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769  2021-11-27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热烈拥抱属于创新者的伟大时代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科技部审核,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点评】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人物小传

      顾诵芬,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1951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航空工业局。历任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所长兼总设计师,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等职务。

      王大中,1935年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教育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核能所研究室主任、所长,核研院院长、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校长等职务。

      顾诵芬——

      一切献给祖国蓝天

      北京北苑2号院,在一间有着60年历史的办公室里,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正埋头看书。多年来,他敏锐地关注着国际航空前沿科技发展动态,思考着中国航空工业该如何发展、该如何建设新时代的航空强国。

      今年是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70周年,作为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和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同呼吸共命运,从青丝到白发,将自己对国家和对航空事业的忠诚镌刻在蓝天上。

      立志报国,铸就蓝天重器

      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苏州一户书香门第,从年少时起,航空报国的信念就深植在他的心中。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航空工业局。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成立,顾诵芬担任气动组组长。顾诵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顾诵芬在学校学的是螺旋桨飞机,对喷气式飞机的设计并不太了解,只能夜以继日地学习。

      听说北航图书馆有相关资料,顾诵芬便从沈阳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们学习,他就晚上到图书馆翻阅、查找资料。他还买来硫酸纸,把有参考价值的插图描下来。最终,他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顾诵芬随后又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他一刻不停,转身又投入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研究。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是国内飞机设计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1964年,我国开始研制歼8飞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来又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

      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实现首飞。顾诵芬的原同事徐德起撰写的《呕心沥血为新机》书中写道:“这一天,试飞机场上人们屏声静气地注视着跑道一端的歼8,顾诵芬同志手掐秒表,准备测算歼8滑行时间。飞机飞起来了,秒表测得的数据与计算完全相符。20分钟后,歼8返航,首次试飞成功了!观看的人群一片欢腾!当时一些人去赴‘庆功宴’了,他却悄悄离开人群,去思索下一步试飞方案。”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上百个单位高效协作,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忘我钻研,攻克技术难题

      顾诵芬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离开航空事业。

      1969年,歼8完成了首飞,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对于引起振动的原因,顾诵芬提出,通过观察歼8飞机飞行中贴于后机身和尾翼上毛线条的扰动情况来对症下药。他要上天观察歼8飞机后机身流场。这对于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来说是一个挑战。

      决心已下,顾诵芬登上了试飞员鹿鸣东驾驶的歼教6飞机。为了观察清楚毛线条的扰动,歼教6和歼8两机的距离仅有5米左右。经过3次近距离观测,顾诵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1986年,顾诵芬来到了北京的航空工业科技委工作。他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决策和为航空装备的体系建设、国防事业的宏观布局建言献策上。顾诵芬密切关注着型号研制任务,在C919、歼10、运20、教9、ARJ21等多个型号研制项目中担任技术顾问、专家组负责人或成员,还积极推动我国水上飞机等的研发。



展开全文阅读      顾诵芬尤其重视人才培养,他带领的团队中成长出了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还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从他知识和经验的宝库中得到教益。

      勤奋刻苦,坚持工作学习

      认识顾诵芬的人都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顾诵芬的爱人江泽菲回忆,结婚以后,他们每一两个月去一次沈阳的太原街,顾诵芬直奔书店,她则采购食品和其他家用物品,大约3小时后她再去书店找顾诵芬,然后一起回家。

      顾诵芬大学时学的是气动力专业,工作后,他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飞控、航电等其他专业的技术。为了更好地工作,他还学习了多门外语,翻译和校对了大量资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曾经赞叹:“大家都称他为‘活图书馆’。他之所以有这个本领,除了有惊人的记忆力之外,还因为他勤奋学习,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虽年过耄耋,仍心向苍穹。顾诵芬因病做过手术,可他仍然坚持上班。平时10分钟的路程,他现在要花更多时间,但人们仍能看到他准时坐在那一把老旧木椅上工作学习。他说:“了解航空业的进展,就是我的晚年之乐。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

      王大中——

      倾情一生为核能

      2021年9月12日,山东荣成石岛湾,天高云淡、海风轻拂。86岁的王大中,在这里见证全球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历史性时刻——9时35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机组正式进入“持续核反应”状态。这是被业界公认的第四代核能技术的优选堆型之一,标志着我国在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60多年来,王大中带领团队走出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成功之路。

      从零起步建造反应堆

      中国核能发展史上,清华“200号”是个特别存在。1958年,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留校工作。这一年,清华大学向上级提出建议,自行设计和建造一座功率为2000千瓦的屏蔽试验反应堆。方案得到国家批准,王大中成为反应堆的设计建造者之一。

      燕山脚下的虎峪村,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反应堆选址之处,工程编号“200号”。从此,“200号”成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核研院”)的代号。

      一穷二白,从零起步。建造屏蔽试验反应堆,需要17个供应系统,数千个机器零部件,20万米管线……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队伍中,没人有出国留学经历,也没人见过真正的反应堆,他们从做工程模型开始,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设计、计算……

      科研条件艰苦,生活设施落后。在北京远郊荒山下,师生们只能搭帐篷,动手拉电盖房。当时的“200号”流传着“二两坡”的说法:从清华园到虎峪村要先坐火车,再走十里山路。师生们笑称那段山路为“二两坡”——爬一次坡能消化二两馒头。王大中的女儿王奕,就是在“200号”长大的。王奕回忆说:“爸爸工作很忙,生活简朴,但很开心。”

      历经6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建成。王大中逐渐成长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团队领头人。

      奋力攻克系列技术难题

      “王院士是战略科学家。”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张作义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各国研究反应堆还没有聚焦在安全性上。但王大中瞄准固有安全,将重点放在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研究上。

      当时,世界核能发展陷入低潮,但并没有动摇王大中的决心。他做出3个选择:一是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二是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三是坚持自主创新。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863”计划支持下,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始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研发。

      又是“从0到1”的突破。张作义介绍,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采用球形核燃料元件,全堆要装2万多个球。产品要经过严格检验,可耐受1600摄氏度高温。制备时,每炉一次制备500万个颗粒,不合格率要小于十万分之二!

      “攻克关键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王大中说。研究团队从基础研究做起,最终批量生产出2万多个燃料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0年,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特性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此时,距开始这项研究已过去14年。“许多同志,几乎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高温堆事业。”王大中说。倾情一生为核能,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

      推动成果走向社会

      王大中还带领团队推动高温气冷堆从“200号”走向社会。多年以前,他就意识到核能在中国未来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他提出要实现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

      2006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核心工程目标是建设一座电功率为200兆瓦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为发展第四代核电技术奠定基础。

      这个工程,就是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从立项到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又是十几年奋斗。“第四代核电技术,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实际建造电站的。”张作义说。

      “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的探索,将为中国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贡献更多‘绿色力量’。”王大中的老同事、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说。

      1994年1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开启了另一段精彩人生。

      在清华园,很多师生都亲切地称他为“大中校长”。他归纳出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其中,大师体现办学水准,大楼代表办学基础设施,大学精神则是“大学的灵魂和动力”。

      在王大中校长任上,清华恢复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凝练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倡导“严谨为学、诚信为人”。

      回首来路,王大中自己评价道:“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克服这种困难,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

      面向未来,86岁的他初心不变:“科技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

      激发创新 激励奋斗——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回眸

      回眸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获奖科技人物、科研团队和重要科技成果,我们发现,正是伴随着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科研初心、执着攻关,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积极进展,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正乘势而上,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展开余文
      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顾2018年奋斗历程时提到:“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中国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也是对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科研人员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到国家自然科学奖,从科技进步奖到技术发明奖,每一位获奖者、每一个获奖项目备受国人瞩目,既代表我国科技实力和水平,也彰显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劲头和自信风采。

      科学大师和国家科学“桂冠”相得益彰、相互映照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授予我国杰出科学家的最高奖项。科学大师和国家科学“桂冠”相得益彰、相互映照,是每一年让国人无比骄傲和感动的科学佳话。

      张存浩、程开甲、于敏、赵忠贤、屠呦呦、王泽山、侯云德……一位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一个个在科学界显赫的名字,背后无一不潜藏着一段追求卓越、奋力突破、矢志自主创新的中国科技历史。

      王泽山院士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之一,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被行业里的人尊称为“火药王”,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姓王。”60多年来,他专注于研究火炸药,带领团队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与技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为我国火炸药从跟踪仿制到进入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我国火炸药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传奇。

      “我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别的我也做不来。”如今,王泽山院士仍然忘我地工作在一线。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已过90岁,仍然关注着国内外病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继续在一线工作,指导科研人员,给研究生授课。作为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侯云德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病毒学,“学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目的就是要预防和控制病毒,为人类病毒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在仍是一线研究人员的坚实后盾。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科院院士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领军人,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仍然在奇妙的超导世界中探索。他说:“我坚信,高温超导研究有潜力,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阵地。”

      2015年1月9日,89岁的核物理学家于敏成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仅仅用了两年八个月。但对于敏来说,则是长达几十年的隐姓埋名。于敏自己从未后悔,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也致力于服务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历年的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科技创新。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授予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突破和发现的重量级奖项,由于它的重要性,一等奖曾经几次空缺。

      凭借在“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唐本忠团队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来,唐本忠和团队挑战传统理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聚集诱导发光”概念,并通过辛勤耕耘开辟了有机发光材料研究的新方向。这个由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的原创性概念,开辟了发光材料的新领域。

      搞科研,要有挑战科学难题的勇气和精神。为了找到水稻质与量的“完美协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找到答案。这一突破性成果对指导未来作物遗传改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而摘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桂冠。

      在寻找宇宙“隐形者”方面,这一次中国的科学家跑在了世界的前面。当世界几大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都在苦苦寻觅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的踪影时,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率先给出了确定答案。在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奖中,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团队凭借这项成果,摘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有不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有像特高压、北斗等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的大科技工程,有向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的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方案”,也有在油气开发、现代煤化工、深海探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等多个重要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获奖成果中,有不少“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既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又致力于改善民生,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研团队让自己“像马铃薯一样把根扎深”,农业科技真正服务于农产品丰收、农民创收。科技人员持续努力,将育成的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了7868.5万亩,推动我国早熟马铃薯由650万亩增加到4000万亩,促进了马铃薯行业科技和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增强科技人员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无疑是每年科技界乃至国家的盛事。每年都有一批科技成果代表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科技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创新内生动力。”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总工助理、高级工程师潘高峰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有很多奖项是由年轻的科技人员完成的。每年的科技奖励大会对我们青年科技人员也是个极大的鼓舞,能够激励自己坚定奋斗目标。”有年轻的科研人员这么说;“一线职工也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这让我们意识到工作有价值,岗位上取得突破做出成绩,就能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肯定。”有普通工人这么感慨……

      国家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和助推效力也十分明显。

      “获得国家科技奖是对创新的肯定,更是导向,是激励。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也推动着我们继续前行。”作为海洋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张庆君谈起这个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时充满信心,“未来要继续走自主创新之路,服务国家海洋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对科研团队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南京农业大学的有机肥和土壤微生物研究团队成果获得过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他们乘胜追击,不断致力于实现研发一项成果、支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国家科技奖励将持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让创新第一动力更加澎湃有力!

      【拓展点评】

      自立自强勇争先——透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1月3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奖代表颁发证书。

      持续激励基础研究,曾经数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开出“双子星”;强调成果应用积淀,获奖者们“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勤奋令人动容;科技为民增添福祉,一批获奖的民用科技成果让生活更加美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递的信号表明,中国正阔步走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

      成就不凡:自立自强结硕果

      如果科技发展有气质,自立自强一定是“中国创新”的底色。

      气动力是飞机设计的灵魂。新中国建立初期航空工业举步维艰,从一张白纸干出中国的先进飞机,顾诵芬一生就坚持干好飞机设计这一件事。

      球形核燃料元件是核能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关键技术。王大中坚持“啃最硬的骨头”搞自主研发,于是有了领先世界的中国高温气冷堆。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杰出典范——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

      这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既是对两位心有大我、勇攀高峰的科学家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行动自觉,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激励。

      当前国际科技博弈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创新大国纷纷加大前沿科技布局,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天问一号探测火星,“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移动通信、油气开发、核电等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

      “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反复表明,只有矢志不移自主创新,才能应对风险挑战;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展开余文
      探索不止:激发科技创新“源头活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等奖更是难得地产生“双子星”,成为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持续提升的最佳注脚。

      化工和能源生产中,催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催化反应过程和催化作用机理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黑匣子”。解密这个“黑匣子”,才能让化学反应更加节能环保、更加精准高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创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打开了一扇认识催化过程、精准调控化学反应的大门。

      介孔材料在能源、健康、信息等众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高分子和碳能否实现“造孔”,长期以来是国际研究的空白。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被国际同行认为开拓了纳米科学的新方向,引领了国际介孔材料领域发展。

      凭借上述成果,包信和院士团队、赵东元院士团队双双“摘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数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如今连续8年产生得主。

      此外,“具有界面效应的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机制”研究成果加速了我国消除麻风危害的进程……基础研究“多点开花”,从获奖成果中可见一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注重原创导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大幅提升。

      面对科研“无人区”,基础研究更需要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

      “在‘纳米限域催化’这条研究道路上,团队坐了20多年的‘冷板凳’。”包信和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热。

      “基础研究领域,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赶超,但随着我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多点开花’是必然的,更多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一定会不断涌现。”赵东元说。

      奋斗不息:科技让国家更强盛、让生活更美好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

      ——科技是强盛之基。民族复兴,要看创新。小到一粒粮、一颗药,大到中国路、中国桥,科技创新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实力。

      91岁奋斗不息,70载航空报国。顾诵芬院士用他的一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坚持为国为民,矢志科技报国。王大中院士带领团队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发展之路。

      顶天立地间,中国的科学家们奋斗拼搏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不朽功勋。

      ——为人民增添福祉。健康是1,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维护人民健康,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必须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从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到药物“绿色制造”,从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诊、治,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规范……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我国健康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为14亿中国人的美好生活不断添砖加瓦。

      ——用精神激励更多人才。不凡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奖励大会展现的累累硕果,凸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期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昭示着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有作为。

      “将毕生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的奋斗过程是最幸福的!”顾诵芬表示,我们将以身许国,不辱使命,继续奔腾在科研一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热烈拥抱属于创新者的伟大时代——写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之际

      这是褒奖创新的荣耀时刻,这是属于创新者的伟大时代。

      今天,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又一批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登上光荣的领奖台。我们谨向大会的召开和获奖科技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奋斗在创新战线的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党中央、国务院连续21年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事业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深切关怀。国家科技奖励是一面旗帜,展示的是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营造的是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创新的氛围。伴随着科技奖励工作的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北斗组网、墨子“传信”、“天问”探火等大国重器,到疫苗研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民生福祉,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科技事业的重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科技界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结果。

      科技奖励大会是表彰、是总结,更是勇攀高峰再出发的动员令。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发展的前景和空间是无止境的,对科技创新规律性的认识和对科技创新渗透性扩散性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需不断努力、砥砺创新,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产业、社会、安全等全方位的支撑引领能力,力争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成果和中国方案。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把握好科技创新这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变量”,是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伟大历史命题。化荣誉为激情,化责任为动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科学家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力争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昂扬的姿态向着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挺进。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载人航天、超级计算、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和工程的突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今天,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中华民族必能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人才是科技到新的新生动力,青年要主动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无数青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他们用行动凝聚科技力量,以拼搏激发创新梦想,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学校计划举行主题为“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的读书会请结合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以青年担当兴科技强国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以青年担当兴科技强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华为芯片遭遇的极限施压被称为“科技史上最悲壮的长征”,没有海思的芯片,不仅华为自身的手机、安防业务会受到影响,就连一众安防巨头的产品都将失去大脑。近几年来,海信研发出的麒麟系列处理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华为手机产品身上,性能也在大幅追赶美国高通骁龙系列,并在高端旗舰领域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人民日报评论说:华为遭遇的“极限施压”再一次证明,中国不可能买来一个现代化,只有坚持科技自立,把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科技强国任重道远,更需我辈青年负重前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个时代的出彩都离不开青年的奋进,青年总是以一种舍我其谁的慷慨付身家国,科技强国的路上我辈青年更要积极锤炼自我,努力承担强国的责任和使命。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要勇于承担,自立自强,不断完善自我。要把握好机遇,全面应对挑战,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勇于承担责任,强化自我,要在历练中不断完善自我。

      青年从来都是实干者,丁磊26岁创办网易,马化腾27岁创办腾讯,一代青年以创新之姿开创中国互联网新纪元。五四以来的一百年正是青年奋发图强大展身姿的一百年。无数青年披荆斩棘,用青春的勇气和踏实的付出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瞩目奇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代青年开拓前进的无悔信念。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一定要承先辈之志,以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学习奋发进取,来实现真正的科技强国梦。

      青春的集结号经久不息,时代日新月异,青年生逢其时,我辈应博学笃志,延续先辈的炽热心绪,以不朽的担当,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审题】

      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关注在科技兴国中青年的责任。材料第一段告诉我们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段阐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之中,用行动凝聚科技力量,以拼搏激发创新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材料引导广大青年关注科技创新,肩负时代责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提升本领,发挥个人与团体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既追逐个人和团体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也推动中国科技进步与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写作任务是结合材料,在学校举行的读书会上,写一篇主题为“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的发言稿,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思考和感悟

      作文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没有明确表达“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主题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任务二:结合材料

      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任务三: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分别为某高中学生及学校师生。

      任务四:文体

      文体为发言稿。基本构成:标题,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着重阐述“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的主题),结尾(小结、致谢语)。

      语言:体现交流(际)性写作特色,语言准确自然流畅。

      【参考立意】

      (1)以青年奋斗兴科技强国;

      (2)以青年担当兴科技强国;

      (3)以青年奋斗助力科技强国。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知名钢琴家被拘:当好“朝阳群众”是荣耀,更是责任
下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119消防日——有一种守护叫中国“火焰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