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14  2021-12-22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文化与文明类论述类文本考点解读
 考点:

      1. 《中国的“士”与“士文化”》

      2. 贾旭东《用制度来保障文化原创(节选)》

      3. 话题:文化

      4. 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节选)》

      5. 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节选)》

      6. 勒庞《乌合之众(节选)》

      7. 张岂之《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节选)》

      【考点研究】

      论述类文本高考考点:

      序号 考点类型 解读

      一 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二 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三 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考题对接】

      一、《中国的“士”与“士文化”》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则遨游山野,功成倨,恃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粮食,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这个阶层非常广袤,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或“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它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传统的士讲风骨,重操守。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倡导“天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只作为美谈。这种文化土壤栽培出的中国读书人,历来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这是其他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著的“呆气”。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效应。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汇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士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这种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孔子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均贫富、缩小差距的最早立论。而士文化所憧憬的“大同”社会就是中国古版的“共产主义”。令西方不理解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但不崩溃,反而如日中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提供历史的答案。

      中国的“士”与“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否则,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法宝之一就是团结党外的仁人志士。仁人志士的共同标准就是爱国。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更有长达1300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雄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

      (选自《中国的“士”与“士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士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也不以财富作为成败的评价标准,不倨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


展开全文阅读
      B.第一段概述了“士”这类特殊群体的特点,引出“士文化”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点、意义作用从传统、个人、国家三个角度简述与评价。

      C.第二段交代了古代的“士”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类似今天诸如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学而不仕”的知识分子,范围极广。

      D.传统的士虽然不当官,不掌权,经济上也处于附庸地位,但极自尊,讲风骨,重义轻利,重操守,心忧天下,志在天下,把个人与国家联系一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的士人讲究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故当权者对士的态度往往也是优礼有加,“礼贤下士”之风也会成为历史美谈。

      B.中国的士人无权无势,甚至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而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但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甚至能“一言九鼎”、“一言兴邦”。

      C.中国的士文化对个人讲究立身,对国家强调济天下、治天下,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和充满人性和理性,具有刚柔并济的智慧。

      D.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品质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操守。

      B.中国的士人社会地位、社会属性、优良操守及个人学识,使得他们在辅佐当权者的时候,能够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并提出较科学合理的建议。

      C.中国士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智慧型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融会了诸子学说,憧憬“大同”,具有爱国色彩。

      D.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士人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利用又警惕,正是因为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

      一、《中国的“士”与“士文化”》【答案】

      1.B【解析】第一段第二句话并没有对“士文化”的内涵特点进行简述。“升华和瑰宝”“精神食粮”“民族精神”都是从意义作用的角度进行评价。

      2.B【解析】“无势”无中生有,也与后文内容矛盾。

      3.D【解析】从最后一段“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可知,士文化的与世长存与“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二、贾旭东《用制度来保障文化原创(节选)》

      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持续壮大这种力量,必须提高文化产业内容原创能力,加快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

      原创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市场扩张的发展红利趋于减小,简单地引进、模仿,甚至是抄袭,已被广泛诟病且已触碰底线。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是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直以来国家基本的政策导向。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原创的政策,使之系统化、制度化。

      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就是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作用,主要是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旨在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的措施。要尊重内容原创,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调动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进行文化内容原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释放蕴藏于其中的内容原创的巨大潜能。最重要的则是要构建激励内容原创的动力机制,以确保内容原创者的合理利益,并使其能够合理分享所创内容二次利用或多次利用的经济收益。

      鼓励原创的制度,一是要强化原创内容的产业化支持。以文化创业者和小微文化企业为对象,充分利用“双创”示范基地和各类众创空间,打造促使原创内容产业化的全程服务体系,帮助更多的原创内容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后进入市场。二是要制定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的税收支持政策。以文化企业为对象,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重视文化内容研发,加大相应的投入力度。文化内容研发对于文化企业的重要性,正如科技研发对于一般企业的重要性一样。应该比照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持政策,建立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投入的税收支持政策。三是建立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奖励和推广机制。整合各类政府文化奖项,以及各类主旋律文化产品创作计划,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以引导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质量提升的方向。四是强化政府采购支持内容原创的机制。根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规定,制定符合国际规则和国家相关要求的文化内容原创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支持政策,加大对各类文化原创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扩大文化原创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五是推动构建文化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文化内容提供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度最大,但是在产业链中相对于渠道企业的谈判能力又最弱,因此市场机制往往导致文化内容提供企业的合理利益得不到保证,这严重影响了文化内容提供企业的原创动力。六是探索建立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正在加速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转型,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形势更为复杂。因此,不仅要完善文化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探索开辟数字文化创意和数字文化内容等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

      (摘编自贾旭东《用制度来保障文化原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产业已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但遇到了持续发展的难题。

      B.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是国家一直以来的基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导向,也是必然选择。

      C.文化产业以引进、模仿、抄袭的方式扩张市场,这种发展模式受到社会广泛指责。

      D.制定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投入的税收支持政策,可以参照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持政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提出必须加快构建文化产业鼓励原创的制度,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B.文章从原创能力不强的角度切入,强调目前关键是要完善政策,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


展开余文
      C.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详略得当。

      D.文章从六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落实鼓励原创的制度,先主后次,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构建激励内容原创的机制,就能确保原创者的合理利益,从而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B.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作用,能够破解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C.文化内容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贡献度最大,但在产业链中谈判能力相对来说又最弱。

      D.文化产业正从以模拟技术为基础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转型,其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技术更复杂。

      二、贾旭东《用制度来保障文化原创(节选)》【答案】

      1.C 【解析】“文化产业以引进、模仿、抄袭的方式扩张市场”错,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简单地引进、模仿,甚至是抄袭,已被广泛诟病且已触碰底线”,遗漏了“简单地”这个限制词。

      2.D 【解析】“先主后次”错,对应原文最后一段,从整体来看,这六个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别,而是并列关系。

      3.C 【解析】A.逻辑关系不成立。原文第三段只是说“最重要的则是要构建激励内容原创的动力机制,以确保内容原创者的合理利益”,并非建立起了这种机制就一定能确保。B.断章取义。原文第三段说“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就是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作用,主要是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旨在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的措施”,只是说明政府引导扶持要“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旨在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的措施”,并没提到能否“破解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D.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形势更为复杂”可见,不是“技术更复杂”,而是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势更复杂,选项偷换了概念。

      三、话题:文化

      文化是人创造的,但不能说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称为文化,等于抹平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区别。文化与社会具有同一性,但不是同一体,社会是以经济为基础、政治为中介、文化为导向的有机体,但不是各种文化的复合体。

      就其实质而言,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它不是经济本身,不是政治本身,更不是物质本身。但又反过来渗透于经济活动、政治制度和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物质之中。茶本身并不是文化,但饮茶方式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的“妙玉雅饮”与“刘姥姥牛饮”,就体现了不同阶层的不同文化观念。酒本身不是文化,但饮酒方式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梁山泊的英雄们大碗的豪饮与《红楼梦》中的小姐们吟诗行令的雅饮,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观念。

      从根本上说,文化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产生的精神性产品,自然物质一旦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就会从“无情物”转变为“有情物”,具有了象征性,就会成为文化。无论是以莲花代表高洁,还是以牡丹代表富贵,都是以自然物质为象征的文化符号,既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又符合这些自然物质的特性。这就是说,文化是有物质载体的观念世界。文化不是物质,但文化可以有其物质载体;物质不是文化,但物质可以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具有文化的内涵。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了自然,形成了社会,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类,引导社会。

      文化不同于器物,器物都是用于当时而毁于以后,文化不仅能够用于当时,而且能够延续而泽及后人,传递文明。文化的这种传递功能,使个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如果没有这种功能,那么,我们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人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文化可以发挥理性对人类产生主导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提供起制约作用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都会通过家庭启蒙、学校教育、社会示范、公众舆论等文化手段,将社会规范加之于个人,以实现文化的作用。同时,作为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文化提供着关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等社会标准,并可以通过社会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凝聚社会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有赖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则主要来自文化认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能够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向心力,从而使整个社会凝聚起来。作为观念形态,文化在经济生活、政治过程、社会活动中内在地发挥着它的独特作用。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不是文化决定经济、政治和社会,而是社会的经济以及政治决定着文化。现在常说文化“软实力”,实际上,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软实力”,靠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之外的“硬实力”。换言之,文化的“实力”实际上是在文化之外。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仍属强势话语这一历史现象了。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化是人创造的,但人创造的一切不都是文化,文化与社会具有同一性,但只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B.文化渗透于经济活动、政治制度和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物质之中,它本质上属观念形态。

      C.文化属于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性产品,自然物质所具有的象征性,是由物质的自然特性所决定的。

      D.文化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被创造出来的,又在社会活动中反过来塑造人类,引导社会。

      2.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文化与经济、政治属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B.自然物质要成为一种文化,须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C.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对于相同的客观物质通常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文化观念。

      D.唯有提升经济“硬实力”,中国才能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扩大其文化的影响。

      3.结合第四段文字,概括“文化”的作用。

      三、话题:文化【答案】

      1.C【解析】参考第三段,物质成为文化符号(象征性)还有“人们的情感表达”因素) 

      2.B【解析】A.原文为“被决定与决定关系”;C.人类文化观念体现在具体的“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物质之中”而不是笼统的“客观物质”;D.“唯有”不当) 

      3.①具有传递文明的作用。②提供起制约作用的行为规范,发挥理性作用主导人类。③提供社会价值标准,能起到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3分) 

      四、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节选)》

      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父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重要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访问中国,他在演讲时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

      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这首先是因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地位后,面临着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文化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重要核心价值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了解。唯有各种文化都这样做,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也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余文
      (摘编自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中西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首创意义。

      B.“和六律”与“和五味”,都体现了不同因素的和谐融合,达到这种融合才能实现发展和创新。

      C.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D.现象学范式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文化,它和逻辑学范式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思想的内涵。

      B.文章引用埃科演讲中的话语,旨在说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C.文章从社会发展和思想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

      D.文章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作用和特点,这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统一中心论”就不会解体,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就无法建立起来。

      B.在文化交往中,倡导以他者视角对异质文化进行观察,体现出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

      C.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

      D.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并尊重了解其他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互通共存。

      四、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节选)》【答案】

      1.C 【解析】“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错误。根据第二段可知,“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跟西方文化相似的东西。

      2.D 【解析】“这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分析不当。根据第五段可知,“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才能进行“生成性对话”。

      3.D 【解析】A.夸大其词。由原文第三段“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促进的条件,而不是唯一的条件。B.“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于文无据。C.“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于文无据。

      五、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节选)》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对视觉文化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问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当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的电视画面有什么感想。他说,看着双子大楼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近90亿,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一年的广告收入就近这数字,这个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他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就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有删改)

      1.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都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做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

      B.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察视觉文化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

      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

      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3.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五、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节选)》【答案】

      1. B【解析】B、张冠李戴,原文是“它将是美国永远的痛”,所以说“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是错误的。

      2.D【解析】混淆充分和必要条件。D、原文信息是视觉文化会带来商业利益这样必然的结果,说明视觉文化也只是产生商业利益的条件之一,而非唯一。所以“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必须平面化、碎片化”错误。

      3.(1)两种说法是从个体与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2)“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主动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3)“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个人完全成了观者。

      【解析】“主动”与“被动”是一组矛盾,几乎所有命题者都喜欢在看似矛盾的概念上作文章,解答这类题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表面是矛盾的。二、实质是不矛盾的。解答题要将这两个关系弄清楚。本题说其是“主动发现的过程”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的谈的,比如文中提到了同济大学一位教授对911双子塔的独特看法。它侧重于观察者主观的感受。又称其为“被动的行为”仅仅是从行为的角度来说的,因为不管你主动不主动,所有的景象都会呈现在你的眼中,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这是被动的行为。

      六、勒庞《乌合之众(节选)》

      我们在研究群体的基本特点时曾说,它几乎完全受着无意识动机的支配。它的行为主要不是受大脑,而是受脊椎神经的影响。就这点而言,群体异乎寻常地类似原始人。他们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完关,但不经过大脑,而是受刺激因素的影响。群体受各种外在刺激因素的支配,反映着它们无穷的变化,服从自己所受到的冲动。作用于群体的这些刺激因素同样作用于群体中的个体,这些个体也会随之产生反应。而单独个体的大脑则会向他指示,接受冲动的摆布是不可取的。所以,单独个体具有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该项能力。

      群体兴奋的来源不同,他们表现出的冲动行为也不同: 有时显得极为血腥残暴,有时又极为慷慨和壮烈。由于这些冲动来势汹汹,因此,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性命攸关的利益,都不足以控制他们。鉴于群体接受的刺激因素多种多样,其表现形式也较为多变,遵循这些刺激因素的个体也会很不稳定。这就解释了群体为何可以从最血腥的狂热痴迷状态转瞬间转变为极具英雄气概。正因为如此,群体既可以成为遭人唾弃的刽子手,也可以成为慷慨赴义的勇士。也只有群体,才能义无反顾地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惜血洒战场。群体的这种易变性使他们难以统治,当公共权力落到他们手里时尤其如此。此外,群体虽然狂热渴望某种东西,但不会渴望得太久。它们的思想不能持久,他们的愿望也同样。

      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由于人多势众,他们觉得自己力大无比,所以就更是这样。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完全不认为会“不可能”或“做不到”; 若是孤身一人时,他很清楚自己的言行,绝不可能去焚烧宫殿或是洗劫商店。即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也会立刻遏制住这种蛊惑。因为,他是有思想的,内心会有负罪感。但是,群体则不然。当个体加入群体的瞬间,个体感受到了来自群体的强大力量,他变得不可一世,甚至有了杀人掠货的想法,不得马上付诸行动,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

      种族的基本特点是我们产生一切情感的不变来源,它也总是对群体的特点产生影响。比如: 拉丁族群体和英国群体就有十分显著的差别。25年前,仅仅是一份据说某位大使受到侮辱的电报被公之于众,就足以触犯众怒,结果是立刻引起了一场可怕的战争(1980年的普法战争)。几年后,关于谅山战役(一次无足轻重的战争) 兵败的电文再次引起人们的怒火,由此导致政府立刻垮台。就在同时,英国在远征喀土穆时遭受的一次非常严重的失败,却只在英国引起了轻微的情绪,甚至连国防大臣都未被解职。

      (选自勒庞《乌合之众》,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群体中的个体”和“单独个体”之间的区别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群体中的个体”是伟大的,“单独的个体”是渺小的。

      B.“群体中的个体”是无意识的,“单独的个体”是有意识的。

      C.“群体中的个体”是感性的,“单独的个体”是理性的。

      D“群体中的个体”是主动的,“单独的个体”是被动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群体行为主要不是受大脑,而是受脊椎神经的影响,原始人也是一样,他们按照所受到的刺激因素决定自己的行为。

      B.刺激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群体行为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群体可由最血腥狂热痴迷瞬间转为具有英雄气概,所以群体难以统治。

      C.群体的强大力量,使得身在其中的个体变得没有思想、没有负罪感,极有可能做出杀人掠货等罪大恶极的举动。

      D.同样面对战败,拉丁群体易怒,英国群体则较为冷淡,可见群体行为有可能表现得残酷,也有可能表现得怯懦。

      3.概括选文提及的群体的基本特点。(4 分)

      六、勒庞《乌合之众(节选)》【答案】

      1.B【解析】从“我们在研究群体的基本特点时曾说,它几乎完全受着无意识动机的支配”“它的行为主要不是受大脑,而是受脊椎神经的影响”“单独个体具有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该项能力”等中可知。其他无依据。

      2.D【解析】“同样面对战败,拉丁群体易怒,英国群体则较为冷淡”体现的是群体的种族特征。

      3. ①群体极易冲动。②群体表现多变(易变,不稳定)。③群体狂傲野蛮(不可一世)。 ④群体特点受种族特点影响。 

      七、张岂之《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节选)》

      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天人合一”出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按其思想体系,这种提法其实是“天人感应”论的一种表述,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以《周易》的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

      思想上的这种变化,首先见于兵家著作。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他说的“天时”指阴阳、寒暑、四时等自然现象;“地利”指路途远近、面积大小、形势险易、环境利弊等方面;“人和”指得民心、得民力、上下同心同德。《孙子兵法》认为,军事家运用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取得战争胜利。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人和最为重要。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的理论来源于战争实践,同时又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因此不是思想家们空想的产物。

      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寻求“和”而否定“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建立在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上;而“同”是排除矛盾的一致,是没有生命力的单一。荀子探讨天人之学的名篇《天论》,把这个道理阐发得深刻而清晰。他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又说,“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如果看不到人的作用,只是祈求天的恩赐,就和天人关系的真实情况相背离。基于上述分析,荀子认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意思是说,只有深刻认识了天人之分的内涵,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才产生了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为人之学、会通之学,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荀子关于天人既相分又相合的理论,在中华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的王充、唐代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等都在这个重大课题上作出了贡献。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本土和外域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产生了新的思想课题,但天人之学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失去它的光泽,只是变换了形式。

      (摘编自张岂之《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对“天”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至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由战争实践到理论提炼的过程。

      C.与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的是天人相分的观点,这使荀子攀上了当时学术的巅峰。

      D.源远流长的天人之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对人们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最恰当的表述质疑开篇,有其针对性。

      B.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天人之学在构建中华文化特色上所作出的贡献。

      C.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古人有关天人之学的观点,通过辩证分析使论证层层深入。

      D.文章站在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高度,阐释了天人之学在古代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历来被思想家热议,业已成为中华文化赓续的两条路径。

      B.如果没有兵家对“天”的概念的再认识,就不可能改变前代有关“天命”的思想。

      C.《天论》对天人之分内涵的阐发深刻而清晰,源于采用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思路。

      D.天人之学的理论要发展,就必须保持坚守传统的立场和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态度。

      七、张岂之《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节选)》【答案】

      1.C【解析】“使荀子攀上了当时学术的巅峰”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是说“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B 【解析】“以突出天人之学在构建中华文化特色上所作出的贡献”分析有误。结合原文“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等分析可知,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是为了强调了天人之学中人的地位与作用。

      3.C 【解析】A.“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两条路径”推理不准确。“天主宰人”“人定胜天”是两条极端的路径,不是中华文化的赓续路径。B.选项推断有误。结合原文第二、三段相关信息分析可知,对“天”的概念的再认识是从西周开始的,兵家代表人物孙武提出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改变了前代有关“天命”的观点。D.“传统的立场”所指不明确。结合原文“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等分析可知,不是所有的“传统立场”都要坚守。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歌思想情感题之边塞征战诗
下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作文人民至上篇:青山绿水念乡村,青年担当定乾坤之乡村振兴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