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425  
标签:教师随笔
高考之痛,教育之病,民族之灾!(上)(教师中心稿)
作者:(21000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 王雷

      一、何谓“高考之痛”?

      《扬子晚报》报道:高考成绩公布后,南京又一次落在兄弟城市后面;在前两天的志愿填报现场,平时不错的考生看着到手的成绩,和家长们一起黯然落泪。今年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面前: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本科达线的考生下降到4700人,比去年反而减少600人。几乎集中了省内最好教育资源的南京,面对“高考之痛”再次降临,连日来,很多人都在反思。

      原来,“高考之痛”就是高考成绩不好,从而领导痛失面子,学校痛失生源,学生痛失机会!

      对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来说,高考成绩就是政绩,就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就是职位升降的砝码;对于学校来说,高考成绩就是声誉,声誉就是生源,生源就是财源。对于学生及其家庭来说,高考成绩就是大学的门槛和以后就业的保障,就是全家的希望和孩子的一生……高考成绩不佳,能不痛乎?

      然而,我们知道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必然要根据分数高低淘汰一部分人,分数永远有高中低,这正是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所追求的,也就是说,每年高考总要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学校和一部分学生面对“高考之痛”!现在问题是,谁也不愿意让它降临到自己头上。阿弥佗佛,让它降临到兄弟城市吧,阿弥佗佛,让它降临到兄弟学校吧,阿弥佗佛,让它降临到兄弟班级吧,阿弥佗佛,让它降临到我亲爱的同学身上吧。

      我想到,高考之前“直播南京”节目播出的一条电视新闻,说是这段时间南京各大寺庙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其中大多是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当我从电视画面中看到一群群中年男女把香火高高举过头顶,一脸虔诚,轰然倒地,磕头如倒蒜的情景时,我的视线模糊了,我感到揪心的疼痛,而这种疼痛在高考过后又不期然而然的降临到南京这座文化历史名城的头上。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二、“素质教育”惹的祸?

      “素质教育”?说实话,我现在都不好意思提到这个词,它已经完全被糟蹋了!校长和教师一方面比谁都清楚,谁搞素质教育谁倒霉,另一方面,谁又都可以说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在对付各种检查评比时,在为自己辩护时,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时,在得了好处又卖乖时,在做着婊子还想立牌坊时。下面我们来听听何永康教授是如何理解“素质”的:

      “就高校招生来说,最好的办法便是高考:1、5门课的“总分”,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准;2、艰辛而漫长的备考,可以显示一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灵韧性;3、临场答卷,可以监测一个学生的快速应对能力,有无“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4、作文的高下,更是考生人生经验、思想感悟、文化修养、知识底蕴、表达能力、表述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诗情和灵感、专注和开拓、借鉴和创造等等的综合显示,故分值最高(60分),故科举时代一篇华章鸣金榜……”

      这个“素质”的确够全面、够综合的,又是基础知识水准,又是心理承受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心灵韧性,还有思想、修养、想象、思辩、诗情、灵感、专注、开拓、创造等等。我看美国西点军校可以关门了,要训练特种兵只要到我们这儿来读三年高中。事实上,确实有人把我们的应试训练成为“魔鬼训练”,但我弄不懂,我们要这么多“魔鬼”干什么?

      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尽管何永康教授感慨道:“人啊人,你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姓甚名谁,是‘何等人物’!”意思是说,谁也不要自称懂得“素质教育”,(而他却可以从应试训练中挖出那么一大堆素质来!)但我还是要说说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言的,简单地讲,应试教育是工具的教育,是技术主义的教育,是非人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人的教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它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思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等都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提升;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是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既然是对人的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人和尊重人的基础上,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尊重他们的各种需求和个性,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爱护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宽容他们的每一次错误,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

      一句话,素质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人看!相对于这个标准,可以说,在现今的中国没有一个学校是搞素质教育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倒是同意何永康教授的看法:“所以,任何一个学校在谈论‘高考之痛’时,都不要自称‘素质教育’搞得如何如何美妙。”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没有教育”,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三、名校的日子不好过?

      南京的一些名校不服气:我们确实没有像一些县中那样搞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

      首先,“加班加点”本身没有错。科研人员有时为了完成一个攻关项目,特别是到了关节点上,他们也会兴致勃勃地加班加点;工人为了突击完成一项生产指标,也会无怨无悔地加班加点;农民为了抢收抢种更是义无返顾地加班加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怎么干和为什么要干,所以,尽管苦,但他不觉得;尽管累,但他觉得值!有时,我得到一本好书,我会废寝忘食,你想不让我加班加点也不行,我喜欢,我愿意,你有什么办法!这时,我是自由的!除非我老婆逼着我睡觉,而这时,我又是自愿放弃我的自由的!但为了考职称而加班加点的背英语单词,我就烦,我感到我是被奴役和愚弄!你逼着我加班加点我也不干:妈妈的(借用阿Q的话),这劳什子(借用贾宝玉的话)我不要了!


展开全文阅读
      所以,加班加点不等于应试教育,不加班加点也不等于素质教育。只要背离了人的成长规律,剥夺了人的自由和尊严,无视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把国家意志、长官意志、师长意志和家长意志粗暴地或巧妙地强加到学生头上,无论你多上课还是少上课,多布置作业或少布置作业,安排学生活动还是不安排活动,给多给少或不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至于你把它叫做“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或“应试素质教育”什么的,那是你的事。

      名校的尴尬在于,它不好意思搞“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而在现行高考模式下,非如此又无法消除“高考之痛”。它不屑于别人的高升学率,但在所谓“县中”的应试教育群雄竞逐、四面楚歌的形势下,在家长的不满和生源危机的压力下,本来就没什么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原先的文化积淀和传统底蕴在庸俗、浅薄、势利、丑陋的世风侵袭下所剩无几,名校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话要说回来,凭什么名校就要过好日子?何谓名校?就是凭借先辈们创下的名声来跟其他学校抢生源吗?现在抢得不那么顺手了,就酸溜溜地说人家搞应试,你不是搞素质教育吗?怎么又兴师动众地跑到人家那儿考察学习,想偷偷地学人家一手两手,但又不好意思明目张胆,于是拐弯抹角说要狠抓教学质量。是啊,干什么活都有个质量问题,说抓质量总名正言顺了吧。什么质量!说到底,没有质,只有量,就是数量,就是名牌大学的录取人数和本科录取人数还有本科达线率。

      依我看,名校应该在本地区所有普通学校录取结束以后,把剩下的学生全部吸收过来,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让他们健康健全的成长,使他们的精神、人格和学识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才是名校应有的风范!(待续)
标签:教师随笔 高考之痛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合江初中诚信教育计划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高考之痛,教育之病,民族之灾!(下)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