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85 2021-07-06
标签:
教师随笔
九年级教师随笔
胡编乱辑,错误百出(陈祥书随笔)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为叙述方便,请先读下列文段:
“相”在初中文言文中主要有六种解释:①互相。如选文的“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与朱元思书》)。②相貌。如:“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③帮助,辅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④帮助别人的人。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⑤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⑥使……当宰相。如:“惠子相梁”(《惠子相梁》)。
此段文字,引自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第12页)。该书是由罗大同主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粗粗一看,也许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细细一琢磨,就觉得漏洞多多,错误连连。
一、选例不当,文不对题。
稍加注意,不难发现:第二种至第四种解释的例子,分别选自《孔雀东南飞》《游褒禅山记》《季氏将伐颛臾》。在我的印象中,《孔雀东南飞》《游褒禅山记》《季氏将伐颛臾》皆曾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当然属于高中文言文。而文段开头,明确地亮出观点:“相”在初中文言文中,主要有六种解释。既然是讲初中文言文,那就该用初中文言文的例子。可在后面的举例中,竟然选用了三个高中文言文的例子,真是有点文不对题。
二、引文有错,审校不严。
第二种解释的例子,引文明显缺了“无”字。正确的引文,应补上“无”字: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同样,第三种解释的例子,引文也显然漏了“焉”字。如果补上“焉”字,那就正确无误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一般说来,只要是上过高中的人,就能一眼看出引文的错误。但是,十分出人意外:编审没有看出来,校对也没有发现。这是为什么?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现在出书不审核、不校对了吗?
三、列点不妥,分类欠佳。
此段文字,列有六种解释。其中,第三种解释,为“帮助,辅助”;第四种解释,是“帮助别人的人”。第五种解释,为“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第六种解释,是“使……当宰相”。显然,第三种与第四种,都是有关“帮助”的;而且第四种隶属于第三种,理应将两者归为一类。第五种与第六种,关涉到本义与活用义;并且第六种是第五种的活用义,自当把二者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算是分类科学,列点正确。
四、举例有误,无法印证。
不妨,先看原文:⑥使……当宰相。如:“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很明显,所举例子,无法印证观点。因为“惠子相梁”中的“相”,由本义来说,是“宰相”;据活用义而论,是“做宰相”,不是“使……当宰相”。也就是说,此处的“相”,是名词作动词,不是名词作使动词。要想例子能印证观点,可将原例换成下例:“魏置相,相田文。”此例中的“相”,本义自然也是“宰相”,但活用义却是“使……当宰相”。如此说来,换例中的“相”,正好能印证观点。
短短六行文字,竟有诸多问题;着实让人目瞪口呆,大惊失色。如此局面,到底是为什么?追根溯源,恐怕只有一种解释:只顾赚钱,忘却初心;只为自己,不负责任。究其后果,显而易见:坑害读者,误人子弟;污染文化,流毒社会。
陈祥书
标签:
教师随笔
九年级教师随笔
胡编乱辑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节选)》优秀教学设计
下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孤独》学习任务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