一以贯之,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古人的名与字,在现代人看来,颇像津津有味的谜面与谜底,而且其中富含禅机。
片段四
多才多艺的张伯驹先生,独创“鸟羽体”。看他的字,果然是满树小鸟,独具风情。这不禁让人想起他的命运:曾与袁克文、张学良、溥侗并称“民国四公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还是独一无二的收藏大家。说他“独一无二”,是指在1956年,他将自己收藏的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帖》、展子虔的《游春图》等8件国宝级珍品献给了国家。至今《平复帖》和《游春图》还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陈毅去世后,张伯駒送了一副挽联:“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这副挽联在追悼会现场引起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遂向陈毅夫人打问,方知陈毅一直尊张伯驹为老师。陈毅临终前,还给张伯驹写信称:“你是我的好老师,使我学到很多东西……”张伯驹夫妇当时的生活正处于窘境,毛主席当场嘱托周恩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1982年2月初,张伯驹患感冒,高烧不退,被送进医院,挤在一间住有8个病人的房间抢救。几天后,他不幸病逝,便有抱不平者站在医院门口高声道:“你们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他捐献给国家的随便一件东西,都足够买下你们这家医院……”张伯驹先生能享受到这样的送行方式,也算是别具一格,实属难得了。
张伯驹先生匠心独运、自成一家的“鸟羽体”,弯多、拐多,多姿多彩,难道真成了他命运的写照吗?都说“字如其人”,或许不谬。至少,可激励人们要努力,将每一个汉字写好,将每一步都迈好!
片断五
“字如其人”,是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的一句话:“书,心画也”,书法的创作者通过线条的勾勒来抒发自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绪变化,“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对古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做了这样的阐释,“艺术是一种技术, 古代艺术家本身就是技术家, 然而他们不只是服务于人生,也是表现着人生, 流露着个性和人格”。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与艺术家本身的心绪情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就像的人一样,钢劲独立,挺拔雄伟。颜真卿是书香门第出身,其祖父昭甫,舅舅惟贞都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大家。颜真卿是舅舅养大,并因此继承舅舅的笔法,虽自幼生活清贫,但在书法上一直勤奋有加,其平辈旭卿、允南、茂曾、阙疑、曜卿等都善书法,但仍然以颜真卿最为突出。成年后,他的品行正直,刚直不阿,不惧怕权贵,卑躬屈膝,在官海沉浮几十年,终于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战功显赫才得以名垂千史。受这样正统的书法世家出身以及日后官场的沉浮,奠定了他“中庸”处事风格和行书特点。此处的“中庸”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行事为人和刚劲挺拔,平画宽结的书法中和美。欧阳修对他的品行和书法评价说:“公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不待其书然后不朽。”又说“余谓鲁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故虽其残缺,不忍弃之。”可见欧阳修对颜真卿的书法和为人评价之高。
书法讲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感情上的宣泄。无论是在书法的造型,用笔,结构还是章法都体现艺术家的内在的对美得追求,借助内心气势营造“神韵”将形与神有效的结合,阐释艺术家对生命的思考与反思。“颜书”中行楷的代表作《祭侄稿》,初看给人以杂乱无章,草率鲁莽的感觉,可细细品来,就能发现越是这种随性的章法,越能给我们留下遐想的空间。书法艺术是抒情性的,能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或喜或悲或沉闷或畅快或压抑或释然的不同心理状态。伴随着线条的流动,笔墨的明,暗,枯,连,断,轻,重,虚,实,都是伴随着创作者的情绪思绪的变化而变化。
当欣赏颜真卿书法时,你会感受到他超凡脱俗、变幻莫测、神采飞扬的神韵,在这虚实相生、笔走龙蛇的黑白世界中演绎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和艺术精神,使他的作品充满着圆融之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一面,一件作品过度表现一种美,如过于秀丽而失于雄建,过于刚健而失于娴娜,过于粗放而失于雅致,要取“和”去“同”。要做到刚柔相济,不能顾此而失彼,要彼此兼顾。所以在颜楷书中我们能看到雄浑中蕴含着瑰丽,在行书中我们能看到粗放中蕴含着凝重,彼此包容所体现的中和之美,在“过”和“不及”中达到和谐的尽善尽美。颜真卿在人格修养上更是更体现出了儒家风范,书如其人,以理性的态度思考人生看待社会人生,拥有独立的人格和一身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为这种崇高的精神人格,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后人对颜真卿书法与人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使颜真卿一生充满了艺术化和生命化。
片断六
何谓“人”?“人”字靠“撇”“捺”两笔相互支撑。“撇”可看作才学、才华,“捺”可看作品德、道德。一个人的才华再怎么耀眼,若没有了道德,他就不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或者说他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甚至有害的人。
片断七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药铺)
三间火燎烟熏屋,一个千锤百炼人。(铁匠)
春秋有情,上善若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学校)
也需规矩从绳墨,还待春风试剪刀。(裁缝店)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典例举隅
1.阅读下面题为《彼此羡慕》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本题为一则漫画材料作文题。漫画内容是乘坐豪车的女子和乘坐自行车的女子都无视自己的拥有,却去羡慕对方拥有而自己缺失的幸福。考生在立意时:①抓住漫画内容、漫画标题“彼此羡慕”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真恩爱……”“有车真好……”等;②评判两位女子做法的对与错,并进一步探究她们对与错的原因;③聚焦漫画隐含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④提取两位女主人公的“共性”,深挖“寓意”,透过现象,去挖掘材料背后所隐含的关于社会、人生的深刻道理。参考立意:①珍惜自己拥有的美好,活出人生的幸福;②唯有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方可拥有自信的风采;③与其歆羡他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④不必仰视他人,自己亦是风景。
【审题误区】①正确理解人生幸福和追求;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③学会换位思考,正确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④女性当自强。
2.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及其寓意写作。(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审题时应注意:①考生需要根据漫画特点,体察“逃生者”“火苗”“灭火器”“灭火器使用说明书”等画面要素,并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②聚焦三个方框里的内容,思考为什么火灾发生了才去读灭火器说明书,这才是构思立意的核心;③锁定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如,被放大了的“灭火器使用说明书”、被缩小了的灭火器等;④画面展示的仅是一种现象,考生要做的是透过现象思考问题的本质,并思考这一现象暴露出的社会人生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参考立意:①既要掌握防范知识,更要掌握防范技能;②掌握实践技能,重在平时,要防患于未然;③强化实践演练,沉着应对问题;④强化配套措施,更要强化实践能力。
【审题误区】①细节与成功;②理论与实践;③防患与火灾
3.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及其寓意写作。(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则漫画由树、鸟、人三部分和说明性文字构成。画面中的鸟与人形成对比:鸟不害怕树枝断裂,是因为它有翅膀,无需依赖外物;而人却惧怕树枝断裂,是因为他依赖着树枝。既可以通过对比可得出漫画的深层义:又要整体思考,将三者看成一个完整系统,综合立意。考生的思维必须由鸟及人,谈对人生的思考,要谈的是人应该怎么办,而不是鸟。“鸟的翅膀”可以喻指人的实力、能力、素养等。可从多角度进行立意:一是个人层面,如增强个人实力、提升自身素养等;二是从集体层面,如某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三是从国家层面,如发展科技、重视创新才能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等。具体立意:①.能力为双翼,枝断又何惧?②增强实力,才能无惧险境。③丰己羽翼,恃才无恐;凭己之能,行稳致远;④既要以己之能,振翅枝头,也要善假外物,借力而行。
【审题误区】审题立意要综合画面中的树、鸟、人并结合说明性文字进行联想和思考,脱离画面整体含意而只抓住画面中某一个要素进行引申阐发的立意均为跑题立意。如:只抓住漫画中的树,写成“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时,才不怕来自外界的伤害”;只抓住人与鸟的对比,写成“认清自己,成就人生”等,就是显然忽略了说明性文字的导向;只抓住漫画说明中的“相信”二字,将文章写成“相信自己,永不言弃”,则显然忽略了最重要的要素“翅膀”。这些均是偏离了材料内容和寓意的立意角度。
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写作指导】本则漫画中,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是谁”,折射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考生须立足这一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状的原因,探究“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过度贫乏的原因。不能仅仅抓住画面内容中的“屈原是谁”不放,写作时忌表面化和浅显化。参考立意:①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②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文化;③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④向年轻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刻不容缓;⑤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性环境。
【审题误区】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立场不同或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且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漫画中的四个年轻人却是胡乱猜测,错误荒诞)②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思辨上的,此立意脱离漫画寓意)③年轻人应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题目太大,没有扣“传统文化”的主题)
侯晓旭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1年新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1)《论生逢其时》点评及审题
下一篇:
2021年新高考卷Ⅰ作文“强者与弱者”点评及审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