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577 2021-07-20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五课时《礼治秩序》《无讼》导学案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系列表象及其根源。
2.意识到两章与前章的关系。
二、课堂探究
1.“礼治”“法治”的根本差别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礼治秩序》第8段,为“礼”作一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礼治秩序》11-13段,简洁地指出中国乡村社会崇尚“礼治”的根源。
这个根源来自于前章《__________》,第_____段。
4.以下对“无讼”理解不恰当的是_____
A.人们觉得有了矛盾要打官司是可耻的,排斥讼事。
B.大多数人服膺传统,乡村一般不会有讼事。
C.讼事实则是中教育过程,“无讼”意味着人民无需教育,是理想状态。
D.相对于法治秩序所带来的坏处,还是原本“无讼”的乡土社会更好。
第六课时 《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理解乡土社会统治权力的表现特征。
二、知识准备
1.许由
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在今天的行唐县许由村一带活动,见到了贤人许由,便想传位于许由。许由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羞辱,便到颍水河洗他的耳朵。
2.务光
古代隐士。根据《庄子让王》的记载,汤伐桀前,曾请务光出谋划策,但是务光认为这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拒绝参与。汤请他推荐其他人,他也拒绝回答。汤建立商朝后,想让位给务光,务光推辞不受,并且因为觉得羞耻,负石而自沉于庐水。
三、课堂探究
(一)填空
1.“长老统治”与“同意权力”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横暴权力”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老统治”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权力的体现。
(二)阅读《名实的分离》,完成下列名词解释。
1.社会继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变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势权力
4.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时 《血缘和地缘》《从欲望到需要》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两组概念的基本区分,能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
2.了解与两组概念相关的一些术语的含义
二、知识准备
1.Malinowski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卒于美国。1908年以全奥地利最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 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在於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从马林诺夫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载,并实地参与聚落的生活,使用当地的语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谊。而这些,都为了完成一份马林诺夫斯基式的民族志纪录。
2.孙末楠
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美国社会学家,曾在燕京大学任教。他的著作《Folkways》(《民俗》)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观点,例如,他认为风俗和道德源于对饥饿、性、虚荣心和恐惧的本能反应;强调民间习俗的不合理性等。
三、课堂探究
(一)《血缘和地缘》
1.血缘社会的基础,就是上章所讨论的“__________”。
2.阅读《血缘和地缘》第1段,给“血缘”作一名词解释。
3.阅读《血缘和地缘》2-6段,简述血缘社会的特点。
4.阅读《血缘和地缘》13-16段,简述中国乡土社会不容易产生商业的原因。
(二)《从欲望到需要》
5.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2-4段,完成“欲望”的名词解释。
6.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8段,作者认为任何动物的差别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12段,并参考8-11段,回答“欲望”和“需要”的具体差别。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三课时《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导学案
下一篇: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社会》导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