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92  2021-07-1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乱世词心家国情——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声声慢》《扬州慢》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词,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

      2.赏析相同的意象,并把握思想感情,领悟词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两首慢词的共同意象及情感。

      2.基于相同意象的句子赏析。

      【教学方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名人档案1.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2.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杭州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二)初读:明确字音,初步理解词义

      (三)深入研读探究一:赏析相同的意象,并思考其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北宋灭亡。1129年,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在颠沛流离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书画又丢失殆尽,晚年过着孤寂愁苦的生活。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黄昏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思乡怀人

      漂泊他乡

      国破家亡

      金兵南侵

      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慢》背景:《扬州慢》作于公元 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当时作者二十余岁。公元 1161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有感而发。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慢》金兵南侵伤时忧国   (自胡马窥江去后)探究二:<1>赏析划线的意象和句子,并分析其共同点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年境况。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红药:芍药花,冠名扬州芍药情感蕴涵主要有:

      1.赠别寄情

      2.伤春怨咽

      3.咏史怀古表达心系国家安危,对名都沦为空城的沉痛悲凉之感,国家残破之痛。<2>句子赏析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国家危亡,丈夫已逝,只能看着它枯萎凋落,就像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悲。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往年,红药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国难当头,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国破家亡的悲痛情感更加浓郁,黍离之悲愈发真切,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反问:主要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反问:主要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增强感染力,发人深思。增强感染力,发人深思。两个句子都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并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悲痛。《声声慢》感情基调 

      ——愁苦凄凉

      《扬州慢》感情基调                                    

      ——悲凉凄怆

      (四)再读:感悟词人的心系家国的情怀和流落漂泊之愁《声声慢》通过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和细雨等意象描写,塑造凄凉愁苦的意境,抒发了词人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扬州慢》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通过对荠麦、冷月和红药等意象描写,扬州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对比,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国家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五)拓展延伸爱国诗,家国情


展开全文阅读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屈原《离骚》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六)巩固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乱世词心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出世与入世的碰撞,人生志趣的发现与表达——《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归田园居》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