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629 2021-07-20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三课时《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导学案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通读两章,思考两章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与第一章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表达。
2.归纳总结作者对文字下乡所持态度以及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二、知识准备
格兰亨姆公律
也译作“格雷沙姆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法则。在生活中,不少人总是把新的钱币留起来,先花破旧的钱币,从而造成新币的流通不如旧币频繁。新币就像是被旧币赶出了流通市场。
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也将这个法则应用于其他领域,解释流行的东西往往都不是好东西的现象。
三、课堂探究
1.阅读《差序格局》1-3段,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他打算从哪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2.《差序格局》第8段有两个中心意思,请找出并写在下面。
3.《差序格局》第9段的论题是__________。
4.《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第1段的论题是__________。
5.阅读《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第3、4、8段,简要说明两种社会格局道德出发点的不同。
6. 整体阅读两章,筛选信息,填写下表。
四、课后作业
读了这两章之后,你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有什么新的认识么?请结合《差序格局》第19段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第4、5、6、14段的论述谈谈你的想法。(本题为分层选作,尝试完成的同学可以向任课老师索取参考答案,欢迎质疑探讨)
第四课时 《家族》《男女有别》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家庭”“男女有别”等术语。
2.基本理解中国家庭向氏族的演变过程和“男女有别”局面产生过程的主要环节,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
3. 意识到这两章和前章的基本关系。
二、知识准备
1.賨cóng
原指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巴人称其所缴纳的赋税。此处指我国西南乡村的民间钱会,一种信用互助组织。(参见本书《血缘和地缘》)
2.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当代人类学通常划分为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也称为社会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
本书所谓的人类学,主要指社会人类学。
3.阃内阃外
阃内,指家庭,内室。阃外,指家庭以外。
4.Willian James
威廉詹姆斯(1842年—1910年),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国家科学院院士。
5. Oswald Spengler
斯宾格勒,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历史形态学(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的创始人。《西方陆沉论》(现译作《西方的没落》)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书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
三、课堂探究
(一)阅读指定部分,完成名词解释。
1.阅读《家族》第5段,为“家庭”作一简单的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家族》第8段,为“氏族”作一简单的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男女有别》第2段,为“感情定向”作一简单的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男女有别》第12-13段,为“男女有别”作一简单的名词解释。
(二)按要求填空,体会本课两章与前章的关系。
1.《家族》的推理过程,是以“______”和“______”概念为出发点,在__________的社会体系内展开的(参见第10段)。
2.《男女有别》第8段的推理,以前章《__________》第_____段和《__________》第_____段为基础。
(三)阅读重点段落,完成下面题目。
1.结合《家族》第6-10段内容,简要阐述中国社会“家庭”是如何变成“氏族”的。
2. 为什么中国乡土社会会出现“男女有别”的局面?(尝试不要提及“浮士德式”和“亚普罗式”这两个词)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二课时《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导学案
下一篇: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五课时《礼治秩序》《无讼》导学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