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464  2021-06-19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小说阅读
 一、环境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与散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在景物特点及技巧等方面绝大部分是相同的。如果有区别的话,区别在于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更尊重小说的文本特征,更贴切小说的文体特征来分析、作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4.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5.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社会环境。

      二、情节

      “梳理概括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①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节。②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这种试题有时候要求考生用--句话概括故事情节,有时候要求考生就某一角 度对小说情节(情感变化)进行概括。概括情节的角度:

      1.找出线索,理清文脉。线索是贯串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一篇小说可以以物或人为线索,也可以以时间、空间为线索。找出了小说的线索就把握了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2.明确冲突,把握矛盾。小说情节的发展是矛盾冲突。激化的体现,因此概括小说的情节要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

      3.简明扼要,全面概括。概括情节要言简意赅。一般采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的形式概括情节。概括时不要遗漏要点,一定要概括全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三、鉴赏小说的结构艺术

      (一)叙述技巧

      1.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顺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形成对比相互照应。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结构技巧

      1.悬念: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即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人胜。

      2.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照应: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4.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5.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6.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7.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8.突转(欧亨利式结尾):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人物

      1.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的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展开全文阅读
      2.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3.语言描写。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对语气情态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6.白描和工笔。白描指使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工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方法。表达的文字细腻、色彩浓郁,往往借助对比、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客观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心理。

      7.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作正面、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这种笔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练习划重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权,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展开余文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D.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2.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3.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为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3.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后面又主动帮助招待所清理装修垃圾,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④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文中只是说有年轻人学的不耐烦,不能表明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谋篇布局的能力。题干是“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学生首先结合文本二明确赵树理小说的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从读者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由文本二“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可知,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上较为巧妙,小说以“手套”为线索,串联故事情节,如“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写买手套保护手;“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写干活忘了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写戴手套,丢手套等,用“手套”将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从结尾的设置来看,小说的结局突转。陈秉正老人“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塑造人物手法的能力。塑造人物手法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外貌和侧面烘托等角度进行分析。外貌描写:“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的特点、形状进行特写,表现了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语言描写:“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教育年轻人踏实认真学习才能学成一双巧手。心理描写:“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这两处心理描写一方面写出她体谅孩子,一方面写出他转动木料,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侧面衬托:“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表现了陈秉正的手劲很大,是一双劳动的手;“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通过副组长王新春的语言写出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伏侍盥漱毕,方往探春处来,只见院中寂静,只有丫鬟婆子,诸内壸近人在窗外听候。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姑嫂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又接说道:“咱们这个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来,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知园圃的,派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便点头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道:“好主意。果然这么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园子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探春听了,便和李纨命人将园中所有婆子的名单要来,大家参度,大概定了几个人。又将他们一齐传来,李纨大概告诉与他们。众人听了,无不愿意。也有说:“那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这一个说:“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玩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官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

      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便向册上指出几个来与他三人看。平儿忙去取笔砚来。他三人说道:“这一个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况他老头子和他儿子,代代都是管打扫竹子,如今竟把这所有的竹子交与他。这一个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虽是玩意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得他去再细细按时加些植养,岂不更好?”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院里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二季的玫瑰花,共下多少花朵儿,还有一带篱笆上的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花、藤花,这几色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好些钱。”

      探春笑道:“原来如此。”又共斟酌出几人来,俱是他四人素昔冷眼取中的,用笔圈出。探春与李纨明示诸人:某人管某处,“按四季,除家中定例用多少外,余者任凭你们采取了去取利,年终算账。”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账,他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每常的旧规,人所共知的。如今这园子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的手,每年归账,竟归到里头来才好。”宝钗笑道:“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脂、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簸箕、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账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得下四百两银子。


展开余文
      众婆子听了每年终无故得钱,都喜欢起来。

      (选自《红楼梦》第56回,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探春管理大观园,废除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实行承包责任制,把大观园分包给几个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

      B.探春作为贵族小姐、封建主子,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发现大观园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意识到大观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难能可贵。

      C.宝钗从实际出发,认为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提出“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的建议,让探春的改革更加完善。

      D.探春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用兴利除弊的改革使她的姊妹姑嫂、贾府的丫鬟婆子对她心生畏惧,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

      2.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探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是作者曹雪芹浓墨重书的一个典型女性形象,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文中对宝钗、李纨、平儿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贾府管理方面的不足,也说明探春的改革在贾府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C.选文在探春安排妥当后,又详写年终算账的细节,从侧面烘托了探春的独特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D.选文以探春改革为线索,呈现了探春为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所作的努力,表明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

      3.林语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在英文版《红楼梦》的介绍文字里,一再强调他最喜欢《红楼梦》中的“探春”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4.《红楼梦》是一曲女子命运的悲歌。贾探春发起的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观园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一语更是道破探春之悲。结合选文来看,探春“悲”在何处?

      【答案】1.D 2.C

      3.(1)善于思考。探春发现贾府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浪费现象,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弊病。(或:清醒睿智,有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有远见)(2)机敏能干。她去赖大家吃酒,了解赖大家花园的管理方法,认定可以借管事之机在大观园实行管理制度地改革,“兴利除宿弊”。(或:精明,敢作敢为,处事练达)(3)家族责任感强。探春发现贾府大观园管理的弊病之后,付诸积极的行动,主动积极地进行改革,不但为贾府节省了一笔开支,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仆人们也得到了好处,改变大观园的疲敝之态。

      4.(1)才华出众、志向高远的她却偏偏生于家道没落之时,时运不济之日。(2)她曾“兴利除宿弊”,一展理家之才,却只能从大观园节流入手,无法长久按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理家。(志向远大之悲)(3)她的积极改革之举,不能挽救贾府的衰败之势。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D.“心生畏惧”以偏概全,从文中“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众婆子听了每年终无故得钱,都喜欢起来”等内容可以看出,她的姊妹姑嫂、贾府的丫鬟婆子对探春有喜爱也有敬畏等。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C.“从侧面烘托了”错误。“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如今这园子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的手,每年归账,竟归到里头来才好。””这是语言描写,属于正面、直接的描写。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从小说中,探春她去赖大家吃酒,不经意间了解赖大家花园的管理方法,而此时的贾府有众多的园子,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诸多浪费现象,管理方法需要提高,所以,探春就提出参考赖大家的方法对贾府花园管理进行改革,从中可见其机敏且善于思考;而在施行之前,她“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知园圃的,派他们收拾料理”,从而“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从中可见其对事物有透彻的认识,体现出她的能干。而从她发现贾府大观园管理的弊病之后,勇于改革弊病,不但为贾府节省了一笔开支,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仆人们也得到了好处,改变大观园的疲敝之态,让贾府这只百足的将死之虫又有了些生气,可见探春是有着强烈的家族责任感的。正是拥有这样的性格才造就了探春这样一个特别的人物,也正是林语堂喜欢她的原因所在。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分析理解能力。探春的判词中有“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句子,这一语道破她的悲剧命运。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是庶出且是女儿身,这就决定了她在贾家的地位,虽然“才自精明”,但她所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她生于家道没落之时,所谓“生于末世”,时运不济,纵使她有着过人的才华,也无法使贾府这只百足之虫死而复生,所以,这里显示出探春有才华而无法施展之悲;同时,从她对贾府上上下下情况的了解,以及在改革大观园管理制度时的井井有条,可看出探春是极有管理才能的,但她的才能是无法完全发挥的,她对大观园的“兴利除宿弊”虽收到不错的效果,但也只是节省了区区四百两银子,这对于偌大的贾府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扭转局面。所以纵然探春“志自高”,但也只能接受“运偏消”的命运,这是她志向远大之悲。所以,探春的悲剧命运是家族悲剧所造成的,也是时代悲剧所造成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笛音

      李铭

      本地要排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去的。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

      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从北京高薪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负责这个戏的音乐设计。

      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吹毛求疵,不好接近。

      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是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使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

      吴大咖不说话,背向后仰,躺椅被压成弓形。吴大咖闭眼,良久睁开,问,你演奏几年了?

      演奏员被问蒙了,答,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

      这跟职称没有关系。吴大咖提高了嗓门。

      换人!吴大咖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样,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被撤换掉了,气得演奏员逢人就骂吴大咖傲慢无礼。

      眼看事情变得尴尬起来,文化主管部门赶紧从省城歌舞团请来一位最好的笛子演奏员。这演奏员是一个女孩,职称一级,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

      吴大咖听完一曲,摇头叹息。人又被他给开了。

      本地文化官员坐不住了,笛子独奏在整个戏里只占了一分半钟,吴大咖如此挑剔有点儿叫人不能理解。

      趁着吃饭的时候,本地文化官员委婉地表达了看法。吴大咖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吴大咖苦笑一声,说,这是一段表达乡村恬静生活的音乐,在整个戏中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分半钟,整个戏就要减分。

      前面两个演奏员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他们的演奏哪里不好?见吴大咖如此固执,本地文化官员也就直接问了。

      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

      本地文化官员哭笑不得,声音还有干净不干净之说!这……真是叫人费解。

      吴大咖的音乐设计停滞不前,眼看着全省艺术节召开在即,本地文化官员气得索性不再去过问了,让这个怪异的吴大咖自己折腾去吧。反正合同签了,不按时完成看他怎么交代。

      吴大咖提出要求,要去本地乡下采风。

      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屯,吴大咖开始深扎生活了。这一天,吴大咖一行人到了本地最闭塞的山村。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笛音真干净!

      他们找到一户农家,笛音就是从这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吹笛子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问了才知道,这失明女孩初学,只会吹一首曲子。

      吴大咖大喜过望,跟女孩家人商量,要带她回去录笛音。

      女孩儿父母给孩子买笛子,就是想鼓励从小双目失明的女孩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见有人愿意帮助女儿,心里自然欣喜。

      吴大咖带女孩回到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

      这个戏大获成功,在艺术节上夺得最高荣誉。

      吴大咖要走的当天晚上,剧组一起吃饭。吴大咖端起酒杯特意敬了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想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哦!演奏员明白了,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呢,她从业时间短,成绩斐然啊,你为什么也不用?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但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两段交代的内容,为下文吴大咖坚持寻找最干净的笛音的情节做了铺垫。

      B.吴大咖临走时特意给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敬酒,这一细节与上文本地演奏演员认为吴大咖傲慢无礼形成了对比,使吴大咖的形象更高大、饱满,令人敬佩。

      C.小说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描绘盲女的笛音,先将笛音比作流水,描绘其清纯的特点;又用吴大咖听笛音后眼含泪花的情景来衬托笛音的感人力量。

      D.生活在“本地最闭塞的山村”的盲女使这个戏夺得最高荣誉,而国家一级、二级演奏员却遭到吴大咖淘汰,这有力地讽刺了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

      2.小说以“笛音”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吴大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D

      2.①故事情节围绕吴大咖寻找最干净的笛音展开,“笛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笛音”不仅能表现前两个演员的匠气和欲望及盲女的纯正内心,还能表现出吴大咖对“最干净的笛音”的执著追寻。③暗示文章主题,借用“笛音”悠扬动听的意境来暗示文章追求美好的主题,同时使标题具有诗意的美感。

      3.①热爱音乐,事业心强;②生活简朴,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③要求严格,对演员不留情面;④工作认真,坚持己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讽刺了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是错误的,属于无中生有。文章写“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但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突出吴大咖对失明的女孩儿“笛音”的纯粹干净,但并非是要讽刺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写到吴大咖对音乐的挑剔和严格,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然后写到他换掉了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然后又换掉了省城歌舞团的最好的笛子演奏员,最后从山村请来了一位初学笛子的双目失明的女孩,最终这个戏大获成功。所以整个故事情节是围绕吴大咖寻找最干净的笛音展开的,可以说“笛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吴大咖换掉当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的原因是他的声音里匠气太重,而换掉省城歌舞团获得大奖的笛子演奏员的原因是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这些都是通过“笛音”表现出来的。而整个故事情节就是围绕吴大咖寻找最干净的笛音展开的,最终他从深山中找到了他认为干净的笛音,所以“笛音”也表现了吴大咖对“最干净的笛音”的执著追寻。“笛音”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吹毛求疵,不好接近”可知,吴大咖热爱音乐,事业心非常的强。由原文“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是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可知,吴大咖生活简朴,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由原文“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可知,吴大咖要求严格,对演员不留情面。由原文“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使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并且他认为当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和省城歌舞团获得大奖的笛子演奏员因为笛音 “不干净”而坚持换掉,并且在去本地乡下采风的时候找到了他认为笛音“干净”的演奏者,从而看出吴大咖工作认真,坚持己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横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极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2.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示的内容。(每次限十字内)

      3.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

      【答案】1.A

      2.①是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②丧失廉耻之心③职业乞丐的无赖相④对人生的冷漠麻木

      3.女人人性扭曲,已成为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由”表示了不断有人“少”掉,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多角度地运用了横向对比”“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错误。作者刻画女人运用了细节描写和纵向对比,一开始令人同情,后来令人憎恨。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第一次笑是“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这里的“阴森森”刻画出一种对人的不信任,写出女人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第二次笑是“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人家已经给了她一角钱,她还赖着不走,继续纠缠,这个“笑嘻嘻”写出人物已经丧失了羞耻之心。第三次笑是“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受到呵斥后她“嘴笑得更开了”,活画出职业乞讨者的无赖相。第四次笑是“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被人拒之门外,她只是“冷笑一声”,说明见多了这样的情形,并不放在心上,写出她对社会的冷漠,麻木。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题目是“人,又少了一个”,这个女人为什么不能算作“人”了?你看她刚刚乞讨时,“缩缩瑟瑟地”,声明“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还拿出照片来证明她也是大学毕业的,不断说“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得到米之后“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那时候她虽然也乞讨,但是有羞耻心,懂得感恩,还有“人”起码的尊严。后来,她已经把乞讨当做了职业,毫无羞耻心地赖在人家门前要钱,被拒之门外也毫不在意,她已经人性扭曲,已成为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人才算真正的人,因为苦难的经历并不能博得人们的同情,而奋斗的历程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一个“又”字,表明了她并不是唯一一个变成这样的人,也不是个例,说明当时社会不断有人“少”掉,这就使作品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

      五、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

      一只布袋

      刘震云

      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老丁和老韩是好朋友。

      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种地的整天和牲口、庄稼打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说话,本不该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上山打兔,爱唱上党梆子。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精神焕发。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或是君臣,或是父子。有时唱一个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唱起戏来,往往忘了打兔。

      两人是朋友,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常在一起割草。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家,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两人都想捡这物件,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得比胭脂快,早一步跑到物件前。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嫣红便将这只布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了家。

      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两口子夜里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漏出半点风声,我用绳子勒死你。”把嫣红吓哭了。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了:“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①“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拾的。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②“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就得经官。”

      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我好不了,也不让你得着便宜。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就是再分钱给他,两人也算掰了。老韩也赌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告就告吧。”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粜完黄豆,又结了霍州粮栈欠老温家小麦的钱,共六十七块大洋。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由着牲口往前走。路过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老曹惊出一身汗。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但路上哪里还有布袋的踪影?老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打问,问了百十个村落,口千舌燥,水米没打牙,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本来大家不知道,让老丁一闹,大家全知道了。老曹便寻到老韩家。老韩见瞒哄不住,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

      又说:“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交代;我不上吊,老婆也得上吊。”

      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老曹又说:“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老韩又有些猝不及防。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

      因为一只布袋,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节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只布袋”是小说行文线索,从嫣红捡布袋、两家争布袋到老韩还布袋,小说的基本情节都是围绕这只布袋逐步展开的。

      B.老韩失去的朋友老丁不是真朋方,得到的朋友老曹也未必是真朋友,得到朋友和失去朋友都是阴差阳错,充满了意外和偶然。

      C.小说对老曹丢失和寻找布袋的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解答了前文嫣红为什么会捡到布袋的疑问,也交代了后文老曹与老韩成为朋友的缘由。

      D.小说通过“一只布袋”引发的风波,刻画了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比如老丁平时做生意不爱说话,跟老韩争辩时却是口齿伶俐,义正辞严,句句在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老曹从老韩那找回布袋时,先是查验银元的数目对不对,这一举动将老曹自私多疑的性格特点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B.小说中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段来刻画老韩这一形象,人物非常有生活气息,既鲜活生动又真实接地气。

      C.小说开头“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这类语句明显借鉴了民间文学的表述方式,叙事也采取了“凡事有原委”的传统模式。

      D.小说的叙述语言平实、简洁、洗练,又娓娓道来,展示了浮生百姓的生活状态,具有现实意义。

      3.言为心声,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达了老丁怎样的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

      4.小说在老曹找到布袋后,在五个段落中连用五个“又”写老曹说话,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

      【答案】1.D 2.A

      3.①逼老韩说出分钱的意见;②为自己分钱找一个合理借口。

      4.既表达了失而复得的激动与喜悦,突出了老曹真心实意的感激,也从侧面映衬出老韩的尴尬无语;“又”重复出现5次,富有气势,能引导读者思考文章的主旨: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行文简洁明快,情节推动迅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D.“义正辞严,句句在理”分析错误。根据文意可知,老丁其实并无什么“正义”可言,话语也无“道理”可辨,老丁找老韩论“理”,究其根本还是出于他那颗贪婪的利益心,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所谓友情在利益面前是何其脆弱。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A.“将老曹自私多疑的性格特点充分地暴露了出来”错误。老曹只是急切想知道丢的东家的钱受否够数,这是人之常情,不是自私多疑。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当老韩向老丁说“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时,老丁说“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老丁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有人认领,那就作罢;如果无人认领,那你老韩不能一个人独吞,自然有我老丁的一份,这一份是多少,该怎么分,得有个“说法”,这是明显在逼老韩说出分钱的意见。当老丁提出“见了面,分一半”时,老韩说老丁是在“耍浑”,老丁说“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其实在老丁那里,是毫无“理”可言的,钱是别人捡的,与他没有关系,他之所以将“理”作为进逼老韩的武器,还是自己的贪婪心在作祟,他这样说不过是为自己分钱找一个合理的借口罢了。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作品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老曹在拿到布袋后,不间断地紧追着说了五句话。“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这一句是老曹对老韩人品的高度评价。“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交代;我不上吊,老婆也得上吊”这两句是老曹对找不到布袋的严重后果的描述以及布袋失而复得的激动与喜悦,当然还有对老韩归还布袋的感激,在他的话中,是老韩救了他的命。“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这一句是老曹对老韩的再次高度评价,也是老曹的说话技巧。“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这一句是老曹对老韩表达的感激。五句话连缀而出,老韩倒显得惶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与前文老韩的很能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句紧追一句的话语中,情节被快速推动;而老韩在没有半点思考的机会的情况下,竟然被动地和老曹成了好朋友,这也引发读者的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友情和利益谁会更坚固?人性到底有多复杂?朋友因什么而聚,又因什么而散?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2021学年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半命题作文(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