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914  2021-12-12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学素养
 一、相关概念阐释

      1.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2.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3.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4.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5.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7.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权威、独断、虚伪和谬误。

      8.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9.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10.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11.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12.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3.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4.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5.实践精神: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16.批评精神:要勇于质疑传统、权威,坚持真理,敢于向其挑战。

      二、相关名言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英国)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尊重而不迷信权威,追求而不独占真理。---周海中(中国)

      5.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李四光(中国)

      6.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7.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

      8.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9.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10.人借助于科学,就可以纠正自然界的缺陷。---梅契尼科夫(俄国)

      11.现代文明的技术非但远没有保证我们不向过去倒退或朝不可预知的方向盲目猛冲, 反而成了那些随心所欲、根据自己某些任意模式对抗文明生活准则的人手中最有效的武器。——以赛亚柏林(英国)

      12.当工业从机器的角度看上去变得越来越进步的时候,从人性的角度看却是越来越后退了。——芒福德(美国)

      13.简言之, (现代社会)是启蒙运动在自由主义角度上的延续,它满怀理性主义;对于自然科学抱持弥赛亚性质的、 如今在政治上看来天真幼稚的崇拜, 不仅把自然科学看作思考的典范,而且视之为行动的榜样,还将其尊奉为进步的时间观。——米尔斯(美国)

      14.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是否必须面对如下可能性:人的心智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可能会在质量上和文化层次上愈益下降, 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一点, 因为技术上的新巧玩意儿不断累积, 吞噬一切?这难道不意味着所谓没有理性的合理性?不意味着人的异化?不意味着理性在世间人事中缺乏任何自由的角色?新巧玩意儿的累积掩盖了这些意味: 使用这些装置的人并不理解它们,而创造出它们的那些人对除此之外的东西也是所知甚少。因此,可以大体确定,我们不能以技术上的丰足作为指标,来衡量人的素质和文化进步。——米尔斯(美国)


展开全文阅读
      三、相关素材

      [论点1]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关论据]

      A.热核聚变的骗局:1951年,阿根廷宣布不仅拥有原子能,并且还在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热核聚变反应。消息一传出,《纽约时报》和其他大报刊都以头条报道了此事。事实上,这是罗纳德黎克特的一个骗局,它他没有发表任何科学论文,除了战争时期在柏林从事过几个月有关爆炸的工作外,没有什么研究经验。他声称,借助一道强有力的电弧,他能够在地球上创造出小型恒星,并使氢弹这样的轻原子聚变成重一些的原子。后来在一次实验展示中终于露馅了。

      B.戳穿伪科学的科学家:前几年,有些人十分热衷伪科学,那些吹嘘“意念取物”“遥感治病”“气功预测”的“大师”应运而生。针对这些骗局,中科院院士何祚麻挺身而出,予以揭露。他认为:“科学的尊严竟然遭到如此践踏,这不仅视科学的悲哀,更是科学家的耻辱。

      C.敢于说真话的钟南山:2003年肆掠中国的“非典”最初是出现在广东,由于消息封锁比较严,人们无法得到真实的消息,各地谣言四起。全国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强烈要求公开信息,减少民众的恐慌。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成功预防“非典”起到了推动作用。

      [名言警句]

      A.虚伪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因为虚伪本身什么也不是。(格拉宁)

      B.一个事实抵得上整船的装饰品。(英国谚语)

      C.在理智的努力中,虚假的成功往往抑制了真正的关键性的努力。(爱因斯坦)

      [论点2]科学需要怀疑探索的精神,有怀疑才有进步。

      [相关论据]

      A.向权威挑战的伽利略: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质量为1磅和10磅的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10磅重的铁球一定先着地,且速度是一磅重的铁球的10倍。”伽利略时代的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这是真的。而伽利略表示怀疑,并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的,并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正确结论。

      B.挑战权威的哥白尼:哥白尼本来是波兰一个大教堂的神职人员。当时,教会的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谁怀疑这一观点,谁就是大逆不道,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哥白尼通过对天体的长期观察和科学论证,发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敢于怀疑权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C.不盲信洋人的李四光:李四光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时,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全国各地去考察,证实了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这对地质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大胆纠正错误的李时珍: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在实践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些药物的作用与一些药书上的记载不符。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对前人的药书加以修改,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E.不放过疑点的弗莱明:弗莱明在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繁殖盘时,发现长了绿色的霉,经过细心的观察,他发现绿色霉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经过反复的思索和研究,他证实了这种绿色的霉具有杀菌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青霉素。

      [名言警句]

      A.打破一切,寻求一切,敢作敢为敢破坏,这就是真理与生活。(雨果)

      B.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C.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萧伯纳)

      D.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最不起眼的东西可以成为发现的源泉。(格拉宁)

      E.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要揭穿它就必须反复地去探索。(达尔文)

      [论点3]一项发明创造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所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需要一种执着精神。

      [相关论据]

      A.世界上治疗爱滋病的方法有著名的“鸡尾酒疗法”。2003年中国人也有了自己的治疗爱滋病的药物——“乾坤宁”,这是中国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爱滋病抗病毒的临床中药,目前已进入治疗爱滋病Ⅱ期临床。“乾坤宁”的问世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是薛永新执着地花了13年的时间研制成功的。

      B.细菌学家欧立希为了医治当时欧洲的“昏睡病”,发现了一种叫“阿托什尔”的化学药品。但是这种药物有很大的负作用,会给人带来双目失明。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坚韧不拔,经过606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新药,既能挽救昏睡病人,又不损害病人的视觉,为了纪念这种药物的来之不易,给它取名为“六〇六”。

      C.竺可桢是对新中国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气象专家。他为了研究自然变化规律,从青年时代起,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观测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温度等气象数据。从未间断,直至逝世。就是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和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使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D.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创造。他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经历了艰苦的过程,他发明电灯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选定用竹子烧成碳丝作灯丝,于于1876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只电灯泡。

      E.被称为二十世纪对世界最有影响的人之一的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鼻祖,他的《资本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这本书前后共花了40年的时间。他为了查阅资料,在大英图书馆内来回走动,竟然把地面踏出了一道很深的沟。

      [论点4]科学需要人们奉献毕生精力,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相关论据]

      A.西红柿原产南美,十六世纪初引进欧洲时,因枝叶间分泌的汁液难闻,人们怀疑它有毒,不敢食用,并给它取了一个可怕的名字“狼桃”,十八世纪末,一个法国人冒死品尝,才觉得味道鲜美,于是西红柿成为了风靡世界的蔬菜。

      B.布鲁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他坚持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被宗教裁判所判处了死刑,当干柴在他脚下熊熊燃烧的时候,布鲁诺坚定地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C.在十八世纪的西方,大多数人都认为,雷电是“上帝的火”。而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却认为“闪光就是闪电”,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试验,他在风筝上绑着一根铁丝,在雷雨的时候放上天空。电流通过铁丝绳索传到了地面。这次试验不仅证实了他的观点。他也由此发明了避雷针。


展开余文
      D.“非典”期间,涌现了许多值得人们敬佩的人物,著名的传染病专家姜素椿就是其中一个。为了早日找到预防“非典”的方法。他冒着生命危险把“非典”康复者的血清注入自己的体内做实验,别人为此担心的时候,他说:“我已经83岁了,而且是癌症晚期,最后为人民做点有意义的试验,也是值得的。”

      E.“神舟载人飞船”已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骄傲,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是,我们不能不为他的这种为科学而甘愿冒险的精神所感动。科学是需要人作出牺牲的,甚至包括生命的。他和中国古代的万户一样,都是科学探索的勇士。

      [名言警句]

      A.要以探求真理为毕生的事业。(笛卡尔)

      B.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

      C.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

      D.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居里夫人)

      [论点5]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一项科学发明或创造往往需要许多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

      [相关论据]

      A.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通力合作,捕捉到了细胞内部单个分子的多种活动情况,并对运动中的分子马达以及正在消化DNA的单个酶等进行了观察。这项发现是科学家们通力合作的结果,被评为“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B.人们对火星一直情有独钟,想弄清楚火星上“是不是有水?有没有生命迹象?是否真有火星古文明?人类能否在上面生活?”为此人们展开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探测活动。每次探测活动的背后都有大量的人协同作战。四年前,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登陆失败,四年后,英国的火星探测器再次登陆这颗红色的星球,几周后又有两个美国火星探测器接连在火星表面登陆。这种协作发展到国与国之间。

      C.爱滋病处1981年在美国发现以来,已迅速漫延成世界性的传染病,每年数以千万计的人被感染。各国科学家正团结协作,互通信息,甚至资源共享,力图尽快找到攻克这一绝症的治疗方法。“鸡尾酒疗法”的发明人何大中也是在别人研究的成果上,经过自己的努力才发明的。

      D.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已于2001年全面完成。这项历时了3年规模庞大的科研工作是由十几个国家216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中国科学家在此次活动中承担了部分任务。

      E.进化论被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最早提出生物进化论的人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后来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优胜劣汰”现代进化论的基础。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积极宣传和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第一个提出论证了人类的起源问题,他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成中文为《天演论》,在中国影响很大。

      [名言警句]

      A.不管一个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塞缪尔巴特勒)

      B.我们大家联结在一个共同的事业上,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推进这个共同的事业。在我们这里,往往辨别不出哪是“我的”,哪是“你的”。但是,正因为这样做,我们的共同事业才赢得胜利。(巴浦洛夫)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D.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E.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五、经典时评

      [科学精神的反例——网络群体心理]

      内涵: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进行共同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模式下,成员的个体心理特征消失,感情和思想转向同一方向。

      由于互联网具有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及时的特点,一旦网络热点形成,各种舆论就会交织在一起,排山倒海而来,一些善意或非善意的言论还能“脱颖而出”,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这种舆论趋同反映的就是网络群体心理。

      典型代表:网络暴力、抢盐风波

      特征:

      1.冲动易变,缺乏理性,表达随意而不负责。群体通常不会做预先的策划安排,往往会情绪压倒理性、盲目冲动代替思考,甚至倾向于在社会事件来临时发泄自己的怨气,当舆论风向发生变化,又会快速转换抨击对象。

      2.易受暗示,轻信谣言,缺乏辨别意识。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个人会迅速归顺集体思想,个人意识会迅速被集体意识取代,而且人们会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

      3.极端的道德信仰,乐于充当舆论审判者。群体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他们都以公平正义为道德信仰,并不顾一切地想达到它。这种极端的道德信仰会迅速传染,获得认同并形成群体压力,对持不同意见者进行施压和攻击。

      4.情绪夸张而简单,惯于放大事件。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这种夸张而简单地情绪往往是最为容易传染的,毕竟其中富含的信息极为简单且大多极力迎合人们的心理期待。

      促成因素:

      1.“无名氏”的独特身份。即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在匿名的前提下,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网民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隐藏在群体中使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凭借匿名性和群体的力量,会滋生出力量膨胀的心理和毫无顾忌的随意。

      2.群体领袖“功不可没”。名望是某个人,某本著作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支配力。这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会完全麻痹人们的批判能力,人们会欣然接受其思想和观点。在网络群体事件中,有名望的往往是网络红人,如微博上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大V们,他们在网民群体中有很高的关注度,他们的发声会对数以万计的人们的意见产生重要影响。

      四、经典

      1.“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魏  寅

      导诊、消毒、清扫等各类机器人,配送、测温、巡逻等各式无人机,还有多功能防护面屏、移动手术车、负压病房……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网络云展厅呈现的科技抗疫装备成为关注焦点。不少观众感慨:终于以科普的方式现场见证了科技抗疫的“硬核”实力!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技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病毒有何特征?要以科学精神来求索答案。应该怎样战“疫”?要按科学规律来探寻办法。“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伟大抗疫精神,其中就包括“尊重科学”。回顾抗疫过程,我们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透疫情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媒如此评价:“中国高科技抗疫堪称‘参考范本’。”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成功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快速分离出病毒毒株,到及时筛选有效药物、多次更新诊疗方案;从大数据溯源、健康码识别,到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这些攻关之举、防控之策,无不闪耀着科技的“高光”,无不体现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如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的城市车水马龙、工厂机器轰鸣、乡村丰收忙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依靠科学所收获的不易成果,也是尊重科学的有力证明。

      经此一役,人们也经受了科学精神的洗礼,提升了科学素养。面对疫情,各级科协组织利用数字科技馆等平台,对公众进行抗疫指导和心理疏导;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战疫英雄登上“云讲台”,在《开学第一课》上播撒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种子;张文宏等知名专家积极发声,引导公众辨明“伪科学”信息、抵制“反科学”行为。有网友感慨:按“赛先生”的意思办,抗疫必胜!面向未来,如果每个人都能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善用科学武装头脑,我们就能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

      回溯历史,人类与疫病的每一次较量,既是对科技水平的检验,也是对科技创新的促进。这次战疫,创新技术各显神通,充分彰显了我国长期积累的科技实力。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慎终如始、毫不懈怠,继续做好科学防控、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才能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集聚更大合力,赢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科技抗疫之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学所蕴藏的潜力、散发的魅力。前进征程上,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如哲人所说的那样,“将之运用到一切人类思想领域中去”,我们就一定能更好激发和运用科学的力量,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    何鼎鼎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激励科学家群体勇攀科技高峰,鼓励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面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意见》正是要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优良学风的涵养,促进科学家群体更好推动科技创新。


展开余文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从大众视野来看,许多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鲜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院士的寄语,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这既是时代之问,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整个科学界来维护。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但与此同时,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比如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等。这些行为不仅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也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认真是科学家的底色。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弘扬科学家精神,也需要全社会精心培育。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当我们期待科学家心无旁骛、“板凳坐得十年冷”,也要给予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当我们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专业上一丝不苟,也要相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当我们希望科研回归本真,同样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总之,科学的事业,呼唤更加科学的管理。只有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一种对于未知、对于人民的热爱。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永远记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这颗水蓝色星球的样子,“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相信,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在“2018世界科技创新大会”演讲节选

      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对科学的呼唤已经回荡了整整一个世纪。说起科学,人们很容易理解为科学知识,其实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在我看来,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为什么这样说?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科学精神缺失造成的。

      就拿科技界来说,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与科学精神缺失伴生的还有学术腐败、造假,浮夸浮躁等很多丑陋现象。

      科学精神缺失的影响决不仅限于科技界,而是全社会的。比如,与健康有关的谣言层出不穷,而且在中国特别容易流传。《科技日报》每个月底拿出一个整版来辟谣,还是辟不过来,因为谣言太多了。可谓谣言满街跑,真相还没穿上鞋呢。公众宁愿盲从某些“名嘴”关于敏感问题的臆断,而不愿寻找和相信科学的答案。

      诚信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们的社会,而始作甬者也是科学精神的缺失。大家知道,订约和守约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订约和守约的人必定是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而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又必定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那么,什么才能造就独立人格?古希腊人给出了经典的答案:科学。独立的人格来自于被科学武装起来的强大内心,依托于在自然规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特质。可以说,契约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成果划等号。从长远看,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肯定是正相关的,但在较短时期内却不一定。缺乏科学精神的支撑,你或许可以暂时取得一些科学成果,但注定不会走得久远。二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家划等号。即便你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崇尚、践行科学精神,也不能成为科学精神的化身。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你依然可能做出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来。

      科学和技术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结合的一面,也有分离的一面。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它们的目标任务不同,途径手段不同,因而管理方法也不同。

      用管理科学研究的办法管理技术开发,或者用管理技术开发的办法管理科学研究,都是行不通的。混淆这两个概念,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国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说技术是生产力,没有问题;要是说科学是生产力,它就有一些限制条件。

      首先,在数千年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尽管人类始终在孜孜以求探秘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是我们很难找到科学发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例证。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的时代如此,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时代也如此。一部分科学变成了生产力,那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情,迄今不过两百年。

      其次,科学是分学科的,也有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之分。有些科学是生产力;有些现在不是,将来有可能是;还有一些永远都不是。比如,数论研究的很多问题,如果从实用角度看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可能期待“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孪生素数猜想”一旦被证实,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但这些数论研究是不是科学?当然是!很多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揭示自然规律,探索自然奥秘,它们并非以促进生产力为目的,也不可能转化成生产力。开展这些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天性使然。

      事实上,促进生产力只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派生效应。如果只是从生产力的视角审视科学,那是对科学的矮化。生产力这个“筐”里远远装不下科学。今天的人们更应该超越对科学的这种功利化的肤浅理解。科学能够做什么?它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大家经常说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尊重科学。你尊重了科学,自然也就会尊重人才和知识。这是一个标和本的关系。

      弘扬科学精神绝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它关乎我们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们说,在科学精神指引下的创新活动,才是富有活力、充满希望的。 

      四、经典

      3.科学与人生    钱穆

      科学头脑,冷静,纯理智的求真,这是现代一般知识分子惯叫的口头禅。然而整个世界根本上就不是冷静的,又不是纯理智的。整个人生亦不是冷静的,亦不是纯理智的。若说科学只是冷静与纯理智,则整个世界以及整个人生就根本不是科学的。试问你用科学的头脑,冷静,纯理智的姿态,如何能把握到这整个世界以及整个人生之真相。

      张目而视,倾耳而听,如何是真的色,如何是真的声。视听根本便是一个动,根本便带有热的血,根本便参杂有一番情绪,一番欲望。不经过你的耳听目视,何处来有真的声和真的色。因此所谓真的声和真的色,实际都已参进了人的热的血,莫不附带着人之情和欲。科学根本应该也是人生的,科学真理不能逃出人生真理之外。若把人生的热和血冷静下来,把人生的情和欲洗净了,消散了,来探求所谓科学真理,那些科学真理对人生有好处,至少也得有坏处,有利也须有弊。

      人体解剖,据说是科学家寻求对于人体知识所必要的手续。然而人体是血和肉组成的一架活机构,血冷下了,肉割除了,活的机构变成了死的,只在尸体上去寻求对于活人的知识,试问此种知识真乎不真?面对着一个活泼泼的生人,决不能让你头脑冷静,决不能让你纯理智。当你走进解剖室,在你面前的,是赫然的一个尸体,你那时头脑是冷静了,你在纯理智的对待他。但你莫忘却,人生不是行尸走肉。家庭乃至任何团体,人生的场合,不是尸体陈列所。若你真要把走进解剖室的那一种头脑和心情来走进你的家庭和任何人群团体,你将永不得人生之真相。从人体解剖得来的一番知识,或许对某几种生理病态有用,但病态不就是生机。你那种走进人体解剖室的训练和习惯,却对整个人生,活泼泼的人生应用不上。

      先把活的当死的看,待你看惯了死的,回头再来看活的,这里面有许多危险,你该慎防。解剖术在中国医学史上,也曾屡次应用过,但屡次遭人非难,据说在西方历史上亦然。这并不是说解剖死人的尸体,得不到对活人的身体上之某几部分的知识。大抵在反对者的心里,只怕养成了你把活人当死人看的那种心理习惯。那就是冷静,纯理智和科学头脑。反对者的借口,总说是不人道。不错,冷静,纯理智,便是不人道。人道是热和血之动,是情与欲之交流,哪能冷静,哪能纯理智。若科学非得冷静与纯理智,那科学便是不人道。把不人道的科学所得来的知识,应用到人生方面,这一层不得不格外留神。

      科学家所要求的,在自己要头脑冷静,要纯理智,在外面又要一个特定的场合,要事态单纯而能无穷反复。那样才好让他来求真。但整个世界,整个人生,根本就不单纯,根本就变动不居,与日俱新,事态一去不复来,绝不能老在一个状态上反复无穷。因此说世界与人生根本就不科学,至少有一部分不科学,而且这一部分,正是重要的一部分。让我们用人为的方法,把外面复杂的事态在特设的场合下单纯起来,再强制的叫他反复无穷,如此好让我们得着一些我们所要的知识。然而这真是一些而已。你若认此一些当做全部,你若认为外面的世界和人生,真如你的实验室里的一切,也一样的单纯,也一样的可以反复无穷,科学知识是有用的,然而你那种心智习惯却甚有害。而且你所得的知识的用处,将抵偿不过你所养成的心智习惯的害处来得更深更大。

      原来科学家本就把他自身也关闭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下的,他把他自身从整个世界整个人生中抽出,因此能头脑冷静,能用纯理智的心情来对某些单纯的事态作无穷反复的研寻。他们所得来的知识,未尝不可在整个世界与整个人生中的某几处应用,让我们依然把这些科学家在特定的场合中封闭,研究人体解剖的医生,依然封闭在解剖室里,整个医学上用得到解剖人体所得来的知识,但我们不要一个纯解剖的医学。人生中用得到科学,但我们不能要一个纯科学的人生。科学只是寻求知识的一条路,一种方法。我们用得到科学知识,但我们不能要纯科学的知识。否则我们须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大大地解放,是否能在科学中也放进热和血之动,在科学中也渗人人之情感与欲望,让科学走进人生广大而复杂的场面,一往不复的与日俱新的一切事态,也成为科学研究之对象呢?这应该是此下人类寻求知识一个新对象,一种新努力。

      前一种科学,我们称为自然科学,后一种科学,则是人文科学了。近代西方科学是从自然科学出发的,我们渴盼有一种新的人文科学兴起。人文和自然不能分离,但也不能用自然来吞灭了人文。人文要从自然中出头,要运用自然来创建人文。我们要有复杂的变动的热情的人生科学,来运用那些单纯的静定的纯理智的非人生的自然科学。

      4.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     程亚文

      世界无政府状态和技术的滥用,是对人类和平的重大威胁,但战争还是和平,毕竟是由人来选择的,这两种威胁人类和平的事物,因此都还只是外原性的因素。除了世界无政府状态和技术滥用,还有没有其他威胁人类和平的东西?爱因斯坦显然不满意于只从外在来寻找原因,人类在他的心目中,主要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而不是一种生物的存在,人所碰到的难题和困境,因而也要从人自身的主观性上来发掘,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行为。爱因斯坦找到了这样的内原性因素:人类自19世纪以来在对待真理、知识、智慧态度上的转变,也深深地参与了严重威胁人类和平的军事主义的培养,是科学主义而不是科学精神占据了人们的头脑,才使人类正在一步步走向极端。

      什么是科学主义?什么是科学精神?爱因斯坦没有明说。然而,这并不影响爱因斯坦对科学的看法。对一个“精神贵族”来说,科学的价值自然更多还是体现在对人的心灵的扩充上,而不是在于其工具性上。爱因斯坦正是如此看待科学技术及其功用的,他对人类政治的现状持批判态度,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同样持批判态度。我们将看到,爱因斯坦所反对的,正是科学主义。

      爱因斯坦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包含在他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中。这也是晚年的爱因斯坦关切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他认为,科学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人类事务:“第一种方式所有人都很熟悉:科学直接地,更多程度上是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带有教育性质──它作用于人的心灵。”爱因斯坦满怀忧虑地指出:科学对人类事务的前一种影响方式,在给人类带来功利的同时,也更给人类制造了无穷困难,“技术──或者应用科学──却使人类面临极为严重的问题。人类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

      在他看来,科学技术的破坏性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很大一部分人已不再为商品生产所必需,并因此被排除于经济循环过程之外;其次,技术缩短了距离,并创造出新的具有非凡效力的破坏工具,它们被掌握在主张技术不受限制的、行动自由的国家手中,这就成为人类安全与生存的威胁;最后,通讯工具──印刷文字的复制过程与无线电──在同现代化武器结合起来时,就使肉体与灵魂被置于一个中央权威机构的奴役之下成为可能。爱因斯坦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实践者,对科技的实际应用始终保持戒心。科学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对此做出取舍的是人的心灵。科学的善恶问题本来是不存在的,但科学一旦被应用于人间的功利,就不得不被置于道德的天平。遗憾的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并不是从来和完全都是凭借理性来做着一切,人也喜欢置本能于理性之上,理性的光芒因此常常被遮盖了,科学因此常常被工具化了,而科学一旦被工具化,潘多拉魔盒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打开,科学的魔性一面也就统统显露。

      科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从其原初来说深深体现了人类心灵的崇高性,人类对科学的探索,在丰富了人类灵魂的同时也一点点切除了人类的自卑感。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对社会的第二种影响方式,所阐明的正是科学对人类所起的精神效果。

      “科学通过作用于人类的心灵,克服了人类在面对自己及面对自然时的不安全感。”科学的这种影响,体现着的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求知精神、真理精神,也是一种寻求智慧的精神。真理是独立的,智慧是超凡的,自为的真理和脱俗的智慧拒绝对事物进行实用化审视,知识就是知识,不能单纯为世俗的目的而存在,它可以服务于世俗但绝不应屈从于世俗,它与世俗共处是为了提升世俗、度化世俗。爱因斯坦心目中的科学,是和谐的、统一的,生于人间而不附和于人间的,它要唤起的是人类心灵的崇高与伟大,它可以与凡世共存共处并为之做努力,但这绝不是它的惟一目的,或者说,它与世俗的好合是服从于更高的神、更高的意志,这更高的目的就在于拓展人的精神,使人的灵魂更加充盈。

      爱因斯坦本然地在他的生命中怀有善良的愿望,它的善良使罪恶相形见绌,可是,罪恶却也一直存在,而且有变本加厉的可能性。爱因斯坦对此十分悲哀。原子武器被发明之后,目睹大规模毁灭性物质被用于军事目的,爱因斯坦一次次表达了他对原子武器的忧虑:“原子能的释放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它只是使得解决一个现存的问题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起来。”他还在广岛、长崎事件发生后警告世界:“原子弹的杀伤力已改变除我们的思想方法以外的一切,这样,我们会逐渐陷入空前的大灾难之中。” ──这句话后来广为人知且被人们频频提起。爱因斯坦知道:技术的滥用来自我们的思想方法,而它在灾难发生后却并没有改变,世界因此而不得不经受恐惧。这种把科学工具化、夸大科学的功利效果的思维模式,是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异化,它的致命缺陷,是没有树立起对科学的真正尊重,降低了科学的独立性和精神意义,进一步说,它所造就的技术恐惧反映了人道精神的短缺,实际上也是对人的不尊重。在科学被异化的时候,不幸的是,人也被异化了,人也沦为了工具。

      爱因斯坦所深恶痛绝的军事主义,正是人和科学被异化为工具的表现,当人和科技被充作了某些目的──譬如国家统一、争夺稀有资源、对外武装恫吓等等时,科学的独立和精神之美不见了,科学单纯被当做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人的个性自由和美好人性不见了,人只不过作为大集体中的一个小符号。爱因斯坦因而强烈捍卫科学研究的独立和学术的自由,反对科学中的军事介人,抨击军事主义的精神状态。当军事权力主导科学的发展方向时,他认为结果将是“普遍的政治主张置于文化关怀之下,而文化被脚踩于地的时候,人的道义、人的崇高精神、人对和谐与美的追求,这些纯真的事物也都将统统遗失,爱因斯坦看到了这样的危险。1947年,他忠告美国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美国,正在激起军事主义的“赤裸裸的权力”,在军事主义的阴影下,个人已被降级为单纯的工具,成为“人的材料”,人的欲望和思想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而人以外的因素,如各种类型的武器、对原材料的占有,等等,被看得至关重要。军事主义所高扬着的是实用理性而非价值理性。当军事主义席卷世界的时候,爱因斯坦悲伤地问:人在哪里?

      晚年的爱因斯坦,他一边在伤心着人类罪恶的升级,一边在反思着人类思维模式的偏谬,这使他从未停止过追问和怀疑。这种怀疑态度是纯正的科学精神的体现,因为科学精神从不放弃对自身的诘难,科学也因此而长期保持着理性的光辉。但爱因斯坦的怀疑是彻底的,即使是对科学精神所包含着的理性,他也没有把它供上上帝的祭坛。爱因斯坦极其理智地提醒自己以及他人:人间并不存在上帝,上帝永不会现身于人间。在1948年世界知识分子和平会议组委会上,他指出:“通过痛苦的经验我们懂得,理性思考不足以解决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深入的研究和敏捷的科学工作对人类常常具有悲剧性的含义。”理性──以及理性的成果技术,也并不完全是牢靠的,而理性却又是人类文明和精神的象征,在这样一种困难中人类该如何做出选择?是不是需要弃理性而去?爱因斯坦的天才智慧在这时候又显示了其超越一般人之处:不会有上帝来帮助人类解决困厄,人类的窘境只能由人自身来解决。理性虽然不万能,但是,丢失理性却万万不能,在对理性也保持着距离、不忘审视的基础上,合理地借助理性,人类才能试图去化解困难、走出困境。有鉴于此,爱因斯坦号召人们:要“运用理性和谨慎来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向远祖遗传下来的本能和热情投降”。

      1948年,在接受一个世界奖的颁奖会上,他在演讲中又说:“所有像我们这样关注和平、关注理性与正义获得胜利的人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理性与诚实善良对政治领域发生的事件具有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然而,不论这种影响是多么微弱,也不管我们未来的命运会怎样,我们都可以确信:如果没有那些关注整个人类利益的人们所进行的不知疲倦的奋斗,人类的命运比现在还要糟糕。”

      在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之间,爱因斯坦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科学精神。的确,这是智者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具有穿透力的。当时光忽而又过去半个世纪之久,反思人类的历程,50年前与50年后,世界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类又在面对什么样的生存境遇?科学是比过去富有独立性了还是比过去更不自由?我们的思维模式是与过去相同还是有所改变?当我们对这些问题发问时,让我们再次回味哲人在50多年前的声音:“对真理和知识的探索与追求是人类最为崇高的品质之一” ──我们不断地以此为资作着疑问,我们对所有的问题才能保有“头脑的清明”(马克斯韦伯语),我们对现世的欢乐或苦难才会有真切的感知。

      5.科学与人文的辩证相关文章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做事精神。其特征是强调理性思考,要求按规律办事。科学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实事求是”:认识世界、评价世界要实事求是,不人为扩大和缩小,也不随意拔高和贬低;改造世界时也要实事求是,量力而为,不做违背规律之事,办事要留余地。科学精神就是要求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在理性思维指导下办事。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做人的精神。其特征是追求信仰、遵守道德、善待他人。古人讲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封建社会的人文精神,也是封建社会的做人准则;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讲的“自由、平等、博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文精神,也是该社会对做人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文精神的本质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做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的和谐社会建设,特别需要这一社会主义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有别的,不能用科学精神取代人文精神,否则会使人变得无情无义,就会使人在处理任何人际关系时都穷于计算;也不能用人文精神取代科学精神,否则又会使人在处理人事关系时失去理智;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适用场合是不同的。当然这二者之间又紧密相关,我们应努力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把人文精神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轨道。其次也要注意用人文精神统领科学精神,即用做人统领做事,让做事为做人服务。目前,我国人民正在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因而树立科学精神十分重要。但科学技术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能解决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解决好人际关系问题,解决人类生存的精神需要问题。缺少科学精神的民族必陷于落后,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必陷于野蛮。而落后和野蛮都是不能引领民族前进的。我们要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做基础,又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文精神做引领。总之,要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标。

      (2)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创新发展、造福人类;人文关怀的核心是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悲悯博爱,体恤宽容。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仿佛是人类的两条腿,支撑、递进出人类的历史、现在与将来。

      人文关怀带领我们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人文关怀要求我们相互协作、给予,相互依靠、抚慰,相对于个人微薄的能力来讲,集体的力量让人类这个看似弱小的族群在千百年的繁衍中免于灭亡并一步步走向强大。我们在相互扶持中探索世界,利用工具,改造环境,缔造文明,谋求发展。人文关怀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基础,是一切发展的根基。

      生活需要悲悯博爱,体恤并宽容的人文关怀。这种力量很伟大,南丁格尔救死扶伤,怜恤他人的力量开创了护理事业。她的善心、爱心、勇气与责任心在给予士兵生的希望的同时也将正义阳光的观点弘扬、传承。她的贡献不仅仅是挽救了许许多多战士的生命,在战场上大幅降低死亡率,更是将这样一种无私的献身精神传递下去,将爱薪火相传。让每一个病人都体会到真诚的怜恤与温暖。

      可是在某些时候,科学精神超越了短视的人文关怀,这种开拓创新,谋求发展的科学精神让我们以更远、更广、长久的视角中践行了人文关怀。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曾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施图林格博士,在地球上仍有饥荒饿死的儿童的情况下选择花费数十亿研究关于远在火星的项目。博士的给她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百年前某个小镇上有个伯爵,乐善好施,常捐钱赈济瘟疫的地区。一天他遇到一个研究镜片来观察细小物件的人,决定向他投放资金帮助他研究下去。很多人不解、抱怨伯爵不将钱接济百姓,而去做没用的事情。伯爵不为所动,在一如既往接济穷人的同时资助研发镜片。被他资助的人是列文虎克,他发明的显微镜为医学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相关研究为瘟疫的救治和疾病的传播带来了福音。显微镜这项研究对人类的造福大大超过赈济那些饱受瘟疫的人,它在根本上减轻了人类的苦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极大贡献。

      今天,科学精神已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我们构建文明。从四大发明到蒸汽机,再到电灯电话、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我们从茹毛饮血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了千年,而科技带给我们在生活品质上的极大提升只用了不过百年的时间。科学也许不能获得即时的收效,但日日夜夜寂寞苦寒的研究后换来的是人类腾飞的希望。科学精神着眼未来,在开拓与创新中谋求发展,通过改进技术,造福人类。

      然而,不以人文关怀为起点的科学精神,也不会以人文关怀为终点。二战期间,近现代科技在军事、医疗、通讯交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德国与日本为生物学、物理学、解剖学提供了许多实验研究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是纳粹丧心病狂的科学家在数十万名犹太囚犯身上进行过恐怖的医学实验换来的,是日本731部队在东三省父老乡亲身上进行活体实验和惨无人道的折磨换来的。诚然这些数据为科学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些病态的对于科学的探索泯灭了人性,使得“在奥斯维辛,缺席的不仅是上帝,还有人”。更近一点的南斯拉夫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始作俑者带着对于利益的渴求,闭上了同情的眼睛,无情地炮轰轰碎了多少人的美满人生。在工业化时代,科学主义确实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武器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在社会逐步发展的情况下,片面科学精神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对于国家来说,这种科学精神往往发展成对于弱者的征服、掠夺、压迫、屠戮与殖民,人们对于利益与实效更加关注带来了这种残害与吞噬的行为,带来了人性的沦丧。

      偏执的科学精神演绎成现实社会中种种注重结果的务实选择,人性的冷漠与道德的缺失,带来的倒退远大于所得。“实事求是”,“时间就是金钱”,“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背后隐藏着人文遗弃的隐患,而这种隐患正渐渐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问题中。我们的屈辱历史逼迫着我们飞速发展,然而走得太快就会弃下一些东西。我们过分注重科学研发与实用效果,对于技术的过分看重逐步导致对于人性的漠视与人的异化。社会的冷漠,人文情怀的缺失使社会上涌现了“莫管倒地老人”“邻里陌生”“信任危机”“信仰缺失”等问题。科学求真,为我们带来生存物质基础,却不能为我们深层的精神世界提供指导,不能引导我们去求善,求美。所以我们呼吁,呼吁一种悲悯的力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人类进步的旅程中,个体与个体的支撑与关怀,不仅让我们直立行走,也建立了应对挑战、开创时代的力量与勇气;科学精神却能够让我们在求真求索中用智慧创建文明;这个过程我们不能遗失人文关怀的护佑和缘起,悲悯博爱、体恤温暖,那份薪火相传的精神光芒支撑也照亮了生而为人!

      6.我们有科学传统和科学精神吗?  易中天

      科学不等于技术。把科学等同于技术,含糊其辞地统称为科技,是一大误区。科学与技术,有什么根本区别?技术一定是有用的。比如冶炼技术,造船技术,航天技术。科学则一定是超功利的。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用?研究宇宙的起源,又有什么用?但这是科学。科学研究成果也有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不过那是另一回事。所以,区别科学与技术,就看有用没用。同样,看一个民族有没有科学传统,就看是否重视那些没用的研究。

      这样看,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民族在历史上没有科学传统。请注意:第一,是历史上。第二,是没有科学传统,不是没有科学。科学和科学成就是有的。比如英国数学家霍纳发现的高次方程数值求法,在南宋就被秦九韶发现了,可是有谁知道呢?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四大发明。那可都是技术。

      为什么没有科学传统因为太讲实用了。当然,学以致用并没有错。但是,什么都要学以致用,就错了。总要有人做一些没用的事,才会有科学。这些事能够得到尊重,才会有科学传统。可惜,没多少人这么想。就连求神拜佛,也是实用的。比如求升官发财,求早生贵子。结果,我们也没有宗教传统。甚至就连艺术,也要有用。比如寓教于乐,敦风化俗。幸亏魏晋以后不再强调文艺为道德教化服务,这才有了唐诗宋词和山水画、花鸟画等等。科学精神,却还是没有。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实证精神。那么,这些精神我们有吗?起先是有的,比如屈原的《天问》。何况,如果没有怀疑,也不会有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但是,独尊儒术以后,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儒家说:先王之道备矣。备,就是完美无缺,应有尽有。那还怀疑什么?能做的只有:传道、授业、解惑。解惑也不是因为先王之道有问题,而是自己的学习领会水平差。如果自己的“惑”被解了呢?朝闻道,夕死可矣。批判、分析、实证,全都用不着。结果又怎么样呢?没有批判,只有弘扬。没有分析,只有意会。没有实证,只有盲从。科学精神彻底消失。

      怎样建立科学精神?首先,要提倡怀疑和批判。哪怕那怀疑是可笑的。比如杞人忧天。实际上,杞人忧天一点都不可笑。在通过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之外是真空之前,请问你又有什么证据证明那天不会塌下来?想当然而已。怀疑,是探索的前提。敢于探索,才有科学。然后,要学会分析和实证。这就一要讲逻辑,二要讲证据。比如笛卡尔,是主张怀疑一切的。但是,他发现有一件事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怀疑“我在怀疑”,仍然还是“我在怀疑”。所以,怀疑本身不可怀疑。怀疑的是我,所以“我”也无可怀疑。这就叫: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实际上是: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这是逻辑推理。

      7. 批判精神不等于“我不信”    丁雅诵

      时常发现身边有一些偏执而又矛盾的年轻人:

      他们好像对这个社会有点“怨气”,觉得许多事情“不单纯”“有内幕”。看到好人好事,会阴阳怪气地说“没准是为了追名逐利”;看见街头执法,会先入为主地断定“城管没一个好人”;见到有人走红,就要揣测一番“背后的金主是谁”……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

      然而这些年轻人似乎又很相信一些所谓的“良言”。听到别人说“读书没用,远不如搭人脉、搞关系”,他们会觉得很有道理;发现有人通过玩弄权术、阿谀奉承得到晋升,他们便将其视为成功的密钥……他们容易轻信,轻信他人口中的“捷径”。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到底应该怀疑什么,应该相信什么?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保持自身辨别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青年人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原则性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有两点。一是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但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更不是网上一些“喷子”的见谁“怼”谁,而是在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之上作出的理性判断。二是信仰是一种坚定的力量,但相信既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也不是“意见领袖”的振臂一呼,更不是圆滑世故的“潜规则”,而是内心最崇高的理想与坚守。

      不知道什么该信、什么该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年轻人不妨扪心自问,当你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是否读过《共产党宣言》,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当你抨击国家体制的时候,是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否深入研究过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学习、不积累、不思考,自己的脑袋只会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人生也会随之陷入迷茫。

      与之相应,轻信旁门左道,大多源于急于求成。不少年轻人把精力用在钻营讨巧、结交奉承这些他们认同的“捷径”上,希望借此早早成为“人生赢家”,可惜如此“捷径”却往往令人误入歧途。毕竟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心渴望“速成”、一心热衷于“质变”,往往是爬得越快越高、摔得越狠越惨。

      怀疑与相信,二者不可偏废。如果一味选择质疑、不愿相信,就会滑向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边缘。相反,若总是自以为是、偏听偏信,则会陷入他人的陷阱、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信息庞杂、诱惑繁多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需要拨开那些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东西,看清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个人的思考力、判断力。在充满怀疑、嘈杂喧嚣的时代中,我们也需要信仰的力量,需要保持内心的澄澈,养一身浩然之气,别被油腔滑调、世故老道浸染。

      保持独立思考,葆有一颗初心,相信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也批判这个世界的假恶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大脑去想、再付之行动,年轻的生命才更饱满更有意义。

      五、写作训练:

      (2014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夜晚,祖孙二人椅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

      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天空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审题指导

      角度1:男孩赞美现代科技带给当代生活的丰富色彩及便利,但爷爷的感概,却让人看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并让人格外怀想曾经的往昔、古代,怀念那一尘不染的空气、月华、星光和篝火……然而后者也有不足,后者享受不到现代科技文明带给现代人的方便、快捷、繁荣、富足。在这样一个对比中,提示考生去思考,如何处理现代发展与传统继承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科学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考生写作时就可以从“发展与保护”等比较现实的角度展开,如:社会要发展,自然也要保护;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应该保持同步等等。

      角度2:从男孩的角度看,霓虹闪耀是一种美,是现代美、科技美、智慧美、创造美、都市美,是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生活的富足,当代人享用着诸多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多彩生活和便利条件,的确应该感到幸福和感恩,男孩的赞美是对现代文明的礼赞。由此考生可以得到立意,谈现代科技的美,赞美现代文明的进步和辉煌。选材也较广泛,科技的美,从古代人们追求科技带来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到今天“嫦娥登月”、“神十”上天都是科技延展了人们的广度和深度。

      角度3:从爷爷的角度来看,星汉灿烂是一种美,是自然美、古朴美、原始美、田园美、山野美。爷爷表达的是对传统文明的留恋。由此考生可以确定立意,侧重表达怀古之幽情,表达对自然的美的热爱。选材可以从大自然入手,传统诗词、传统文化、自然的生存状态,皆可入文。

      注意:后两个角度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各有侧重,但都不该忘记辩证说理,不能把话说得过于极端和绝对,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角度的正确而将对方的角度一棍子打死。

      2.优秀例文

      既要霓虹闪耀,也要星汉灿烂

      夜晚,孙子看到的霓虹闪耀,爷爷想到的是星汉灿烂,而我想,既要霓虹闪耀,也要星汉灿烂。

      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交通工具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照明工具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人与人的距离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嫦娥登月”、“神十”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有了这崭新而又美好的生活。

      然而,科技是柄双刃剑,发展带来了让我们汗颜的东西。

      当东北虎在人们的追捕声中发出绝望的哀号,当一棵棵树木在锋利的斧口下轰然倒地,当一株株小草在黄沙的掩盖下痛苦的呻吟,当一座座城市在雾霾中迷失了方向,是我们应该反思的时候了。看看下面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吧:云南91种野生重点保护植物有45种处于濒危状态,部分珍稀树木和药 材仅剩几棵甚至1棵;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 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 发展;全球林业面积以每年0.4%的速度锐减,森林遭破坏成为 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任何热爱地球的子民看到这里都应该迅速的喊停,因为你那颗脆弱的心无法再承受更多这样的事实。

      然而有些铁石心肠者对此却依然无动于衷。一些小型工厂还在孜孜不倦的为河里的鱼群们提供“污水饮食”,他们的说法是,我自己都快养不活了还有闲时间管那些花鸟虫鱼;一些凶神恶煞的樵夫还在将小鸟们赖以筑巢的大树演变成木材出售时,他的念头是:只要自己过得好……据统计,长江每天水土流失面积达500个足球场。而若将长江每天流失的水土都改建成500个足球场,那一年内中国将增加多少个足球场,也许中国足球冲出亚洲也就指日可待了。

      一位叫做西雅图的印第安人说过:“人类属于大地,大地不属于人类。”的确,从形成时间和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对大地就有如蚂蚁对恐龙。地球在宇宙中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美。这种美是由人类参与建造的,也是由人类以发展的名义在破坏着。太阳系中其他无生命迹象的星球看着地球上的人类一边搞建设又一边搞破坏,不知是该羡慕还是该嘲笑?人们似乎总是在失去以后才懂得挽回。在许多物种即将重蹈恐龙覆辙的今天,人们推出了克隆技术。莫非若干年后,地球要变成克隆的世界?克隆的人吃着克隆的食物,说着克隆的语言,做着克隆的事?或者再克隆出一个地球,让我们一切从头再来?

      有人分析后得出结论:经济越发展,环境破坏越严重。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发展是硬道理,不可不行。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落后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那么就得寻找更合适的发展道路。

      幸而聪明的地球人懂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他们正在为环保坚持不懈的努力着。高尖端的DNA科学鉴定技术使日本人在将某些珍有鲸鱼变成俎上之肉时瑟瑟发抖;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鲸之歌”号科考船利用先进的声纳系统使目前仅存300头的北部露脊鲸免遭船只冲撞而死于非命;层出不穷的防护林使许多珍惜树种又得以高耸入云,呼吸自由的新鲜空气。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不久的将来,当那祖孙二人再次夜晚畅谈的时候,孙子依然会看到霓虹闪耀,爷爷将会看到自己期待的星汉灿烂。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新时代36个满分金句
下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敬业奉献,责任担当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