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521  2021-07-20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五课时《礼治秩序》《无讼》导学案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系列表象及其根源。

      2.意识到两章与前章的关系。

      二、课堂探究

      1.“礼治”“法治”的根本差别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礼治秩序》第8段,为“礼”作一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礼治秩序》11-13段,简洁地指出中国乡村社会崇尚“礼治”的根源。

      这个根源来自于前章《__________》,第_____段。

      4.以下对“无讼”理解不恰当的是_____

      A.人们觉得有了矛盾要打官司是可耻的,排斥讼事。

      B.大多数人服膺传统,乡村一般不会有讼事。

      C.讼事实则是中教育过程,“无讼”意味着人民无需教育,是理想状态。

      D.相对于法治秩序所带来的坏处,还是原本“无讼”的乡土社会更好。

      第六课时  《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理解乡土社会统治权力的表现特征。

      二、知识准备

      1.许由

      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在今天的行唐县许由村一带活动,见到了贤人许由,便想传位于许由。许由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羞辱,便到颍水河洗他的耳朵。

      2.务光

      古代隐士。根据《庄子让王》的记载,汤伐桀前,曾请务光出谋划策,但是务光认为这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拒绝参与。汤请他推荐其他人,他也拒绝回答。汤建立商朝后,想让位给务光,务光推辞不受,并且因为觉得羞耻,负石而自沉于庐水。

      三、课堂探究

      (一)填空

      1.“长老统治”与“同意权力”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横暴权力”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老统治”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权力的体现。

      (二)阅读《名实的分离》,完成下列名词解释。

      1.社会继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变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势权力

      4.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时  《血缘和地缘》《从欲望到需要》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两组概念的基本区分,能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

      2.了解与两组概念相关的一些术语的含义

      二、知识准备

      1.Malinowski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卒于美国。1908年以全奥地利最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 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在於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从马林诺夫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载,并实地参与聚落的生活,使用当地的语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谊。而这些,都为了完成一份马林诺夫斯基式的民族志纪录。

      2.孙末楠

      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美国社会学家,曾在燕京大学任教。他的著作《Folkways》(《民俗》)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观点,例如,他认为风俗和道德源于对饥饿、性、虚荣心和恐惧的本能反应;强调民间习俗的不合理性等。

      三、课堂探究

      (一)《血缘和地缘》

      1.血缘社会的基础,就是上章所讨论的“__________”。

      2.阅读《血缘和地缘》第1段,给“血缘”作一名词解释。

      3.阅读《血缘和地缘》2-6段,简述血缘社会的特点。

      4.阅读《血缘和地缘》13-16段,简述中国乡土社会不容易产生商业的原因。

      (二)《从欲望到需要》

      5.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2-4段,完成“欲望”的名词解释。

      6.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8段,作者认为任何动物的差别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从欲望到需要》第12段,并参考8-11段,回答“欲望”和“需要”的具体差别。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三课时《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导学案
下一篇: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社会》导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