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494 2021-12-22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歌思想情感题之边塞征战诗
考点:
1.王安石《白沟行》
2.祖咏《望蓟门》
3.李梦阳《秋望》
4.杨巨源《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5.刘禹锡《平蔡州三首(其二)》
6.无名氏《水调歌》
7.李约《从军行(其三)》
【考点解读】
一、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常见
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常见
意象 ①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②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③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④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⑤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常见
情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常用
技法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语言
特点 雄壮豪迈、崇高壮美、委婉清丽,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二、用典抒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情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
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处用事作典,这三句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考题对接】
一、王安石《白沟行》
白沟行①
王安石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②年年事。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③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注释】①宋嘉祐四年,王安石出使辽国,来回经过白沟,有感于现实,写了这首诗。②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起,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大量银绢作为“岁币”,两国岁岁通使。③棘门、灞上,均为汉时军事地。公元158年,匈奴大举进犯,汉文帝派遣徐厉、刘礼分别驻守棘门、灞上,视察后,说:“灞上、棘门军,若儿戏尔,其将固可袭血虏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前句点题,点出白沟为两国边界;后句写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的事实。
B.颔联前句写辽国人经常来边境狩猎野兽,暗示了两国通使后民众之间互有往来。
C.颈联写宋辽边疆万里农田,无险可据;幽燕则桑林密蔽川野,表现了诗人的担忧。
D.诗歌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古今将领的对比以及南北边境地区情况的对比。
2.本诗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一、王安石《白沟行》【答案】
1.B【解析】B项,“颔联前句写辽国人经常来边境狩猎野兽,暗示了两国通使后民众之间互有往来”中“民众之间互有往来”分析错误,颔联“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意为“辽国人常常借口打猎亲侵扰边界,边界上的驻军却不知道点燃烽火发出警报”,所以应是暗自点出“辽国越境骚扰”的现实。
2.①尾联写棘门、灞上的防务实同“儿戏”,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颇那样的良将,那就更是找不到了。②诗人指责宋朝边将轻敌麻痹,视边防如同儿戏,同时也批评轻视边防、不用良将的宋朝统治者。③尾联既表现了诗人的深深忧虑,也暗寓了诗人对当时北宋王朝所采取的委曲求全的政策的不满。
【解析】尾联“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写的是棘门、灞上这等重要的军事地区的守将把守卫边疆的要务当成是儿戏,不予重视。诗人感叹连一个能把本质工作做好的尚且找不到,更不用说项李牧廉颇这样守家卫国为良将了。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于宋朝边将轻视边防重务、麻痹大意的不满,同时也是对宋朝统治者不善用人,不重视边防的一种批评。同时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传达出诗人对宋朝统治者对异邦采取妥协、退让、苟且偷安政策的一种强烈不满。尾联总结全诗,揭示了山河残破、边塞失防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深刻有力,不仅在当时有现实意义,对后世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注释】
白沟:宋辽之间的界河。西起沉远泊,东至泥沽海口,河、泊相连,弯弯曲曲达900里。
蕃:指辽国。塞,边塞。
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起,北宋每年要向辽交纳大量银绢以为“岁币”,两国岁岁通使往来。故诗中云“年年事”。
蕃马:指辽国军人。射狐兔:狩猎野兽,实际是指辽军越境骚扰。
不道:不说,不认为有必要。烽燧:烽火,边境上报警的信号。这两句说明宋军对辽国的防御十分麻痹松懈。
鉏(chú):同锄。耰(yōu):古代用来平整土地和覆盖种子的农具。接塞垣:延伸到了边界地区。
幽燕:指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桑叶:代指农桑,即庄稼。
暗川原:山川原野一片翠绿。这两句叙述经过辽国占领区所见的情景。幽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片沃土现在却成了辽国的粮仓。
棘门:原为秦京宫门,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公元158年,匈奴大举进犯,汉文帝派遣徐厉驻守棘门。
灞上: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面,是军事要地,文帝令刘礼领兵驻守。同时,文帝又派周业大驻兵细柳。细柳在今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文帝在巡视了三个驻地以后,认为细柳营军纪严明,是不可侵犯的部队。
展开全文阅读
李牧、廉颇:都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名将,都曾打败过北方的强敌。这两句是批评当时北宋派去防辽的边将庸碌无能,松松垮垮,名为防敌,实同“儿戏”,只是徐厉、刘礼之辈,更无法同李牧、廉颇相提并论。
【译文】
白沟河是宋辽交界的边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辽国使臣的事情。
辽国人常常借口打猎亲侵扰边界,边界上的驻军却不知道点燃烽火发出警报。
边塞护卫着广阔的农业生产地区,幽燕两州韵蚕桑生产又占宿极重要的地位。
可是边界上的守将对此毫无所知,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儿戏,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颇那样的良将,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赏析】
作者了解到当时边境两边辽国人常来汉地侵扰而北宋军队却轻敌麻痹的情况;目睹了宋边疆一望万里,都是无险可守的农田,而辽国地区桑林密密遮蔽着河川原野的现状。这一强烈的反差给作者以很大震撼,诗中以南北边境地区的情况作对比,届时除了宋朝边防松懈、无险可守,而辽国则深不可测、暗伏杀机的严峻现实。
前四句写宋朝实行妥协、退让、苟安政策,划白沟为界,使白沟河河北尽成辽地,并且年年在这里迎送辽使;但辽方仍不断骚扰边境,而宋却放松戒备,不知报警。后四句发抒感慨,诗人先歌颂祖国包括幽燕之地在内的万里山河,接着借用史实,指责宋朝边将视边防如同儿戏,实际上也是批评轻视边防不用良将的宋朝统治者。最后两句“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总结全诗,揭示了山河残破、边塞失防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深刻有力,不仅在当时有现实意义,对后世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这首诗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写实和议论,写实简明,议论独到;古今将领比较,形象鲜明,含意深远;结构上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十分严谨;用韵上以四句转韵,平仄韵相递,既转得自然,又使层次更加清晰。这些都值得读者留意。
二、祖咏《望蓟门》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诗人登上燕台,耳闻目睹汉营笳鼓声声,喧天动地,气势非凡,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惊惧之感。
B.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登台远眺汉将军营,蓟城重镇,临台俯望万里雪原,而尾联则抒发“望”中感受。
C.诗歌尾联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格调高昂,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读来振奋人心。
2.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二、祖咏《望蓟门》【答案】
1.A【解析】A项,“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惊惧之感”解读有误,结合诗歌“客心惊”中的“惊”是“惊叹”,不是“惊惧”之意。
2.①动静结合,颔联“积雪”与“危旌”红白相衬,动静相生。在这无边的战场上,万里雪原白茫茫一片,寒光夺目。朔风劲吹,曙色中高悬的军旗迎风招展,飒飒作响。动静结合,描摹出边塞辽阔壮观的景象。②比拟,颈联写烽火遍地,狼烟四起,铺天盖地把胡天月色遮掩;海风劲吹,高天流云如山簇拥蓟城。“侵”字写出攻之猛,“拥”字写出守之稳,写活了“烽火”、“流云”。③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雄壮豪迈的边塞之景寄托着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解析】首先看所写景物特点,颔联中“积雪”是静态景物,颜色是白色,“危旌”前面加一“动”,表明它是动态景物,旗帜以“曙色”形容,说明它是红色,所以这里是红白相衬,动静结合。把这一景物放到辽阔无垠的边塞背景中去,表现了边塞风光的辽阔壮美;颈联中说“沙场烽火”“侵胡月”,同时“海畔云山”“拥蓟城”,巧用比拟,同时“侵”字写出攻势之猛,“拥”字写出防守之稳,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烽火”、“流云”的特点。从传情达意方面来看,整首诗歌气势雄壮豪迈,而这两联景物描写取境壮阔,富有气势,寄托着诗人的勃勃雄心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所以说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注释】
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客:诗人自称。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高扬的旗帜。
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 间。”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论功:指论功行封。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危旌:高扬的旗帜。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缨:绳。
【译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三、李梦阳《秋望》
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①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②,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释】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前线犒军,有感而发。①弢:装箭的袋子。②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诗人登临眺望的地点和时节。水绕边墙,秋雁南飞,扣题的同时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B.颈联描写了尘土飞扬的黄河渡口和冷月高挂的战场,战前准备的繁忙和战场的冷寂对比,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C.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达了对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的敬仰之情。
D.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不是“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
2.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品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李梦阳《秋望》【答案】
1.C【解析】C项,“直抒胸臆”“着重表达了对唐代平定安史之乱”错误,尾联以问句作结,借助郭子仪的典故,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
2.(1)意象(自然景象):黄河、边墙、古渡、战场。(2)战争场景: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搭箭,满引待发。(3)情感:对名将的追忆,对战争前途的忧虑,对扶危定倾、安边卫国的将领的期盼和向往。
【解析】诗歌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等,构成北方边陲特有景象,气象开阔而略带萧瑟之感;颔联“追野马”“射天狼”写前方将士踌躇满志的勇武形象,与首联相映衬,烘托战事将起的紧张气氛;颈联分别选取“黄尘古渡”“白月横空”等意象,用“迷”“冷”描写战前紧张忙碌场面与冷月当空的凄清之境,对比强烈,引人遐思;尾联由此生发,借助郭子仪之典,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
展开余文
【注释】
汉宫墙:实际指明朝当时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长城,它是明王朝与革达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汉边墙”。
客子:指离家戍边的士兵。过壕:指越过护城河。野马:本意是游气或游尘,此处指人马荡起的烟尘。
弢(tāo)箭:将箭装入袋中,就是整装待发之意。弢,装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为此星出现预示有外敌入侵,“射天狼”即抗击入侵之敌。
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
朔方:唐代方镇名,治所在灵州,此处泛指西北一带。
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译文】
滚滚黄河水环绕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几行大雁从空中飞过。
戍边的士兵越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整装待发抗击敌军。
黄河渡口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明月当空,战场格外空寂、悲凉。
听说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只是如今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
【赏析】
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等,构成北方边陲特有景象,气象开阔而略带萧瑟之感。颔联写前方将士踌躇满志的勇武形象,与首联相映衬,烘托战事将起的紧张气氛。颈联分别选取战前紧张忙碌场面与冷月当空的凄清之境,对比强烈,引人遐思。尾联由此生发,借助郭子仪之典,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非“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从首联两句都写到黄河来判断,诗人登临挑望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黄甫川堡。这里,边墙在侧,地近黄河,故水绕边墙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的视野。次句写秋雁南飞,既点明了节令,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写备战中的士卒与将军。“追野马”与“射天狼”对举,不必作如实的理解,这两句只是说,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塔箭,满引待发。这一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还揭示出他们行为的思想基础——“射天狼”以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颈联上句“黄尘古渡迷飞挽”所写写,是诗人视线从训练场移开后在黄河渡口见到的景象。这里,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
颈联下句“白月横空冷战场”所写,时、地都已转换。其时月亮升起来了。诗人的目光从熙来攘往的黄河渡口移到了洒满月光的阅无人声的清冷的古战场上。这是战争爆发前的沉寂,练兵场上的紧张与黄河渡口的繁忙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诗人的心不觉收紧了。一个“冷”字虽是专用以描写古战场的清冷与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联抒情,从前三联见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转出。诗人深知,战斗的交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在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优虑和担心。
明代边患严重,瓦刺、鞑靼先后构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胁,榆林等明朝重要的军镇要地,经常受到袭扰。就在诗人这次犒军期间,所到之处也无不显出大战即将降临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诗中说:“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只为胡。”又说:“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李梦阳不希望见到劳师动众、师老兵疲、战火连绵的情况常此下去,对于朝廷用人不当、指挥失宜又多所不满,故而在《秋望》等诗中一再呼唤郭子仪式的人物再世。
四、杨巨源《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杨巨源
严城①吹笛思寒梅②,二月冰河一半开。
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
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旌旆朝天③不知晚,将星④高处近三台⑤。
【注释】①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②寒梅:指古曲《梅花落》,《梅花落》的乐曲和诗词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③朝天:朝见天子。④将星:象征大将的星宿。⑤三台:汉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总称为“三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边城笛声和二月冰河,边城的笛声引发了诗人的思绪。
B.颔联出句写二月的季节里,长安亲友正紫陌踏春,诗兴正浓。
C.颈联,写长安游人曲岸看花之际,正是边城之人平沙猎雪之时。
D.中间两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长安的美好和对长安亲故的思念。
2.有人认为这首诗虽为应和之作,却俨然是一首边塞诗,请简要分析。
四、杨巨源《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答案】
1.D【解析】D.“突出了长安的美好”错,通过对比主要突出边地的苦寒。
2.①选取边塞地区的意象(“黑山”)和事件(“平沙猎雪”),表现了边塞诗的特征。②极写边塞之城的苦寒,渲染其恶劣环境。③表现出边塞诗常有的建功立业的昂扬之气。(意思对即可)
【解析】
此篇为酬和大夫《边春》诗而作,兼以寄赠长安亲友,大夫是指边镇将帅。
首联两句说,虽然是二月,冰河半开,但边地气候严寒,梅树仍未开花,笛曲中有《梅花落》,所以说听到笛声而思寒梅。其中笛曲《梅花落》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
颔联中“紫陌”指京城道路,“黑山”为唐北部边塞,这两句说,此刻想长安亲友紫陌踏春,诗兴正浓;而边塞依旧苦寒,手指冻僵而坚弓难以拉开。边地春寒甚于严冬,故说“畏春来”。这一联中“黑山”突显边地恶劣气候,是典型的边塞环境。
颈联中也是上句写长安,下句写边地。“平沙猎雪”也是典型的边塞诗意象。
末二句写大夫(边帅)居功归朝,必当位列三台,不必介意于时间的早晚。表现出边塞诗常有的建功立业的昂扬之气。
此诗极写边塞之城的苦寒,而勉励大夫最终成功,班师回朝。这首诗虽为应和之作,但却充满浓郁的军旅气息,俨然是一首边塞诗歌。
五、刘禹锡《平蔡州三首(其二)》
平蔡州三首(其二)①
刘禹锡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注释】①蔡州,天宝时为汝南郡。元和十二年(817),李愬率军雪夜奇袭蔡州,几乎兵不血刃,一举平定了达三十多年之久的蔡州藩帅叛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了晨鸡报晓、鼓角和平的景象,暗示了雪夜奇袭时的艰险,有助于侧面表现李愬的智勇。
B.第三句言“路旁”而不言“路中”,暗指“路中”正有大队官军在行进,百姓正于道路两旁欢迎。
C.颔联写老人“忆旧事”“皆涕零”,揭示了蔡州沦为叛军巢穴时百姓的痛苦和今日幸逢平叛的喜悦。
D.诗歌灵活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且善用“忽惊”等细节展现人物心理,富有感染力。
2.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评刘禹锡此诗“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史诗之地位”,道出了该诗的艺术价值。请结合诗歌简要说明。
五、刘禹锡《平蔡州三首(其二)》【答案】
1.A【解析】A.“暗示了雪夜奇袭时的艰险”错误。首联渲染蔡州凌晨雄鸡报晓、鼓角不悲的和平气氛,并未“暗示了雪夜奇袭时的艰险”。
2.(1)诗歌以民歌形式记录历史事件,语言平易且富有诗意。首联“喔喔鸣”一词以拟声叠词呈现,生动活泼;“鸣”“平”“零”等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老人忆旧事的话语,内容通俗,明白流畅。
(2)诗歌以诗写史,情感沉郁。“元和十二载”,诗人以史笔将平蔡之役著之竹帛,“忆旧事”“皆涕零”“重见承平”的叙述内容中流露出老人于迟暮之年幸见国家中兴的希望与欣慰之情,情感深沉。
【解析】
考生作答时应抓住题干中“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史诗之地位”进行分析。
《竹枝》歌谣之调:
《竹枝词》本巴、渝一带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本诗首联“喔喔鸣”一词以拟声叠词呈现,生动活泼;“鸣”“平”“零”等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颔联写蔡州老人看到路上一队队雄赳赳的官军,引起了深沉的回忆。诗的后四句叙老人语:官军入城百姓们全然不知。忽然惊异在这元和十二年,重新看到天宝年间的太平时。内容通俗,明白流畅。诗歌以民歌形式记录历史事件,通俗易懂、流走飞动,而又不失之浅近。既平易流畅而又精炼,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造老杜史诗之地位: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是说,路旁老人回忆起当年往事,面对官军一个个都感激涕零。这两句用速写手法,表现人民对平叛事业的拥护。“忆旧事”实际上是一种对比。蔡州老人看到路上一队队雄赳赳的官军,引起了深沉的回忆。他们见过天宝盛世,享受过国家统一的太平,也经历过安史乱后,蔡州沦为叛军巢穴的痛苦。“忆旧事”到“皆涕零”,深刻揭示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热烈向往和平蔡之役的重大意义。
末四句是说,老人强止住眼泪上前致辞:“官军入城百姓们全然不知。忽然惊异在这元和十二年,重新看到天宝年间的太平时。”诗的后四句叙老人语。“官军入城人不知”一句与开头两句相关合,盛赞李愬用兵如神。最后两句为喜极之语。从天宝末年到元和十二年,已有六十多年之久。历史即将翻过这黑暗的一页,老人于迟暮之年而出乎意外的目睹此等快事,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对国家的中兴充满希望。诗中特别标明“元和十二载”,是出于诗人的精心安排,他要用史笔将这一重大事件著之竹帛,流传千古。诗歌以诗写史,情感沉郁。
【赏析】
元和十二年(817),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生擒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此诗,热烈赞颂这一重大胜利。
蔡州,天宝时为汝南郡。首句用“汝南”而不用“蔡州”,正好化用古乐府《鸡鸣歌》成句:“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句中“汝南”两字仿佛专为此诗而设,信手拈来,可谓一巧;平蔡之役原是雪夜奇袭,正好至翌日晨鸡啼鸣而奏功,二巧;雄鸡一唱天下白,隐含官军克复蔡州城、人民重见天日之意,首句因而具备兴句的性质,三巧。细品诗意,其地、其时、其事无一不巧,可谓巧合无垠,深切乐府神理而又全不露痕迹。次句“城头鼓角”四字说到了平蔡州的战事。这次战役是奇袭,叛军猝不及防,在睡梦中就被解除了武装,敌我双方没有经过激烈的厮杀,而李愬又极富于指挥才能,城破以后号令严明,私毫无犯,所以连善悲的鼓角声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和平”了。开头两句用常语写奇袭,而务于字外着力,看似平易,实则笔运千钧,而又能举重若轻,不同凡响。淮西藩愬帅叛乱达三十多年之久,唐王朝发动多次征讨,都以损兵折将告终。李愬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平蔡。按照常情,“攻城以战,杀人盈城”,平蔡之战,却几乎是兵不见血,简直是个奇迹。刘禹锡不去正面描写奇袭的艰险,也不去正面描写李愬的智勇,而是极力渲染蔡州凌晨雄鸡报晓、鼓角不悲的和平气氛。这样写,把神奇包含在平凡之中,不着“奇”字而奇迹愈显,取径婉曲,全在借端托寓。《艺概诗概》所谓“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此话评比,甚当。
展开余文
接下来两句用速描手法,表现人民对于平叛事业的拥护。说“道旁”而不说“道中”,是暗示读者,“道中”正有大队官军在行进。“忆旧事”实际上是一种对比。蔡州老人看到路上一队队雄赳赳的官军,引起了往昔的回忆。他见过天宝盛世,享受过国家统一的太平,也经历过安史之乱后,蔡州沦为叛军巢穴的痛苦。“忆旧事”,到“皆涕零”,深刻揭示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热烈向往,和平蔡之役的重大意义。
诗的后四句叙老人语,“官军入城人不知”一句与开头两句相关合,盛赞李愬用兵如神。最后两句为喜极之语。从天宝末到元和十二载,已有六十多年之久,历史即将翻过这黑暗的一页,老人于迟暮之年而出乎意料地睹此快事,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对国家的中兴充满着希望。至此,全诗主旨顺势托出,一笔作颂,一笔作收,流吐毫不费力,而不尽之意,仍在篇外。诗中特别标明“元和十二载”,是出于诗人精心安排,他要用史笔将这一重大事件著之竹帛,流传千古。
此诗写得通俗易懂、流走飞动,而又不失之浅近。既平易流畅而又精炼,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清人翁方纲说,刘禹锡此诗“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卷二),一语道出了它的艺术价值。
六、无名氏《水调歌》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①,壮士连营候鼓鼙。
【注释】①看烽火:这里指将士们突然看到报警的烽火由远而近传递而来。
1.请对诗歌一、二句的景物描写作简要赏析。
2.第四句在有的版本中改“候”为“听”,不仅没有可靠的依据,而且神韵顿损,请结合全诗谈谈“候”字的妙处。
六、无名氏《水调歌》【答案】
1.①落日在辽阔荒远的沙漠缓缓西沉,陇山上明星闪烁、夜深星移。②营造了日落星出、夜深星移的静谧意境。③越发反衬出下面军情的突然和紧张。
【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要结合第一、二句诗内容,首先答出这两句的意思,然后指出意境特点,最后答出其作用。
这首诗写的是驻守在西域边境荒野上的连营军士,闻警候令待征的情景。第一句诗“平沙落日大荒西”的意思是,广阔的沙漠平展浩远,一片荒芜的景象,夕阳已在西方缓缓下落。首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从视角来说,首先,有形象感。其中,一个“平”字和一个“大”字分别修饰 “沙”“荒”,给我们展示了沙漠辽阔荒远的景象。其次,有色彩感。诗人用“落日”,不但表明了时间,即一天的结束,也暗示了夕阳光照大地的景象,给诗歌平添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第二句“陇上明星高复低”承上句而来,“陇”即地势的高与低,或者是上下的地方,“陇山上”就是陇山之上。此句紧接上句的夜景而来,写出了日落而星出,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的景象,不但描绘出星空夜转的景象,而且也说明时间在缓移。诗人从日落到星出,再写星移,这实际上写的是时间进程上的步步推进。通过“星移”的过程,不但给人一种时间感,而且在悠缓的感觉中进入到静谧境界。
综上分析,诗的前二句就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着笔,渲染了从日落到星出,再写星移的静谧意境,反衬出下面军情的突然和紧张。
2.①“候”字为“等候”“等待”之一,写将士已做好准备,只待命令。②体现了连营将士行动神速、戒备森严、军容整肃。联系前句的夜深静谧,体现将士们警惕性高。③突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
【解析】这道题重点考的是诗歌中的炼字。回答时,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义,然后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最后一句是“壮士连营候鼓鼙”,“候”是“等候”“等待”的意思,写将士已做好准备,只待命令。“连营”即安扎在原野上的座座军营。这一句主要写“孤山几处看烽火”的敌情传来后,军营中将士们的反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警报传来,连营军士临危而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只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其中,“候”字用得很妙,不但表现出待令以出征的连营将士们的行动之神速,军容整肃,也表明了将士们的勇气和在大敌当前下而无所。
【赏析】
这首诗,《乐府诗集》收入卷七十九,作《近代曲辞》;《万首唐人绝句》卷五十八作《乐府辞》;《全唐诗》卷二十七作《杂曲歌辞》,都未著作者姓名。
“水调歌”,古代乐曲名。《全唐诗》题下注:“水调,商调曲也。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本篇即歌的第一叠。它是按照“水调歌”的曲谱填写的歌词,因此在声韵上不大符合一般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
这首诗描写了驻守在西域边境荒野上的连营军士,闻警候令特征的情景。诗的首二句,就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落笔,起得平缓。“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慢慢西沉的景象。“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接写夜景。日落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高复低”三字,又状出星空夜转的景象,说明时间在缓移,静夜在加深。诗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在时间进程上和诗的结构、语势上,都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导读者逐步进入诗人在这两句诗所极力表现的静谧境界。
第三句陡转,点出军情。古代边防地带,隔一段距离就于高处设一烽火台,贮狼粪于其上,一旦发现敌情,则燃火示警。“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见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烽火起于幽深的静夜,划破沉寂的夜空,已使人触目而心惊。又曰“孤山几处”,则又见警报由远及近向军营飞速递传而来。极力写出军情的紧迫,一下子扣紧读者的心弦。这一句在结构、语势上,以及它所描述的事件,都恰好与前二句相反,给人以一种突兀、紧急之感。同时,由于前二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兀、危迫与紧张。故前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本句的绝好衬垫。
第四句接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安扎在原野上的座座军营,连成一片,故曰“连营”,关顾首句“大荒”,也点出军势之盛。警报传来,连营军士临危而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备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壮士连营候鼓鼙”,“候”字下得极妙。有的选本改“候”为“听”,不仅没有可靠的版本依据,而且使韵味顿损。“候”者,待令以出征,动在令先,则连营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可见;“听”却不同了,闻令而未动,则行动之迟缓、军容之涣散可知。第三句极写军情的紧急,造成紧张危迫的气氛,又正好是本句所叙写的情事的绝好衬垫,表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以待敌的气概和风度。
这首诗全以纯客观的笔调写景叙事,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是由于它采用层层渲染烘托衬垫的艺术手法,造成环境气氛上的有张有弛,再配以结构、语势上的起伏跌宕,扣人弦。
七、李约《从军行(其三)》
从军行(其三)
李约
候火起雕城①,尘沙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②,降骑说蕃情。
霜落滹沱浅③,秋深太白明④。
嫖姚方虎视⑤,不觉请添兵。
【注释】①候火:即烽火。雕城:今陕西省绥德县,当时为西北军事要地。②游军:流动作战的军队。汉帜:指代唐军旗。③滹沱(hūtuó):水名,在今河北省西部。④太白:星名,即金星。古天文学认为该星主兵事,为大将军之象。⑤嫖姚:汉名将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这里借指军中统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沙场形势起兴,“起”字后下一“拥”字,写出胡骑铺天盖地而来之势。
B.颔联写我方出奇制胜,下句是上句的补充,因得知蕃情,故游军可深入敌境。
C.尾联比喻,以“虎视”形容大将威武之状,他请求“添兵”,要一举歼灭敌寇。
D.本诗境界雄浑,遣词凝练,炼句富于跳荡之势,景物与情事交错,变化无穷。
2.诗的颈联写景有何特点?用意何在?试简要分析。
七、李约《从军行(其三)》【答案】
1.C【解析】C.“他请求‘添兵’”错,误解诗意。尾句“请添兵”前有“不觉”二字,意为士气旺盛,没想到要向朝廷请兵增援。
2.(1)只作白描,不用渲染,高低相形,层次分明。颈联写霜降已至,何水清浅,秋空深远,金星明亮,语言纯净,简洁有力。
(2)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赞扬了我军统帅宏阔轩昂的胸襟,刻画了我军统帅指挥若定的形象,表达了对我军统帅的崇敬之情。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考虑,写景,有不同角度、不同手法,但目的主要在于抒情。
(1)本诗颈联写景,自下而上,先后写“滹沱”“太白”,由河水写到天空,层次清晰;大笔勾勒,不事雕琢,白描其象。
(2)此联所写景象,缓解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浅”“明”二字写出河水清浅、金星明亮的形象,间接写出了我军统帅的宏阔胸襟和沉着冷静,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我军统帅的崇敬与赞颂之情。
侯晓旭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备战2022年高考作文人民至上篇:脱贫攻坚
下一篇: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文化与文明类论述类文本考点解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