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40 2021-09-24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荷花淀》精品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孙犁及其作品,了解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
2.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难点: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本文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大。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保卫祖国、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荷花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经过精心构思谱写出的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1):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32~61):探夫遇险(发展)
第三部分(62~85):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四、学习课文
1.小说前3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明确:
景物:高升的月亮、干净凉爽的院子、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像雪地和云彩一样洁白的苇席、一片银白的荷花淀、水面的薄雾、徐徐的清风、清新的荷香。
作用: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②营造了一种清新欢愉的宁静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③充分展示了荷花淀的美丽富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后文水生嫂毅然送夫参军、组织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小说从女人编席写起,以她们成立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结束。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
(1)小说开头从女人编席落笔,一是突出了劳动妇女的勤劳,二是表现女人等待丈夫回家时的心情,三是为后面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以女人们成立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结束,则刻画出了她们勇敢、豪迈的性格,表现了她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她们的形象更完美、高大。
3.“夫妻话别”这一情节写了哪些内容?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1)这一情节主要写了“追问晚回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嘱咐”三个方面的内容。
(2)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承接上文的“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丈夫不至的焦急心理以及对丈夫的关切之情;同时又暗示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不同往常,水生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水生没有正面回答女人前面的问题,故意岔开话题。但是,他异常的表现(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让水生嫂觉察他有心事,但水生嫂不便直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所以她只得机敏地转换角度,再次试探,问:“他们几个哩?”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透露出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题岔开,反问水生嫂:“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并表现了水生对家人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怎么了,你?”水生面对妻子的问话,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而且笑得不像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但她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这反映了她内心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知道底细。
展开全文阅读
这段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②“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追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痛恨敌人,丈夫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她为此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想到,丈夫一去,家里的担子都落到她身上,不禁心生担忧。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积极奔走,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将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融于一心,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这段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③“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嗯。”水生鼓励妻子在思想上、文化上不断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积极进取、勇敢斗争的精神。
总之,“夫妻话别”这一情节,点明了斗争形势的变化和水生参军的情况,既补充交代了未曾叙述的情节,又为下文写在荷花淀里伏击敌人埋下了伏笔;同时,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为后文写水生嫂等商议探夫、途中遇敌、巧遇亲人、成立队伍等做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此外,这一情节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爱家庭,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4.除了开头部分,小说还有两处较集中的环境描写,试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明确:
第一处是写妇女们寻夫不着回来时候的白洋淀风光。情景交融,极富水乡风情。开阔明丽的景色,使年轻妇女们失望伤心的心情马上变得开朗愉快起来。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第二处是妇女们遇险时对荷花淀风光的描写。“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就像“铜墙铁壁”,“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象,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刻画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至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
5.细节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试举例说明本文的细节描写及其效果。
明确:
①水生嫂的一“震”一“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的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出乎水生嫂的意料,“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震”一“吮”,写出了水生嫂复杂的心情。水生嫂用“吮”的动作迅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到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这表现了她的坚强性格。此处的细节描写,不仅仅惟妙惟肖地描摹了水生嫂这一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抗日根据地劳动妇女内心深处爱与痛、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
②青年妇女与水生的一“捞”一“丢”。一是几个青年妇女探夫未遇的归途中,她们“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她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心中对秀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出来”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秀丽和谐的风景。二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三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水生他们。后两处的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填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亲人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捞”一“丢”,字字关情。
③紧张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细节的一“揉”一“合”。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景色优美的荷花淀里,发生在青年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战斗环境充满了诗情画意。战斗打响后,几个青年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为下文归途中青年妇女议论丈夫的“横样子”埋下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吴召儿
孙犁
我们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叫了个名字:“吴召儿!”
我听见嗤的一声笑了。抬头一看,在人群末尾,靠着一根白杨木柱子,站起一个女孩。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东西,好像是个假手榴弹,坐在一处的女孩子们望着她笑。她红着脸转过身来,笑着问我:“念书吗?”
“对!你念念头一段,声音大点儿。大家注意!”
她端正地立起来,两手捧着书,低下头去,就念开了,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就是她这认真的念书态度和声音,不知怎的一下就印进了我的记忆。下课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的那激动的水流的声响,听到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鹂的叫唤。
十一月“反扫荡”。我当了一个小组长,我们的向导老不来。我跑到村长家里去找,村长散披着黑羊皮袄,见我就笑着说:“男的分配完了,给你找了一个女的!”
展开余文
“女的就女的吧,在哪里呀?”我说。
一个女孩子跑出来,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
“真是,”村长也在抱怨,“这是‘反扫荡’呀,又不是到区里验操,也要换换衣裳!红的目标大呀!”
“尽是夜间活动,红不红怕什么呀,我没有别的衣服,就是这一件。”女孩子笑着,“走吧,同志!”说着就跑下坡去。
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
“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吴召儿。
“到了神仙山,我有亲戚。”她说,“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们到了,我叫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
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北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的姑家。
“这都是我们的同志。”吴召儿大声对她姑说,“快给他们点火做饭吧!”老婆子拿了一根麻秸,在灯上取着火,就往锅里添水。吴召儿和她姑有说不完的话。
“你爹给你买的新袄?”姑问。
“他哪里有钱?是我给军队上纳鞋底换的。”
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
以后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
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
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
一清早放晴,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
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们。”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
我喊:“红棉袄不行啊!”
“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不知她现在怎样了。我能断定,她的生活和历史会在我们这一代生活里放光的。
1949年11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我们”组织民校妇女识字、唱歌、碰球,既表现了我党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对群众的文化教育,更表现出融洽的军民鱼水之情。
B.“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一只黄鹂的叫唤”表明吴召儿认真动听的读书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C.吴召儿发现敌人的行动轨迹后,立即让“我”去集合人员,自己只身跑去截击敌人,还不忘记把自己伪装起来,这说明她对敌作战经验丰富。
D.小说结尾给“我”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无尽牵挂,但作者坚信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会被永远铭记。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吴召儿出场时在背后掩藏东西,这为后文写她勇敢杀敌埋下了伏笔。
B.小说写“我”与吴召儿第二次见面时,她穿着红棉袄,挎着白挂包,包里装着三颗手榴弹,运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时刻准备战斗的战士形象。
C.小说对“村长”和“姑”这两个次要人物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外貌、语言等相关描写均富有个性,其行为也从侧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
D.小说倒数第九段描写了雨之“暴”,风之“狂”,凸显了山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表现吴召儿不怕暴雨、不畏困难的形象做了铺垫。
3.小说为什么要多次描写“红棉袄”?请简要分析。
4.孙犁的“荷花淀派”作品,一般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此篇也不例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①烘托吴召儿活泼、率真、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②给色调单一的景致增添耀眼、靓丽的色彩,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浪漫主义风格;③助推故事情节的发展。
4.①乐观主义精神方面:虽然当时物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大家却“上山唱歌”,快乐地生活战斗,由此,可看出他们坚定的信仰、丰富的内心、乐观的精神。②浪漫主义气息方面:选材上,写战争,却选取一位年轻、活泼的女性为主人公,给血与火的战争增添了浪漫气息;写景上,逼真、明丽,情景相生,极富画面感;语言上,清新、质朴、优美、生动,抒情意味浓厚。
解析:
1.“说明她对敌作战经验丰富”错,应是说明吴召儿勇敢无畏。
2.“从侧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错,应是“从正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
3.吴召儿说自己“没有别的衣服,就是这一件”,坚持穿着红棉袄去做向导,可见她活波、率真。吴召儿在山上跳上跳下去截击敌人时,把红棉袄翻过来以伪装自己,可见她机智、勇敢。以上对红棉袄的描写均烘托了吴召儿的人物形象。由“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可知,红棉袄为单调的山间景致增添了一抹色彩,县有浪漫主义色彩。吴召儿被派去做向导时穿着红棉袄,到姑家落脚时被问到红棉袄的来历,最后又反穿着红棉袄截击敌人,“红棉袄”作为线索,步步引导着故事的发展走向。
4.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需要从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两方面进行答题。那么就需要从文中筛选出能体现这两个方面特点的相关信息。乐观主义精神方面,如“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我叫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等。浪漫主义气息方面,如“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的那紧张激动的水流的声响……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鹂的叫唤”“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等。将以上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2021-202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荷花淀》精品教案
下一篇:
初心和使命——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党费》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