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86  2021-10-13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怀疑与学问》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分析】

      《怀疑与学问》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8课。第五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或针砭时弊,诠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创造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的、人生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了四篇议论文,学生基本上了解了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能够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大致理清论证的思路以及论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语言严密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语言严密的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导入

      初一我们学过《穿井得一人》这个寓言故事,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言,我们不能盲目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要知道传言不可随便信,不随便轻信的态度就是怀疑的精神,那么怀疑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环节二:

      (一)知人论世

      顾颉jié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等。《古史辨》是关于古史的讨论集,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史上关于古史传说进行讨论,打破了三皇五帝的古史传说,将其归结于神话传说。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二)字词积累

      1.读对字音,注意字形。

      2.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三)文体回顾

      环节三:

      默读课文并思考: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

      2.课文开头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3.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一)看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一个好的题目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窗户。标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怀疑与学问”是这篇文章的论题,全文就是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议论,阐明了“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

      (二)读名言

      1.课文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引用名言,提出观点:治学要有怀疑精神。

      2.开头引用名言有何作用?

      明确:①引用名言,充当道理论据,意在表明做学问要有怀疑的精神,也要善于怀疑。

      ②既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须疑”与“会疑”,

      ③同时也使文章开头显得活泼有新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寻过渡句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思考:“怀疑”对“学问”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说明“怀疑”对于“学问”的作用有二:①对于已有学问辨伪去妄;②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四)找论证方法

      (五)品语言


展开全文阅读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对此,你怎么看?

      明确: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文章第六段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

      明确:“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体现文章语言严密的特点。

      环节四:

      小结: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拓展:

      【布置作业】

      1.摘抄、熟记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轶事,为本文补充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写在积累本上。

      2.阅读拓展阅读《学贵质疑》,并完成相关练习。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怀疑与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创造宣言》优质课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谈创造性思维》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