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302  2021-12-11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之审题立意
 【命题趋势】

      写作是高考的压轴题目,可以说决定语文分数的一个题目,而审题立意又是写作的重中之重,是否符合题意决定作文的类别,如何符合题意作文会得到一个基础的分析,因此要掌握作文的立意方法,然后在具体的题目中灵活运用。

      【真题再现】

      一、【2021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例文】

      有风在吹   我在路上

      ——写给我的特殊纪念日

      深圳   王蓉

      人生需要仪式感,许多闪光的日子会成为我们记忆中的珍珠。纪念日更是沉淀过往、指引未来的勋章。如果我的人生只能设置一个纪念日,我会选择遇到那个句子的那一天。

      14岁的我,只是一个矮胖、皮肤不好,梦想比行动多,脾气比本事大的农村小丫,努力学习想着出人头地却最多只能考到第五名。来到镇上读初中,见识了更广的世界,也堆积了更多的卑怯。别人的青春是彩色的,我的青春却只有躁动不安。高强度的自尊和自身样样普通之间鲜明的对比撕裂真是让人疲倦。

      日子一天天地过,纠结的泪水时时滑落。有时候我会看窗外的天怎样蓝,暮霭怎样深沉,也会看看从阅览室或老师那里借来的书。触摸文字时,我会获得更多的安宁,在那些熨帖人心的文字里,沉静而自足。

      那是我读初二的6月,极平常的一个傍晚。我拿起一本书来看,一句话跳入眼帘:“人生许多时候都是漫长沉闷的过场,它叫人等待,追逐、奋斗,然后一定会出现某个叮咚的早晨。”我只是看了一遍,就彻底记住了。这句话真的就像一束光,照进我心灵的裂缝,将多日的阴霾敲散,原来人生的所有不快时刻,我们只需将它当做过场,大戏尚未上演,未来永远可期。穿过漫长无聊的时光,我们都可以热烈期盼和追逐那个一定会来临的叮咚早晨啊!在那一刻,我不再和不够优秀的自己纠缠,也不再对着梦想唉声叹气。而是默默鼓起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参加市里的现场作文大赛,获得学校有史以来的一个二等奖,忘不了老校长亲自给我颁奖时开心的样子;我的汉字书写不够漂亮,就想着练好英语书法也让自己的字出现在学校的展板上;当我放下焦虑、心无旁骛地去努力学习时,成绩不知不觉到了第三名……

      原来,人生的叮咚时刻真的会在你的坚持与相信中来敲门的呀!

      成长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很多时刻,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某一个瞬间,某一个契机,就好像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那一份经历和懂得不经意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放下拧巴和纠结,安顿身心,从容前行。

      后来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那个傍晚。很多灰暗的时刻,会常常想起那句话,想起那对很多人来说极普通,而对我来说意味着新生的一天。

      丘吉尔在《至暗时刻》里说过:“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绝对的失败,可贵的是有继续前进的勇气。”

      是的,人生难免会有一些至暗时刻,而请你相信,前行的路上,会有艰难、风雨,会有挣扎、奋斗,而当我们放下执念,坚定前行,穿过阴霾与黑暗,也一定会有风在吹,有快乐的叮咚作响。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其核心是思考聚焦材料中“纪念日于今天”的意义及作用的问题。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围绕“纪念日”思考历史,展望未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从理解和感悟的要求看,选择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则作文材料,“记住”是从历史到现实的跨越,“初心”是从坚守到创造的蜕变。“不断提醒”也蕴含着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关注自我与世界、并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摘自鲁藜《希望》中对“纪念日”的理解,以充满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纪念日”这一话题的理解。

      “纪念日”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路标”,也是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是对时间的记录,也是对初心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前进的征程中,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民族,都需要有“纪念日”,都需要以这份仪式感来激发自己的梦想,激励每一个青年牢记历史、逐梦未来。

      作文材料贴近生活,而且有哲理性和创造性。考生聚焦“纪念日”可思考逐梦新时代的问题,学生能够有话可说。但有话可说不代表随意、无意义,无目的的说,写作要求也设置了限定性,材料中“时间”“纪念日”“从昨天走到今天”“带着初心”“奔向远方”关键词的重点把握,能更好地引发考生有关如何对待“见证历史,珍惜现在,执着前行,成就未来”以及塑造自我的思考。尤其启迪考生对“纪念日”丰富、厚重的内涵进行思考,紧扣“立德树人”育人使命,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主题指向明确。


展开全文阅读
      行文中,既要阐释历史的意义,也要立足于现在的奋斗,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参考立意】

      (1)纪念日,具有特殊的内涵。

      (2)每个纪念日,都承载着一个说不完的故事。

      (3)铭记历史,从我做起。

      (4)回顾历史,不忘初心。

      (5)用什么做历史的注脚?

      【考点详解】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赞美的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展开余文
      五、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六、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七、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材料】

      一、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趋之若鹜的好事之徒。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分析】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显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记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这就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据此学生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狭隘的经验看待世界和生活。

      【材料】

      (1)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

      (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展开余文
      (2)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十、寻互补法

      【材料】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一、特征

      (1)材料性质

      任务驱动型:材料是来自社会、生活的叙述类的,并且设置了真实情景。

      题目中的材料来自社会生活甚至是热点,与学生实际较恰切,容易理解,便于思考,有很强的对象感和针对性。

      (2)题目要求

      任务驱动型: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或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 →  综合内容含意,指明对象,任务具体。因此,任务驱动型作文,本质是评论。

      评论文,表达的是写作者评论活动的结果和过程。评论文,具备四大要素:一、评价,二、被评论的对象,三、评价的标准。四、该评价生发引申的观点。要求评论的标准要正确客观,秉持的立场要公正不倚,评论的态度要冷静理性。

      就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性而言,要求文章完成两件事情:1、就事论事——重在评议,评议做问题中材料涉及的人事或者现象;2、就事论理——正在挖掘,联系现实,由材料中的“个案”联系到现实中的“类案”,并对之作出有价值的思考,给人们提供一些启发或者建议。

      二、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先决条件。很多时候,同学把审题和立意混淆,甚至以为审题和立意是一回事。同时也有不少学生轻视审题和立意。这导致考场作文偏题、跑题和肤浅等现象。在此我不想做严格的学术和逻辑上的概念辨析,仅简单表述一下二者的关系:

      审题:仔细阅读并理解作文题上的文字的内容和含义,明白写作要求,搞清写作任务。

      立意:在审题的基础上,选择角度,确定文章的主旨。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审题:

      作文类型:任务驱动型——材料(有隐含的具体任务)+写作任务指令

      材料解读

      (1)主要内容:小羽的创业并成为致富带头人的故事

      (2) 材料含意:

      A、研发花茶工艺,获得专利(技术创新),被假冒伪劣侵权,被迫公布工艺流程,拟定标准,规范市场,(思维创新)不断合作创新(团队创新),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     这里的关键词:创业(话题),创新、规范、共享、合作

      B、面对被侵权、被假冒,在道德与规则(法律)之间被迫选择。

      (3)交际情景:公正的评论。

      (4)写作任务

      A从题目要求上看,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任务,如“对小羽的创业的做法是赞成,还是反对”等,但实际上具体任务已隐含在题目上明确的要求中。

      B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这“综合”二字即要求作文必须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判断甚至看法、建议等”。并由此提升到对社会同类现象的思考。

      审题过程:

      方法:事件类材料适宜用由果溯因法。

      由果溯因——追溯材料中事件结果在材料中呈现的原因,并对之做理性的思考。

      结果:小羽成为致富带头人。

      原因:①有发家致富的目标(或者理想)。

      ②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包括技术、思想和观念的创新。

      ③及时转变观念,利人利己、分享共赢的胸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和、义”)

      ④能准确判断市场,懂得取舍,化不利为有利,想办法规范市场。

      立意

      多角度立意:综合材料含义、关键词和小羽成功的原因,再运用正向和逆向思维的方法,可以有如下立意。

      ①小羽正向角度:分享精神成就更美好的人生,共同富裕彰显更大人生价值。

      ②小羽正向角度:变“苦守”为“放手”,规范市场,遏制假冒伪劣,成就事业。

      ③小羽正向角度:用大胸怀和高眼界开拓市场,用规范为发展开路等。这里面也蕴含着思路的创新,思维的创新。

      ④小羽正向角度:用观念引领全新发展;创新观念,拓宽发展之路;政府可在市场规范与发展上做得更好等。

      ⑤小羽反向角度:隐痛在内,风节向外——无可奈何的分享共赢。

      ⑥依法治国角度:小羽被迫共享专利背后——祭起法律的利剑,还市场以纯净。

      ⑦时代创客的成功角度(综合):创新精神、分享共赢、以利盈利,成就人生。

      ⑧假冒伪劣角度:假冒伪劣,损人损己,穷途末路,别因小羽以德报怨将错误作为资本。

      ⑨政府角度:假冒伪劣是创客们心中的隐痛,政府应为创客(致富带头人)保驾护航。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先生一生历经坎坷。有背井离乡的离愁别绪,有一心归国的满腔赤诚;有早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晚年父亲去世的生死无常、水月叹息。”叶嘉莹饱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始终酷爱古典诗词,正是古诗词的力量帮她一次次渡过难关。

      叶嘉莹说:“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意志,是黑暗尘世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能把这一点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人这一生,看似在寻找很多东西,但最终不过是在寻找心中的热爱。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思考,谈谈你对“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拥有热爱”这种说法的思考和领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例文】

      热爱成就精彩人生

      纪德有言:“我愿为一切美好的事物燃烧自已的灵魂。”这美好的事物就是我们的理想与追求;这燃烧,便源于热爱。如果没有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叶嘉莹先生在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苦难之后,如何能够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可见,谁都不能小觑热爱的力量:热爱能成就生活,热爱能成就未来,热爱能成就精彩人生!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热爱生活的人,生命中必然充满能量,想要绽放,随时都可以惊艳出场。

      在有“钱币奥斯卡”美誉的2017年度世界硬币大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被评委会授予世界硬币大奖“终身成就奖”,也成为第一位捧起这尊“小金人”的亚洲人。入行37年来,余敏设计雕刻了一百多枚钱币,壹元硬币牡丹币,2008北京奥运奖牌的浮雕,还有蜚声海外的熊猫币几乎有一半出自他手。他用作品在方寸之间凝练着历史,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余敏说:“流通币对高度的要求近乎苛刻,一个毫米的百分之十,10丝。”但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爱,余敏克服了“根据设计图稿在油土上做立体浮雕”“用光线在油土上画素描”等重重困难,作品有国际范儿,在业界有“猫王”的美誉。应该说,是热爱让余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为中国的钱币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事物的观察,以及在生活感悟中的磅礴情感,都会为人生注入阳刚气质和豁达灵魂,因为这些都叫热爱。

      热爱很小,小到你可以将它攥在手心,而忽略它的存在;热爱又很大,大到可以包容万千世界,将人类活动的印迹熔铸成一个个永恒的画面,化作源远流长的历史。热爱需要喧嚣中坚守一份淡定,寂寞中秉持一颗匠心,如此,热爱给人满满的正能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热爱事业的人,必然会用竞争力驱动意志力,在所有辛苦付出后,收获甘美的果实。

      “体操奶奶”名叫约翰娜夸斯,是一位住在德国东部城市哈雷的退休体育老师。最初被人认识,是在3月初当地一档健康节目上,夸斯奶奶小露身手,瞬间成了德国国内的名人。在科特布斯体操世界杯德国站比赛上,满头白发、鼻梁上架着老花眼镜的老奶奶不仅抢走了当日选手的风头,更一举红遍全球。用网友们的话说,“老奶奶‘碉堡’(意为很厉害,很牛)了!” “随后出场的那些20多岁的 ‘老将’跟奶奶一比,简直弱爆了。”据悉,夸斯奶奶60年前曾是一名手球运动员,并拿过东德冠军。练体操是在30岁之后,因为她觉得“体操可以保持住青春”。可连她本人也没想到,自己随后竟连拿了11枚德国“老年市民体操”奖牌。爱了一辈子体育的夸斯奶奶仍把体操当娱乐,每天练练身手,权当健身,真让年轻人汗颜。热爱,有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递增,所谓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许就是如此吧。

      热爱是一种偏执症,偏执到自认为“独清”或“独醒”,而这也恰恰是热爱的优长所在。孙康热爱读书吧,没有灯可以就着雪,就那么看啊看啊,有更多的热爱像雪花一样落进每一个读书人的心田。丘索维金娜热爱体育吧,从为事业而战,到为儿子而战,到为祖国而战,再到为自己而战,她的热爱让奥运会也泪流满面……热爱从来不放弃热爱热爱的人,热爱也从来不成全不爱热爱的人。热爱一旦与灵魂接吻,必将展开一个精彩的人生。

      没有人喜欢闷闷不乐地度过一生,也没有人希望两手空空地把自己放在方寸之间,活着总该寻点乐趣。那就热爱吧,唯一可以填补生命的就是热爱了,不信你也试试?

      【审题】

      审材料:本题材料围绕叶嘉莹先生而展开。第一段介绍叶先生经历的苦难,早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晚年父亲去世,自己又背井离乡,但是她“始终酷爱古典诗词,正是古诗词的力量帮她一次次渡过难关”;第二段是叶嘉莹先生自己的话,她认为自己经历的苦难和伟大诗人的人格品行、理想意志相比微不足道,她说“希望能把这一点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由此可见,古诗词对于叶先生战胜个人的苦难、开阔胸襟有很大作用,也给了她生活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段由叶嘉莹先生的事扩大到一般的人生哲理,“人这一生,看似在寻找很多东西,但最终不过是在寻找心中的热爱。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是点题之句,考生应围绕“寻找”“热爱”“幸福”等关键词立意。

      审要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思考”,提示我们,要从个人经历出发,来理解作文强调的主题,即作文应当有自己的思考和真情实感;谈谈对“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拥有热爱” 这种说法的思考和领悟,告诉我们要围绕的主题是“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拥有热爱”,考生要思考:为什么说拥有热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寻找到“热爱”对于我们的人生有怎样的意义?甚至可以思考“何为热爱”,如何寻找到“热爱”等。

      审文体:“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文体特征鲜明就是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记叙文就要以叙事、写人写物等见长;议论文就要有明确的观点,充足的论据,严谨的论证思路。

      【参考立意】

      (1)以热爱成就人生,是最大的幸运;

      (2)真正的前途一定源于热爱;

      (3)乐之者,就是幸福者。

      【模拟提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2年春天国内外各大新闻传媒都刊发了一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邓小平南巡讲话”),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推动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成为当代历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被称为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此后中国各个领域的思想解放加快,改革步伐增速,从传统体制的改革到科技革命的爆发,改革创新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如今高铁飞驰,航母游弋,“蛟龙”入海,“墨子”巡天,“嫦娥”登月,“祝融”落火……中国已成为傲立世界的强国。这辉煌成果的取得都源自30年前那个思想解放的春天所带给我们的改变。

      近年来国内又涌起了传统文化热潮,经典研读,古诗吟诵,汉服出街,仿唐歌舞,京剧秦腔……似乎千古不变的古风旧俗又复活于当下。但这些不但未阻止时代的进步,反而繁荣了文化与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于这“变与不变”的辩证你有怎样的思考呢?其实我们的个人生活也有类似的情况。请你结合材料并联系个人生活,以“变与不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详解】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为引语式材料。

      材料共两段内容。第一段讲述1992年以来由于各领域的思想解放,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是“变”,思想上的变,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变,带动了百姓生活的变。经济越来越繁荣,百姓越来越富足,国家越来越强盛。

      第二段列举了近年来国内涌起的传统文化热潮,这是“千古不变”的东西。第二段中有句话很重要,“但这些不但未阻止时代的进步,反而繁荣了文化与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第二段的重点,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反而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引导语中“变与不变”规定了写作的主题,考生要围绕“变与不变”进行思考,展开论述,理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之间看似矛盾,其实是和谐统一的。要求考生思考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二者又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行文时要理清“变与不变”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结合材料并联系个人生活展开论述。建议写成议论文,可以先写“变”的意义,再写“不变”的意义,然后论述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参考立意】

      (1)变与不变是和谐统一的。

      (2)变是建立在不变的基础上的。

      (3)万变不离其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文化自古重视对优雅的言谈举止、美好的为人风度的追求。《诗经鄘风》中有“人而无仪(威仪,举止风范),不死何为”的语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屈原说“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对古代名士“玉树临风”“风度翩翩”“雍容闲雅”“雅量高致”的描绘史不绝书。昔日的南开中学食堂里曾张贴着“即使饥肠辘辘,仍要风度翩翩”的联句。

      当今社会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有些人因此不修边幅,不讲究举止风度;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着装举止,汉服热、唐装热、习古礼、社交礼仪培训进课堂……类似社会现象蔚然成风。

      你对上述内容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

      【详解】

      本题为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为引语式材料。

      材料第一段在内容上为总分式结构,中心句为“中国文化自古重视对优雅的言谈举止、美好的为人风度的追求”,接着以《诗经》、孔子、屈原的言论为例加以论证。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意为人没有威仪礼容,干嘛不死掉呢?从反面强调了人生在世要有仪表风度。“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为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孔子之言强调了只有“文”“质”兼备,才能真正成为有风度的君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此句意为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屈原的爱美爱的就是君子的风度,君子的风度不仅有美的仪容,更有美的品性和操守。

      不管是古代名士的“玉树临风”“风度翩翩”“雍容闲雅”“雅量高致”,还是南开中学食堂张贴的联句“即使饥肠辘辘,仍要风度翩翩”,也无不在强调对人的仪容风度的重视,而且不管人身处何种生存窘境,物质上的贫瘠也不能消磨精神的高贵和富足。可见,风度是一个人内在的气质学养、品德操守的外在表现。对“风度”内涵的理解古人与今人并无本质区别。

      材料第二段列举了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正好形成对比的两类有关“风度”的社会现象。因生活节奏快而“不修边幅”,不讲举止风度,虽然活得真实自然,洒脱无羁,但于“风度”层面多少还是有所欠缺。而对于汉服热、唐装热、习古礼、社交礼仪培训进课堂这类现象也要辩证看待,重视礼仪培训无非是为了培养现代人的风度,但要认清的是“风度”不能停留于表层,不能流于形式主义,一个人的“风度”固然和衣着举止有关系,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内在的修养。有了深厚的品德涵养,即使没有的美的仪容,也一样“风度翩翩”;而有了美的仪容而无美的涵养,只能称作“绣花枕头”。当然“文质兼美”、表里如一,更是皆大欢喜了。

      作文构思可以围绕“风度”“仪表”“外在美和内在美”等话题进思考,论述分析要体现出思辨性,比如外在仪容与内在修养、美的形式与美的质地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风度之美贵在内外兼修。

      (3)外在美不如内在美。

      (4)仪容之美,既美在外表,也美在内心。

      (5)我们要做有风度的新时代青年。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上的物品有千千万万,其中有的物品因为特殊的经历而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情感,成为了一种情感寄托物,抽屉里的儿时玩具是一种情感寄托物,同学之间的赠品是一种情感寄托物,家族留传下来的老物件是一种情感寄托物,博物馆里的青铜鼎、香港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及刚刚回到地球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都是一种情感寄托物……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

      【详解】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围绕“情感寄托物”审题立意。

      导引材料提到的情感寄托物有抽屉里儿时的玩具、同学之间的赠品、家族留传下来的老物件,这些是从一人一家的小处着眼,寄托的情感也是童年生活、同学友谊、家族传承等“小”情感;还有博物馆里的青铜鼎、香港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刚刚回到地球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这些是从大处着眼,寄托的情感也是文明传承、家国情怀等“大”情感。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搜索自己记忆中的“情感寄托物”,书写与之相关的情感。

      本题可写成记叙文,宜采用倒叙手法,写“情感寄托物”的来源,写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表达对某种情感的感悟;也可以写成散文,围绕某种“情感寄托物”联想与之相关的故事,表达某种主题;如果写议论文,则适合写“博物馆里的青铜鼎”这一类的“情感寄托物”,表达对文明发展的某种看法。

      【参考立意】

      (1)风筝系住了我的童年。

      (2)父亲的钢笔是我毕生的财富。

      (3)红船,革命的摇篮。

      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例文】

      坚强与纯真一样都不能少

      这幅漫画画得真好,寓意更好。“风雨里做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孩子”蕴涵极为丰富的内容:“风雨里做个大人”,是说在磨难、困难、甚至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坚强和伟岸,敢于与磨难、困难和灾难抗争;“阳光下做个孩子”,是说在和平时期,风和日丽时期,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颗和孩童一样的纯真之心。两句话合在一块,是说每个人当风雨来临时要坚强抗争,在风和日丽时要葆有纯真。总之,坚强与纯真一样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给援鄂医疗队中90后们回信,高度赞美这群年轻人的医者仁心,称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啊,这群年轻人在父母眼中也许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可疫情来了,他们面对新冠病毒也许有些许害怕,但他们要“风雨里做个大人”,于是成为了最可爱的逆行者,这就是坚强,这就是勇敢,这就是抗争!在一个人的人生信条的世界里,若少了“风雨里做个大人”的勇敢、坚强和伟岸,就如同骨骼里少了钙质,是挺不起整个身躯的!

      在这次战疫情中,“风雨里做个大人”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一线前沿。不是吗?重症医护人员被防护用品勒得肿胀的脸,那是无惧无畏的象征;不是吗?金银滩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病躯日夜操劳,那是白衣执甲冲锋陷阵的最美姿态;不是吗?本已休假,听说疫情爆发,毅然决然奔赴医护岗位,并将秀发剃去,那是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的美丽……

      生活之中虽不时袭来狂风暴雨,但更多时候是风和日丽。风和日丽之时,我们则要“阳光下做个孩子”,用纯真、赤诚拥抱这个美丽世界。病退风清日,已是万木春。“阳光下做个孩子”,少一点人际之间庸俗,多一些简单和纯真,你生活的群体必定阳光灿烂;“阳光下做个孩子”,像个孩子样非功利看待生活中名利诱惑,你的内心世界就会永远晴朗无雨;“阳光下做个孩子”,像个孩子一样真性情生活,不戴任何面具,你才能回归逍遥游的自然状态,感受到美丽和淳朴。可见,纯真也是不可或缺的!

      也许有人说,风雨来了,做个柔弱的“孩子”,有何不可?万万不可。风雨之中,若失去了坚强、 勇敢与伟岸,风雨雷暴何时可止?都做个柔弱的“孩子”,谁去支撑起风雨如晦的乾坤?也许有人说,风和日丽,做个有城府的大人,有何不可?万万不可。做人做事,简单一些好,千万不要搞复杂了。你对人有城府,别人对你有城府,整个世界就是复杂的世界,谁活在其间都是不舒服的!

      可见,“风雨里做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孩子”是极为有人生哲理,我辈当践行之!

      【审题】

      从题干来看,该题是漫画作文。漫画作文首先要读懂漫画,关注漫画内容,不放过画面中的任何一句话,该漫画中画着一个阳光下拿着风筝奔跑的孩子和一个风雨中矗立的大人形象,配着文字“风雨中做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是说在磨难、困难、甚至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坚强和伟岸,敢于与磨难、困难和 灾难抗争;“阳光下做个孩子”,是说在和平时期,风和日丽时期,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颗和孩童 一样的纯真之心。两句话结合一起理解,是说每个人当风雨来临时要坚强抗争,在风和日丽时要葆有纯真。总之,坚强与纯真一样都不能少。在立意时,可围绕着“坚强”和“纯真”两个关键词来构思,最佳的是将二者相结合。

      【参考立意】

      (1)坚强和纯真一样都不可少。

      (2)坚强地面对生活,纯真地享受生活。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逆”的解释为:①向着相反的方向:②迎接。2020年,不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还是各个领域,都涌现出大批“逆行者”,他们因责任与大爱逆行奉献,成为中国的最美身影。而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的成长中,我们也常常需要逆向、逆行、逆战、逆转……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逆”迎困难,锤炼自我

      史铁生言:命运的局限难以改变,但不屈的力量须臾不可或缺。在面对当下新时代,新挑战,更应该不畏不惧,心存黎元,“逆”迎困难,锤炼自我,为自己一生抹上一层不屈的底色!

      不畏不惧,砥砺前行。

      “逆”是千里路途步步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往前走才能看见彼岸的灯塔,亦如卢思浩所言:“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冲出崖壁,逆着风雨,直面雷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踏出革命第一步,此次便将一步贯穿一生。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令他们顺逆如一?那么狄兰的“尽管我戴着镣铐,依然像大海一样歌唱!”便说明了一切,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人生如逆旅,只有脚踏实地,方得始终。让我们漾起自己的风帆,正如《水上行路》中所说的“一下一下的”,向着成功的逆旅中前行,因为我们坚信不畏不惧,砥砺前行,终见彩虹!

      心存黎元,道济天下。

      “逆”是激流勇进只身陷。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忆往昔,“救时宰相”于谦于大明王朝倾颓之际,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为此续命百年;看今朝,20伊始,新冠肆虐,人心惶惶之间,支援武汉的队伍毅然上路,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历历在目!这个时代呼唤英雄,“你”是新时代的开路人,“逆”便是行动的号角。逆者,现在是他们,将来便是我们!00后当以心存黎元,道济天下,成就家国梦想。

      奋斗拼搏,锤炼自我。

      “逆”是少年凌云志在巅。寰宇一白雄鸡唱,拿云系日少年心。少年当是锤炼自我,方能大展身手,有所作为。君不见,22岁的朱海秀,隐瞒家人毅然奋斗在抗疫一线;君不见,方舱医院中依旧写五三的高三应届生;君不见,7岁小女孩案板上独自写作业的身影……奋斗是当代的主旋律,纵然路途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可我们依旧要拼,毕竟“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梁启超先生所说“潜龙腾渊,鳞抓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如是,你我何不登高拼搏,逆流而上,锤炼自我,弄潮于时代锋尖。

      少年当“逆”迎困难,不畏不惧,心存黎元,锤炼自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逆”迎困难,直面风雨,在最好的时代,锤炼最好的自己!

      【审题】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围着一个字“逆”展开。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逆”的解释:①向着相反的方向:②迎接,这是对“逆”的字典意义的理解。第二句是对“逆行者”的解释:2020年,不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还是各个领域,他们因责任与大爱逆行奉献,成为中国的最美身影。这是由“逆”引申出“逆行者”的概念,这是对特定时间和场合下“逆”的理解。第三句指出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的成长中,我们也常常需要逆向、逆行、逆战、逆转……这是对“逆”引申出来的更广泛的解释。

      考生可以围着材料中列举的对“逆”的理解,选择一个进行作文,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可以歌颂抗疫英雄的精神,可以谈自己青春的奋斗,可以论述人间大爱。

      【立意】

      (1)迎难而上,励志励品。

      (2)不走常规路,创新出新。

      (3)不从众不跟风,或洁心全性,或做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或做有追求有理想的人。

      (4)敢于亮出自我。

      (5)逆行者,定格时代背影。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备战2022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整治饭圈乱象时评名言金句
下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之内容充实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