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977  2021-09-06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两篇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析独特的语言,感受学术语言的魅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注重概念理解,学习作者运用这些概念硏究乡土社会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过去与当代社会的变化中寻找联系,促进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民国农村图景,树立关注乡村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贵任感。

课时安排:3 课时

一、课时学习目标:

1、通读整本书,概括 14 篇文章内容要点。

2、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

3、理解主要概念。

二、任务 (一 )通读整本书,概括 14 篇文章内容要点。

附内容要点:

第一章: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起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里,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对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前是无法应用的。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第二章:文字下乡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文字所能传达的情,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的外局相配合的。

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公认的意义。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共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座模板,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人靠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积累别人的经验。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在乡土社会中,所有都是熟悉的,定型的,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了,人们并没有需要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第四章:差序格局

中国人“私”的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么划分的问题。

西方人是团体格局,有局限性,而中国人的社会圈子富于伸缩,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是模糊的,是差序格局。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的。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来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是他们和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于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延续。

我们的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看的更加清楚。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在差序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第六章:家族

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与家庭。因为亲属的结构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父母子的三角。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但是包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社会圈子中的一轮,不能说他不存在,但也不能说他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不是一个团体。

我们的家既是个绵延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乡下夫妇的感情比较淡漠。

在作者看来,这事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后果。中国人在情感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中养成的性格。

第七章:男女有别

感情常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情形中。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乡土社会中不需要恋爱,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需要的是稳定,所以有“男女有别”的原则。

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为重要的标志。

社会秩序规范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别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展开全文阅读
第八章:礼治秩序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护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同的地方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是靠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为我们所谓的“仪式”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并不代表按个人好恶来统治,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第九章:无讼

乡土社会的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

现代社会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却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

第十章:无为政治

论权力的人多少可以分成两派,两种看法: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合作的一方面。

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

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

第十一章:长老统治

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

教化孩子既不民主也不横暴。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以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

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的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和政治的权力在于: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

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

地缘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社会生活越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缺失契约社会的基础。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

第四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变迁通常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这时领头提出办法,组织实验,完成社会变迁的人就有了时势权力。长老权力不容忍反对,反对在这种关系里是不发生的。

容忍,甚至奖励,反对在同意权力里才发生。

在横暴权力下,没有反对,只有反抗,因为反对早就包含在横暴权力的关系中。

长老权力下,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

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但这些欲望所引导出来的行为是否总和人类生存的条件相符合呢?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

第一种说法,每个人只要能“自私”,充分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的秩序,“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会安排社会秩序给每个为自己打算的人们去好好生活。

人类主观上尽管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价值,文化尽管有一部分可以无关及无益于人类的生存,这些不合与生存的条件的文化以及接受不合于生存条件的文化的人,却在时间里被淘汰了。

另一种说法,“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试验和错误的公式中累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社会变动的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

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三、任务 (二 )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

四、任务 (三 )理解主要概念。

附主要概念参考:

1.村落:依附于土地的人们因为耕地面积小、需要合作、为了安全、平等继承等诸方面原因而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社区。

2.熟悉社会:因见证了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从而使人和人、人和物形成了最为熟悉的社会关系的村落式社会形态。

3.面对面社群:由于人们终日面对面相处而形成直接交流会意有时甚至无需语言这一媒介的社区形态。

4.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5.差序格局:是指乡土社会里的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

6.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

7.团体格局:是指由各种各样由若干人组成的关系平等界限分明互相合作的团体构成的社会形态。

8.小家族:以父系关系为主线沿亲属序差向外扩大而形成的具有经营事务功能的团体性社群。

9.家: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

10.感情定向:文化规定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

11.亚普罗式文化:关于人需接受超于人力创造而由宇宙来安排完善的秩序的文化观念。

12.浮士德式文化: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克服各种冲突甩形成的阻碍的过程。

13.男女有别:为了社会稳定在男女间不必求同的理念之下从行为到心理形成了男女之间的鸿沟。

14.人治:人依据礼的规则来治理社会。

15.法治:是人依法而治的治理模式。

16.礼治社会:运用教化的形式让人们形成的主动服膺于传统习惯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

17.无为政治:乡土社会因不具备横暴权力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不具有同意权力所要求的分工体系而形成的微弱和松弛的“统治”形态。

18.横暴权力:发生在阶级斗争里的以自己的意志驱使被支配者而带有压迫性质的权力。

19.同意权力:在社会分工的状态下人们必须遵守契约来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持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的权力。

20.社会契约: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人们为了保障每个的责任与义务而形成的共同授予的权力。

21.长老统治:区别于横暴与同意权力的以教化形成的礼的统治形式。

22.血缘: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

23.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以契约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24.时势权力:当社会结构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的时候一些有能力、有办法改变社会结构并能获得群众的信任从而拥有支配他人的权力。

25.反对与反抗:在同意权力结构中行使监督权时所发表的异议就是反对;在横暴权力中的对立行为。

26.欲望与需要:乡土社会的欲望是人类经过时间累积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印合于生存条件的文化事实;需要则是人们为了生存经过分析研究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展开余文
五、课堂小结

《乡土中国》是由 14 篇文章构成的“论文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阅读这本书首先要读懂每一篇文章,对每一篇文章的阅读,可以从浏览到略读到精读到研读,只有经过反复的阅读,才可能真正理解每一篇文章的丰富意蕴。在理解每一篇文章之后,更重要的是对“整本书”进行深入“研讨”。这里的“研讨”就是要结合现实生活,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全面、深刻地理解本书的主要观点,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理解主要概念,并用这本书的科学理论来理解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自己感兴趣的重要问题或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深度的探究。

六、拓展延伸

《江村经济》

学术著作的阅读,是“新课标”任务群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一本书的阅读。因此,阅《乡土中国》,我们不能就事论事,要善于借助该书的阅读进行有价值的拓展,将阅读的价值最大化。比如,阅读《江村经济》,比较辨析其异同。这样会对作者的文章和其学术思想有更深刻的了解,阅读视野就会更宽,阅读的格局就会更高,整本书阅读的综合价值更能凸显。

七、作业布置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重要问题或专题,为下节课进行有深度的探究做准备。

必修(上)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二)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质朴自然、通俗形象、严谨缜密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审美鉴赏与创造:获得美学和艺术的熏陶。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课时安排:4 课时

第 1 课时(1-3 章)

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特点。

2.理清严谨清晰的论述思路。

3.学习对比论证。

二、任务(一):阅读一至三章,理解下列概念,并在书本圈画并做出解释。

1、礼俗社会,2、法理社会,3、文字下乡

三、任务(二):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包括哪些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之间有没有联系?

明确:1、以农耕为主,“土”具有崇高地位。2、不流动。定居,村村之间有孤立和隔膜。

3、熟人社会、礼俗社会。         4、淳朴信用。

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神圣的,人们在思想上安土重迁。因此人口不具有流动性,世代定居,这又导致了村落间对外交流有限,相对封闭孤立的。由于环境封闭、人口有限,因此人们彼此熟悉,构成了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由熟悉而得到彼此信任,构成了乡土社会品格的淳朴信用。

四、任务(三):乡土社会中的信任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明确:1、不是法律而是礼俗。 2、人与人之间的熟悉。

五、任务(四):文盲是因为乡下人愚?乡土社会多文盲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1、不是愚,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缺少学习机会、环境、条件。

2、文字是间接的交流方式,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会,语言交流更直接方便。

3、乡土社会生活简单定型,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六、课堂小结:

从整体看,乡土社会是全书的总论,从宏观上审视中国社会的性质:乡土性。从人与空间关系看,因以耕种为主而形成“土气”,不流动;从人群间的关系看,聚村而居,形成地方性,相对封闭孤立。人群内部关系看,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与法的关系看,是一个礼俗社会。《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篇从“愚”切入,论回答了乡土社会为什么多文盲——文字的多余。这部分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一是从空间上,这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

人与人的交流语言足够了,甚至熟悉到不需要语言;而是时间上,口口相传就足够了,全部经验可以在亲子间传授无缺。

七、拓展延伸:文字利于文化的传承,在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乡土社会,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什么?请举例分析。

明确:口口相传。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几乎过着同样的生活,礼俗、社会经验等在耳闻目睹中习得。比如,为便于记诵,乡土社会中产生了许多生动简洁的 农谚,它们体现节气物候、浓缩农耕经验。再比如:忠孝节义的儒家文化在乡土社会常以通俗的 说书、唱戏的方式呈现,并在底层民间口口流传,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八、作业布置:在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行话?搜集整理并解释含义。

第 2 课时(4-7 章)

一、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

2.对家庭、家族、男女有别的评价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3.掌握形象生动的比喻论证。

二、任务(一)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有何区别?

明确:1、团体格局中的成员是明确的,界限是清晰的;差序格局界限是模糊的,有伸缩性的,关系网的大小和个人的势力有关。

2、团体格局中各成员社会关系是平等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有差等的,有远近、亲疏之分,

3、团体格局是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差序格局是由自己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群体(圈子)

三、任务(二)费孝通认为差序格局中的道德是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如何理解?请举例分析。

明确:团体格局中的道德观念超越私人关系,讲究平等、公道、权利、尊重。差序格局的道德是没有超越私人关系的道德,因有差序的人伦而存在,和自己的关系不同,道德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英语中的 uncle,在中国就要细分为叔叔、伯伯、姑父、姨夫、舅舅,他们和自己的关系都是有明显区分,他们有的属家人,有的属亲戚,以怎样的方式相处交往是有区别的,否则就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

四、任务(三)结合你读过的相关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祝福、曹禺雷雨、巴金家等),联系本文,分析中西方家庭分子间的关系有何不同?

明确:1、西方家庭团体中,夫妇关系是主轴,是横向的,子女是团体中的配角,长成了就离开团体;中国家庭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的,夫妇成了配轴,感情是淡漠的。

2、西方家庭不负担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中国家庭承载着各种多重功能,是事业社群。

3、西方家庭成员间讲究平等、自由;中国家庭讲究服从和负责。比如:巴金《家》体现了极强的封建家长制,祖孙三代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庭,这个家庭承担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重大的家庭关系主要体现在男性长晚辈之间。长辈晚辈地位是不平等的,比如觉新的婚姻是不自由的,服从家长的安排才算符合伦理道德,他们夫妻间感情如何是不被重视的。

五、任务(四)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男女有别指男女之间有隔阂鸿沟,没有情感。根本原因在于:1、为了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标志。

六、课堂小结:

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

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男女有别干脆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七、拓展延伸:怎样理解孔子的“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和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的说法。

明确:孔子的仁爱讲究差等,是不平等的,以自己为中心随着和自己的关系变化而变化,对父母、对兄弟和对乡人的爱是不一样的,由重到轻。墨子讲究爱无差别。

八、作业布置:2015 年高考作文一个中学生举报自己的父亲在高速上拨打电话,引发了人们的争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为什么会有人反对?请运用这部分内容,试做分析。

第 3 课时(8-11 章)

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

2.通过区别礼治和法治掌握对比论证的方法。

二、任务(一)根据文中引用的“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颜渊问仁”和曾子易箦的故事,谈谈你对古人主动服礼的看法。

明确:1、人服礼不是出于本能或天意,而是从教化中养成。

2、礼是工人的行为规范,对礼的主动遵守和维护就是对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是一种值得肯定甚至令人感动的行为。

3、但是,礼也有不合理、不合时宜之处,如果顽固不化、不知变通,则显得迂腐可笑甚至冷酷无情。

三、任务(二)阅读《礼治秩序》《无讼》,思考礼治和法治有何区别?

明确:1、法律是专门知识,并不是人人懂法;但礼是社会知识,是基本的社会规范,人人需知礼;

2、法治要厘定权利,不依据道德,不注重教化;礼治是调节、教化的过程

3、法讲究人人平等;礼讲究差等。

4、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是国家权力;礼是传统。

5、法是从外对人加以限制,礼是人由内主动地膺服遵从。

四、任务(三)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区别和联系。

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

偏重 社会冲突 社会合作

来源 对冲突的镇压和控制   社会分工的结果

性质 权力     权利和义务

实施手段 支配、压迫有上下区别 互相监督依靠社会契约和同意

权力引诱 经济利益 荣誉和高薪

两者关系 两者广泛存在,既有冲突又有合作



四、课堂小结:

《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这四篇主要谈论中国乡土社会的政治,这是一个礼俗社会,不是法理社会,而且变化很慢,所以,在治理上,是以长老权力为主。

这一部分内容是对《乡土本色》所提及的“中国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的充分阐释与论述。《无讼》强调“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维持礼治秩序的最好手段就是教化。《无为政治》主要是基于“社会合作”与“社会冲突”来比较讨论“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内涵;《长老统治》则是从“社会继替”的角度讨论乡村社会中“教化权力”的内涵。


展开余文
五、作业布置:从下列专题中,任选一个,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专题写作,600 字。

1、中国式父子关系的特征和原因分析

2、乡土社会中的礼治和法治

第 4 课时(12-14 章)

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表现。

2.学习社会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

二、任务(一)什么是“血缘”?“血缘社会”有哪些特点?其稳定靠什么维持?

明确:血缘,严格讲,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少变化的。血缘社会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来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承。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是不容个人选择的。

三、任务(二)“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这一观点作者是怎样得来的?

明确:第一、社会生活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互相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第二、“钱上往来”就是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第三、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因为在门前是邻居,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关系,不牵涉其他社会关系。作者通过对云南乡下钱会的田野调查得来。

四、任务(三)名实分离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口是心非,名实分离。这是迫于长老权力压制下寻求变动的结果。

五、课堂小结:

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的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因此他说:“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而就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来说,变迁往往采用“注释”形式,即“维持长老的权力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名与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并且其距离随变迁速率而增加。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六、作业布置:“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 尽心下》)孟子这段话告诫人们清心寡欲,控制自己的欲望。而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的人是遵从着欲望生活的,肯定了欲望的价值。以“欲望是否契合生活的需求”为论题,组织一场辩论会。

 

黄彧清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乡土中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中考语文写作指导:一石三鸟的作文题
下一篇: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半命题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