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3002 2021-09-02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礼记-大学之道》简介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是战国至秦、汉期间的儒家学者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这些文章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其中大部分篇章可能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作品。
传统说法认为,《礼记》的编纂者是西汉儒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做《大戴礼记》,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而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做《小戴礼记》,即是通常所说的《礼记》。
东汉末年,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使《小戴礼记》影响渐大,并由“记”升级为“经”。到了唐代,《小戴礼记》被列为“九经”之一;再到宋代,更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成为士子必读的经典。
《礼记·大学》在唐代以前,并不为人所重视。到了唐代,佛教兴盛、儒学日衰;为扭转颓势,韩愈等儒学家引用《礼记·大学》中的文字阐发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试图以此与佛学相抗。此时,《礼记·大学》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宋代以前,《大学》并无单行;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宋仁宗以《大学》赐给进士王拱宸等,这可能是《大学》单行的开始。此后程颢、程颐兄弟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作了《大学》改本,编定了《大学》的章次,并把《大学》一书抬到了极高的地位:“《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至南宋淳熙年间,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又进一步发扬了二程的思想,对《大学》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和编订:他把全文分为“经一章”和“传十章”,其中“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他还认为“格物致知”一章已缺失,于是自己变作了《补传》。经过这些改动,朱熹整理本的《大学》 和《礼记·大学》就有了很大不同,于是后人就将前者称为“致本大学”,而后者称为“古本大学”。经过朱熹的整理,“致本大学”渗入了更多的理学色彩,突出了对心性的重视,有了更多的哲学意味。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朱熹所著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从此以后,直到废除科举,朱熹所注解的《大学》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熟读成诵的经典。
《大学》的作者是谁?《礼记》并没有说明。宋代的朱熹认为:《大学》的“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意即经文部分是曾子所述的孔子之言,而传文部分是曾子门人所记录的曾子思想。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他和父亲曾点都是孔子的著名弟子。
《大学之道》原文及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使自己的光明德性得以显现,在于使民众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善的至高境界。
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使……明显。明德,就是光明的德性,即美德。
亲民:亲当作新,动词,使……新;新民,即使民新,也就是让民众弃旧向新的意思。
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止,达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至,极,最。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道了所应达到的境界而后就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就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就能性情安稳,性情安稳就能认真思考,认真思考就能有所收获。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末节,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知道了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接近事物本来道理了。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礼记-大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句子作用
下一篇: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精确直译译文文言文阅读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