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719  2021-07-21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案设计
 第1课时 《乡土中国》导读课

学习目标

1.激发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2.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成书背景、框架架构与价值。

3.初步掌握浏览、粗读等阅读方法。

自主预习

1.课前自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做读书笔记。可以评点文中写得精彩的词句,也可提出阅读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

2.思考:《乡土中国》是一本怎样的书?

3.思考:作者费孝通是一位怎样的学者?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1.《乡土中国》是一本怎样的书?

2.作者费孝通是一位怎样的学者?

3.浏览《乡土中国》目录,概括说说本书是从哪些方面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特点的。

【要点归纳】

精读《乡土本色》,请你为这篇学术论文拟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知识链接】

摘要: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解释,准确而简明地概述论文主要内容的独立短文,一般在150字左右。

关键词:为了对文章进行检索而做的标引,是从标题、摘要和文章内容中选取揭示其主题的关键性词汇,一般3~5个。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

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年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开始进入“城乡中国”阶段。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一代离土、出村的农民,由于其工作和居住方式上的城镇化以及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和农业的生疏关系,大多数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由此带来人地关系、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的演化与分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新的特征昭示了我们向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告别。

在城乡中国阶段,公共政策必须以城乡平等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消灭乡村为结果,只有城乡的平等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两个文明的共生、共融、共荣。将城乡中国而非城市中国作为一个阶段,将允许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生产要素在城乡有效配置,这样更有利于抵达城市中国,将城乡中国作为一种范式和结构形态,不是固守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形态。中国目前的城镇繁荣与乡村破败本身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城乡规划、土地、融资、产业、公共品提供等方面的二元分割,造成乡村产业窄化、农民发展机会缺失,乡村成为没有希望和生机的地方,更加剧了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外流与生产要素的单向配置,把“城市中国”当成公共政策的唯一目标,是导致二元体制形成和长期维持的根源,越是单纯用城镇化来发展城市,就越是带来歧视乡村和城乡不平等发展。“城乡中国”这个阶段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关键的是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中国的提出,也是为了避免以乡土中国的公共政策惯性来处理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乡土中国形态,加上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结构转变更加固化了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产生巨大的路径依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乡土中国时期的认识和措施来应对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导致决策思维与政策应对滞后于结构变革的需求,影响城乡中国的演化与向城市中国的转变。

中国已经向乡土中国告别,中国已经处于城乡中国阶段,中国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历经结构进一步深化和二元体制的障碍解除,实现中国的结构现代化和伟大转型。

(摘编自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基于此,费孝通把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概括为“乡土中国”。

B.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个变化历近百年才实现。

C.大多数“农二代”之所以选择不回村、不返农,原因之一是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及农业的关系就不密切。

D.农民与土地、村庄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带来了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介绍费孝通“乡土中国”概念,引出下面自己关于“城乡中国”的概念。

B.文章接着谈论对于中国社会形态已进入“城乡中国”的判定依据及其重要特点。

C.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形态变化转型后公共政策安排出现的变化及其重要性。

D.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提出中国将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但过程可能并不容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概念是费孝通研究、分析“乡土中国”时使用的重要概念。

B.在乡土中国阶段,大多数农民也离土、出村,但他们大多仍选择了回村、返农。

C.将“城市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一个阶段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D.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所以现阶段需矫正。

参考答案 

核心素养专练

1.D D项,“农民与土地、村庄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带来了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错误,张冠李戴,“带来了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的是大多数“农二代”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而不是“农民与土地、村庄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故选D。

2.C C项,“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形态变化转型后公共政策安排出现的变化及其重要性”错误,将未然当已然。

3.A B项,“在乡土中国阶段,大多数农民也离土、出村”错误,无中生有。C项,“将‘城市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一个阶段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错误,曲解文意。D项,“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所以现阶段需矫正”错误,以偏概全。

第2课时 《乡土中国》批读课


展开全文阅读
学习目标

1.理解《乡土中国》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2.学习评点批注的常用方法,初步形成评点批注能力。

3.提升在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文化理解传承等方面的素养。

自主预习

一、下列批注都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批注的,你能总结一下学术文章批注的方法吗?

1.原文:乡土性

批注: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因而形成乡,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泥土是生养农民的根。

批注角度:          批注方法:            

2.原文第4段:“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批注:侍候,多指对长辈或地位高者小心侍奉,在这里用于老农对“庄稼”,生动表现出“行动”不得的状态,赋予庄稼以“灵动”的生命性;而谈到本应是行动力的代言人的“老农”,却像“长”在了土里。两句话无形间在文学形式上将“庄稼”与“老农”的现实形象互换,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批注角度:            批注方法:            

3.原文第14段:“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那些给狗吃了的路毙的尸体”。

批注:“安土重迁”是中国农业文明孕育出的追求“落叶归根”的生存形态。“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可见土地之于中华民族,是文化之根、生命之本。

批注角度:           批注方法:            

4.原文17段:“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心沥血了。”

批注:天才诗人能够超越生活的真实而得到艺术的真实,李贺诗中“天谴裁诗花作骨”一句,谓写诗曰“裁诗”,犹如剪裁一段锦绣,而“花”竟做了诗的“骨”,实在是出人意外的想象,出人意外的语言!

批注角度:           批注方法:            

小结批注方法:

1. 

2. 

3. 

4. 

二、认真阅读第一章《差序格局》,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大意。

(在《乡土中国》书中批注)

【技能链接1】掌握常用批注符号:

(1)“~~~”波浪线(也叫曲线),画在文章精辟处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2)“○○○○”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3)“——”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4)“?”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5)“‖”“/”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6)“①②③”圈字码,用来标示自然段的序号,便于查找内容。

(7)“ΔΔΔ”三角号,用来标注句子的关键词。

(8)“!”感叹号,用在自己有感叹或惊奇的语句旁边,可以抒写所感。

【技能链接2】

信号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这些词能给我们信号,告诉我们作者将要阐述概念或者改变讲述内容。认识了这些词之后,你会频繁地注意到这些词,尤其是阅读变得困难时。

不同种类的信号词:

表示时间的信号词:当……时,之后,之前,事先,接下来,此刻等。

表示考虑事情两面性时的信号词:然而,另一方面,但同时,此外等。

表示顺序的信号词:首先,其次,最后等。

表示总结性的信号词: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等。

——《如何高效阅读》,[美]彼得孔普

【技能链接3】

运用思维导图理解文章框架内容

1.中心图像用来捕捉主要内容。

2.分支图像从中心图像向四周散射。首先,分支图像被分成各大主题,附在中央图画上,然后以分支形式表现次主题。

3.分支图像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印在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

4.善用多种颜色、动态线条、图画、大小粗细变化、代码等。

——《思维导图》,[英]东尼博赞 巴利博赞

课堂探究

1.尝试批读,学习方法

读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时,我们常常会感觉文字只是从我们眼前一掠而过了,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脑海。所以读完之后,会感觉脑中空无一物。如何借助批读来深入我们对此学术专著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几种常见的批注阅读法。

(1)你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

批注:(请举一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语句意思)

 。 

小结方法一: 

(2)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

批注:这句话运用    和    的手法,把中国人的    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结方法二: 

(3)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批注:

我们可以先提出问题:这个说法能成立吗?我们是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吗?

回答: 

 。 

接着质疑追问: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

回答: 

 。 

最后再次追问: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 

 。 

每一次的提问和回答,都是帮助自己深入理解的过程。

小结方法三: 

常用“黄金三问”来进行的质疑,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①这个说法能成立吗?(停下来)

②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找替代)

③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合理化)

(4)阅读《差序格局》中相关语段,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下定义。

格式:差序格局是 

 的社会格局。 

小结方法四: 

归纳总结:

(1)阐释型批注;(2)赏析型批注;(3)质疑型批注;(4)概要型批注。

2.综合运用,巩固提升

(1)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批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西洋的社会团体界限分明的特点。【赏析型批注】

(2)这个    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请查找工具书,解释画线处所填字的本意。) 

批注:

(3)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批注:

3.当堂检测,评价反馈

阅读《差序格局》一文,给“团体格局”下定义。

团体格局是            的社会格局。 

核心素养专练

1.运用常用批读方法和批注符号,批读《差序格局》中的一段文字,并和同学作交流。(在书上完成)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

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早年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齐尔格特鲍曼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几乎被陌生人所充斥,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

审题立意:(1) 

(2) 

第3课时 《乡土中国》研读课

学习目标

1.理解书中展现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把握本书的价值取向。

2.激发研究兴趣,了解研读的基本路径,掌握研读的基本方法。

3.参读相关资料,联系个人经验和社会现实,深入理解作品,提炼自己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展开余文
自主预习

1.《乡土中国》中的哪些地方运用了“无讼”(调解)的方式去解决纠纷?请找出这样的例证。

2.结合这几处的实例,你能总结出他们解决纠纷的过程有何共通性吗?

课堂探究

1.乡土中国采用无讼的方式解决纠纷的原因是什么?找到相关内容并整理论述。

2.无讼的调解方式在当下是否还有积极意义?举出相关事例并发表你的看法。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方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说他要带了他的家庭来看你,指的是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子侄等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近的人物。为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推的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就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就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交膳宿费的西方社会,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方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儒家最讲究人伦,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以己作为中心的,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杀个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在西方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法逃于该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在我们的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选自《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由内向外的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清楚。

B.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大到包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C.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

D.在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己修身,做到木立而道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团体格局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

B.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个人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这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

C.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题,争的是权利,主张团体内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

D.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明确知道客人的数目;如果这个朋友是中国人,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几个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的问题,其实是私的问题,说到底,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

B.我们的家讲人情冷暖,有钱有势时可以容纳所有亲戚,大家攀关系、讲交情,其乐融融;一旦树倒猢狲散,就让人感到世态炎凉。

C.儒家讲求伦推的前提是先承认己,对于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君主不同,应该先治其国,后齐其家,再修其身。

D.中国传统社会也倡导牺牲精神,不过牺牲是为公还是私不好确定,站在任何一个圈里,向外看是为私,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

[参考答案]

1.A A项,张冠李戴,权利与义务划分清楚的是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模糊的。

2.B B项,因果倒置,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是“任何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3.C C项,理解不当,所有人都要先修身。

第4课时 《乡土中国》总结交流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系统梳理书中的主要概念,进一步了解“乡土中国”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以便更好地去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全书或局部的结构框架,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自主建构阅读学术类整本书的方法、策略,形成和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自主预习

梳理概念,整合理解。(随机抽查5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成果,师生相机评议补充完善)

(1)熟悉社会: 。 

(2)差序格局: 。 

(3)礼治社会: 。 

(4)无为政治: 。 

(5)长老统治: 。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 的社会。 

课堂探究

一、多维比较,明晰内涵。

1.填写下表,系统整理两类不同社会的概念。

乡土社会的系统概念 用以对比的其他社会的概念

礼俗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庭

男女有别

法治秩序

调解体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2.比较梳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不同特点。

乡土社会的结构模式 西洋社会的结构模式

       各团体的人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对的

       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团体界限分明

       依靠“法”维持这一格局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3.乡土社会的“小家族”与西方的“家庭”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

西方的“家庭”       乡土社会的“小家族”

结构单一(父母+未成年子女)       

团体社群       

临时性的       

功能单一(生育儿女)        

二、拟写目录,精设封面

【评价反馈】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出版距今已有80多年了,当年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假如某家出版社要以“后乡土中国”为书名,出版一本和《乡土中国》相呼应的书,用来反映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这些变化。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利用假期深入你所在的村庄或社区开展调查。对村庄或社区在社会规范、家庭特点、爱情婚姻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作观察研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仿照《乡土中国》的书目(部分),拟写《后乡土中国》一书的书目(部分)。

(2)以小组为单位,为《后乡土中国》一书设计封面,并做简要说明。

(1)仿写书目:

①乡土本色:       

②文字下乡:       

③家族:       

④礼治秩序:       

⑤男女有别:       

⑥无讼:       

⑦无为政治:       

…………

(2)封面描述(示例):

 。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展开余文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保护村落,有助于我们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

C.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D.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作者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C.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D.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最主要的缘由是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B.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C.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D.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和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乡村不无关系。

参考答案 

核心素养专练

  1.A B项,强调“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C项,“只要……就……”关系错误,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D项,“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

2.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B项,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中国人都来自乡村”错误,原文是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

学案设计(二)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搜集整理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著作,了解费孝通的学术研究方向,感受其文化自觉的精神。

2.通过阅读序言、目录、后记等相关的内容、背景材料,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

3.理解本书中展现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把握整本书的价值取向。

自主预习

1.搜集整理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著作,建立作者档案卡。

2.阅读序言、后记等相关的内容,做好摘抄与阅读评点。

课堂探究

一、感知文本

(一)阅读《乡土中国》的序言、目录、后记等,独立完成下面的“读书文摘卡”。

读书文摘卡 类别

编号

题目 作者

出处 摘录日期

内容摘要 好句摘录评点



  (二)生生互评,完善“读书文摘卡”。

二、研读文本

(一)结合“读书文摘卡”,小组自选角度,完成“阅读推介”活动表。

阅读推介表

推介角度

推介理由

推介词

  (二)生生互评,进一步完善“阅读推介词”。

三、读写互动

结合以上“阅读推介”角度,请同学们选择2~3个角度,完成阅读推介报告,列出写作提纲。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忧乡土文学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近代化是紧密相关的。从世界文学发展历史看,乡土文学的兴起是与社会转型相切合的。首先,在本国农耕经济下,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农民男耕女织进行生产劳作,久而久之,心中便多了几分乡土情思,他们怀着对家乡故土的爱而“不远游”于别地。其次,随着清王朝的腐朽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社会过渡成两半社会,无数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他方。身在他乡,心却扎根于故乡,他们不免会有“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感怀。在此方面,近代文人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春愁”愁的是什么?愁的是故土难离而不得不离,词中足以流露出诗人忧思故土悲愤难抑的爱国之情。再次,乡土文学的发展与变化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村庄不断萎缩,平川的人向城市流动,不少山村正在逐步消失。许多年过后,他们深感心中的缺失,多年未回故土,他们只好写点文章作品来追忆农土生活,缅怀过去。从这方面看,现代都市文明和进步思想进一步促进了乡土文学的发展。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在小说《故乡》中,“‘我’回到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的情节安排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农民生活现实及人性的变化。在《中国新文学小说二集导言》中鲁迅对乡土文学作出了简略阐述,虽未明确提出“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但也隐露了以描写农村生活来抒发淡淡的乡愁的写作目的。

欧美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发展以来,一些思想家和文学家提倡人生自由,面对现实,正视人生。他们在文学作品上以“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社会状况,对人民大众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人道主义同情,由此衍生“为人生”的主张,而在中国五四运动以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组织并提倡文学应该反映社会与服务人生。而乡土文学正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影响下发展出现的。

任何形式的文学,从来没有主宾、贵贱之分,只有质的优劣;文学也从来不歧视它生长的环境,所有人类生存的地方,所有生长苦难和希望的地方,都是产生文学的沃土。乡土文学作品中传达的爱憎与哀乐使身处都市喧嚣的人们重新拾得那份纯真天然并带着浓浓乡土之气的人之本性,使他们摘下了时刻保持警惕的冷漠与隔阂的面具。中国人口的多数依然是农民,这就是乡土文学和农民作家存在的理由,仅此已经足够。

(节选自《浅谈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李欣荣,有删改)

1.有关“乡土文学”的阐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土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和社会条件息息相关。随着封建社会向两半社会的过渡与转移,乡土文学慢慢萌芽兴起。

B.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萌发的乡土情怀进一步催生和发展了乡土文学。

C.心里有着浓郁乡土情怀的文人只好写点文章作品来追忆农土生活,缅怀过去。现代都市文明发展下的乡土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学史的发展。

D.《有感一章》愁的是故土难离而不得不离,词中足以流露出诗人忧思故土悲愤难抑的爱国之情。

2.联系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可以说是乡土文学的领头羊。《中国新文学小说二集导言》中鲁迅对乡土文学作出了简略阐述。

B.乡土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学的发展与变化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

C.作者举出谭嗣同的例子主要是为了印证乡土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村庄不断萎缩,平川的人向城市流动,不少山村正在逐步消失。

D.文化是个复杂体,它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文化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如乡土文化。

3.结合全文,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

A.乡土文学所具有的传承情怀、表现人文的特点将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及农村的空心化消失殆尽。

B.由于近十年来中国乡村的“空心化”和乡村文明的崩溃,乡土文学正逐渐消失。都市化进程的过快发展让许多作家来不及反应,城市文学正处在过渡期。

C.乡土文学消失过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但它并不会很快就会消失,因为中国有它的复杂性。

D.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乡土社会的嬗变,乡土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乡土文学作家和优秀乡土小说作品,承前启后,独具时代魅力。

参考答案 

核心素养专练

1.C C项,“乡土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学史的发展”属无中生有。

2.C 作者举例是为了证明乡土文学的发展与“身在他乡,心却扎根故乡”的乡土情怀有关,所以C项错误。

3.A A项,任何文化只要它来过,就必定会影响人,即使消失了,但也会有它独特的印记,不可能消失殆尽。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征,掌握书中核心概念的意义。

2.学习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典型现象,形成概念的方法。

自主预习

1.阅读《乡土中国》,梳理书中核心概念信息,做好积累。

2.做读书文摘卡,并分类整理。

3.小组开展“核心概念”专题性研究。

课堂探究

活动任务一:

1.阅读1—3章,理解“乡土社会”这一概念。

2.作者把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请圈出“乡土性”特点的语句,概括其特色。

3.小组讨论:作者借中国人喜欢种菜的社会现象,论证分析了什么概念?

活动任务二:

1.阅读8—14章,完成“对比概念表格”的填写。

辨识概念 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 长老权力 时势权力

权力双方关系

权力产生的基础

维持权利的手段

权利实施的目的

  2.《礼治秩序》中提到,很多美国人认为“无政府”是社会理想的状态。这里“无政府”的含义是什么?你觉得“无政府”状态会不会引发社会混乱?

3.小组讨论:在最后一章《从欲望到需要》中,作者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的例子,得出北方人爱吃大蒜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结论。文化对欲望有着筛选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对此,你怎么看?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

记得鲁迅先生在许钦文初写小说时,曾称他的小说为乡土文学。我想,这不外是,许钦文所写都是浙江绍兴一带的人物故事、风土人情,甚至在人物对话方面,也保留了一些方言土语,所以鲁迅给了他这样一个称呼。这个称呼,很难说是推崇。鲁迅自己也写了很多篇以家乡人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但他并没有自称过这些小说为乡土文学,别人也没有这样称谓过。

就文学艺术来说,微观言之,则所有文学作品,皆可称为乡土文学;而宏观言之,则所谓乡土文学,实不存在。文学形态,包括内容和形式,不能长久不变,历史流传的文学作品,并没有一种可以永远称之为乡土文学。

凡是文学艺术,都要有根基,有土壤。有根基者才有生命力,有根基者才能远走高飞。什么是文艺的根基呢?就是人民的现实生活,就是民族性格,就是民族传统。根基也在受内在和外来的影响,逐渐变动。不管多么偏远的地区,外来的东西,总是要进来的,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乡土文学,就像人间并没有世外桃源一样。但是只要民族的根基深,传统固,自信力强,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无须大惊小怪。

任何艺术品种,都有所谓民间的形式,或称乡土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并非永久不变,它要进入都市,甚至进入宫廷,一为文人墨客所篡易,就不永远是乡土的了。艺术是不胫而走的,不分东西南北的,宫墙限制不住它,城墙也限制不住它,它又可以衣锦还乡,重新进入荒山僻野,为那里人民所喜爱,并改变着那里人民的艺术爱好、艺术趣味。

古之于今,今之于古,外洋之于中国,中国之于外洋,其规律也是如此。

在文学史上,南宋以来,又有所谓市民文学,好像是与乡土文学对立的。其实这一名词,也很难成立。平话形式的梁山故事,固然可以说是市民文学,但一成为《水浒传》,就很难这样说了。城市是个非常复杂的所在,人也是很混杂的。以城市来划定一种文学形式是不稳定的,因此是不科学的。

凡是根基深的文学艺术,它就可以为当时当地的人民所喜爱,它就可以走到各个地方去,为那里的人民所接受,它就可以传之永久,而不必冠之以乡土文学的称谓。

(取材于孙犁《关于乡土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鲁迅将许钦文用绍兴方言创作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其实是一种委婉的批评。

B.乡土文学并不存在,能在历史中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没有一部是乡土文学。

C.只要文学艺术的根基深,传统固,自信力强,就不会受外来影响,所以无须担忧。

D.平话形式的梁山故事演变成长篇小说《水浒传》后,就难以再称为市民文学了。

2.为什么说文学形态不能长久不变?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核心素养专练

1.D A项,“鲁迅将许钦文用绍兴方言创作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与文意不符,“其实是一种委婉的批评”于文无据。B项,与文意不符。C项,“就不会受外来影响”与文意不符

2.文学的根基是人民的现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传统,这个根基受内在和外来的影响不断变化,所以文学也在不断变化。文学艺术是不断流动传播的,文学形式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加工改变。所以说,文学形态不能长久不变。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完成“阅读记录表”环节,养成关注学术概念,分析文章层次,概括章节主旨,理清脉络的习惯。

2.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并向全班同学讲解的环节,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3.通过阅读鲁迅的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深入理解“文字下乡”。

自主预习

1.阅读《乡土中国》前三章,完成“阅读记录表”。

《乡土中国》前三章阅读记录表

章节 主旨 分层次

内容 重要

概念 阅读感受

(启发或反对)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2.阅读鲁迅小说《故乡》,深入理解“文字下乡”的前提条件。

课堂探究

活动一:

1.学生呈现梳理成果。

请该同学对照PPT讲解自己对前三章的理解,其他同学如有疑问,可以当场提问。

2.梳理各章内容要点。

3.梳理三章之间的逻辑关系。

活动二:

鲁迅的《故乡》写道,乡下孩子闰土对识字并没有迫切的来自生活上的需求。闰土捕鸟厉害却不识字,迅哥识字却不会捕鸟。迅哥识字并不能说明他就比闰土更聪明,只能说明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知识不同。

①分析,比较闰土和迅哥的“未来”。思考:乡土社会“真的”不需要文字吗?

②“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③当今中国,乡土社会因“文字下乡”发生了哪些改变?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一句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参考答案 

核心素养专练

1.A A项是第一段的概括。B项中“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误,原文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项中“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错误,第四段说“一种是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原文表述的属于现代社会。D项中说“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而原文第三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B、C两项误解了原文的意思,D项把被动变为主动。

2.C A项中“没有隔阂”错误,一是原文中提到的是“隔膜”,二者词义有差别,二是原文说“‘无数次的小磨擦’,就不能说他们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误,原文“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只是强调二者自由的方式不同,没有说“更容易”。B项中“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错误,原文强调从俗即是从心的前提条件是“在一个熟悉的社会”。D项中“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由原文中“‘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可知,作者对“这种信用”是否定的。

3.B B项错误,第七段说“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导读
下一篇: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