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29  2022-02-1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边城(节选)》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文本分析】

      本文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本文的内容是:写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筹备龙舟竞渡,第二个端午节翠翠巧遇二老并心仪于他,上年端午翠翠和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祖父拿天保试探翠翠,最后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渡河,撩拨翠翠情思的故事,表现边城的风俗美和人情美。本文的特点是:1.叙事散文化:运用顺叙、补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手法,表现情节的回环往复之美;人物语言生活化,表现亲切素淡之美。2.环境典型,边城是一个相对闭塞的世外桃源,是人性美与风情美的聚集地。3.人物独特,翠翠是一个爱与美的化身。4.主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良淳朴与人心的隔膜。

      【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用恬静冲淡的风格,散文般的笔调,平静舒缓的情节,亲切素淡的语言描绘边城风光,反映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写法。高一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小说的三要素以及小说散文化风格已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古朴乡村中的风俗美和人情美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目标阐述】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翠翠、祖父等人物形象的特点及效果;

      (2)能解释节日古朴的风俗美和善良淳朴的人情美;

      (3)能阐述本文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理解本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探究的方法;

      (2)能在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文中深厚的祖孙情与懵懂的爱情;

      (2)能体会作者对边城人民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显现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

      能解释节日古朴的风俗美和善良淳朴的人情美。

      (三)教学难点

      能阐述本文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多种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走进“边城”之境

      同学们,沈从文大家都不陌生,他在《爱与美》中说:“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当他写完《边城》后,他的妻子张绍和曾问他:“你《边城》所写的事究竟真不真?”沈从文说:“你与其问我真不真,不如问我美不美。”所以我们今天就走进美丽的《边城》,去贴近这座凤凰古城,完成一个从阅读到审美的欣赏过程。

      (二)初读感知,明确“边城”之义

      (过渡语:要走进湘西的这座凤凰古城,首先得了解这座城中发生了些什么事。同学们赶快拿起笔来浏览一遍课文,用四字短语的形式分别给这四部分内容取个名字,我们第一步阅读,就是要把课文读薄。)

      【环节任务】选文四个部分,写了几个端午节?请为第四至六章分别拟一个四字格小标题。要求:简洁、准确、贴切。时间:2分钟左右。提供示例:第三章:端午赛船——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筹备赛舟的热闹场面。

      【小组交流】再小组交流。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并相互评判,说说彼此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并派一位代表进行记录,把纸张传给对排小组交流。

      【抽点明晰】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第一句介绍自己小组的最佳答案,第二句评价自己看到的对组答案。

      【教师评介】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把听到的最佳答案打在PPT上,让全班学生共同评判哪个概括最贴切,并得出班级最佳结论。

      第四章:邂逅傩送——两年前的端午,翠翠在河边看竞渡时巧遇二老傩送。

      第五章:巧遇天保——上一年第二个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因下雨而巧遇天保和顺顺。

      第六章:憧憬爱情——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渡河,引发翠翠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反馈检测】问学生是否都同意最佳结果。

      (三)精读审美,品析“边城”之味

      (过渡语:以上四个部分省掉的主语是谁?是翠翠,在这部作品中翠翠就是主人公。1948年沈从文在病入膏肓被送入精神病院之后,心里还惦记着两个女人,同学们猜猜是谁?——“夜静得离奇,端午快要来了,家乡一定是还有龙船下河。翠翠,你是在一零四小房间中酣睡,还是在杜鹃声中想起我,在我死去以后还想起我?翠翠,三三,我难道又疯狂了?”一位是他的妻子三三,另外一位便是文中的翠翠,那作者笔下的翠翠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让作者在病中依旧如此牵挂呢?)


展开全文阅读
      【环节任务一】作者笔下的翠翠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文本语句进行阐述,要求:准确、细腻、深入。同学们我们不妨先一起来找一处试着做一下分析,看看如何才能赏析得深入、精到。

      那人问:

      “是谁人?”

      “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正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待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这是翠翠与傩送初次相见时的场景。先分角色朗读,读完后提问:有哪位同学来品一品,你读出了翠翠怎样的形象,又是通过哪些方面读出来的呢?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说:翠翠毫无隐瞒地回答傩送的问题,见出她的天真纯朴,毫无心机;不肯跟傩送上屋里去体现了翠翠对自尊的维护和对自我人格的坚守;轻声骂人也表现出翠翠的直率和真性情。

      让学生再次全班分角色朗读一遍,教师读旁白。

      【小组交流】再小组交流。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并相互评判,说说彼此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并派一位代表进行关键词记录。

      【抽点明晰】教师随机抽点2个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

      【教师评介】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有效引导,介绍自己的基本理解:

      1.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翠翠被爱情袭击了,体现出少女情窦初开的懵懂与喜悦。

      2.“爷爷死了呢?”便仍然占据到心里有一会儿。

      是翠翠诅咒爷爷吗?绝不是,那是什么?相依为命的深深眷恋,血浓于水的祖孙亲情——怕爷爷出事儿。

      3.“大鱼咬你”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 

      邂逅傩送时他说的这句话,潜台词是别掉到河里被鱼吃了。他说这句话是吓唬翠翠吗?不是,是一句“关爱”的话。

      4.“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5.“翠翠,你大长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6.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大鱼咬你”这句话反复出现,一则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二则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使翠翠的情感倾向明朗化。

      7.“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个人,我怎么记不得”?

      闻一多先生说,古代“鱼”是“匹偶”或“情侣”的隐语。

      板书学生答案。

      亮出进行对照:

      翠翠的天真纯洁在小说中表现在她的毫无心机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而作品写翠翠之爱,是十分含蓄,朦朦胧胧的。而沈从文写来平实,把一个生活、浸染在古老风俗环境中,长久将自己的爱情心理埋藏极深的小女子,写得极有诗意,就是沈从文常说起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那种境界。翠翠,是作者美的理想化身: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

      ——钱理群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同学们,这样一个女孩子会有怎样的外貌呢?同学们想不想来看一下?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便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插入电影图片:

      (过渡语:正是这样一个美的人,沈从文给了她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空间?)

      【环节任务二】先独立思考,寻找文中对于边城环境(节选部分主要为社会环境)的描写进行赏析,要求:准确、细腻、深入。时间:3分钟左右。

      【小组交流】再小组交流。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并相互评判,说说彼此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并派一位代表进行关键词记录。

      【抽点明晰】教师随机抽点2个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

      【教师评介】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有效引导,介绍自己的基本理解:

      1.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强调了“不幸挣扎”和“不曾”,这样就把边城和中国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边城人民的安分乐生,就如同古代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异常美好,让人感觉这个环境远离俗尘,十分美好。

      2. 翠翠听说是祖父派来的,就同那人一起回家,让打火把的在前引路,黄狗时前时后,一同沿了城墙向渡口走去。


展开余文
      这里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任关切。

      3.“祖父为了责任又不便与渡船离开。”

      这里体现了当时边城里的人的一种责任心,这种责任心在现代社会甚至是作者生活的那个社会都是缺失的。

      大家其实讲到边城环境里边的两个侧面,边城是一个美好但是有点封闭的社会,它同时有阶级的存在。我们在探讨边城的环境的时候,节选部分主要是社会环境。

      (四)回读提升,探究“边城”之魂

      (过渡语: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刚才我们品了翠翠,也品了环境,大家可不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觉得在《边城》中,环境和人是什么样的关系?)

      【环节任务】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边城是一个净化了的世外桃源,而翠翠是爱与美的化身。那么这一理想世界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存在,沈从文为何要描绘这样一幅景象呢?

      【小组交流】再小组交流。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并相互评判,说说彼此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并派一位代表进行关键词记录。

      【抽点明晰】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

      【教师评介】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有效引导,介绍自己对小说主题的基本理解:

      沈从文《边城》:“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刘西渭先生称赞《边城》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杰作,是一首诗。

      朱光潜:“沈从文的文学庙堂里供奉的仅仅是人性。”

      沈从文:“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

      “我的作品能够在市面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五)总结分享,体验“边城”之美

      请同学们以“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边城”来总结这堂课的学习收获或启示,要求:真诚、深刻、独到。时间:2分钟左右。

      教师介绍:

      这是一个风俗美、人性美的边城。

      这是一个灵动而又理想化的边城。

      这是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边城。

      这是一个古朴典雅而又闭塞的边城。

      【板书设计】

      散文化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不像现实主义小说塑造典型人物,从人物身上看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主题意蕴,而是非常简单地勾画人物,重在描写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将人物融入到小说所描写的环境、渲染的氛围中,使整个小说浑然一体。散文化小说的任务要求神似,轻轻几笔,神完气足。

      淡化背景时代性:自然风物、生活场景,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显示出一种宁静冲淡的美。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边城(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边城》名师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下一篇: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阿Q正传(节选)》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