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33  2021-06-19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点概述重要概念是指那些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或者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概念。“文中”是概念的语境,也就是说概念的含义为具体语境所左右。“理解”是指领会概念并能作出简单的解释。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特别是临时含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在实用类文本中多指的是重要的科学术语或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但考查又不仅仅停留在理解能力上,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概括,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重要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概述。“理解”是指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调整认识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迁移。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或者能揭示文章题旨或主旨、概括段意的句子;②从结构上说,指能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的句子,或者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③从表达技巧上说,指那些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比较含蓄且有深层含意的语句;④从位置上说,指段首的观点性、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段末的总结性、论断性的句子。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形式该考点或结合有关句子设置选项,或针对具体句子设置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理解其含意。结合近几年新课标I卷及各地模考试题考查情况来看,针对文本中某一个重要句子的含意考查的客观题几乎没有出现过,而针对文本中某一个重要句子的含意所出的主观题也较少,且大多出现在传记类文本中。主观题中常见的设问形式主要有: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话的深刻含意。②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③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等。客观题选项中常设置的陷阱有扩大或缩小概念范围,混淆与其他概念的关系,更换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等。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着力点这一考点着重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领会这些特殊句子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考点概述所谓“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就是根据阅读目的进行取舍,辨别正误,略过无关信息,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信息,或对某一观点、信息等重新排列组合,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有快速识别、分类整理、合并提取的思维习惯和水平。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考查形式有两种:(1)客观题。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双项选择题(5选2),二是单项选择题(4选1)。从局部或全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2)主观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章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考查着力点客观题与主观题都考查到了信息的筛选,不同的是,客观题须要筛选判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主观题则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后,再将其转换成符合试题要求的答案,准确表达出来。历年的新课标卷中,无一例外均涉及对此考点的考查,因此考生要予以重视。

      四、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1.“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概述。所谓语言特色,即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是叙述性的还是描写性的,是平实的还是绚丽的,是严肃的还是诙谐幽默的,是深奧艰涩的还是平易晓畅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等。文章的结构,则是指对文章材料的组织形态,一般说来传记类文本多用顺叙,而新闻类中的通讯则如同一般记叙文-样,对材料的组织比较灵活,因此其结构形式也就较为多样。概括中心意思,即提取文章的灵魂,它里面往往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作者的主要情感倾向,有时还包括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着力点。(1)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

      (2)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3)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4)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五、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点概述“文体特征”主要是指某种文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传记、科普文章等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如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作为叙事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讲究尊重史实,也有文学特征,即强调艺术性。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真实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传主记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章,多采用第一人称;他传,是别人为传主作传,多采用第三人称。从表达方式看,有叙传和评传之分。叙传重在“叙”,着重写人物事迹;评传重在“评”,即在叙述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所作所为加以评述,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考试命题选用,考生对此应予以重视。“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如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双线并行;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从叙述方式看,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烘托)、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拟人、反问等。


展开全文阅读
      2.“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具体考查形式为主观题,命题设置的角度有:(1)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2)分析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3)分析文章所用修辞手法,特别是对“引用”的作用的考查;(4)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他传、评传等。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着力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为一个重要考点,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升温趋势,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

      六、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考点概述“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侧重从文本的思想观点角度作评价,要求能评价作者所持的态度、主要观点以及思想感情倾向,作者在行文中反映出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要求考生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支持他们自已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断。

      2.“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出现频率较低,且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3.“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中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把握,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文本的观点及倾向。

      七、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1.“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考点概述文本一旦产生,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并呈现一定的社会价值。评价一个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应确立评价的标准。评价标准要依据文本所处的时代主流价值和特定人群的价值取向来确立。其次,对文本价值的阐述要结合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及文本反映的社会生活。最后,把文本固有的价值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立两者的关系,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作出判断。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侧重从考查考生对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能力。要求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概括,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重要概念的内涵。

      八、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1.“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考点概述高考语文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鉴赏评价”的要求中,有“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内容,这是该考点的重点和难点。“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包括人物的形象、文本的风格、语言的特色、表达的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了。

      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考查着力点“深度”是思考的关键,“思考”与“判断”也不是两分的。要有深人的非一般性的分析,对某种特色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准确地看到它不足的一面。考生要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明为什么要运用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从效果角度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与不足,最好是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九、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考点概述。“不同角度发掘”要求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出多侧面的考查。“不同的层面发掘”要求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包括文本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情感态度所反映出的人生价值。“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指文本体现出来的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包括文本本身与现在社会的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前者属于历史性的,后者则属于现实性的。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命题主要从两个方面:(1)审视角度。同样的一篇文章,审视角度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例如对一篇传记,可以从作者的角度、读者的角度、传主人格成长与形成的角度来探讨文本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层面认识。对实用类文本而言,--般可以从情感、哲学、审美、文化等层面进行解读,发掘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十、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考点概述所谓“写作背景”,就是指文本中用来说明文本所述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写作背景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写作背景人手,是解读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实用类文本创作求真实、忌虚构,从背景对于内容解读的指示作用更显重要。了解写作背景的另一个任务是熟悉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概括。也就是从作家的角度了解背景。所谓“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写作意图,直接影响到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文本的结构安排等。所以,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一般包括:(1)时代和社会背景;(2)作者的写作动机;(3)文本的表达目的;(4)文本的表达方式;(5)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6)文本的隐含意义等。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考查着力点一般而言,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可以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文本中很难有这样的背景资料,因而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或者在事件中描述中表露出来的情感以及作者的一些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来分析,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十一、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1.“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考点概述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疑问、见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考点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对文本进行有创意地解读,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不能仅止于对文本的认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地分析,这些见解还应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时代要求。

      2.“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考查形式“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文本中这些问题一般是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往往会产生较大或深远的影响。文本中的某一问题在解读时可能存在不同的解答方式和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考查时一般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以“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句子形式设问。


展开余文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考查着力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在新的阅读理念下对考生阅读能力的深度测试,着重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求考生善于对文本内容进行辩证地分析、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练习划重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博物馆建立数字资源库,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等,人们将这种网络形式称为“网上博物馆”——既拓展了博物馆专业范围,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扩大了受众人群以及社会影响。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文物局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手段,满足观众在线观展的需求。登录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观众可以观看“十大精品展”“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出入境展览”等类别展览,也可以在地图上选择不同省份,观看当地举办的展览。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近年来的中国文物出境展也收录其中,例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秦汉文明展”、在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和兵马俑”等,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收录的展览数量有200多个。

      摘编自王珏《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

      材料二:

      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已经免费对外开放,但公众要欣赏这些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必须亲临一家家博物馆去看,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另外,还有一部分博物馆收取门票,公众必须付费进入。而北京上线的“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公众既不用耗费时间精力也不用购买门票就能在家欣赏文物藏品,显然这是一项实在的便民惠民之举。

      博物馆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传统博物馆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但相比而言,线上平台具有便捷、免费、互动等多种优势,传播范围更广。所以,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传统博物馆也要与时俱进,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以便向更多公众普及传统文化,让文物藏品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很多博物馆基于安保等方面考虑,只公开展示一部分馆藏文物,还有一部分文物藏品处于“沉睡”状态。如果博物馆借助大数据平台展览展示文物藏品,就可以消除安保之忧,降低管理成本。

      摘编自冯海宁《“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材料三: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打卡”地,一些精品大展现场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景象。但是线上展览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因为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是不一样的。线上展览受到观展设备、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操作不便捷、画面不清晰、切换不流畅,都会让观展体验大打折扣。另外,线上展消弭了空间感,也隐去了观展同伴,参观者难以直观地感受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妙,在观展过程中也没有伙伴可以交流,相应地减少了一些乐趣。但线上展览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闭展时间,让亿万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参观。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让观众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独自线上观展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

      线上展和线下展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差别,因此,线上展不应是简单地把线下展览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展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从三维到二维,少了空间的束缚,线上展览可以打破原有展线设置,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以更好地满足文博“发烧友”(线上观展核心人群)的需求。线上展览还应在增强互动性上做文章。博物馆要改变“我展你看,我说你听”的传统思路,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其中。如可以借鉴网络游戏的方式,带给观众生动有趣的体验。

      (摘编自吉光《线上展览靠什么“圈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上博物馆”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成果,也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有助于拓展博物馆专业范围,扩大受众人群以及社会影响。

      B.截至目前“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收录的展览数量超过200个,其中既有各类别展览,也有各省份展览,还有一些中国文物出境展。

      C.公众足不出户,就能在北京“博物馆大数据平台”上欣赏文物藏品,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又不用购买门票,实在是既方便又实惠。

      D.博物馆线上平台具有便捷、免费、互动和传播范围更广等多方面优势,更有利于普及传统文化,不久将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驻马店在线上举办多戈戟文物展,就可以登录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选择省份“河南”,找到相应展览在线观看。

      B.很多博物馆出于安保需要,对于部分珍贵的馆藏文物不公开展示;但如果博物馆能借助大数据平台来展示这些文物藏品,就不会有安保之忧了。

      C.与二维的线下展览相比,三维的线上展览少了空间的束缚,因而可打破原有展线设置,为观众提供更加多样的观展线路和更加丰富的展示内容。

      D.在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线上展中,观众可选择不同主题的参观路线,还可按个人需求对洞窟、壁画进行检索,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平台的优势。

      3.线上展览有哪些优势和局限?应如何改进?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答案】1.D 2.C

      3.①优势:开放时间没有限制,可随时随地自由参观;可多角度清晰显示,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省去排队、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②局限:不能身临其境面对实物,还可能受观展设备、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有损观展体验;难以直观地感受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妙,缺乏与同伴交流的乐趣。③改进:对展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实现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以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增强互动性,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其中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不久将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于文无据。材料二中提到“传统博物馆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后文虽说到线上平台的优势,但并不能因此得出这一结论,且线上平台是依附传统博物馆而存在的。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与二维的线下展览相比,三维的线上展览少了空间的束缚”不正确。线下展览是三维的,线上展览是二维的。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线上展览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闭展时间,让亿万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参观。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让观众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独自线上观展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可概括出其优势。“线上展览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因为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是不一样的”“线上展消弭了空间感,也隐去了观展同伴,参观者难以直观地感受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妙,在观展过程中也没有伙伴可以交流,相应地减少了一些乐趣”可概括出局限性。根据“线上展不应是简单地把线下展览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展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线上展览可以打破原有展线设置,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以更好地满足文博‘发烧友’(线上观展核心人群)的需求”“线上展览还应在增强互动性上做文章……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其中”可概括出改进方法。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余文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本。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标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层次的满足就越幸福。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2017年1月23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最近相继召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幸福”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不少地方正从见物不见人的GDP崇拜,逐步向见物更见人的“以人为本”转变。

      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如果政府和公众对幸福的理解有差异甚至有天壤之别,会不会出现政府所致力于提升的幸福,不过是强加于公众但实质上公众并不能感受到的“幸福”呢?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其实没那么难。评判幸福固然很难,但评判不幸福却很容易。比如说,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等等。我们不敢肯定什么是幸福 ,但我们肯定有能力消除这些不幸福因素。当越来越多的导致不幸福的因素被消灭,幸福感必然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须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C.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D.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这一状态,就是幸福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幸福的看法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谈论的角度不完全相同。

      B.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

      D.要想真正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政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就会幸福。

      B.让个体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活快乐,就是幸福。

      C.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工资,家庭就会幸福。

      D.大幅度提高国民的工资待遇,国民就会幸福。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

      【答案】1.D 2.D 3.B

      4.(1)采用引证法。材料一谈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文中引用了先秦诸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和《大学礼记》中的很多名言警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既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2)论述层次清楚。文章设置了三个小分论点:“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层层深入,论述很有条理。

      5.(1)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2)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3)敢于担当,奉献社会;(4)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5)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6)享受到社会公平、自由;(7)手中的权利能够约束政府的权力;等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内容”理解错误。材料一原文是“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B.“《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说的是“《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C.“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理解有误。原文并没有将两种幸福观的危害程度进行比较。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要想真正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说法错误。材料三说“评判幸福固然很难”,因此说“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比”并不现实。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举出了我国公民持有的两种确的幸福观,一种是资源占有幸福观,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材料二否定了这两种幸福观,分析了其危害,指出其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所以,材料二最后得出结论:人的自由而全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A.国家推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是小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不能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B.让个体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符合材料二的观点,可以作为论据。C.考上好大学,将来有好工资,也是物质万面的满足,也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D.提高工资待遇,仍然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也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手法及论证结构的能力。首先通读材料一,明确本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大量运用了例证法,先后列举了先秦诸子中的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等名言,这些名言警句证明自己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设置了三个小分论点:①“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从物质享受和精神快乐两个方面来审视幸福,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精神快乐这一方面;②“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③“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对于幸福真谛的探寻,文章先从先秦诸子的典籍中列举了幸福具有的内涵,再到结合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的关系,最后得到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的结论。层层深入,论述很有条理。

      5.本题考查学生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材料一在第二段非常明确地提出“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的“幸福”看法;材料一第三段提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的“幸福”看法;材料一第四段提出“以坚守志向为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的“幸福”的看法;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点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可以得出,幸福就是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幸福就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据材料三最后一段“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可以得出,幸福就是享受到社会公平、自由;据“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可以得出,幸福就是手中的权利能够约束政府的权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来,一度广受欢迎的广播剧重回大众视野。在抗击疫情中,广播剧迅速行动,用声音的力量凝心聚力、鼓舞人心。《大爱无疆》《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等广播剧应时而出,讲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故事。与此同时,《安家》《法医秦明》等热播影视剧的衍生广播剧同步播出,也受到广大听众欢迎,为广播剧的持续升温加柴添薪。

      广播剧是用声音塑造听觉形象的戏剧艺术,可以充分展现声音艺术的魅力,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听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与影视剧等视听综合艺术形式相比,广播剧的独特魅力在于通过演员的声音塑造角色,用音乐和音响效果营造环境气氛,以虚写实、以声传神,由此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尤其在表现难以视觉呈现的戏剧场景时,广播剧的这一优势更加突出。剧作家曹禺曾评价优秀的广播剧能让人“听得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融为一体,使人神往,耐人回味”。

      广播剧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欣赏电影、戏剧不同,听广播剧无需特定环境,也不需要大段时间。通勤途中、运动时、就餐时,甚至在等候的间隙都可以收听广播剧,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得审美体验。此外,广播剧的制作灵活机动,适合充当特殊题材作品布局的前锋。比如在科幻小说《三体》的视听化改编作品序列中,广播剧已率先与听众见面,不仅让人“先听为快”,还为同一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炉预热。

      当前,广播剧不仅“重磅回归”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呈现出紧随时代的崭新态势。一方面,广播剧紧扣时代主题,展现时代精神,用声音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感人肺腑的当代故事。比如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的广播剧《今生无悔》,艺术地再现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科学家黄旭华的奋斗人生,既是一部英模剧,也是一部科普剧。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广播剧的文本来源越来越丰富。除了原创广播剧和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广播剧之外,今天的广播剧还不断从影视剧、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文艺作品中汲取素材,不仅为听众带来更多选择,更能培育出新一代的广播剧听众。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剧的传播路径也更加多样。过去,广播剧大多通过广播电台、录制CD的方式传播;如今,网络在线播放或下载是更主要的收听方式。除手机、车载广播之外,智能家居用品也可以成为播放载体,让广播剧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受益于鼓励广大用户生产内容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配音演员和配音爱好者加入到广播剧的制作中,网络广播剧的民间社团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以在广播剧的舞台上尽展才华。

      广播剧的新颜新貌还体现在作品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连接中。一些音频平台不仅与传统广播电台深度合作,而且重新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垂直细分领域,深入挖掘用户喜好,从而做到精准推送。同时,借力音频平台的互动技术,听众在收听广播剧的同时,可以发送即时弹幕与素不相识的听友展开交流。这让收听广播剧不再是“独乐乐”,而是延展为随时点评、互动交流的社群活动。

      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和5G技术还会创造出更多新颖的音频产品消费场景。无论技术如何赋能,作品品质始终是创作的生命线。当前广播剧热度回升,虽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新传播媒介助力,更关键的还是作品本身扎实过硬的品质,以及深耕生活的创作方法。打造出根植现实生活、满足社会需求的好作品,依然是广播剧持续升温的保障。

      据《2019—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已达4.89亿人。其中,“80后”“90后”是在线音频消费主体,他们文化需求强烈,并乐于为高品质文艺产品付费。可以说,包括广播剧在内的音频文化消费市场是一片正在开启的蓝海,“耳朵经济”有望进一步开发。这既是对广播剧创作的正向激励,也对广播剧作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广播剧未来可期。

      (摘编自杨小琉《广播剧,听出时代新声》)

      材料二∶

      早在几年前,国内大部分广播剧制作团队就开始尝试从专门从事广播剧创作到果断地增加艺术门类,从“创优剧、精品剧”到研发各种通俗的栏目剧、小说剧、小品剧的思维转变,不断以市场需求、听众需求为指引,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受益匪浅。

      而着眼于未来,广播剧的创新又迫在眉睫,广播剧如何与市场接轨,传统化的广播剧如何在新形势下“突围”,所有这些,除了观念更新、结构更新外,还急需一个专业的、稳定的、长期的播放平台,这样既可以进一步稳定广播剧的品牌价值,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效益的市场价值,同时可以改变广播剧高高在上、远离普通民众的局面,这对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化推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实现"品牌+效益"的良性结合。

      无论雅人、俗人,追新求变,是他们共同追求的一种审美心理。当我们提倡撰写通俗广播剧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忽略了雅俗共赏,但我认为雅俗共赏,俗是基础,通俗不是低俗,不是低级趣味,雅与俗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虽然差别很大,但两者并非水火不容、完全背离,而是有着相交重合的部分,高明的编导,就是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寻找雅俗均能接受的契合点,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俗中求雅,一是化雅为俗。

      (摘编自王爽《浅谈广播剧的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基于抗击疫情的需求,广播剧得以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再次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B.广播剧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还能根据听众喜好进行资源重整,做到精准推送。

      C.新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得广播剧创作者能够根植现实生活,创作出高品质作品,为广播剧持续升温提供保障。

      D.寻找雅与俗二者的契合点,俗中求雅,化雅为俗,撰写雅俗共赏的通俗广播剧,成为广播剧作者的不二追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播剧能够表现时代主旋律,也能够为特殊题材作品造势,这与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灵活的制作特点是分不开的。

      B.伴随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播剧创作题材日益丰富,传播途径更加多样,既扩充了收听资源,也扩展了收听群体。

      C.越来越多的配音爱好者加入广播剧制作,在增强创作力量、丰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使广播剧的应用场景越发丰富。

      D.借助音频平台互动技术,听友们在收听广播剧的同时,可以发送即时弹幕进行交流,增加欣赏乐趣,丰富审美体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助推广播剧发展的一项是(    )

      A.演员用声音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B.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网络作品层出不穷

      C.手机、车载及智能家居用品等成为新型播放载体

      D.音频平台的互动技术被广泛应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从材料二看,广播剧应如何创新?

      【答案】1.B 2.C 3.A

      4.①首先立足广播剧现状,介绍其独特魅力和优势;②然后阐述广播剧紧随时代的崭新态势;③进而提出打造高品质作品的要求;④最后点明广播剧发展未来可期。

      5.①紧随市场需求,调整创作方向,增加艺术门类;②建立专业、稳定、长期的播放平台,实现“品牌+效益”的良性结合;③撰写雅俗共赏的广播剧,找到雅与俗二者的契合点,满足人们共同的审美心理需求。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基于抗击疫情的需求,广播剧得以重新回到大众视野”错。原文是“在抗击疫情中,广播剧迅速行动,用声音的力量凝心聚力、鼓舞人心”,并未体现广播剧重回大众视野是“基于抗击疫情的需求”;C.“使得”强加因果。原文是“当前广播剧热度回升,虽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新传播媒介助力,更关键的还是作品本身扎实过硬的品质,以及深耕生活的创作方法。打造出根植现实生活、满足社会需求的好作品,依然是广播剧持续升温的保障”,原文并非因果关系;D.“撰写雅俗共赏的通俗广播剧,成为创作者的不二追求”表述绝对化。原文是“当我们提倡撰写通俗广播剧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忽略了雅俗共赏”。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也使广播剧的应用场景越发丰富”文中无据。原文是“越来越多的专业配音演员和配音爱好者加入到广播剧的制作中,网络广播剧的民间社团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以在广播剧的舞台上尽展才华”。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助推”二字。B项能为广播剧提供素材;CD从形式新颖和互动方面助推广播剧;而A项只是广播剧本身的特点。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由疫情期间广播剧的回归引出话题,第二段和第三段介绍广播剧的特点和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如“分展现声音艺术的魅力,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听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它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等。可见材料一首先立足广播剧现状,介绍其独特魅力和优势;材料一第四段关键句是“当前,广播剧不仅‘重磅回归’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呈现出紧随时代的崭新态势”,第五段关键句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剧的传播路径也更加多样”,第六段关键句是“广播剧的新颜新貌还体现在作品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连接中”。这部分阐述广播剧紧随时代的崭新态势;第七段关键句是“无论技术如何赋能,作品品质始终是创作的生命线”,第八段关键句是“……既是对广播剧创作的正向激励,也对广播剧作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广播剧未来可期”。可见这是先提出打造高品质作品的要求;最后点明广播剧发展未来可期。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广播剧如何创新。材料二第一段说“国内大部分广播剧制作团队就开始尝试从专门从事广播剧创作到果断地增加艺术门类”“从‘创优剧、精品剧’到研发各种通俗的栏目剧、小说剧、小品剧的思维转变,不断以市场需求、听众需求为指引,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受益匪浅”。由此可见广播剧要紧随市场需求,调整创作方向,增加艺术门类;材料二第二段说“除了观念更新、结构更新外,还急需一个专业的、稳定的、长期的播放平台”“是实现‘品牌+效益’的良性结合”。由此可见广播剧要建立专业、稳定、长期的播放平台,实现“品牌+效益”的良性结合;材料二第三段说“当我们提倡撰写通俗广播剧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忽略了雅俗共赏”“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可见广播剧要撰写雅俗共赏的广播剧,找到雅与俗二者的契合点,满足人们共同的审美心理需求。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划和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诸多科学智慧,而其中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为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智慧。

      紫禁城的营造尺寸和体量标准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斗口”与“材份”。“斗口”是紫禁城古建筑的模数标准。紫禁城内所有的建筑,均以斗口尺寸为基准。所谓斗口,即古建筑斗拱的某个指定位置,该位置的尺寸作为整座建筑尺寸的基准,称为1斗口。比如紫禁城某古建筑,柱子直径为6斗口,柱高为58斗口,那么只要确定1斗口的实际尺寸,檐柱直径、檐柱高度就很容易算出来。紫禁城古建筑梁、柱等所有构件尺寸及建筑的总体尺寸,均由斗口尺寸放大而来。

      “材份”是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量大小确定的参考标准。对于紫禁城建筑整体而言,其建筑构造组成基本相同,但建筑等级高低不同,建筑体量大小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技术人员通过材份制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的快速施工。清朝官方的具体做法为:将建筑用材大小分为十一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斗口尺寸不同。对于不同的宫殿建筑而言,只需确定其用材等级,即可确定其建筑体量大小。

      “9”和“5”是紫禁城建筑喜欢使用的数字。我国古人把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而阳数中,“9”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数量最多;“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寓意帝王权威的至高无上。古代工匠在营建紫禁城过程中,巧妙地把“9”“5”融入到建筑中,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紫禁城重要宫殿的建筑如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等建筑的平面布局都是长度方向为9间、宽度方向为5间的布局方式,来体现“九五至尊”的思想。作为明清时期我国政治权力的中心,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土”字形大台基在平面布局上也有“九五至尊”的概念。台基南北相距234米,东西相距130米,二者之比也刚好为9:5。这无疑又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取材于周乾的《紫禁城数字趣话》)

      材料二:

      紫禁城的布局体现着设计者的诸多智慧。

      “(甲)”的巧思是其中一个明显特征。紫禁城的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景山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金水河经城隆庙蜿蜒而南,一路弯弯曲曲,过武英殿转而向东,过太和门、文渊阁,从东南角楼下流出紫禁城。金水河不但为紫禁城内的人们提供了排水通道,还和景山相呼应,形成了有山有水、山水协调的审美意象。金水河的河面低于紫禁城的地面,紫禁城的主体部分就建在景山和金水河间的向阳台地上。通过景山和金水河,紫禁城在审美意义上做到了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致。

      “负阴抱阳”也是紫禁城布局的一个特色。城内所有重要宫殿面南而立。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这种布局形式有着地理学上的科学意义: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

      紫禁城布局还有一个特点是“(乙)”。“取正”即建筑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轴向方向。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代工匠依据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施工经验总结,即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向心”即所有的次要建筑朝向主要建筑。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筑均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其主房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均为东西向,面临主房而立。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得房屋的间距较小,有利于实现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同时,这种朝向布置体现了紫禁城古建筑在方位上的统一性及协调性,毫无杂乱之感。

      (取材于周乾的《紫禁城的布局智慧》)

      材料三:

      紫禁城建造者具有丰富的智慧。他们采取多个科学的采光方法,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

      “坐北朝南”的布局有利于建筑采光。门窗朝南开的建筑布局称为“坐北朝南”。紫禁城古建筑群中重要的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在建筑南侧通开门窗,北部则大部分为墙体,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建筑采光。太和殿南立面共有11个开间(开间即在长度方向上的柱距),每个开间均设有隔扇门或窗。当隔扇门及窗开启时,殿外的光线很容易照射进来。

      屋檐起翘有利于光源的引入。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檐部向外挑出(一般为柱高的1/3左右),并略带上翘的弧度,形成优美的曲线,称为“挑檐”。这种曲线形屋面檐口上翘的做法,遮蔽阳光少,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采光。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与现代建筑挑檐有明显区别。现代建筑一般没有大的挑檐,太阳光透过窗玻璃直接进入室内,使室内明亮。在夏季过量光线射入室内的同时会带进大量热量,导致空调能耗的上升。因为窗口亮度较高,给室内的人们带来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的干扰。

      相比而言,紫禁城古建筑的大挑檐阻挡了大量直射光经由门窗直接射入殿内,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筑地面,经由地面漫反射到殿内其他地方。外部直射光经过挑檐的过滤和遮挡变得柔和。不仅如此,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在夏天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时间照入室内,而在冬天正午时分阳光则恰能照入建筑最深处,以获得建筑内部最佳的采光效果。

      建筑内部的材料可反射光源。紫禁城宫殿建筑的采光离不开光线在建筑内部的反射,而这种反射作用主要通过墙体和地面材料进行。

      紫禁城建筑内部有光润如玉的金砖地面、朱红的立柱和浅黄色的墙壁,其表面均有光泽,反射率较高;而建筑内部的青绿色的顶棚表面没有光泽,反射率低。前者经光斜向照射时,给人们以质感强烈的感觉,增加了建筑内部的亮度,且由于光影效果,构件表面会出现明暗变化,显出轮廓;后者当阳光照射到其表面上时,则给人们以质感平淡的感觉,表面会反射出较浅的漫射光。另外,光线射入建筑内部后,由于顶棚的反射率低于地面和墙面的反射率,所以投入建筑内部的光线方向是由下向上的,因而建筑内部的下方有着清晰的光影,便于人们在其中活动,而建筑内部的上方给人以柔和之感。这些来自地面的自下而上的光与来自其表面的漫射光,使得紫禁城建筑内部光线亮度适宜,达到视觉与感觉的完美相融。

      门窗是建筑内部采光的重要通道。紫禁城建筑的早期,门窗都是用纸裱糊的。所用窗户纸质量上乘、采光及防风御寒效果非常好。从清代康熙朝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海关的开放,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平板玻璃也随之输入我国,并开始使用于紫禁城建筑门窗上。玻璃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紫禁城内的采光条件。

      (取材于周乾的《朝向+选材+结构,紫禁城里的采光“黑科技”》)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紫禁城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表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B.紫禁城古建筑的梁、柱等所有构件总尺寸基准为一斗口。

      C.紫禁城建筑体量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建筑等级高低的不同。

      D.数字“9”“5”融入建筑中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

      2.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紫禁城“负阴抱阳”布局特色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紫禁城重要宫殿南面开设门窗较多,北面较少。

      B.紫禁城背阴向阳的建筑布局适应中国的地理条件。

      C.紫禁城“负阴抱阳”的建筑布局符合老子的观点。

      D.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均面南而立,背阴而向阳。

      3.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紫禁城内部设计不利于反光的一项是(    )

      A.光润如玉的地面 B.浅黄色的墙壁

      C.青绿色的顶棚 D.质感强烈的立柱

      4.根据材料二文意,在文中甲、乙□□□□处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紫禁城布局的特点。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归纳概括紫禁城建筑的特点以及它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哪些观念。

      【答案】1.C 2.D 3.C

      4.背山面水(前水背山)、取正向心

      5.(1)紫禁城喜欢使用“9”“5”数字,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九五至尊”及帝王权威至高无上的思想。

      (2)①紫禁城布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②紫禁城布局取正向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③紫禁城内部光线亮度适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原文说的是“对于紫禁城建筑整体而言,其建筑构造组成基本相同,但建筑等级高低不同,建筑体量大小也不同”,选项中“紫禁城建筑体量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建筑等级高低的不同”将两者关系颠倒,表述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原文说的是“城内所有重要宫殿面南而立”,选项所说“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均面南而立,背阴而向阳”扩大了范围。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C.根据原文“紫禁城建筑内部有光润如玉的金砖地面、朱红的立柱和浅黄色的墙壁,其表面均有光泽,反射率较高;而建筑内部的青绿色的顶棚表面没有光泽,反射率低”可知青绿色的顶棚不利于反光。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能力。甲处,根据前文“紫禁城的布局体现着设计者的诸多智慧”,和后文“紫禁城的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景山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可知,紫禁城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乙处,由下文分别对“取正”“向心”的解释可知,另一个特点是“取正向心”。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一问:由材料一“我国古人把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而阳数中,‘9’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数量最多;‘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寓意帝王权威的至高无上。古代工匠在营建紫禁城过程中,巧妙地把‘9’‘5’融入到建筑中,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可以概括出紫禁城喜欢使用“9”“5”数字,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九五至尊”及帝王权威至高无上的思想。第二问:由材料二“通过景山和金水河,紫禁城在审美意义上做到了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致”“意思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可以概括出紫禁城布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由材料二“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得房屋的间距较小,有利于实现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可以概括出紫禁城布局取正向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由材料三“紫禁城建造者具有丰富的智慧。他们采取多个科学的采光方法,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紫禁城古建筑的大挑檐阻挡了大量直射光经由门窗直接射入殿内,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筑地面,经由地面漫反射到殿内其他地方。外部直射光经过挑檐的过滤和遮挡变得柔和”“这些来自地面的自下而上的光与来自其表面的漫射光,使得紫禁城建筑内部光线亮度适宜,达到视觉与感觉的完美相融”可以概括出紫禁城内部光线亮度适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2021学年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下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小说阅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