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42  2021-07-1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归田园居》名师教学设计
 张幼萍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文人都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踏入仕途,但是当他们进入仕途后,往往会发现仕途并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失望之余,有许多人就退隐山林,归隐田园,这些人之中,陶渊明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起走入陶渊明的田园世界。

      二、知人论世

      1、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陶渊明的有关知识。

      2、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诵读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两首诗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

      注意字音、朗读的节奏和词语意思。

      2、欣赏名家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及诗歌情感

      四、重点赏析

      (一)眉 目 传 情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明确:归

      (二)整体感知

      在“归”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朗读课文,用原文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讨论: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何感?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追问: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

      (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3)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  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展开全文阅读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思考:

      (1)找出描写田园景色的句子?

      并指出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意象。

      (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方宅  草屋     

      近

      静     榆柳  桃李               远近结合                                                动静结合         村庄  炊烟     远

      动     鸡鸣  狗吠           以声衬静   视听结合

      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意境:优美宁静、恬淡自然、闲适自由

      情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4、归去何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归去后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词语:  

      明确:无尘染/有余闲/久/复——自由、安逸、喜悦。

      提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主旨: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拓展延伸

      讨论: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结束全文:

      陶渊明就是因为舍弃了功名,淡泊了名利,才成就他美丽自然的诗篇,才坚守了人格精神的自由与独立。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乱世词心家国情——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声声慢》《扬州慢》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下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