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268  2021-12-27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解读
 第一部分  常见病句类型解析

      考纲解读:

      1.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准确辨识病句;

      2.能依照句子原意,准确修改病句,并能使用修改符号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1.检查文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等方法。不能另造新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指颠倒了语言的次序】

      1.定语位置不当。

      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练习: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改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社会主义的热情。 (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3)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旅游企业。 

      分析:“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旅游”是多项定语,一般情况下,多项定语中,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词语(如“国内”)应放在指称或数量词语的前面(如“第一家”),故“第一家”应与“国内”互换位置。

      2.状语位置不当。

      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常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练习:

      (1)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2)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分析:多项状语排列,顺序应是先时间后处所。故句子应调整为: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虚词位置不当。

      (1)“不”的位置不对。

      如: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 字句,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练习: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如:①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②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练习: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 

      (3)分句次序不当。

      如: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是拔尖的,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句间关系颠倒,应改为“……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是拔尖的。”)

      (4)逻辑顺序:

      如: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正确)故宫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又如: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正确)我们必须随时发现并认真克服自己的缺点。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展开全文阅读
      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练习:

      (1)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2)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3)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分析:“出色工作”不能被采用,主语“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是并列短语,不能共用一个谓语“采用”。提示:并列短语共做一个成分,易出现搭配不当语病,故应特别注意“和”“与”“跟”“及”“及其”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练习:

      (1)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分析:谓语“加快”与宾语“速度和规模”中的“规模”不搭配,需另配一个动词“扩大”。注意:这又是并列短语做一个句子成分,出现的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子。另外,“并重点建设”句的主语已偷换,成为又一语病。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十月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不能是“季节”)

      又如: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市人。 (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市。)

      练习:

      (1)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2)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3)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分析:主宾搭配不当时,大多情况下,充当谓语的常常是“是”字,做有“是”字充当谓语的习题时,应先找出主语和宾语,看它们是否对等,就知道能否搭配了。句中的“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动宾短语做主语,宾语是“问题”,这样,句意成了“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问题”,主宾显然不能对等。可把“问题”改为“任务”。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人群”应改为“人”)

      (2)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 (“稍微”与“深思”自相矛盾)

      (3)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我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应删除“整整齐齐”)

      练习:

      (1)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应改为“很多”。)

      (2)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3)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如: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又如:能不能战胜自己的懒惰,是一个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正确)能不能战胜自己的懒惰,是一个人可否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练习: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练习:

      (1)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的,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有否定回答。) 

      (2)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3)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句子成分可以省略、省略的总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把省去的词语补出来。但是必要的成分不能欠缺,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

      1.缺主语。

      如: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展开余文
      又如: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正确)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练习: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

      如: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练习:

      (1)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3.缺宾语。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再如: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正确)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终于夺得了冠军。

      练习:

      (1)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的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二)赘余。   (赘余即多余) 

      1.主语多余 如: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练习:

      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主语多余。) 

      2.谓语多余 如: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练习:

      3.宾语多余 如: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的编写”多余,应删去。

      练习: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4.定语多余 如: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5.状语多余 如: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 

      6.补语多余 如: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7.重复啰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即一句话说到半截,又变成另一种说法,使语意不明确。

      如: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练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

      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

      如: 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五、表意不明 

      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1.费解。

      如: 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

      如: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又如: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3.指代不明。

      如: 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  (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又如:小明与小强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正确)小明与小强赛跑,小明比他跑得快。或:小明与小强赛跑,他比小强跑得快。

      练习: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1.自相矛盾。

      如: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可在“世界上”后加“其他国家”或 改“所没有”为“独一无二”。)

      又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练习:

      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

      如: 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

      (“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拉因果。

      如: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练习: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

      如: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练习: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

      如: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又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特别注意。 

      (正确)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特别注意。 

      练习:

      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展开余文
      6.不合事理。

      如: 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练习:

      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第二部分  判断病句“十看”

      1.看并列短语

      常见病因:不完全搭配、并列成分之间有交叉或包容关系、语序不当等。例如: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侮辱、殴打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句子的主干是“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是并列短语,其中“批评教育”与“事件”不搭配。)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不合逻辑,“报刊”包括“杂志”,“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

      (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这两个词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2.看关联词语

      常见病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例如:

      (1)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应该由公民到国家递进;二是关联词语“不仅”的位置不当,“不仅……而且”这一递进关系复句的两个分句主语都是“诚信”,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2)虽然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中,却像千斤重的砝码。(关联词语“虽然”和副词“多么”搭配不当,可将“多么”改为“很”。)

      3.看否定词

      常见病因:多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词和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词和带有否定意义的动词连用造成表意相反。例如:

      (1)雷锋精神当然要被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反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三重否定还是否定,表达的意思与实际意思相反,变成“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不要,与“不可”一起使用造成表意相反。)

      4.看数量短语

      常见病因:表意不明、成分赘余、语序不当。例如:

      (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表意不明,主语是“来自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还是“一个学校的三个学生会干部”,不明确。)

      (2)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和埃斯蒂斯帕克等著名游览区,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以上的游客。(成分赘余,“成千上万”已经表约数了,“以上”多余。)

      (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语序不当,“一种”应放在“行之有效”之前。)

      5.看多重定语或状语

      常见病因: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语序不当。例如:

      (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形容词“有效的”和动词性短语“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都是“方法”的定语,根据多重定语的一般语序,动词性短语放在形容词前,应将“有效的”调至“提高思想水平的”之后。)

      (2)首期培训班是由两个部门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应将表方式的状语“联合”调至表时间的状语“今年5月底”后。)

      6.看两面词

      常见病因: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常见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成败、好坏”等。例如:

      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意思,只能说“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而不能说考试成绩不好也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可把“能否”去掉,或在“努力学习”前面加“是否”并删去“的”。)

      7.看固定句式

      常见病因: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例如:

      (1)“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以……为重点”和“围绕……”杂糅,删除“围绕”或“以”“为重点”。)

      (2)我校高考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校长对全校师生进行人文关怀从而提高了师生的积极性分不开的。(“关键是……”和“与……分不开”两种句式杂糅,删除“的关键”或“与”“分不开的”。)

      8.看介词 

      常见病因:搭配不当、主客颠倒、主语残缺。例如:

      (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而是在……中”搭配不当,应为“而是从……中”。)

      (2)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主客颠倒,“陌生”和“熟悉”的主体分别是“青年人”和“四十岁以上的人”,动作的主体要在“对”的前边,客体在后边,可改为“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对它却是很熟悉的”。)

      (3)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是“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但是这一名词性短语前加上了介词“对于”,就变成了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删除“对于”。)

      9.看代词

      常见病因: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例如:

      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老师在毕业典礼上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表意不明,“自己”到底指“老人”还是“老师”,有歧义。)

      10.看“把”“被”和表使令的词语

      常见病因:语序不当、主语残缺。例如:

      (1)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语序不当,应将“没有”调至“把”之前。)

      (2)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被人”后。)

      (3)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使”的主语是主谓短语“老主任再三解释”,这个短语前有介词“经过”,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后句改为“他才逐渐平息怒气,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附:常见赘余、杂糅

      常见赘余举例 1.涉及到(“及”就是“到”)

      2.付诸于(“诸”是“之于”的意思)

      3.更加弥足珍贵(“弥”就是“更加”的意思)

      4.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有“被人耻笑”的意思)

      5.大约……左右(“大约”与“左右”重复)

      6.凯旋归来(“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

      7.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际”就是“间”,“其”就是“这”,“个中”就是“此中”)

      8.第一部处女作(“处女作”就是第一部作品)

      9.防止不要……,切忌不要……,避免不受……(“防止”与“不要”、“切忌”与“不要”、“避免”与“不受”重复)

      10.过分溺爱、过分苛求(“溺爱”“苛求”中包含“过分”的意思)

      11.过分的溢美之词(“溢美”是“过分夸赞”的意思)

      12.并非是(“并非”是“不是”的意思)

      13.众多莘莘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

      14.多年的夙愿(“夙愿”就是“多年的愿望”)

      15.令人堪忧(“堪忧”就是“令人担忧”的意思)

      常见杂糅举例 1.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或“是……造成的”)

      2.由于……结果(“由于……”或“……的结果”)

      3.……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是……”或“……是因为……”)

      4.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或“……的原因”)

      5.本着……为原则(“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

      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的”)

      7.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或“是靠……取得的”)

      8.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或“为……所欢迎”)

      9.围绕……为中心(“以……为中心”或“围绕……”)

      10.是为了……为目的(“是以……为目的”或“是为了……”)

      11.大多以……为主(“大多是……”或“以……为主”)

      12.根据……显示(“根据……”或“……显示”)

      13.从……为出发点(“从……出发”或“以……为出发点”)

      14.关键在于……决定作用(“关键在于……”或“是……在起决定作用”)

      15.包括……组成(“包括……”或“由……组成”)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小说专项阅读之环境
下一篇: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小说专项阅读之情节梳理概括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