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145  2021-12-12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尊重自然绿色生活
 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习近平博鳌演讲

一、相关阐释

1.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它以理性的方式优化资源利用,引导选择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

绿色发展需遵循以下六项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绿色生活(生活方式绿色化):

个人自律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主线。时刻秉持节约优先,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律,从小事着手,逐步培育生活方式绿色化的习惯。

绿色消费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支撑。强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加快向绿色转变,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为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贡献力量。

激励带动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助力。注重发现和学习身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良好实践,并通过互相激励带动,扩大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对自身、家庭成员和其他人群的正面影响,为社会正能量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

3.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十九大报告)

4.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 碳中和能够推动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

二、经典素材

1.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2.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3.寂静滋养我们的本质,人类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等我们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自然的声音,也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寂静就像炭火的余烬般能够传播。我们找得到它,而它也找得到我们。寂静有可能失去,却也能够失而复得。      

——汉普顿《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4.阅读森林是一项神奇的技能。在自然科学界有个常用的比喻,叫“所罗门王的指环”。传说中,智慧之王所罗门借助一枚特殊的魔戒,“他可以和蝴蝶说话,就像两人闲聊家常”。“所罗门王可能是极聪明,也可能极笨,这点我不敢说。照我看来,需要用到魔戒才能和动物交谈,未免太逊色了一点。活泼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看不见的森林》

5.我们必须学会再次醒来,并让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机械的帮助,而是靠对黎明的无限期望。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再没有人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水天相接,美好的终极。广阔的世界,孑然一人,多么奇妙的组合。                                                      

——梭罗《瓦尔登湖》  

6.(对待伤痕累累的自然)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持续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7.我可爱的土地入睡了,它睡得很沉很沉,由于过分疲劳而大声喘息,鼾声不止。灾难和欢乐、爱情和仇恨都飘荡在我可爱的土地上。       

——阿斯塔菲耶夫《俄罗斯田园颂》

8.美国的民主,在它无数的个体方面,在工厂、车间、商店、办公室中——拥挤的街道和城市的房屋,以及所有生活复杂的方方面面——都必须与户外的光、空气、生长物、农场景象、动物、田野、树木、鸟、太阳的温暖和自由的天空保持固定的接触,以变得坚韧、有生机,否则,它肯定会缩小和变得苍白。    

——惠特曼

9.“当你在商业、政治、交际、爱情诸如此类的东西中精疲力竭之后,你发现这些都不能让人满意,无法永久地忍受下去——那么还剩下了什么?自然剩了下来;从它们迟钝的幽深处,引出一个人与户外、树木、田野、季节的变化——白天的太阳和夜晚天空的群星的密切关联。”

——惠特曼

10.何为德行,只是对自然鲜活的、热忱的同情而已。  


展开全文阅读
——马克奥勒留

11.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圣雄甘地

12.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精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13.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相继推出“青山计划”“蓝色星球计划”:大家在下单时,通过少用一双筷子、一个勺子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新版饿了么APP将在下单确认页添加“无需餐具”的备注选项,如果选择该项,消费者将有积分奖励。积分可认领荒漠公益林、兑换环保购物袋等。

14.“自然缺失症”: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书中提及这个概念。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自然缺失症”人群已经从儿童扩展到了成人。

15.2019年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成立十周年宣传语:(这十年)也是中国绿色变革的十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空气的味道/河流的颜色/土壤的质地/我们关心公民的环境诉求/政府的环境政策/企业的环保行为/关心创造绿色中国的每一缕善念、每一线声音/记“绿”中国,非一人之任、一报之责/绿色十年,加你一起。

三、经典时评

时评之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名词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是同时,社会舆论和媒体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注度急剧攀升,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中国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和碳中和,而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可以带来绿色发展,对于高碳大国的我们坚持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势必要完成这两个目标,减少高碳化石的能源使用,做好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的责任。

一、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中和和碳达峰这两个名字中都有一个碳字,指的就是二氧化碳。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在一定的平台期内达到一个历史的峰值。尽管在这个测试的时间中碳排放的总量会有波动, 但是其总体的趋势是平缓的,之后的碳总排量会有所回落。碳中和指的是企业和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目前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工业革命之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这几年频频被提上日程,控制碳排放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二、国际责任须承担

目前我国的油气资源规模相对较少,而煤炭资源相当丰富。于是,依靠煤炭行业所发展出的经济成为了中国产业结构布局中重要的一步。可随着近些年环境破坏的加剧,能源结构的调整,减碳成为了必须发展的目标。世界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责任划分上也要求我们关注历史责任,参与减少高碳化石能源使用,发展新能源,研发环保科技。

三、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好处

目前我国正朝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前提需要实现碳达峰,积极开发新能源,加强我国森林的储蓄量,在碳排放总量上实现30年为期目标,深化改革高碳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为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能够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同时对中国的环境治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全球气候面临的危机

当前全球气温已经比前工业时代上升了1.3度左右。目前全球的目标是控制在2度,甚至1.5度以内,但是难度非常大。

 外交

正是因为当前面临的实质性全球气候危机,所以碳减排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关系话题,欧盟是全球碳中和行动起步最早、最快采取政策战略调控的经济体;美国方面,碳中和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区别于美国,中国制定“3060”碳减排目标,全国上下一盘棋。无论是决策机构还是企业,严格按照既定路线执行。

 产业结构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依然是偏中低端,高耗能、低产出者甚众。碳中和的提出可以有利于淘汰原有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业和技术,倒闭其采用更清洁和能效的技术路线,甚至改善产业结构,向行业上游和高精尖技术发展                

时评之二:

建设美丽中国——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节选)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

历史教训表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同时必须清醒看到,过去多年高增长积累的环境问题解决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展开余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要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在一些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又相对贫困的地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3.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

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世界各国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人民日报》)

时评之三:

垃圾分类太麻烦?当代生活的问题,正在于它过于方便

“你是什么垃圾”,的确是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

耐人寻味的是:在21世纪,镜头已经变得无处不在;然而镜头很少对准我们食物的来源和能源的出处,以及我们垃圾的去向……我们活在一种幻象里,感觉我们产生的所有废物——从排泄物、垃圾到有害废弃物——都可以凭空消失,就像我们冲马桶那样轻易。——奇亚汤汉《现实泡沫》

在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网络段子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充当志愿者的上海阿姨对前来扔垃圾的年轻人提出的询问:“你是什么垃圾?”该问句与互联网文化的自嘲精神完美契合,于是它被上升为“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另一个是按照上海市目前推行的垃圾分类准则该如何处理没喝完的珍珠奶茶。正确的步骤为:先撕下封口的塑料膜,倒出珍珠和其他液体残渣(归为湿垃圾),然后将塑料膜和吸管投入干垃圾桶,最后把塑料杯洗净作为可回收垃圾。这一系列操作让不少人感到麻烦,于是大家开玩笑说,以后在上海连珍珠奶茶都不敢喝了。

可问题是,倒推一下,一杯珍珠奶茶就是这样一步步打包完成的:取塑料杯,加奶茶,加珍珠,加糖,封口,插吸管,套塑料袋……在一定程度上,垃圾分类迫使我们去正视商品的生产和包装过程、物质构成,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方式,而这正是我们很不习惯去做的一件事。正如奇亚汤汉所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为垃圾的去向担忧,就好像它们可以像冲马桶那样一冲即走,然后永远消失;我们也很少关心我们的食物和消耗的能源是怎么来的。这个时代的座右铭是“活在当下”——不需纠结过去,也不必担心未来,只需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也许是一杯珍珠奶茶,也许是一份外卖,也许是一部“爱疯”。然而“垃圾分类”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把我们拉回了时间的三维当中,这样说来它的确是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

记得我从英国完成学业动身回国前夕,曾为处理一批电子垃圾大伤脑筋。英国的垃圾回收政策规定,如废电脑和废手机之类的电子垃圾必须交给居住地所在的地方管委会(council)处理,并投入指定的回收中心。而且,还需携带住址证明才能投放电子垃圾。然而,回国前手忙脚乱的我感到还要特地去打印地址证明太过麻烦,而且回收中心离我家也不近。于是,我呼哧呼哧地带着一箱废电脑、扫描仪等电子垃圾来到学校,心想可以交给学校的回收中心。然而,回收中心的工作人员除了询问我“是哪个单位的”,还拒收了我的东西。他们说要交回院系里,到时统一时间上门收走。于是兜兜转转,我最终汗流浃背地把一箱电子垃圾交给了学院的博士生管理秘书。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印象深刻的一次电子垃圾丢弃经历。繁复的过程让我意识到电子产品物质构成的特殊性和有害性,也让我开始倍加珍视每一台当下拥有的电子设备。然而我所经历的麻烦,和开采制造智能手机所需钴矿的非洲童工以及包括中国工人在内的无数手机装配工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尔毕利格(Michael  Billig)曾指出,消费主义的愉悦建立在人们对于商品生产过程的集体遗忘之上;令人感到不适的生产过程往往被产品的标价和各种酷炫的产品宣传所遮蔽。在我看来,消费主义的集体遗忘也包括我们对商品成为废品后流向何方的不管不顾。看似繁琐的垃圾分类也许是个开始,它让丢弃不再那么轻易,也就可能让我们意识到每一件商品都是人力和物力活生生的结晶,亦会对我们的物质环境产生实际的影响。鼓励人们反思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并减少此类消费,应是垃圾分类政策的最终落脚点。

但问题是,人们有闲工夫思考这些问题吗? 

环保的社会分层,与背后的绿色正义 

“老板,我不需要塑料袋,我想更环保些,关心一下地球。”

“哦,你这想法很好呀,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么想。”

“我就不这么想。我他妈连饭都吃不饱,还关心什么狗屁地球。”

以上这段对话来自我在英国的一次买菜经历,它指向的是环保行动的社会分层问题。我有奖学金资助,衣食无忧,学业之余也有精力了解全球的气候变化和污染。但对于那些终日为生计奔波的贫困人口而言,环保问题可能显得非常遥远。这并非意味着环保就该远离这些所谓的社会“底层”人群。全球环保运动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绿色正义”(green justice)。它的核心命题是:气候变暖、垃圾泛滥等环境问题对于穷人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负面影响要比富人和发达国家大得多,环保因此并不只是个环境问题,也是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

我曾经看过一部名为Thank You For the Rain(《感谢降雨》)的纪录片,主人公Kisilu是一位肯尼亚的农民。他目睹自己的村庄因全球气候变化而遭遇连年的干旱和土地荒漠化,村民为了生计只得砍伐更多的树木,或是进城打工,造成当地环境的恶性循环。Kisilu决心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他不仅发动村民停止伐树并尝试进行生态种植,更成了一名二氧化碳减排的行动主义者,在巴黎气候会议这样的国际场合诉说肯尼亚农民的生活经历。这个故事一方面体现了所谓穷人的环保意识绝非没有觉醒的可能;另一方面,它引发我们思考一个围绕环境问题开展的、更加开放的对话平台该如何实现。

在中国语境下,政策制定和执行者除了推广环保理念之外,更需调研来自不同阶层、职业和地区的人们如何参与或是拒绝参与环保行动,了解他们各自面临的生活困难,而非一刀切地对垃圾分类、燃烧秸秆等问题进行罚款。在这一点上,澎湃新闻的“市政厅”栏目与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发起的“复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沙龙既是一次可贵的尝试,也存在改进的空间。据报道,此次沙龙的参与者包括澎湃新闻的编辑、其他媒体人、高校教师和博士生、非盈利组织工作人员、居委会和社区中心主任、中学教师,还有普通居民。尽管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社会各界和政策执行者进行对话的平台,但它还是缺乏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比如环卫工人和小区的垃圾分拣员,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第一手经验体会让我们更直接地了解目前实践垃圾分类的成效和社会参与度。还有饭馆经营者及外卖骑手,当政府逐步推行对塑料餐具和包装的管控,他们和顾客之间又会产生哪些纠纷或理解?了解来自垃圾分类第一线的生活体验和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许比大学教授抽象地谈垃圾分类更有现实意义。

美国人类学家罗宾内葛在《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一书中写道:“如果你幸运,你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呼叫警察,你可以一辈子不呼叫消防员,但是你每一天都需要环卫工。”当“垃圾”这个中国主流社会曾避而不谈的字眼如今公然进入媒体和舆论的视野,也许这也是一个契机,可以让城市居民看见那些他们熟视无睹却又赖以生存的“底层”人群。

从环卫工、快递和外卖骑手到从事其他职业的农民工,这些都市“隐形人”的想法和命运都是我国若要全面推行各项环保措施不可能绕过的考量要素。

同样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和讨论的是各地区在环境问题上不平等的可见度。当北京的空气污染和难得一见的“北京蓝”成为中国环境问题多年来的重要意象,近邻河北及其他省份的长期污染却很难引起媒体和舆论的持续关注。十几年前广州、厦门等大城市由白领组织的反垃圾焚烧厂和PX化工厂抗议,虽然体现了市民和市政府间良性的博弈和协商,但我们也需要拷问,这类被大城市拒绝的化工厂和焚烧厂最终在哪里选址?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居民是否会成为发达地区环保举措的牺牲品? 


展开余文
回归社群,超越“单向度的人” 

绿色正义也和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关。在《巴黎气候协定》的制定过程中,与会代表为各个国家的碳排放限额争得不可开交。发达国家把二氧化碳超标的矛头指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但也有西方的有识之士反思,英美等国既然已完成了工业化,也就完成了对地球“必要的污染”(这些污染如今依然持续影响着地球),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二氧化碳减排的义务。

这样的反思也适用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虽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但早已位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远超巴西和印度。中国部分城市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可比肩甚至超过西方,城市居民享受着极为便利和高能耗的生活,浸淫于私家车、外卖、网购和各种电子产品构成的美丽新世界中。相应地,我们也有义务充当环保行动的急先锋。

我数次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呼吁,为了控制垃圾的产生,减少网购、外卖和电子产品的更新频率。一些学经济的朋友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担心消费欲下降会令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还有人指出,如果大家的消费越来越少,到头来失业的将是电子产品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有外卖和快递小哥等等。我承认这些都是切合实际的思考,但也想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指出,发达工业社会虽看似文化昌明,但却压制了人们的否定和批判性思维,使得我们不再想象或追求与既有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过去三十多年,GDP高速增长一直是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与此照应,追求更加快捷和便利的生活似乎早已成为单向度的国民追求。为了地球和子孙的未来,我们是否该适当地放缓经济发展的脚步,去思考一味地求新求快正付出怎样的环境代价?

当下推行垃圾分类的一大难度就在于人们花了不少力气去做这件事,但获得的好处是社会公益性的,暂且看不见也享受不到。这样不相称的投入与回报令许多习惯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人感到陌生。环保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市场的。比如,雇人刷碗的成本要比使用一次性餐具大得多,因此许多餐饮经营者都选择了后者。对环境这样的公共利益而言,市场调控多数时候是失灵的。因此,环保一方面毋庸置疑需要政府行为的介入。另一方面,关于减少消费和抵制消费主义的讨论,哪怕理论上可能造成失业等社会问题,但把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和我们个体的欲望联系起来,这是打破“单向度的人”必需具备的舆论基础。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基础,政府执行更为严格的限塑令才不致招来人们“这也太不方便了”的拒斥和不解。我们太需要反思自己的“方便”会给他人和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不便”。“舍小家为大家”的口号何时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东方卫视《双城记》栏目的垃圾分类特辑中有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台北市民手拎垃圾袋站在街边,互道家常,等待前来收集各类垃圾的车辆,然后秩序井然地丢完垃圾离开。垃圾分类是否也可能重塑大陆人民的社区参与理念,令我们回归社群和集体?它可否促使更多的人反思自己的消费生活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许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左派环保青年一厢情愿的幻想。也许,不是……(黄炎宁/《新京报》) 

三、经典时评

时评之四:

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在青海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不远处的一座瞭望塔下,有一片天然的石头滩。上百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写满了志愿者和游客的留言,“永远做藏羚羊的保护神”“可可西里:神秘的地方,可爱的家乡”……历经风雨冲刷的“碑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共同心愿: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这样的共识,来之不易。时针拨回到20世纪后期,一种名为“沙图什”的藏羚羊绒披肩在西方走俏。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即便是“生命禁区”,也难以阻拦盗猎者的贪婪。他们把枪口对准无辜的“高原精灵”,刺耳的枪声打破了高原的宁静,触目的鲜血染红了圣洁的雪山。倒伏在卓乃湖畔血肉模糊的藏羚羊身影,刻写着“千湖之地”的累累伤痕。

“藏羚羊数量锐减”“最少时不足两万只”“濒临灭绝边缘”……昆仑无言,雪山默默,但疼痛却总在提醒人们别忘记这段历史。以至于多年以后,一位作家这样记录道,有个摄影师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来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突然,旁边的藏羚羊保护队队长凶狠地把小藏羚羊赶跑了。摄影师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你这样会让它们以为人类是善良的。宁愿让它们从此讨厌人类,也不愿哪天被盗猎者偷袭杀害,如此冷肃的回答,道尽了盗猎行为给当地带来的痛楚。

任何一个地方生态的破坏,威胁的终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更何况,相比于平原,高原的生态更加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将是难上加难。一位环保工程师便曾指出,在可可西里,“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正是觉察到了这一点,20多年前,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在深入了解可可西里以后,他提包里的书,从《工业矿产手册》变成了《濒危动物名录》。促使他走上环保之路,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并不仅仅是对野生动物的朴素感情,更是守护家园的职责和使命。

保护生态、守望家园,成为可可西里守护者的沉甸甸责任。正是因为内心的这份责任,哪怕缺水缺油、没有信号,哪怕要面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每年在荒野奔走上万公里,巡山队员依然始终坚守在与盗猎者斗争的一线;也正是因为对可可西里爱得深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来到高原,他们踏水而行、碾过风霜,默默付出、守护净土。他们的努力,就像一座座路标,引导着后来的人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一个多月前,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评价说,这里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藏羚羊可以不受干扰地迁徙。某种意义上,成功“申遗”,不仅意味着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的自然特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拯救藏羚羊、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文精神赢得了认同、引发了共鸣。

汉学家史景迁曾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美丽中国如磁石一样,始终保有吸引力,这是索南达杰们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人民时评)

时评之五:

蛮荒自然与道德化、历史化的人文山水(节选)

讨论自然,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人的话题——人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可以从很多角度介入“自然”这个话题,如果放在G20金融峰会上,这是一个政治话题;如果不放在这个背景下,则是一个文艺话题。一般人讨论自然会谈到自然当中的美。但波兰诗人米沃什曾经说过,如果你热爱大自然,你就应该热爱人类市场的竞争。因为人类的竞争和大自然的物竞天择是同一个法则。我们经常很矫情地说:“我不热爱竞争,可是我热爱大自然;在人间社会我要更退一步地活着,不争、不抢、无为,退到自然当中。”而米沃什把这两个东西摆在我们面前,说它们是一样的。这跟海子说过的话很像:“如果你热爱大自然,你就必须热爱大自然的肮脏。”

大自然并不完全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它还包含了流血和死亡,动物吃动物的血腥,这些你也都能欣赏吗?在今天,讨论自然变得非常复杂。首先要厘清概念:“自然”与“大自然”的所指并不完全相同,“自然”是一个更基本的概念,所谓“道法自然”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而我们在这里说的“自然”,准确地讲是指“大自然”或“自然界”。当然这个“大自然”会帮助我们认识我们内心的“自然”。

说到“大自然”,就有了一个大自然的体验者、热爱者、敬畏者、维护者是谁的问题。就像外国人说的,一个人无法在自己的村子里做先知,同样,一个常年居住在村子里的穷人也没有闲情逸致去赞美村边的山岭和溪水。所以,如果我们撇开那种小资的、文艺的、不愁吃不愁穿的、自以为高尚的、自我安慰的情怀讨论大自然,则我们要讨论的是那个伟大的、广阔的、残酷的、万物生长和死亡的大自然,以及这个自然中的人的存在。

这在西方涉及一套理论的变化。文艺复兴以后,在西方思想中,人本主义战胜了神本主义。慢慢地,人成为世界的核心——因为我有理性,所以高于其他动物,高于自然界。经过启蒙主义时期,再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这些理念在西方世界固定下来,后来散布到全世界。人们对于理性、自由、权利的追求成了一种普世价值。在这个价值里,由于人处在世界的统治地位,所以一切资源都归他,可以用来做任何事情:无限度的资源开采、对树木的乱砍滥伐、没有心理负担的排污、破坏本来的生态平衡等等就是这么来的,这都是因为在人的头脑中,人是万物的核心,是万物之长。这导致了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生态问题。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文学界、思想界的一些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人究竟是不是世界的中心?——有可能不是!人能不能客气一点儿,让出一点儿自己的存在?如果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伟大,开始对自然万物有了一种客气,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坐下来讨论自然。这涉及整个思想界的极大的观念变化。我不是研究思想史的专家,只是知道这些信息,但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谈论自然的角度,不是我们去说热爱自然,或者反思对自然的侵害,问题最后的核心是对于人的认识,是对于人本身的思考——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他应该站在怎样的位置上。

讨论自然,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人的话题——人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事实上,人的生活方式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生产方式又和自然条件相关,比如雨水是多还是少,光照如何,是山地还是平地,适合种麦子还是适合种稻子还是适合放马牧羊,有没有铜矿或者铁矿或者石油,这些自然条件都规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里又包含了人们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

我们中国人嘴里经常说“天时”“地利”“人和”,这里面的“天时”“地利”其实都是关乎大自然的。不光是孟子在强调“天时”的问题,战国和两汉诸子都在讨论“天时”。说到底,传统上我们是个农业民族,靠天吃饭,种粮食,收粮食,违背老天的意愿就什么都得不到。从《孟子》到《吕氏春秋》,再到汉代的《淮南子》,这些书里都有关于“天时”的讨论。什么时候可以上山打猎,什么时候不能打猎,小动物为什么不能伤害,甚至应该在什么季节行刑杀人……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不是因为高尚的理由,而是因为你一旦逆犯天时,到后面你就没得吃了,你的政治秩序就会乱作一团。很多我们认为很高尚的说法,背后都有现实的因素。这些东西慢慢地形成了中国古人对于天时的尊敬和遵守。

我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生存有关。除此之外,在我们对自然对风景的热爱里,也包含了审美。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在战国两汉的诸子著作里面,没有专门讨论风景的篇章,即便谈到自然天时也不是从审美的角度,而是从生存的角度涉及。另外,孔子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又赋予了山水以道德意义,大自然不仅仅是大自然。

这又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因为中国的知识源头既不像古希腊,也不像古印度。古印度最早的4部《吠陀经》,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神:风神、雨神、雷神、电神……这是因为他们不能解释自然现象。所以说印度的知识源头和大自然密切相关。古希腊的知识和思想,很多是源于古埃及,古埃及传递给古希腊的学问中有一门叫几何学,有一门叫地理学。我既不懂古希腊文也不懂现代希腊文,但从英文看,几何学(Geometry),地理学(Geography),词根都是“geo-”。这是因为尼罗河不断地泛滥,每一次泛滥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它刺激了几何学的发展,几何是数学的一部分,数学又与逻辑、理性相关。古希腊人在这个基础之上去思考人的问题、城邦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和自然有关。

但中国的知识源头不一样——不说神话和传说——我们现在所知最早的知识传承者就是春秋末年的孔夫子,他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到了战国就是打仗了,兼并土地。所以中国传下来的这一套学问是乱世的学问,因此其中会处理那么多有关伦理、道德、政治的问题。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很少看到诸子从审美的角度讨论自然,即使庄子在书里讲了很多关于自然的、道的东西,但那背后依然不是审美的态度,不是一个坐在那儿没事儿干的大自然欣赏者的角度,他讨论的自然依然和乱世有关。

到了汉朝,人们可能能够坐下来平心静气地看看大自然,想象一下自然万物了。所以我们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里面看到大段大段的对于想象的大自然的描写。一个人能想象自然万物就说明他见识过这自然万物,然后他用赋的方式,用他的语言、文字,用他大到足以和大自然相对称的词汇量,对自然万物进行浩浩荡荡的描绘。比如,为了描绘一座山的陡峭,他可以让一句话里的每一个字都有“山”字旁,他掌握的字就多到这个程度。

但这还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山水”。我们知道“山水”这个东西,作为独立的关照对象,是从六朝刘宋时期的谢灵运写山水诗开始的。那个时期,豪门贵族中的一些人开始关心山水,中国的山水诗就这样起来了。当然还有田园诗,就是陶渊明的写作,也在那时展开。山水成为独立的绘画主题的时间要稍微晚一点儿,流传到今天的所谓中国的第一幅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画的《游春图》。到了唐朝,大量的山水诗歌出现了——这一定是在国泰民安的时候,大家坐下来不用操心别的事儿,才可以面对山水。

为什么要提“山水”的概念呢?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理解。“风景”和“山水”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就像“旅游”和“旅行”不完全是一个概念一样。中国人更多地欣赏人文山水,不是纯粹的自然界。可以说,中国的山水是历史化、道德化的大自然。比如我们现在到什么地方去旅游,都要去看什么名胜古迹。所谓名胜古迹,就是前人到过的,书写过、描绘过的,是我手里先有一个文本的山水,再去见一个真山水,实际上是按图索骥。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家都说大自然,但实际上每一个地方的文化,都赋予了人们对自然不同的观察角度,就像西方人热爱自然,但美国人和欧洲人的热爱方式也不一样。北美是一个新大陆,没有什么历史,所以美国人要求的是蛮荒自然,比如黄石公园。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就曾经批评过另一个诗人埃兹拉庞德,后者翻译过很多中国的东西,除了李白这些人的诗之外,还翻译过《诗经》《大学》《中庸》等等。加里斯奈德批评他说,你介绍东方文化、中国文化非常好,可是你介绍的都是儒家文化,我们热爱的是东方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你要介绍给美国社会的是远方的青铜时代,而我们希望回到史前时代。这非常有代表性,也能表明美国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

而蛮荒自然的背后是什么呢?是造物主,上帝。如果你不是一个基督徒,或者脑子里没有造物主的概念,即便你读了很多西方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实际上也不一定能够真正读懂。蒂姆热爱大自然,但他无论如何不同意“天人合一”的说法——天或者上帝,怎么能和人合一呢?!可是在我们中国人的意识里,没有造物主的概念。只有韩愈在唐代,在他写终南山的《南山诗》结尾处猜测过造物主。而在西方,你即使不是基督徒,你也生活在基督教文化的整体氛围之中。所以同样是面对大自然,但是东西方的关照和介入角度不同。

即使同属西方文化,老欧洲和北美也不同,它毕竟有自己的历史。在欧洲最赞美大自然的是那些浪漫主义者。浪漫主义产生在18世纪末,最好的时期差不多是在19世纪上半期,我们姑且说浪漫主义是19世纪的东西。真正的浪漫主义文学,不完全是我们中国人印象中的那样;雪莱、拜伦都是伟大的诗人,但他们在英国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主流人物,或者说不是正宗的浪漫主义者。我们之所以熟悉他们,是因为雪莱受到过恩格斯的称赞,而拜伦又去支持希腊人反抗土耳其的侵略。苏联的高尔基把他们归入“积极浪漫主义”阵营,所以这么一转手,他们在我们这儿就成了革命者、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可是在英国文学史上,正宗的浪漫主义者是威廉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曾出版过一本《抒情歌谣集》,在其第2版序言中,他们表达了一些浪漫主义的基本观念。撇开他们具体的写作原则,那其中也有一些他们对于自然的看法。他们住在英格兰北部的湖区一带,他们的写作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浪漫主义者们当时要面对的、反对的,或者说要逃避的东西,是工业化,是资本主义。他们不能忍受一个工业化的英国,要回归自然,回归到中世纪的、宗法社会的自然。那是一个小农经济的自然,在小农经济这一点上和古代中国一样。小农经济是肯定不能破坏自然的,要顺应天时。他们对于大自然采取了一种哥特式的想象,那个自然里充满了神秘和幽暗。这是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态度。

我们讨论任何问题时、提到任何人物时,都会首先说出他们所面对的对象是谁,比如前面说战国诸子是乱世的学问,诸子言说的对象是乱世。人人都知道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这意味着当时缺乏或者没有仁义礼智信。没什么我们就得说什么,然后我们就得坚持什么。任何一种听起来高尚的理论都有它言说的对象。讨论自然万物,讨论对于自然万物的态度也是如此,我们如果忘记了时代、社会环境、思想环境作为对象,我们的言说就完全成了一厢情愿的小资情调的呓语。不能仅只在“心灵归宿”的意义上讨论大自然,阅读它就是在阅读它的同时也阅读它背后的那些东西,其中包括天地万物和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西川)

时评之六:

让“轻包装”成为社会新风尚

大盒套小盒的商品礼盒,里三层外三层的快递包裹,产生白色垃圾的外卖餐盒……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速发展、消费需求日益多元,过度包装现象“反复发作”,而且花样不断翻新。过度包装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成为事关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对商品而言,包装起着包裹、装饰的作用。历史上,包装材料一般取材于自然界。随着生产力大幅提升,包装材料逐渐向纸、塑料、玻璃等转变。同时,印刷、彩绘等工艺的发展,助力包装更加精美。因此,包装的功能也丰富起来。如今,包装的设计制作水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商品价值,还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特别是在网购潮流下,包装成为快递运输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保护商品、避免损耗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过度包装问题?其实,无论是华而不实的礼盒包装,还是包裹过于严实的快递物品,背后都绕不开商家趋利避害的心理。对于商家来说,面对生产、销售趋向同质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升产品质量,不如在包装上下功夫来得“性价比高”。一些消费者对此深有感触:品质相近的商品,如果包装更加精美华丽,价格往往会高出一截。为了谋求更高利润,有的商家便倾向于重包装、轻产品乃至过度包装。此外,在快递运输中,一旦商品有损伤,商家往往需要承担相应损失。为了保证商品完好,包装宁多勿少、层层叠叠,则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从长期来看,过度包装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一方面,过度包装需消耗大量纸张、胶带、塑料泡沫等材料,带来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多余且过剩的包装回收再利用率较低,尤其是胶带、塑料泡沫等一次性包装材料常被丢弃,而此类垃圾难处理、难降解,很可能对水、土壤、空气造成长期污染。此外,一些劣质包装含有的增塑剂、超标的重金属以及有毒有机物等,容易通过皮肤接触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其实,过度包装并非新鲜话题,早已引起社会关注,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去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去年10月,《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发布,这意味着快递包装产品有了绿色认证门槛。今年3月,《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包装选用要求,提出建立实施包装物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包装减量化措施等,同时鼓励寄递企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回收流程,对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种种举措,有力遏制了过度包装现象,推动绿色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日常包装虽小,却是事关行业绿色发展的大问题。解决过度包装问题难以毕其功于一役。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还需携手努力,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从源头减少过度包装,才能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循环利用成为社会新风尚。(罗珊珊/人民时评)

时评之七: 

绿色发展是符合大势的正确选择

苏珊娜卡恩(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巴方负责人)

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是符合时代大势的正确选择。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国际社会有正面示范效应

绿色发展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考量,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对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那些更注重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国家,无疑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强的环境领导力。

国家发展路径的选择对正处在快速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至关重要。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是符合时代大势的正确选择。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国际社会有正面示范效应。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因。国际社会已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出台的排放标准也日益严格。这对巴西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提出了更大挑战,因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增加能源供应,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增加碳汇、发展清洁能源至关重要。

巴西和中国都是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的光伏、电动汽车等产业非常领先,巴西在生物燃料使用上名列前茅。两国可以进一步加强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合作,利用生物质来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材料,并在更大范围内利用生物质资源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生物经济可以成为中国同巴西等拉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建立政府间绿色经济伙伴关系的纽带。

我多次前往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等议题的研讨。我所在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与中国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课题涵盖如何更高效地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很好的低碳替代燃料,适用于交通运输尤其是重型车和航运。中国专家对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很有研究,这种方法能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希望未来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眼下,亚马孙雨林保护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这是中国与亚马孙区域国家开展合作的良好契机。通过相关能力建设、技术转让和联合建立生产基地等举措,中国可以帮助拉美国家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巴中两国可以就竹子相关产业开展广泛合作。巴西出产多种竹子,而中国拥有丰富的竹材料应用和高技术竹产品生产经验。竹子生长速度快,有规划地种植开发竹子,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还可以缓解森林砍伐问题。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将其经济潜力产业化,这离不开国家间携手合作。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领先、市场广阔,巴西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质资源,两国都可以为发展绿色经济贡献重要力量,两国合作也将使双方和国际社会获益。

时评之八:

“绿进沙退”见证中国担当

6月17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国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积极行动,让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不断提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国历来重视荒漠化防治,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从建立一批防沙治沙工作机构和科研单位,到开展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从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加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30万公顷。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见证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担当和中国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就在一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办公室”正式在北京挂牌,展现出我国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巩固荒漠化防治成果的坚定决心。尽管成绩显著,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基数大、影响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防治荒漠化仍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当前,荒漠化防治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治理难度更大,治理成本更高,任务十分繁重,全国各地特别是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的省份,务须提高重视程度,切实贯彻落实好各项方针部署。

荒漠化防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体现出人类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负责任态度,也折射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在国土绿化行动中,我国实现了从注重扩大面积、增加绿量,到现在把精准提升造林质量放到更高位置的治理转变。从手挑肩扛、覆土运水到飞播造林、精准滴灌,新的理念、新的技术让荒漠化治理的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高,推动着绿色在广袤国土上继续延展。正在全面推行的林长制,将有助于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是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一项重要制度依托,也是我们带给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贡献。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荒漠化防治离不开全民的广泛参与。统计数据显示,1981年以来,我国有超过160亿人次参与义务植树,共义务植树数百亿株。近年来,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不断拓展,截至目前已有八大类几十种,让更多的人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义务植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才能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持续的荒漠化防治行动,不仅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老百姓脱贫致富。为了更宜居的家园和更美好的远方,我们应更加积极参与到防治荒漠化、推进国土绿化的行动中来,创造更多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时评)

四、真题训练

(一)2018高考作文(北京卷)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你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二)2018高考作文(全国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审题

审读材料内涵:

深圳:改革开放初期求速,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注重实干

浙江:改革阶段成功求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畏展

雄安:再出发求续,接续奋斗、时代新挑战、长征精神、责任担当。

审读材料关系:三则材料以时间为轴线,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因此可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合并叠加的方法立意。立意如下:

变:发展因时而异,与时俱进。

不变:每代人的责任担当、应时而变的原则、实践民族复兴的初心

2.优秀例文

发展征途,代际成长

星汉浩渺,孕育中华。繁花千树,绽放发展。江河奔腾,成就不断。(四字短语,一气呵成,铿锵有力,增强气势)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入四十个年头,不变的是初心,悄然改变的却是中国日渐成长成熟的发展理念。

屹立回望,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求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求质,到如今“美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的求稳求质,中国四十年的发展征途,展现了我们的代际成长。(巧妙引用题目材料,提出文章中心,点明文章题目)

从求速到求质是一次跨越。曾记得万丈高楼横空出世,背后却是钢筋水泥下的生态破坏;曾记得繁荣城港雄踞东方,其后却是数不尽的环境污染。从新世纪中那一句“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起,绿色科技显新风,共享单车傲群雄,中国从高速发展走向了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道路上开辟了更广的空间,在改革的道路上进一步注入中国色彩。(通过对比,进行从求速到求质的立意阐释)

而从求续到求稳求质无疑是二次飞跃。

求稳是求速的高级阶段,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GDP的高速昂扬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召唤,如同马拉松竞争进入白热阶段和疲劳期,中国已站在世界舞台同国际博弈。此刻的我们追求的不是疯狂跑过这个阶段而长久泄气,而是稳步迈下脚下的每一次步子,在稳中求胜。(从求续到求稳的立意阐释)

求质是求稳的保障,“长征”无疑艰难,但我们有信心。“走好”何以见得?仰视G919腾跃而起,展现中国智造;俯察雄安新区兀然而出,为高质量发展打下根基。低质量的发展没有持续可言,亦不会有速度。因而“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要敢走长征,还需要走好长征。(从求续到求质的立意阐释)

长征途中无疑是布满荆棘的,或有国际局势的动荡沉浮,百般阻挠;或有经济发展新功能仍在襁褓,半遮红妆。但“纵有风变起,人生不言弃”,习近平总书记以“长征”来比喻,不正说明了他对中华复兴后辈当强的信念与希冀吗?

或许你只是普通工人,但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便要精益求精,打造“大国工匠”;或许你只是普通学生,但肩负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便要敢于创新,做强国之材。

时代变迁,发展理念在改革中成长,我辈亦当随征途而成长。若人人眼底有阳光,心中有方向,这盛世中华,未来可期。(总结全文,呼应前文,升华主旨;语言句式多变,富有文采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强国、金句、时评范文
下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写的中国时事素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