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52 2021-09-2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鉴赏简洁朴素的对话、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以及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初步形成小说鉴赏的能力。
2.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重点
鉴赏简洁朴素的对话、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以及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教学难点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本文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我们来学习一下这篇描写战争的文章会不会很血腥残忍?
作者孙犁简介
背景简介
二、整体阅读指导
1、问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一)人物
◇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水生嫂
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主人公是水生嫂。小说围绕水生嫂来组织语言材料,重点表现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不断成长为抗日战士的高尚品格。
◇刻画人物方法?
1、语言描写
2、细节描写
3、景物描写。
1、刻画人物方法之一——简洁朴素的语言描写
优秀的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言行描写。这篇课文中,语言描写就有多处,而且写得多情而精彩。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阅读“夫妻话别”一节,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这些对话的作用。
情景模拟:两学生分别扮演水生、水生嫂,模拟对话情景。其他学生回答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心情。
1)、“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忧虑和关切之情
2)、“他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再次试探
3)、“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4)、当水生告诉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平和的语气中透出她的温和、顺从、贤惠,其中有一丝嗔怪,更有一份理解与支持。
5)、“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6)、当水生说家里的事靠她多做些了,她鼻子有些酸,但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没有豪言壮语,却深明大义,家里的重担自己挑,全力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同时对水生的理解、体贴感到心慰。
7)、“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自觉承担任务
8)、“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细细品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点名学生扮演,并且由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9)、“听说她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机智伶俐。
10)、“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心直口快。
11)、“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谨慎心细、稳重
12)、“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冒冒失失。
13)、“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羞羞答答
小结: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情味隽永,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鉴,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那种含蓄美。
2、人物描写方法之二——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总讲)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1)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 。
(2)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3)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分说,以文中的三处景物描写作为案例分析鉴赏)
思考:本文有几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处:鉴赏:“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这几段描写的是白洋淀夜景: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第二处:
正午淀上风光:快到晌午,万里无云,凉风拂面,淀上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作用: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妇女们探望丈夫未遇的失望伤心情绪;开阔、明朗的风光,又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
第三处:
荷花淀里的风景:大荷叶密密层层,像铜墙铁壁,荷花箭高高挺出,像哨兵;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
作用: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
总结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提供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营造了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
拓展描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
(1)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由课文描写战争的特点——以抒情见长,(即小说诗化)引出“白洋淀派”。
清新朴素的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以表现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此派作品大多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人物的心灵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3、人物描写方法之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学生活动:最好请学生扮演一下
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反射,水生嫂非常吃惊,但水生嫂是识大体、明事理、有觉悟的农村妇女,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水生嫂听到丈夫要参军内心震动而又迅速平静下来的心理变化过程。
(2)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
这个细节,使紧张的战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下文议论战士们的“横样子”埋下伏笔。
(3)、“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体现了妇女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4)、“助夫杀敌”时: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追”回来,“丢在女人们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
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淳朴感情,体现了抗日军民对亲人的关爱,对家乡的热爱
总结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1)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使主旨得以升华
四、小结:
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这些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水生嫂的人物形象。
1)勤劳善良2)温柔体贴3)深明大义4)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高尚的情操
五、小说表现的主题: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优质课教案
下一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参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