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43  2021-08-13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语用型文本教学设计与实录(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 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展开全文阅读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得道多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考语文一轮写作复习:《遣词造句》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
下一篇:《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