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06  2021-08-10
标签:备课资料 九年级备课资料
2021年中考语文古文重点篇目《小石潭记》复习
 一、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注释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竹林。

      3.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冽,凉。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做……

      6.卷石底以出;以,而。

      7.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8.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岩石。

      9.翠蔓:碧绿的茎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1.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2.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4.佁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15.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16.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8.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交相错杂。

      1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悄怆,忧伤的样子。

      20.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环境太冷清了。以,因为。清,凄清。

      21.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2.龚古:作者的朋友。

      23.宗玄:作者的堂弟。

      24.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

      三、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被竹林和树林环绕合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忧伤,幽静深邃。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四、重点字词

      1.重点实词

      (1)隔篁竹     篁竹:竹林


展开全文阅读
      (2)水尤清洌        尤:格外    洌:寒冷

      (3)为坻            坻:水中的高地

      (4)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5)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6)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7)往来翕忽        翕忽:轻快,敏捷

      (8)悄怆幽邃        幽邃:幽深极了

      (9)崔氏二小生      小生:年轻人

      (10)蒙络摇缀       蒙:覆盖

      络:缠绕

      缀:下垂

      (11)参差披拂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披拂:随风飘荡的样子

      (12)日光下澈       澈:穿过、透

      (13)明灭可见       明灭:或隐或现

      (14)不可久居       居:停留

      2.一词多义

      (1)乐:①心乐之 以……为乐             ②似与游者相乐 取乐

      ③念无与为乐者:乐事             ④山水之乐:乐趣

      (2)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②不可久居 能够

      (3)清:①水尤清冽 清凉               ②以其境过清 凄清

      (4)环:①如鸣珮环 玉环              ②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5)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      ②隶而从者 跟从

      (6)以:①以其境过清 因为     ②卷石底以出 而     ③全石以为底 用

      3.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凄神寒骨                     凄,在文中意思为使……感到凄凉

      寒,在文中意思为使……感到寒冷

      (2)意动用法:心乐之                       乐,在文中意思为以……为乐

      (3)形容词作动词:近岸,卷石底以出         近,在文中意思为靠近

      (4)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在文中意思为向西

      ②下见小潭                 下,在文中意思为向下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文中意思为在空中

      ④日光下澈                 下,在文中意思为向下

      ⑤俶尔远逝                 远,在文中意思为向远处

      ⑥潭西南而望               西南,在文中意思为向西南

      ⑦斗折蛇行                 斗,在文中意思为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在文中意思为像蛇(爬行)那样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在文中意思为像狗的牙齿一样

      五、名句积累:理解性默写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四周林木葱茂,绿藤缠绕,枝条摇曳的幽静景象句子是“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写潭中鱼的静而忽动的顽皮情态,似乎与游客嬉戏玩乐。  

      3.《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目光投向远方,观夜色下溪流的全貌――曲曲折折若隐若现的句子是“___,____。”  

      4.《小石潭记》中作者静坐于竹林小石潭边,水潭的幽静渗入内心,牵引心中凄清的句子是  “___,____。”

      【答案】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六、关键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是高兴。


展开余文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下里竹子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彻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地方过于凄凉,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6.(2014聊城)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七、文意理解

      1.第一段:

      ⑴如鸣佩环,心乐(lè)之:比喻,表现自己的喜悦之情。

      ⑵伐竹取道:内容上写出小石潭偏僻难寻和自己想见到小石潭的急切之情;

      结构上与上文的“隔篁竹”照应,为下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埋伏笔。

      ⑶全石以为底:倒装,以全市为底

      ⑷卷石底以出:倒装,石底卷已出

      ⑸“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点(坻,屿,嵁,岩)面(全石以为底)结合,描绘了小石潭奇异的形状。

      ⑹翠蔓:藤蔓   蔓延   区分字形

      ⑺主要内容: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概况。

      ⑻采用的手法是移步换景。

      2.第二段: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正面写鱼,侧面展现水的清澈。

      ⑵主要内容:写潭水的清澈和游鱼的自由。

      ⑶写作手法:侧面描写(鱼影)。

      ⑷写鱼的写作手法:动静结合。

      ▇这两段的整体感情是乐。景物是欢乐心情的物化。

      3.第三段:

      ⑴主要内容:小石潭的源流蜿蜒曲折、扑朔迷离。

      ⑵与前文潭中的情景有明显区别,这是因为感情的变化。这样的描写使感情由乐到哀的转变显得十分自然。

      4.第四段:

      主要内容:写潭中凄清、幽深的氛围,表现作者被贬后的悲凉和忧伤。

      5.第五段:

      ⑴这是记的基本格式,最后交代写作原因和同人。

      ⑵描写内容:借写小石潭凄清、幽深的氛围,表现作者被贬后的悲凉和忧伤。

      ⑶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八、课文理解性问答

      1.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课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依次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小石潭的特点:幽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现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3.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从侧面表现出潭水的清澈,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4.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由乐到忧,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看出忧。

      5.如果要开发小石潭作为旅游景点,请根据原文内容,抓住景物特点,为小石潭写一个简介。

      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

      6.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由乐而悲,你如何看待他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忧乐观?

      我认为作者的这种忧乐观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心胸豁达,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示例二:我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忧乐观。人生遭遇挫折,加上外围环境的凄凉,难免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表明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7.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8.(2014聊城)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选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为其内心“悄怆”。

      九、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对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的细致描写,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因被贬官后内心产生的无法排遣的忧伤、愤懑之情。

      一、(2014秦皇岛模拟)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①,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②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注释】①沙市: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②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③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1.【甲】文的作者是唐代(朝代)文学家柳宗元(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大约 )       ②明灭可见     ( 显现,看得见 )

      ③任之而已     ( 它 )         ④辄复不遂     ( 就,都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我当时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大雪所阻挡。

      4.【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夜的寂静。

      5.【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孤寂、忧伤,【乙】文表现了达观、超脱。

      二、(2015河北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菖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 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展开余文
      (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潭名。②箭:小竹。③庥(xiū):休息。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有泉幽幽然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常用虚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题思路:解题时要联系所学知识,逐一对比揣摩,结合语境进一步区分。A项“然”前者为“……的样子”,后者为“(既然)这样”;B项“其”前者为代词,后者为语气副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C项“于”两个都是介词“到”;D项“自”前者为“从”,后者为“如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长可十许步。   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②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__【乙】文:潭水清冽,水声悦耳。

      三、2011吉林中考.文言文阅读(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    代和    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悄怆幽邃            (2)怀民亦未寝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2分)

      12.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2分)

      13.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

      【参考答案】9.唐  宋    10.(1)忧伤的样子 (2)“躺着休息”或“睡觉”

      11.围绕“水清”回答即可。(2分)

      12.围绕“月光如水清澈透明,竹柏影如藻、荇交错纵横”回答即可。(2分)

      13.柳宗元的心情围绕“乐与忧”回答即可;苏轼的心情围绕“欣喜悠闲与失意悲凉”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收获:

      不足:

      一、2016年重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注】[1]鄂版教材为句号。[2][3]鄂版教材为逗号。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卷石底以出(          )         (2)佁然不动(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乃记之而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 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9.(4分)(1)弯曲(或翻卷 )(2)呆呆的样子(3)像狗的牙齿一样  (4)离开

      10.(4分)(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或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11.(3分)C(此句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

      12.(4分)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2分)。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2分)。

      二、2015年恩施中考。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心乐之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

      ⑶以其境过清              ⑷乃记之而去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1.第②段写游鱼和潭水。描写游鱼,除 了正面描写,还采用了              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表现了作者快乐的心情。描写潭水,抓住了潭水的             特点。

      22.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参考答案】19.(2分)⑴乐:以……为乐(感到快乐)  ⑵犬牙:像犬牙那样  ⑶清:凄清(清冷)  ⑷去:离开

      20.(2分)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⑵(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21.(2分)定点特写或动静结合;清澈。

      22.(2分)心情变化:由游览之初的“乐”到离去之时的“忧”或“悲”。变化原因:当时的柳宗元遭到贬谪,心情是悲苦的。游览山水本是为了排遣心中抑郁之情,但这种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三、2012年(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堕小谭(        )          (4)卷石底以出(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17.(1)搭桥,架桥  (2)越过,经过   (3)落入   (4)弯曲,翻卷  18.C   

      19.(1) 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20.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九年级备课资料 2021年中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
下一篇: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开放性题目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