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202  2021-07-26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预习及拓展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互动探究】

      秋天,是文人们最常吟咏的对象。同学们能想起那些有关秋的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上个世纪 30 年代的文人郁达夫也写秋景抒思秋之情,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文中的情味。

      【知识精讲】

      一、第十四课 故都的秋

      【知识梳理】

      1.文学文化常识

      (1)作家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21 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 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 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 年 8 月退出创造社。1928 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 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 年初加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

      2.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3.整体把握(主旨)

      歌德说:“艺术家一旦把握住一个自然对象,那个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对于郁达夫的秋,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看待。这是因为,在故都的秋天这一自然对象上,注人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自身的气质、思想、经历、志趣、情操等,都在描写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这篇不足两千字的散文,把北平的秋天所具有的秋景、秋色、秋味活脱脱地勾画出来。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4.文章结构

      全文结构总分总。总写思秋,分写绘秋议秋,再总写恋秋。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幅秋景图:即秋院感秋、秋槐缀秋、秋蝉啼秋、秋雨叹秋、秋果盛秋;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开头(1—2)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主体(3—12)中间段落具体描绘故都的秋天景象,并对故都的秋进行议论,赞美北国之秋。

      结尾(13—14)与开头部分呼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5.内容分析

      (1)本文题为“故都的秋”,这里的“故都”就是北平,即今天的北京,能否把题目换成"北平的秋天”?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不可以。因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东北,虎视中原,此时,作者避居杭州,非常苦闷,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既指明描写地点,更有深切眷恋之意,同时,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而用“北京”则不足以显现作者这种向往、眷恋的情愫。

      (2)本文的文眼在哪里?它在文章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本文的文眼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如同一根银线将全文贯穿起来。 '



展开全文阅读      文章的第 1 段便提出文眼,接下去的记叙部分,便紧扣“清”“静”“悲凉”这一线索,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景物。文中对景物的描绘都是紧紧围绕“清、静、悲凉”来写的,而这也恰恰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作者对于 “林”的形态神韵的着笔,目的在于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以至北国的秋中,因而既独特又平凡。所以说,无论是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文章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这根主线。

      (3)在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突出了这些景物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融入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作者写故都的秋选择的景物: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 “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的“落蕊”,被称做“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这些自然景物可概括为“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

      图”“秋果图”5 幅画面,体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在作者笔下,古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文化人,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与赞美, 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还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及所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4)作者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可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这些景物,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来写,你会这样安排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交流。

      答: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原因:①本文重点谈的是秋味,牵牛花、槐蕊、秋雨、秋雨、秋枣更具有代表性;②上述名胜是众所周知的,想让在平凡的的大家都了解的事物写出不平凡的味道;③作者以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东西都能体现秋的魅力,更不用说那些大家众所周知的地方了。④作者从身边事物写对秋的感觉,更引起共 鸣;⑤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如果写那些地方,就与作者写本文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吻合了。

      6.写作手法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郁达夫身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如此,他写的故都的秋,没有选取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没有选取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选写“一椽破屋”,作者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冷色调)的牵牛花,同时还选写了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秋树等,带给人以“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味。使“物”“我”之间达到完美的交融和统一。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不失为我们学写情景交融的文章的范例。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 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 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烘托比照,抑南扬北。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扬北,映衬出故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如欲说北国之秋, 先道江南的秋是“半开、半醉”的,是温和的、渐进的,像一杯温开水,平淡无味,因此南国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又如结尾处以虚映实,强化了对北国故都之秋的赞美:“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具体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这样就把北国之秋的浓烈、厚实、刚强、博大等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例题精讲】

      例 1.阅读下面题目,完成练习。(简单)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 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展开余文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 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 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 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⒃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 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1.请评析《故都的秋》中的反衬手法。

      例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中等)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 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 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

      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1.没有秋虫的地方与秋虫集居之处的环境各有什么特点?(不超过 14 个字)(6 分)

      2.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秋虫的叫声的?(4 分)

      3.文章最后一段中的“井底”、“铅色”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章开头用人不如笼中的鹁鸪来渲染一种枯燥乏味,孤独凄凉的气氛,从而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B.本文作者通过对秋虫鸣声的向往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感慨连秋虫都难以存活的现实。

      C.文章深凝之处是道出了作者喜爱秋虫的原因,道出了生活的哲理,道出了一个热血青年不甘沉寂的激情。

      D.作者认为生活中的苦味酸味比没有味道好,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比心如槁木好,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丝毫没有想要归隐的意思。

      E.本文写到虫声引起秋士伤怀,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落叶引起秋士伤怀,两篇文章的用意都在强调秋士特别容易伤感。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题。(困难)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 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 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 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⑥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 Spaziergang 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展开余文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 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

      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 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

      ⑨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1.题为《江南的冬景》,但为什么第①段却细致地描写了北国冬天的趣味?(3 分)

      2.第⑤段描写花草多从什么角度切入?其作用是什么?(3 分)

      3.请对第⑦段中的画线句的动词进行赏析。(3 分)

      4.第⑧段借用了前人的诗句来描写江南的冬,请说出这样用的好处。(3 分)

      5.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地展现了江南冬天生机活力。

      B.闽粤之地的冬天和暖如春,与北国冬天形成对比,突出了北国冬天的寒冷。C.第⑤段中的“莫名其妙”一词说明了江南冬天气候神秘变化不定。

      D.在作者看来江南冬天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其景,还在于其能让人领悟到洒脱的人生境界。

      E.文章语调舒缓,有如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新、自然,和江南,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F.文章虽是写景,但不乏直抒胸臆之处,与《故都的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6.试比较本文与郁达夫另一篇散文作品《故都的秋》在景与情两方面的特点。(4 分)

      《江南的冬景》

      景:   情: 

      《故都的秋》

      景:   情: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题。(中等)

      秋渐深李娟

      ①秋天来了,秋分一过,晨起漫步江畔,白露满地。树叶、草尖上都挑着颗颗晶亮的露珠。节气和植物,犹如一对恋人,配合得默契贴心,情投意合。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温柔的姿势,她都已心领神会。

      ②桂花开了,细碎的金色花瓣,宛若星星,人从树下走过,落花细细香满衣。起风的夜里,花香伴着虫鸣如流水般一潮潮地涌进窗来,花香袭人。忽然想起《红楼梦》中宝玉的丫鬟也叫袭人。贾政责问是谁取了这么一个鬼精的名字,宝玉说,她本姓花,有一句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所以就给她取名袭人。夕月一弯的秋夜,枕着阵阵花香入眠,无限花香染梦境。

      ③午后,走进寂静的山林,手里携一本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他写道:“走在山间小路上,芒草,萱草牵吾衣,着实可爱。”我仿佛和他一同走进秋的深处。树上的叶子渐渐凋零,每一棵树变得疏朗透明起来。金黄的,褐色的叶子铺满树下,如同厚厚的花毯。远远的看见一棵树,擎着深红的树冠, 枝桠上挑着颗颗闪亮的红星星,走进了细看,原来是一树红灯笼似的柿子。

      ④榉树的叶子一日日红了,细细密密的红叶像一叶小舟,驶向秋之深处。踩着沙沙的落叶,偶然会听见咕噜咕噜石子落地的声响,其实那不是石子,是山中松子落。枝桠上蹲着几只斑斓的鸟儿,坐在枝头阳光下说着悄悄话,让人想到“林静鸟谈天”。

      ⑤田野里,收割后的稻草一捆捆一簇簇相依在一起,一夜夜秋风袭来,秋深露重,它们只有依偎在一起取暖。

      ⑥艾草枯黄了,静静地立在山坡上。每年端午时,人们将它一丛丛抱回家,捆绑好立在家门前,或是用艾叶熬了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夏天来了,孩子不会招蚊虫叮咬。《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原来艾草是伴着爱情从千年前的诗歌中向我一步步走来。那位布衣诗人走在山野间, 看见青青的艾叶随手拈来握在指尖,思念就如潮水般涌起。他的诗句随风飘远了,落在《诗经》的泥土中,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朵,流传了千年。

      ⑦幼年时在乡下,秋意正浓的时候,奶奶带着我去山坡上采摘野菊花。一丛丛野菊花如邻家的小女孩,穿着金黄色的布衣裳,梳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辫,冲着我张开笑脸。她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秋风里交头接耳地说话。奶奶说,将野菊花在太阳下晾干了,装在枕头里,可以清火、明目、安神。我的竹篮里只采了薄薄的一层,就嫌累了,蹲在草里找蒲公英。蒲公英一枝枝白了头,我拔了一枝,小心翼翼捏在手上,轻轻地吹一口气,蒲公英的孩子们就随秋风飞远了。我也是蒲公英的孩子,光阴的秋风一

      次次将我吹远了,望不见童年,望不见奶奶,望不见故园。

      ⑧我很喜欢作家汪曾祺先生一段话:“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一直不知道

      “菘”是什么样精致的蔬菜,是秋末的一味美食。那日翻开《诗经》就看见它,原来是一棵青翠的大白菜。如同农家一个粗衣旧服的小闺女,一日进了学堂,戴眼镜的老师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叫丫头,众人捂着嘴笑,老师就像随手给丫头取了大名“菘”,使得这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整个人一下子优雅、端庄起来。秋末,清炒大白菜时配上黄的姜丝和几丝红辣椒,盛在青花瓷盘里,分外悦目,爽口宜人。

      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几场秋雨,将天空洗得犹如碧玉一般明澈。所有的树木渐渐落尽繁华,疏朗的枝桠伸向晴空,大自然庄严、肃穆的季节来了。

      ⑩人过了而立之年,才渐渐懂得秋之深的韵味。就好像一个人的文字,年轻时姹紫嫣红开遍,分外艳丽妩媚。慢慢年长,才明白“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的道理,文字到了一定的时候便开始做减法,简洁、干净、纯粹。将枝头的繁华一一卸下,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洁不芜,气定神闲,沉静从容。文字有了山寒水瘦、千山鸟飞绝的意想,也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明朗。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删繁就简三秋树,将人生和文字站成秋天里的一棵树,那是生命的另一个境界。

      (《最美文》2013 年第 10 期卷首语)

      1.第①段描写节气与植物的目的是什么?(3 分)

      2.从表现手法角度对第④段进行赏析。(3 分)

      3.请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3 分)

      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②段关于《红楼梦》中袭人名字的联想意在抒发作者沉醉在花香中的情怀。B.第⑥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意在强调深情朴素的情感会穿越时空成为永恒。C.第⑦段关于幼年采摘蒲公英的回忆是为了突出作者无法回归故园的悲伤之情。D.第⑧段老师给丫头取名的联想意在表明素朴的人生也一样散发优雅端庄之美。5.联系全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对结尾画线句进行赏析。(4 分)

      6.有人评价李娟的散文“带着原生态的青春,有着青草般的鲜美气息,充满对世界的童真”;也有人说“李娟写作太过个人化,过于清浅,格局也不开阔”。对此,你怎么看?请选择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

      等),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表达技巧

      【知识梳理】

      1.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题型及答题思路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大要素。古人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胡应麟 )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王夫之)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于是“情景鉴赏”便成了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常见考查类型。

      (1)题型: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题型

      ①诗歌怎样表达作者情感(某种)的?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②结合全诗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③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概念梳理与答题思路

      “情景鉴赏类”试题从结构方面涉及“先情后景”“先景后情”。从抒情方式(间接抒情之情景交融)方面包括: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入景、情景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和情景反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①触景生情

      又称情因景生、先景后情。人物一开始心情相对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引起联想、想象,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

      ②移情入景

      又叫缘情写景,景随情移。诗人怀着某种感情观看景物、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色彩。

      ③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中, 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也就是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或即景抒怀, 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 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④寓情于景

      写景时带有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即,从人物物彼时彼地的思想情绪入手,使景物与人物自然贴切地结合在一起。(例如用“残”“空”“愁”等词汇来修饰形容诗句中的意象。)

      注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两个概念很难区分也没有必要作严格的界定。答题时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⑤情、景正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a.以乐景写乐情 :

      《风人松(题酒肆)》 (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b.以哀景写哀情:

      题金陵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 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 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⑥情、景反衬:

      a.以乐景写哀情: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b.以哀景写乐:

      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

      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2.鉴赏古诗中的表达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记叙,是叙述人物经

      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其中描写与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描写手法

      从空间上:高低、远近、点面; 从时间上:古今、日夜;

      从感官上: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声音、色彩、形态; 四组概念:正面与侧面,动与静,虚与实,细描(工笔)与白描。

      (2)抒情方式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3)答题步骤

      步骤一:指出诗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基本特点;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试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简析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例题精讲】

      例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题。(中等)

      阮郎归初夏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划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4 分)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问题。(简单)(8 分)

      题沈隐侯八咏楼①

      (唐)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②,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注】①八咏楼:南朝沈约所建。②狖:古书上说的一种黑色长尾猴。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从体裁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古体诗。B.从题材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山水诗。C.从对仗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两联对仗。D.从押韵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五个韵脚。

      (2)以下意境的描述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 分)

      A.深沉隽永 B.意蕴深邃

      C.苍凉辽阔 D.凝重悠远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 分)

      【课堂检测】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题。(困难)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论客的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仅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或风、雷、雨、雪的突 变,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你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也觉得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见说有厌看白天晚上的一定轮流而去自杀的人。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 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一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 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一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像上面所说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 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寻生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的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四国的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的。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 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则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 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

      散,实则紧凑有序。

      2.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 分)

      3.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4.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就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6 分)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仆人。(宗白华《轮<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2.阅读下面诗词,完成练习题。(中等)

      倾杯

      【北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①。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②,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鳞翼:即鲤鱼、大雁。②用楚王遇巫山神女故事,借指欢乐不再。

      1.本词下阕怎样抒写离愁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 分)

      【答案】1.先直写别后水山远、书信难达的相思之苦;接着就对面设想,写佳人深居国房,虽知游子思念自己却难以体会行客漂流天涯的憔悴苦楚,委婉曲折,倍增愁绪:再(借用典故)转写自己日前境遇, 抒发远离往昔欢娱生活的孤独落寞:最后以景结情,写遥望京华,查不可见,但见远峰的一片暗绿色而已,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传达无尽的惆怅低回之意。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配套练习
下一篇:景与情的共奏——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