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717 2021-11-17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迷娘(之一)》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学习目标】
1.结合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感受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本诗复沓叠唱的结构,感受其声韵美,并领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故土、祖国深切的眷恋之情,并理解其作为人类美好情感的共通之处。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意象分析和对复沓叠唱的结构的把握,感受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
难点:探究复沓结构中对倾诉对象称呼的变化,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复杂深沉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诗歌是人类最古老的发明,也是最珍贵的瑰宝。它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美的灵光,也是我们纯粹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歌德的《迷娘》(之一),让我们一起在诗歌的世界里翱翔。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作家文化常识及作品相关背景
2.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技法
3.诗歌复沓叠唱的结构技法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1.理解作品的内涵,领会多样的文化观念,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
2.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氛围,体会意象和隐喻,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结构,体味诗歌意蕴。
三、学习活动
(一)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并思考: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是由什么构成的?
(二)反复诵读诗歌,并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三个小节之间的情感是怎么起伏流动的?
(三)三个小节的副歌部分,迷娘对其倾诉对象有三个不同的称呼,分别是“爱人”、“恩人”、“父亲”。请大家反复诵读诗歌的副歌部分,并思考:怎么理解这三个不同的称呼的变化呢?
四、课堂小结
品鉴诗歌,感受情感,滋养心灵。让我们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诗意的栖居。
五、课后作业
请大家阅读歌德创作的另外两首迷娘之歌,并任选一首,运用本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技巧,写一篇诗歌鉴赏评论。
迷娘曲(之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 /形只影单;失去了/一切欢乐/我仰望苍穹/向远方送去思念。/哎,那知我爱我者/他远在天边。/我五内俱焚/头晕目眩。/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
迷娘曲(之三)
别让我讲,让我沉默/我有义务保守秘密/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只是命运它不愿意。/时候到了,日出会驱散/黑夜,天空豁然明爽;/坚硬的岩石会敞开胸怀/让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谁不愿躺在友人怀中,/倾听他胸中的积郁;/只是誓言迫使我缄默/只有神能开启我的嘴。
六、板书设计
迷娘(之一)
故乡的自然风景
故居的旧识回忆 复沓叠唱 思乡之情
归乡的险阻之路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迷娘(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树和天空》群文阅读教案
下一篇: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自己之歌》名师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