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93 2021-09-14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中册《改造我们的学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习本文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3.赏析文章语言。
3.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
【重点】学习本文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难点】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 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三段式”逻辑思路和论证结构,学习文章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朴素的语言在行文上的特殊效果。
文化传承与理解 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七绝改诗赠父亲
作者: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二、新知讲解
模块一:主要论证方法:
●例证法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填写表格
注意:叙时“做减法”,议时“做加法”。
1.首先要明确议论文中的叙述不同于记叙文的叙述,议论文中的叙述只要叙得明白,使所叙事实为人所知即可。因此,议论文中的记叙要求对所引材料高度概括,对论证论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要“做减法”,
2.而对材料的分析则要结合论题融入思辨“做加法”,论证时,要使事理为他人所信从。议论文里,叙是为议而服务的,分析才是议论文的根本,叙事实只完成了一小步,析道理则是要完成的一大步。当然,在叙述的同时还可以融议于叙。
模块二:掌握主要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例子,进行具体分析)
举例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道理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模块三:赏析文章语言
议论文语言三大特点: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准确性(遣词、造句、段落层次的准确严密)
鲜明性(观点鲜明、感情色彩鲜明)
生动性(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准确性——用词恰当
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肤浅”“深刻”是用以表明认识程度的一组反义词,说明两者的差距,而且在“肤浅”“贫乏”之前加上了“何等”二字,说明其严重的程度,后面用了“得多”二字准确地反映了客观的实际情况。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日益”客观地写出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
准确性——用词分寸
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
“基本”二字很有分寸,表明了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而是主要的根本任务。
当然,上面所说的是我们党内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先强调是“极坏的典型”不是“普遍”的,然后又用了两个“相当地”,这样既表明了不是一片漆黑,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鲜明性——善于进行正反对比
第三部分,把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加以对比,十分鲜明;
鲜明性——爱憎分明的态度
作者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当谈到主观主义的实质时,作者大声疾呼,“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
生动性——使用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主观主义不作调查研究,对现状茫然无知。
“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有风趣。
“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形容主观主义的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很形象、深刻。
生动性——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为之一新”“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
生动性——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比喻: “留声机”──留学生一切照抄外国 ;
“钦差大臣”“瞎子摸鱼”──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令。
排比: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议论的范围由小到大,语意跌宕,层层深入。揭示主观主义的严重危害,感情强烈。
对偶: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展开全文阅读
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三、教师总结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所提出的观点,不仅在当时是必要的,影响巨大而深刻,而且在现在乃至将来也是必要的,影响将长远而深刻。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希望我能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同学们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四、时政延伸(与时代结合,可用于课外写作素材积累)
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到“学习强国”
龙协涛《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08日 19 版)
中华读书传统五千年来薪火相继,弦诵不绝。毛泽东在1942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继承。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在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之后,于2014年底在贵州考察时又提出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传统文化的系统论述,习总书记有高屋建瓴的辩证思考。他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他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修养深厚,讲话中古籍名言典故信手拈来,平语近人,雅语感人。关于读书,他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与大家尤其是领导干部分享。他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我在《中华读书赋》中写道:“学洋不崇洋,师古不泥古。”“朱子清清活水,滋兰蕙九亩;孟子滔滔激言,养浩气十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对孔子开创的“学而时习之”中华读书文脉的最好继承与弘扬。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尖锐地批评“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对研究现状和历史的空气不浓厚痛心疾首,强调“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2009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到建设“学习型”政党,思想一脉相承,但内涵更丰富了,目标更明确。
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广大干部“要有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在倡导全民阅读,厚植国民思想根基,培育民族精神长相,共建书香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学习强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思想界和学术界起着正向引航的作用。“学习强国”,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青少年时代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大志在新时代的强烈回响。它是一个读书平台、理论宝库,也是一种思想境界和高远目标。
五、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对联,回答问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对这幅对联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D )
A.对偶 对比 B.对偶 比喻 C.对比 拟人 D.对偶 拟人
(2)文中引用明朝谢缙的这幅对联,批评、讽刺了哪种人?选出说法不正确发一项( C )
A没有科学态度,只知背诵马列著作词句的人
B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的人
C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夸夸其谈的人
D没有认真研究中国历史,对中国的现状不了解的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C )
①虽然许多事实现在还是不清楚,而且在未来长期内还弄不清楚,但是我们经过了_________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地_________创造论的错误。
②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_________救国救民的真理,是_________的。
A.精心 预言 摸索 可歌可泣
B.精细 断言 摸索 大书特书
C.精细 断言 摸索 可歌可泣
D.精心 预言 探索 大书特书
3.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其后的题目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语段中的“日益”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
答:一天比一天;用这个词表明“结合”有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中的“这些”指代( C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中国革命
C.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
D.对于马列主义的认识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3)“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中的“之”指代( A )
A.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B.中国革命
C.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
D.马克思列宁主义
(4)本语段的论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的最后说“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这里,“很好”的反面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点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
(5)“很好”的反面意思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学风。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选择性中册《改造我们的学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中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