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080 2022-04-19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二作文指导
逻辑的力量:议论文反证法与归谬法的区别
反证法与归谬法极其相似,但是却有本质区别,下面以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区别
反证法的例子:
楚庄王养的一匹爱马死了,他十分痛心,命令群臣用大夫等级的礼节来埋葬这匹马。大臣们说不能这样做。楚庄王非常生气,下令:“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听说此事后,去见楚庄王。要求以君王之礼来葬这匹马,并叫上各诸侯国,以便好让各诸侯都知道大王贱人而贵马的事。楚庄王听了,羞愧满面,如梦初醒。
优孟谏楚庄王所用的就是反证法。他意欲向楚庄王论证论题:“不该用重礼葬马”。为了论证这个论题,他先提出一个反论题:“该用重礼葬马”。从这一反论题引出的判断是:各诸侯都知道“大王贱人而贵马”。而这种结果对楚庄王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所以这个反论题为假。既然“该用重礼葬马为假”,那么“不该用重礼葬马”就为真的了。
反证法步骤:要证明P是真的
首先假设P是假的,也即非P,推导出了Q,然而事实是非Q,根据矛盾律,Q和非Q不能同时成立,因此假言推理的后件为假,而假言推理又是真的,所以前件就是假的,也就是说非P是假的,因此P就是真的(注意到这里用到了双重否定律,事实上只有承认了排中律之后才能有反证法,也就是说P和非P一定有一个是真的)
在进行反证中,只有与论题相矛盾的命题才能作为反论题,论题的反对命题是不能作为反论题的。(事实上这里说的就是排中律)为了使论题的真实性得到论证,重要的一环是确定反论题的虚假。为此通常采用归谬法。
归谬法的例子:
据冯梦龙《古今笑史·塞语部》记载:东汉南昌人徐孺子十一岁的时候,有一次同太原人郭林宗出游,游毕回到郭家时,因郭宅庭中有一树,郭欲将树伐去。郭伐树的理由是:“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详。”徐孺子对此进行了反驳。如果宅中有树,有不详的“困”字,就要把树砍去的话,那么“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 意思是:如果因“困”字不祥要砍树,岂不是要因为“囚”字不祥而把家中人杀掉吗?
徐孺子对郭林宗砍树理由的反驳不是通过正面说理来进行,也不是以事实来说服郭林宗,而是顺着郭林宗的思路,以郭林宗的逻辑引出荒谬,说服郭林宗不要砍树。这个反驳就是一个归谬反驳的过程,运用的是逻辑上的归谬反驳法。
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驳斥:苔花学牡丹开
归谬推导——即便苔花学牡丹开花,人们欣赏的也只是牡丹的美,与苔花无关,所以“也学牡丹开”毫无意义。
归谬法步骤:要证明P是假的
首先假设P是真的,因此推导出了Q,然而事实却是非Q,根据矛盾律,Q和非Q不能同时成立,因此假言推理的后件为假,而假言推理又是真的,所以前件就是假的,也就是说P是假的。(注意到这里并不需要用到排中律)
从上面的论证中可以看到,反证法和归谬法是不一样的论证方法,反证法是用来证明一个结论的,而归谬法是用来反驳一个结论的。这两种方法都用到了矛盾律,但是反证法还用到了排中律。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二作文指导
逻辑的力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百合花》《哦,香雪》对比阅读导学案
下一篇:
违背同一律之经典笑话(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