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1299  2021-07-10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致云雀》优秀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主题,鉴赏诗歌的象征意义。

      2、理解诗歌的内容,探究诗歌的艺术构思。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3、诵读诗歌,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1.理解和领会诗歌的内容与主题。

      2.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核心素养

      1.了解雪菜的艺术构思、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以得到思维发展与提升。

      2.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题,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3.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1.诗歌中云雀的形象意义。

      2.诗歌的主题与诗人的观点态度。

      3.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

      四、诵读全文

      1、诗人在第二节写出了云雀怎样的姿态?

      探究:优美轻盈的美丽美妙的姿态。

      这节是全诗写得最美的一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2、诗歌的最后四个小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诗歌的最后四个小节中,诗人运用了对比,将凡人和云雀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做了对比,凡人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而云雀却早已超脱了这一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人永远为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越云雀的境界,在最后一节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云雀所孰知的一半的欢欣,希望能够活出理想中的自我。

      3、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歌颂云雀?

      探究: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4、诗歌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

      探究: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

      这是一首抒情诗,据雪莱夫人回忆,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呜叫有感而作。

      五、巩固练习

      1.请根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围绕“爱国”这一话题,将后面的语句补充完整。要求:所填内容的关键信息取自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填写后的语句前后照应,句式整式。

      材料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

      材料二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是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①____________,即使面对天下祸福,也难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放歌;②_______________,若气节上没有对国家的忠,③________________。

      2.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和右面的诵读指导,诵读1-4节。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饱含深情,“你好”重读,“啊”上扬,“欢乐”重音,“精灵”上扬,拉长)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你”“从不是”重音)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邻近”重音)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渐高,“酣畅淋漓”重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雕琢”“倾吐”重音;“表心”重读,拉长)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上”“高处”重音;“飞翔”重读,上扬)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一跃而上”重读)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渐高,“烈火”重音,“轻云”读出轻盈感)

      掠过/蔚蓝的/天心, (“蔚蓝”重音)


展开全文阅读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饱满激昂,“歌唱着”“飞翔着”重音,“飞翔”“歌唱”高亢,上扬)

      地平线下的/太阳, (“太阳”重读 )

      放射出/金色的/电光,(“金色”重音,“电光”拉长)

      睛空里/霞蔚云蒸,(“霞蔚云蒸”重读)

      你沐浴着/明光飞行,(“明光”重音,“飞行”轻快自由)

      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开始迅疾的/远征。(“不具形体”“喜悦”“迅疾”重音,“远征”拉长)

      淡淡的/紫色/黄昏 (“紫色”重音)

      在你航程周圈/消融。 (“消融”重音)

      像昼空里的/星星。 (“星星”重音)

      虽然不见/形影, (“形影”重音)

      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 (“却”重读,“听得清”“欢乐”重音;“强音”上扬,拉长)

      (二)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1.全诗共21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鉴赏

      (一)品味语言之美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请结合有关诗句对本诗中主要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2.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3.“像一位诗人”“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像一只金色的营火虫……”“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

      4.“飞禽或是精灵,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 “赞婚的合唱也罢,凯旋的欢歌也罢……”“…… 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水晶涌泻?”

      (二)欣赏情感之美

      5.结合全诗,简析云雀这一意象的内涵及体现的诗人情感。

      3.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__________写出浓浓春意,②__________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__________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4.著名学者谢小庆教授在《审辩式思维》一书中说,审辩式思维是最重要的国民素质,表现在认知、表达和人格三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有(排序已经由命题人打乱):

      ①凭借事实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②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③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质疑;④善于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宽容的态度;⑤认识和理解一个命题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或概括范围;⑥凭证据讲话。

      请根据谢小庆教授对“审辩式思维”的六点表述,合理排序,组织好语言,为“审辩式思维”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2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①倘人格里没有对国家的爱

      ②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功之本

      ③即便面对中原风雨,也难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抒怀

      解析:本题既有对材料信息的筛选的考查,也有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注意围绕“爱国”这一话题。根据分号可知,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①对应“若气节上没有对家国的忠”,根据材料“爱国”的主题,筛选出与“忠”并列的关键词即可填写;②对应“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可从材料二中筛选出与“立德之源”并列的“立功之本”;③对应“即便面对……也难有……”,可从材料一所举的人物示例中筛选内容。

      2.答案:1.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赞美云雀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描写云雀不断向上、边边鸣的飒爽神姿,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第二部分(3-7节):极力赞美云雀丰沛四溢的歌声。第三部分(8-12节):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抒发自己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第四部分(13-16节):探讨云雀歌声美的根源。第五部分(17-19节):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第六部分(第20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作进一步的概括。第七部分(第21节):抒发诗人的希冀,渴望学会云雀的欢欣,向全世界泼洒欢乐、希望与爱!;

      2.“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是一处明喻,将从地面上一跃而起飞人: 高空的云雀比喻成一团云般的火焰,衬托出云雀如火的激情、如火的魅力,表现出其冲破束缚、直入云霄的英雄气概。;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是一处拟人,描绘出云雀即飞即歌的乐观精神及其对困难与黑暗的藐视。

      3.这几节连用四个明喻揭示云雀的本质,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他认为,诗人应以值得关注而未曾: 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去唤醒和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但: 是,诗人的博爱思想不为现实所容、不被同胞理解,正如云雀I 像身居深宫的高贵少女为爱所苦。诗人又通过“金色的萤火虫”“绿叶荫蔽着的玫瑰”等意象把云雀与光明、美善融为一体,抒发了自己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4.这几节,间以设问、反问句式,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雪莱认为没有高尚、优美的思想和情愫,就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只有心怀对同类的爱,参透生死的真谛,才能超越生的烦恼与死的恐惧,与“痛苦绝缘”,上升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5.(1)云雀不仅代表“向上又复向上,一直飞进穹苍”的大自然形象,更是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及艺术理想的形象载体。(2)云雀的歌声清新飘逸,无忧无虑,散发着天然之美,没有任何刻意的雕饰。雪莱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他们都追求光明,讨厌尘世,都向往理想的精神世界。然而,他却不能像云雀那样摆脱现实生活的羁绊,随心歌唱,自由地超然度外但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足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3)在赞叹云雀美妙歌声的同时,雪莱深切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渴望能像云雀那样放飞云间,在艺术殿堂里毫无顾虑地挥笔创作,让情感随意倾洒笔端,达到云雀般天籁之音的效果。因此,云雀不似是自由的化身,也是雪莱艺术理想的体现。

      解析: 

      3.答案:不仅; 而且; 但是; 只有; 才

      解析:填写关联词语,需要通读语段感知话题或主题,然后抓住关键词语,理清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写出”“结合在一起写出了”的表述,可以断定是递进关系。从“一般人”“高手”“传神地……描写出来”的表述中,可以断定“一般人”和“高手”两个部分之间是转折关系,而最后两句间是条件关系。

      4.答案:审辩式思维是一种能在一定范围中认知和学习,善于质疑,能够借助事实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善于反省自我,对异见保持宽容的态度,并能够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的思维方式。

      解析:定义的句式为“A是B”,即“审辩式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按照“认知、表达和人格”三个方面的顺序来整合并组织语言。例如,③⑤是阐述认知,①和⑥都是阐述表达,且可合并为①,②和④都是阐述人格。

      5.答案:(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周末,大多数高一年级学生选择回家休息,一小部分继续在校学习,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户外运动。

      (2)周末增加户外运动,合理放松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清楚整个图表的构成,包括户外运动、回家休息、在校学习三个方面,各有比例。然后,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对图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雪莱《致云雀》优质课学案
下一篇: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峨日朵雪峰之侧》公开课导学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