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009  2021-09-16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学习目标

1.全面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2.了解时政评论类文体特点,学习议论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本文的观点,并学习运用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学习重难点

结合历史和现实,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兴。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片面机械思想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1977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的胡福明撰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后经本人及相关人员多次修改,特别经胡耀邦审阅定稿,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标题,于1978年5月10日在党中央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5月11日,这篇文章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当天新华社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纸也陆续转载。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很快引发了一场在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结合时代背景 理解文章写作目的

1.“两个凡是”是指什么?

“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作者胡福明说:“‘两个凡是’无非是说,毛主席的指示、决策,都是先验地正确的,不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因而必须始终遵循,必须永远维护,毛主席是超越人类认识规律的。这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是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变种。”

2.为什么要批判“两个凡是”?

胡福明说:“‘两个凡是’的本质是维护‘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当时我认为中国已处于重大历史关头——要么坚持‘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中国人民将陷入苦难深渊;要么改弦更辙,否定‘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重新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国家、民族处于十字路口。我作为一个党员,一个理论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反对第一种前途,争取第二种前途。至此,我认识到必须批判‘两个凡是’。”

3.以农村现状为例,理解批判“两个凡是”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险恶的国际形势和薄弱的工业基础,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建设资金缺乏的条件下,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国家安全出发,选择了一条以牺牲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为代价,换取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之路,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全国人力财力物力,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初步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体系。”    ——朱高林 

(引导语) 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是生产合作制度,生产资料和劳动所得归集体所有,国家拿农业所得来优先发展工业,农民的收入很低,有的地方甚至吃不饱饭。《平凡的世界》中生产队长孙少安为了让农民吃饱饭,把国家划分的猪饲料地偷偷分给了农民去种粮食。这在当时极左的思想下,孙少安的做法就犯了思想政治错误,受到了公开的批斗。大家请看这段视频。

(引导员)视频里的孙少安只是想让自己的社员吃饱肚子,但他的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也说明农村的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因而必须突破“文革”时的方针政策,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那作者是如何通过这篇文章去驳斥“两个凡是”的理论的呢?。                                                    

三、整体感知 理解文章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

1.文章为何要批判林彪和“四人帮”的理论?

胡福明说:“我认为,要‘绕弯子’,找个替身,这个替身就是林彪的‘天才论’‘顶峰论’‘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谬论。我认为‘两个凡是’与‘天才论’‘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的谬论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东西,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所以拿‘天才论’‘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来做‘两个凡是’的替身,予以批判,是可以的。虽然比较含蓄,但人们也会看明白。而批判林彪的谬论是无人可以反对的。”  

由此可见,作者批判林彪和“四人帮”理论其实就是批判“两个凡是”。

2.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提到林彪或“四人帮”

理论,并分析其作用。

“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文章开头主要是提出问题,强调了其恶劣影响,提出批判的必要性。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种种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谬论,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它们连同‘四人帮’另立的‘真理标准’,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他们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大规模的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他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权威’自居,实践证明他们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骗子。”这里对其进行了深刻而严厉地批判。

“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胡诌什么‘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实践证明,他们所说的绝不是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而是他们冒充毛泽东思想的谬论。”

这里把林彪、‘四人帮’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其实也就是把“两个凡是'和毛泽东思想分隔开来,揭示了其荒谬性。

“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批评过的‘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这种倾向依然存在。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 ,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科学无禁区。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 


展开全文阅读
这里强调要突破其“禁区”,以及我们该去如何做。其实就是倡导我们去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去努力实践。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和“两个凡是”有什么关系?

   中心论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实践是第一性的,这是唯物的认识论。

“两个凡是”强调理论是第一性的,是唯心的认识论。

由此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和“两个凡是”针锋相对的,确立前者,就是否定后者。

4.为什么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总结:由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特点,因此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5.为什么说“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就是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观点。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也是变化的,因而任何理论只有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其真理性。

6.文章四个部分是如何驳斥“两个凡是”的?

第一部分证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强调一个理论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那么,毛主席的所有认识也得接受实践的检验,因为实践证明的,才是真理。而“两个凡”强调的是毛泽东的一切指示和决策都是真理,不用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这样第一部分就从理论根本上驳斥了“两个凡是”的观点。

第二部分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的基本原则,批判“四人帮”理论脱离实践的荒谬之处,其实也就是在批判“两个凡是”的荒谬之处。

第三部分以革命导师为例,说明他们是如何用实践检验真理,毛主席根据实践的变化改变修改自己书籍的按语,即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这就直接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毛泽东的指示和政策不用接受实践检验的观点。

第四部分进一步证明“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强调了两点,一是毛主席的认识和理论必须得接受实践的检验,二是“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的毛主席认识和理论,也还得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因为真理是发展的。

总结:四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理论进行了驳斥,环环相扣,让人不禁被这种强大的逻辑力量所折服。

四、探究文章基本写法

1.文章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哪两类同志的疑惑和担心来展开议论的?为何要据此展开议论呢?

①第一类人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②第二类人担心强调实践的作用,会不会影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

列举两类人的错误认识或者错误观点,提供批驳的靶子,然后进行分析批驳,揭示其片面、错误之处,这是“破”。全文以立论为主,立中有破,破立结合,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2.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做简要分析。

本文主要使用了引证法、例证法等论证方法。引证法:全篇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言论广泛引用,极具权威性和论辩性;例证法: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哥白尼太阳系学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宣言》等被实践证实、证明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文章为何大量引用革命导师的话语?

胡福明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树立真理的实践标准,否定‘两个凡是’。表面上看是哲学理论的文章,实际上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极为敏感。如何选择组织材料,实在是个复杂问题。我确定了一个原则:打语录战。这是当时通行的方法。主要论点,都引用马列著作的原文,完整准确……大家知道,当时教条主义盛行,不得不用这种方法。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可见作者是用最利于人们接受的方法在写这篇文章。

五、反馈与评价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1978年再次出发的中国,开始缔造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

素材一:1978年冬夜,小岗村冒着巨大风险,率先包产到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开始了。“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小岗村,迈出了中国巨变的第一步!右图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素材二:《改革开放40年》视频。

要求:结合素材一、二和自己的切身体验,谈一谈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核心观点的认识。注意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来论证你的观点。

六、教师小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富于思辨性,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经典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

本文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对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思考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完成一篇周记。

要求:结合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谈一谈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结语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化纵深发展背景下的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着新一轮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利益格局开刀,一方面致力于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30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发出了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的改革时代强音。

实践拓路,真理在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历史已经开启。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实践是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下一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