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中考复习指导
阅读:357 2021-10-18
标签:
中考复习指导
九年级中考复习指导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文学文化常识和语法
【考点解读】
了解和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了解和掌握《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真题再现】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的风尚。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
2.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店员是个圆圆脸的小伙子,十八九岁,矮笃笃的,长得很结实。他是从修配厂调出来的陈松林。离厂以后,便没有回去过,谁也不知道他当了店员。初干这样的工作,他不习惯;脱离了厂里火热的斗争,更感到分外寂寞。他很关心炮厂的情况,却又不能随便去打听,也无法打听。偏偏这书店还只是一处备用的联络站,老许一次也没有来过,所以他心里总感到自己给党作的工作太少。
A.“小伙子”、“结实”、“矮笃笃”都是形容词。“圆圆脸”、“外寂寞”是主谓短语。
B.“他是从修配厂调出来的陈松林。”一句的谓语是“出来”。
C.“偏偏这书店还只是一处备用的联络站,老许一次也没有来过,所以他心里总感到自己给党作的工作太少。”一句是递进关系复句。
D.“他很关心炮厂的情况,却又不能随便去打听,也无法打听。”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无法打听”与“不能随便去打听”换位。
【方法归纳】
1.知识较全面,要打好基础。
2.判断词性的方法:(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
3.词性、短语、句子主干等内容有关的选择题,可以结合语法知识,采用排除法来做。
【实战演练】
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 《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2.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3.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 《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4.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展开全文阅读
B.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6.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
B. 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C. 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
D. 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无论是春秋时期的171;论语187;、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7.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均选自这个集子。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C.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D.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作品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8.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救,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
A.仰天山 B.蓝宝石 C.杨家埠 D.青云山
(3)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下列说法错误一项是( )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裁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9.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B.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D.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10.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 《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11.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文
A.“不断演变”“积极进取”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C.“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一句的主干是“汉字是媒介。
D.“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中顿号的使用是错误的。
12.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眼界决定了读书人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①自古至今,怎么读书,读什么书,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②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③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A.“和”和“并”都是连词,“方式方法”是并列短语,“从广泛的阅读中”是主谓短语。
B.“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C.“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这个句子中,“将读书”作状语。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读什么书”与“怎么读书”调换位置。
13.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红色歌曲,唱响烟台》活动,表达了烟台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这句话标点符号运用合乎规范。
B.“特别强烈、空气干燥、垦荒伐木、变成荒漠”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和动宾短语。
C.《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14.下列各项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担忧”“思考”“唱歌”“想象”这几个词都是动词
B.“心情愉快”“露珠晶莹”“历史悠久”与“改革开放”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C.“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旋风卷”
D.“只要你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15.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秋日的黄昏,栈桥尽头,红色滩涂被夕阳抹上了一层金色的幻彩。在斜阳的照射下,几条木制的渔船搁浅在红草滩上,仿佛早已忘却远海的风,沉睡多年。水道蜿蜒,穿过红海滩,汇入海滩尽头的碧波浩海。一群群海鸥,时而追逐落日而去,时而又乘凉风归来。摄影师们不约而同地沉默、驻足、专注,寂静的滩涂上,只听见一次次快门按动的响声……游客们伫立在这旷野的中央,远眺朗朗晴空,看闲云淡淡、鹤舞鸥翔,不知不觉就融为了大自然一体。
A.“栈桥”“幻彩”是名词,“搁浅”“蜿蜓”是形容词,“早已忘却”和“海滩尽头”是偏正短语。
B.“摄影师们不约而同地沉默、驻足、专注。”这个句子中,“沉默、驻足、专注”作谓语。
C.“一群群海鸥,时而追逐落日而去,时而又乘凉风归来。”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不知不觉就融为了大自然一体”改为“不知不觉就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16.下列各项的语法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其中“月色”“便”“朦胧”“在”依次是名词、副词、动词、介词。
B.“传统文化”“孝敬文化”“洒尽心血”“言谈举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小时身体弱的我,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不能玩”。
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1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18.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②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③享受与自己相处、学会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④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楚伸生命、蓄积力量。
A.“消耗”和“尝试”都是形容词,“或多或少”是并列短语。
B.“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句中的“社会”做主语。
C.“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景。”这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享受与自己相处、学会与自己相处,是接近系空的有益尝试。”此句有语病,应将“享受”与“学会”调换顺序。
侯晓旭
标签:
中考复习指导
九年级中考复习指导
2022年中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逻辑的力量》第三课时《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下一篇: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图表、漫画专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